苏小卫夫妇:我们都在对方身后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22日电影《唐山大地震》开始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让无数观众洒下了感动的泪水。冯小刚导演曾表示,《唐山大地震》如果成功了,编剧有一半的功劳,这个“功臣”就是苏小卫。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而对苏小卫和霍建起这对夫妻来说,他们都在对方的身后。丈夫霍建起是国内知名导演,妻子苏小卫是知名的编剧, 1995年以来,他们携手合作,妻子做编剧,丈夫当导演,以《赢家》、《那山那人那狗》、《蓝色爱情》、《生活秀》,还有前不久在中国电影金鸡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暖》等电影,共同托起了一片璀璨事业的蓝天。
  
  青梅竹马结良缘
  
  苏小卫,1960年出生于北京,霍建起大她两岁,也是北京人。1978年,苏小卫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霍建起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与张艺谋、陈凯歌是同届校友。1982年,苏小卫被分配到北京房山区师范学校当老师。一年后,霍建起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美工师。
  1984年5月,苏小卫又顺利考取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他们在恋爱前,都曾就读于北京景山学校,双方的姐姐又是好友。小时候,苏家姐姐就把家里的小饰物送给霍家姐姐。霍建起是个内向的人,缺少主动性,也不爱表达,照今天的择偶标准,他的谈恋爱能力根本不及格。苏小卫却觉得霍建起忠厚老实、待人真诚,而且身上弥漫着画家的气质,也就喜欢上了他。然而,霍建起却一直把她当作“邻家的小妹妹”。1986年6月初,霍建起跟随电影《遭遇激情》剧组去了西安。苏小卫开始思念心上人,展开信纸,一封接一封地给他写信。远在千里之外的霍建起收到这些情真意切的信后,非常感动。慢慢地他坚硬的内心融化了。
  1987年7月,苏小卫拿到硕士学位后,与霍建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霍建起坦言,自己的恋爱对象如果是个矜持的小女生,恐怕两人早吹了;苏小卫则说:“其实我俩是同类人。”十几年后,当苏小卫在霍建起家发现自家的“老古董”后,把这解释为一种缘分。有个小细节:恋爱时,苏小卫去霍建起家,发现他买的书当中,很多都与自己的相同,当时就想,要是结了婚,有相同的两本其实是挺浪费的。于是不重复买书,也成了俩人需要结婚一起过日子的理由。他们虽没经历过一见钟情般火辣辣的激情,但好在都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同类:性格相容,秉性相投,想法相近。
  两年后,苏小卫生下了儿子霍亮。她休完产假后,北京电影制片厂分给霍建起一套近100平方米的住房,霍建起没有和妻子商量,就把这套宽敞的房子让给自己的父母住了。做出这一决定后,他不免有些忐忑不安。苏小卫知道后没有一丝怨言:“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我怎么会不高兴呢。”父母搬进了新居,霍建起一家三口挤在苏小卫单位分的一个筒子楼里。
  
  驰骋影坛的夫妻搭档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苏小卫在机关上班,霍建起在电影厂继续当美工,生活朴素而充实。然而做了近10年美工师,霍建起有些厌倦了。他说:“其实,美工就是个搬家公司的包工头。”那时,他看一部好电影,心里会不平静,感叹人家有成就;看一部差电影,会很难受,感叹:“如果我有机会去拍,肯定比他强。”在苏小卫的鼓励和陪同下,他找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负责人,说出了自己的导演梦。禁不住霍建起的苦求,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会阻拦你,但你得自己找剧本,拉赞助。”
  1994年,霍建起正酝酿着拍一个故事片,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本子。看到烦躁的丈夫在堆积如山的影碟中找思路,苏小卫很想帮他一把。时值残疾人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运动会报告团来到北京,一个小伙子吸引了苏小卫的目光:只见他衣衫整齐、精神抖擞,实在看不出哪儿有残疾,可他却无法保持正襟危坐,一会儿滑下去,一会儿又努力地坐起来,脸上始终挂着开朗、自信的笑容。善于把握细节的苏小卫一下子触动了,直觉告诉苏小卫,这个人一定有故事。
  这个叫孙长亭的天津小伙果然没叫苏小卫失望,他本是一个优秀的足球前锋,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踩响了地雷成了高位截肢者,但他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破了残疾人世界短跑记录。他坦然而自傲地问苏小卫:“我穿着长裤你能看出我是残疾人吗?我从没觉得自己是残废人。”
  于是苏小卫以孙长亭为原型创作了剧本《赢家》。她自己的编剧之路也由此展开……
  一个月后,她将剧本递到霍建起的面前:“你看看吧,这是我的处女作,请多提宝贵意见。”
  霍建起一口气看完剧本《赢家》,激动地说:“老婆,这个故事写得太精彩了!”
  有爱妻撑腰,霍建起如同吃了定心丸。两个月后,拍完这部戏,他瘦了十几斤。
  第一次当电影导演,霍建起经验不足,感觉很艰难;苏小卫每次一接到霍建起的电话,后脊背就冒冷汗,因为她知道肯定是遇到麻烦了。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霍建起始终咬牙硬撑着。1996年年初,《赢家》一炮打响,看着银幕上得来不易的《赢家》,苏小卫如释重负,丈夫执意要做的事,自己帮他完成了,凝结着彼此喜怒哀乐的劳动成果映现在银幕上,成了共享的艺术。影片最终获得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上海影评人最佳导演奖等多项大奖。
  有了第一次拍片的经验,霍导再往下拍就顺利多了,苏小卫也豪情满怀地投入到了电影剧本的创作中。她每写一部,霍建起就接拍一部。
  霍建起说:“在我最绝望的时候,小卫的安慰是我唯一的曙光。”
  到了2004年,霍建起被归到“第五代导演”的行列里。苏小卫被调至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出任副主任。霍建起和苏小卫也被圈内人士及媒体记者称为“最佳电影夫妻档”。
  
  《唐山大地震》震撼心灵
  
  2009年,冯小刚找到苏小卫,请她给《唐山大地震》写剧本。
  中国人最注重家庭的情感,灾难给人带来的隐痛,使经历它的人们有着深刻的记忆。在家里,苏小卫与霍建起一起静心研读小说《余震》,最终选择以“亲情”、“家庭”作为大主题,并把原著以女儿为线索,改为母亲、女儿、儿子三人并重的叙事视角,以此表达“家在每个活着的人的心里”的故事内核。
  接下来,苏小卫用半年时间把剧本赶了出来。在剧本里,苏小卫含着热泪写道:“23秒,32年。从唐山到汶川,两次大地震都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我想通过剧本说的是,家其实还在,在每个活着的人心里,不管离开多远,我们每一天都走在回家的路上。”“两个亲生骨肉只能救一个,那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做出有意识的选择。”“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哪个男的能用命对我好啊”等一句句台词,说出来都那么有力而感人。
  苏小卫把剧本交给冯小刚后,一直忐忑不安。于是,霍建起就瞒着苏小卫,独自找到冯小刚,告诉他,自己与苏小卫合作并多次争吵不休的事实,建议冯导要修改剧本时,语气和缓地征求她的意见,让她感觉到他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最终剧本修改了8次。
  央视《新闻联播》播报了《唐山大地震》上映及感动全国各地观众的新闻,称这部影片展现了“生命可贵,自强不息”的精神。看完这则报道,苏小卫和霍建起喜极而泣。事业再次走上巅峰的她向丈夫表示:“我始终是一个业余编剧,不会因为写了《唐山大地震》就改变很多。写了这个本子,我更加意识到亲情及家庭的可贵……”
  责编:昕莉
其他文献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入了智能化的新阶段,企业对于信息共享和业务整合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在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动态协同和业务集成的同时,兼顾新旧系统之
会议
氟塑料换热器优良的耐腐蚀特性,为电厂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针对氟塑料换热器开展实验研究,氟塑料换热管束表面光滑对层流边界层的附加扰动较弱,管外对流传
文章分析了工程设计电子文档管理和出版蓝图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如何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电子文档的管理水平和实现白图替代蓝图。
从初中生到大学研究员、教授,他是一个奇迹,更何况他还身带残疾。从田野踏出的路,步步通向学术的殿堂,程程写满他的奋斗与智慧、坚韧与执着。   ——题 记    一架满载中外旅客的国际航空公司的客机从香港机场腾空而起,向遥远的大洋彼岸飞去。机舱里,一位目光睿智、始终面带微笑的学者,正透过舷窗凝视着机身一侧的世界第一大洋。远远望去,机身下方数千米大洋的水面湛蓝而又平静,可他的胸中却波翻浪涌。仿佛是昨天,
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和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林丹均是羽毛球男单项目的失意者,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他从未在这两项运动中赢得属于个人的桂冠。  有着雕塑般身型容貌的林丹在将时尚界与体育界之间的界限逐一弥合的时候,也在修补羽毛球“史上最佳”的缺漏。继在北京奥运会决赛击败李宗伟登顶之后,林丹在广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单比赛结束时,亮出了他上身健硕的肌肉——他再次击败了李宗伟,趟过了同一条河流,抵达了冠军
陕西电力公司已开展多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但系统间相互独立,自成一体,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孤岛运行,无法达到信息共享,缺少有效的整合和集成,没有充分发挥线路监测的作用。本文结合国
会议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电能量全过程管理高级应用电量分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详细地描述了系统的技术架构、采用的技术、功能实现等内容,并在SG186数据中心集成电能量相关主题
标准化作业是电网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业务内容,PDA应用是保证现场标准化作业执行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采用XML-RPc远程调用接口方式,实现了国网生产管理系统与PDA标准化
会议
巡线管理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生产运行的安全等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由于巡线业务的特殊性,需要野外实地操作,因此巡线的信息化管理几乎是个空白。人工巡检,手工记录
会议
本文通过配网地理信息系统在陕西宝鸡城区的实践应用,详细阐述了在现在配网管理的大背景下,陕西配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以及系统的实施给宝鸡乃至陕西地区所带来的管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