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河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往前走,河往远方。
   人有人的一生,河有河的一生。人的一生为“人生”,河的一生为“河生”。我们经常歌颂人生,反思人生,奋斗人生,我们却很少去关注河生,以致“河生”两个字从我们的语言中跳出来,竟是那么干涩和生硬。
   于是,我就想记录一条河的河生。
  
   作家路遥在他的中篇小说《人生》中是这样开篇的:
   “农历六月初十,一个阴云密布的夜晚,盛夏热闹纷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来……只听见那低沉的、连续不断的嗡嗡声从远方的天空传来,带给人一种恐怖的信息——一场大雨就要到来了。
   这时候,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子高加林,正光着上身,從村前的小河里蹚水过来,几乎是跑着向自己家里走去……”
   我很想路遥式地记录我们的河生,可是我们的河一直流淌在故乡的土地上,从山林流向村庄,从村庄流向学校,从学校流向乡场,从乡场流向城镇,从城镇流向长江边的城市,然后从长江流向大海……
   我该截取哪一段来记录啊?
   我们的河叫浦里河,这是他在县志和家乡地图上的名字,估计在更高层次的志书和地图上很难找到他的名字,就像我那平凡的家乡和我那平凡的乡亲。
   盛世修谱。欣逢盛世的人们如今很爱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的家族修一部族谱、家谱,以求陈列存史,以鉴来人。
   从老辈人那里问河,河从哪里来?河往哪里去?河的子孙在哪里?
   问完这些问题自己就脸红了,因为这些问题浦里河早就写在大地之上,就像我们的祖先把历史写在湖广通往四川的迁徙路上,写在古柏参天、荒草萋萋的黄土堆上,写在青苔斑驳的残碑上、香火冷清的祠堂牌位上。只不过我们的河写得很清,我们的祖先写得很神,很需要后人去推理去印证。
   然而,在浦里河的源头问题上,还是有些支支吾吾的问题。
   问书。翻阅《万县县志》中的《江河篇》,上面记录着:浦里河源于梁平县城东乡雨先山,长江二级支流,110公里长,流域面积1180平方公里。
   没有更多的话。
   问河。在老辈人那里,浦里河发源于蛤蟆石山脚一处暗河,从暗河那里流到我的村庄,这一段河叫天缘河,暗河从哪里来?暗河有多远?暗河会不会就是浦里河在大地母亲腹中十月怀胎的那段河?
   是相信县志的记录还是民间的记忆?
   关于河最贴切的比喻就是,河是长在大地上的树,谁也想不出比这更妥帖的比喻。顺着这个比喻的思路,浦里河拥有181条支流,也就是说这株躺在大地上的大树有181根茂盛的枝丫,每一根枝丫的尽头都应该是浦里河的源头。就算要选取最长的枝丫作为河树的源头,是蛤蟆石山还是雨先山?不知道记录县志的人有没有问河,有没有问水文专家。但我敢肯定地说,写县志的人没有到过蛤蟆石山,因为那里山高林密,峡深滩险,更何况还有那条不知从何方潜流而来的暗河……
   不是否定典籍,只是为河流而表达。
   县志记录雨先山,老辈人流传天缘河,天地之缘,天地之水,天地之河。最早的神话或传说,都是在惊涛骇浪中泡过的,闪烁着智慧、博大以及敬畏,比如诺亚方舟,比如盘古开天。水走人也走。水清人也清。水浊人也浊。天缘河敲响了浦里河的第一个音符,留下了浦里河的第一步脚步。同着一条河出生,跟着一条河走向苦难辉煌的人生,源远流长。
   请原谅,我的家乡在天缘河。
  
   同着所有的大江大河一样,河生最茂盛的那一段才是大家共同认知的名字,其实之前的每一段河流都有每一段河流的名字。
   浦里河古名曰垫水,曰浊水,曰北集渠。《寰宇记》中有一段关于浦里河的记载:新浦县垫水源自县高梁山。记录县志的人说浦里河源自梁山,大约的根据就在这里。看来,古时最早记河的人一样没有到过我的家乡天缘河。
   从这个角度上看,一片土地养一个文人非常有必要,至少有一个这片土地的发言人。
   浦里河拥有今天的河名是清代以后,因为流域属清代建制中的浦里,故名浦里河。这一点很像我的奶奶,在娘家奶奶名何习珍,嫁到文家,奶奶就没有正式的名字,大家叫她文何氏。
   我突然理解了我们把河称为母亲河的原因。
   千枝万叶的浦里河河生,阅历和感悟让我不能全景式地去记录河生的所有枝丫,关于浦里河的河生,我只能从天缘河开始。浦里河的河生从天缘河出发,我的人生也从天缘河出发,忽略那些关于母亲河的盈眶情感,浦里河和我们一样都是天地的子孙,一块儿出生,一块儿出发。我们一起走过盘龙河、青龙河、关龙河,在一处叫余家的地方与梁山下来的蓼叶河汇聚浦里河,百转千回,再从浦里河往下流入云阳的小江,再从小江流入川东最大的城市万州,最后走向河生的辉煌——长江。
  
   天缘河,梦开始的地方。
   更早的记忆属于河流。
   河流记着所有的事情。不信,你看河流。河流有一百种表情,激流是皱眉,缓涌是沉思,浪花是点赞,洪流是发怒。河流最静的时候,像镜子一样亮,落下一根羽毛都会显出纹路,就像早上刚刚醒来的婴孩,对这个世界的万物没有好坏的分心,只有已知和未知的好奇,不停地流淌,不断地探索,就想去没有去过的地方。河流最怒的时候,扔下一方巨石也不会打断他的咆哮。河流用镜子照着,让滩流盛着,喊鱼虾记着。有时也会摇动河床,甩出浪花在树木上、岩石上、房梁上给你印着。有时也会晒晒太阳,飘在天空的云朵,挂在农人的汗珠,流进我们的血管。
   爷爷出生的时候,和浦里河一道流向远方。爸爸出生的时候,和浦里河一道流向远方。我出生的时候,和浦里河一道流向远方……浦里河的年纪是爷爷的年纪?是爸爸的年纪?是我的年纪?
   河没有年纪,河只有年代,一代代地流向远方。    人在走,河在记,天在看。
   再早的记忆属于父母长兄。
   我们所能记住的童年,最早的记忆是从“周岁抓阄”开始:大人们在堂屋铺一块红布,红布正中放置一竹篮,篮里装上毛笔、算盘、书和红蛋。大人们引导我们爬向竹篮,看我们会拿起什么?拿笔寓意会写一手好字,拿算盘寓意能说会算,拿书寓意日后会金榜题名。唯一不能拿的是红蛋,如果我们拿起了红蛋,这蛋会被大人们扔出堂屋,表示“快滚蛋”,然后再从剩下的三件物里再抓一次“阄”。
   ——这就是大人们关于孩子未来人生的预测和暗示。听说我抓到的是书,让堂屋围观的人很是惊诧。等到我给我的孩子“周岁抓阄”时,我才知道那红蛋是根本无法让孩子抓起的:一是蛋特别大,特别圆;二是蛋身上抹了层滑腻腻的茶油。除了拿不起的红蛋,剩下的毛笔算盘书,拿啥都吉祥,这大约就是乡村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因。
   我无从知道天缘河学步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抓阄,只知道在那方河水清清的村庄,我的乳名叫“六妹”,母亲生了五个儿子,希望轮到我的时候是一个妹娃,图一个嘴上的安慰。
   从这个思路上看,“天缘河”应该是浦里河的乳名。
   大人们把镰刀交给我们割牛草、割猪草,大人们把磨盘水车交给天缘河榨菜油、榨桐油、磨米、磨面、磨豆腐。
   大人们把牛绳羊绳交给我们放牛放羊,大人们把竹槽、木槽、水堰交给天缘河盛满,滋润庄稼和村庄。
   天缘河,我们的伙伴,我们都是乡村的孩子,乡村的孩子早当家。
  
   父母给了我一个名字,文猛,给了我一个书包,带着我们顺着天缘河走到那段叫盘龙河的地方。河在那里流出一盘龙的河态,那是乡亲们最看重的盘态,河龙一般盘着,自然盘出一道美丽的河湾,河湾存得住水,河湾存得住风,这是老人们最看重的风水。
   学校的钟声自然就响彻在河边。
   是虎你得先趴着,是龙你得先盘着。文的姓,猛的名,绝不是骄傲的张扬。盘龙河,应该是浦里河的学名,当然也是我们共同的学名。记着盘龙河,心中就有无边的清亮和冷静。
   翻开书,在老师“人口手、雷雨风”中,我们开始了人生最初的思量。
   河水哗啦啦,书声阵阵香。
   我不知道我们的浦里河最初的那滴水源自哪棵草叶、哪枚松针,只知道无数的水滴从草叶、从松针、从云朵中,此起彼伏地滴着,浸入花草树木脚下的土地。一滴滴水珠团聚着,找到一条缝,流进蛤蟆山下的暗河。一抬头看见太阳的时候,争先恐后地走出暗河,走出万年的沉寂,走到清清的天缘河,走到这书声琅琅的盘龙河……就像我们从家屋走向学校,从牛背走向教室。
   水滴汇成河流,我们汇成学校。
   从一滴水开始我们人生的朝圣。
   从一滴水开始一条河和我们生命的历程。
   教我们的老师是城里下来的知青,他们来自浦里河流入长江的那座叫万州的城市。电灯、电话、钟楼、汽车,对远方的仰望,背井离乡的梦想,让我们的脖子几乎扭伤,让我们心跳开始加速。大学、电影院、图书馆,对远方的梦想,让我们彻夜无眠。
   老师说,走出村庄,走向远方,有两条路:一条是顺着浦里河,河流的尽头就是我们的远方;一条是翻过高高的蛤蟆石山,山的那边就是我们的远方。
   大人们说,走出村庄,走向远方,有两条路:一条是当兵,一条是考学。
   学校敲钟的何大爷说,走出村庄,走向远方有两双鞋,一双是皮鞋,一双是草鞋。皮鞋的路很长,草鞋的路很短。
   老师的话很哲理,大人们的话很实用,大爷的话就在教室的黑板前面,那里摆着两双鞋:一双是草鞋,一双是皮鞋。
   告别村庄,跟着盘龙河走向远方,那是我们最大的梦想。
  
   河不回头,老回头看,眷恋那些从未有过的好日子或酸日子,只会扭伤脖子,只会撞墙或撞树。
   盘龙河龙一般盘绕着學校,学校的后边是一座叫青龙岭的山,高扬着龙尾,龙头伸向盘龙河。
   有一天早上,学校敲钟的何大爷神秘地告诉我们,青龙岭上有一条青龙,昨晚托梦给他,要归大海啦!他敲响老槐树上的破犁,让钟声响彻村庄,让钟声把我们赶往高处。奇怪的是何大爷话刚说完,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雨,温顺的盘龙河河水暴涨,河水掀起巨浪,犹如蛟龙翻腾,让我们的学校隐入河水,奔腾而去。
   大人们说,盘龙河走蛟啦!
   我一直到现在都无法解释何大爷那奇怪的梦,真有青龙托梦给何大爷?大人们说,孩子在眼睛没有被污染之前,能够看到大人们看不到的影像,比如河里的水鬼,比如河里的蛟龙。学校那么多的孩子,我们什么也没有看到,我们的眼睛从小就不清澈?神秘的是,学校没有了,老槐树还在,老槐树上的校牌和敲钟的破犁还在。更为神秘的是,敲钟的何大爷不见了,我们跟着河流找了几十里,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我们把学校搬到更高的地方,挂上那敲钟的破犁,却再也听不见那金属般的钟响,这成为山村永远的痛。
   我一直到现在都不解,明明是浦里河发大水,冲走过木榨,冲走过石磨,冲走过桥梁,冲走过牛羊,大人们却从没有责怪过浦里河,从没有把责任推在河上,说那是走榨、走蛟、走桥,龙过大海鸟归林,大人们就这么看我们的河。
   追问大人们蛟是什么,大人们说蛟小的时候就是蛇,不安分守在山里,长大了练就一身翻江倒海的本领,雷声一响,就沿着浦里河走向大海。大山里蛇很多,我们谁也不知道哪一条蛇会长大为蛟,只知道祖辈一直在河边生养繁息,与地为伍,与河为伴,以食为天……
   因为有水有滩,我们看得见河面上的阴晴雨雪柳暗花明,我们看不见水之下的浪涌波翻虾兵蟹将。在夏日的星空下,在蒲扇的摇晃下,在大人们故事的河流上漂流,浦里河的故事一波一波地流向我们心里——    浦里河有多少河滩,河滩中就有多少很大很大的青鱼,摇着尾巴,张着大口,最爱吞下河洗澡的小孩,最爱吞小木船上的渔翁。
   浦里河揣着很多很多的镜子,你往河里丢脏东西,镜子照着你;你往河里撒尿,镜子照着你;你不孝敬爹妈和老人,镜子照着你……照过一次,头上长角,照过两次,身上长刺,千万不要照过三次,河水会走蛟,龙王就会收了你……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什么平台、什么什么心灵鸡汤的说法,大人们把自己最想教育孩子的话,借着浦里河说出来,我们敬畏浦里河,敬畏着星空下那传播几百年的乡村教材……
   后来读了很多书,拜见了很多河,面对奔腾不息的滚滚流水,我们的圣哲先贤说了很多很多让人受用一生的话——
   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思想家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科学家说,水是生命之源;
   文学家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回想起大人们最朴实的话,尿不往河撒,痰不往河吐,恶不往河照,对河的敬畏其实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有河必有桥,我的那片浦里河的故乡古时归浦里,今天的地名就叫桥亭。以“桥亭”作为地名来记录一条河和一方土地,这在别处并不多见。
   浦里河上有多少座桥?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桥是故乡的书签,桥亭就是桥的故乡。世上没有两块相同的树叶,故乡没有两座一样的桥——或庄严持重,披一身斑驳的绿苔;或纵身跃进,寥寥几笔,如图画里一勾灵巧的飞白;或朴素平坦,简简单单,像父亲的汗巾,随意搁在河腰上……
   故乡有几座桥一直让我深思——
   在河水最急促、峡谷最幽深的关龙河上,是著名的关龙桥。桥架在一条龙身上,前方是龙头,后方是龙尾,关龙桥就压在龙身上。关龙桥应该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关住蛟龙,不归大海,祈求一方平安。奇怪的是那桥上的龙头不断被人砸掉,又不断被人修复。
   乡村的心思就这么矛盾。
   关龙河流入余家坝,河床一下平坦开阔,水流舒缓,小船悠悠,河上就有了“万安桥”。古老的拱桥下青藤如瀑,青苔斑驳。民国一个叫绿影的诗人这样写道:踱去踏来住所之,万安桥上动吟思。炊烟两岸蒸腾起,知是人家饭熟时。宋代一个叫查籥的诗人这样吟道:满目暮山平远,一池云锦清酣。忽有钟声林际,直疑梦到江南。宋代寇准有诗道:春色入垂杨,烟波涨南浦。落日动离魂,江花泣微雨。
   浦里河流过余家坝,就进入了河生的茂盛期,离小江近了,离长江近了,离大海不远了。一帆风顺中,往下的桥更万安了,从开门红开始,然后是月月红、季季红、满堂红,一直到红到底的时候,浦里河走进了小江。
   桥载我们走对岸,河引我们向远方。
   盘龙河带着我们的学校走了,那一年,从没有考出过学生的盘龙学校居然破天荒地一下考上五个中专生。我们不是走向大海的蛟龙,我们也是故乡流出的河,同着盘龙河这样告别我们的乡村。
  
   我翻山而来,浦里河踏浪而來,和浦里河一道,站在长江的江口,站在这座向往已久的灯火灿烂的江城。我很想问浦里河,你们都到了吗?其实,我也知道,浦里河也想问我同样的问题。
   我们有着共同的回答。
   喝着同样的河水长大,我的父辈们却从没有走出过村子。从家门口出发,到那向阳的山坡那堆望着村子的黄土,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从这点上看,我们是乡村的叛逆者,我们是乡村的幸运者。
   从同一山村出发,走着同样的河道,浦里河会把河水留在乡村屋檐下的滴答里,留在天空飘浮的云朵里,留在家屋水缸的倒影里,留在草叶上的露珠里,留在乡亲们奔流的血管里,留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指望里……走进长江,那也是浦里河最高贵的理想。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去什么水边听什么水。
   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和河生。
   河生是什么?河生就是我们的人生,有他的童年,有他的少年,有他的青年,有他的壮年,但是河生不老。河生是一首温馨的诗,河生是一曲深情的歌,河生是一杯浓烈的酒,河生是一部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交响乐。
   人生是什么?人生其实何尝不是河生。有急流,有平缓,有激越,有险滩。时光流逝,一去不返,只有爱,只有奔流不息的精神,才会汇入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在汹涌澎湃中闪现,长流天地间。
  
   河不会回来。河说,我也回来,我会变成云朵回到我曾经的河床。
   我知道这是诗意的河生。我们的人生没有剧本,没有彩排。浦里河跨入长江,奔向他遥远的大海。我却如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沿着河水逆流而上,沿着山道蹒跚而归。曾经期望通过自己的考学去过上一种不同于父辈们的穿皮鞋的人生,最终还得回到他们中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夜思量千条路,明朝依旧卖豆腐。”
   比高加林幸运的是,他是从教书的学校回到乡村的田间继续着父辈的生活,我是从城里的学校回到乡村的学校当教师。
   学校位于浦里河另一条支流黎明河边的河湾上。曾经乡村读书,我望天上的星星,心飞往星星下那方不同于我苦瘠乡村的生活。现在,我一个人站在河湾,我狠狠地穿着一双城里买的皮鞋,站在这片草鞋跋涉的土地上。想起敲钟何大爷的话,从农村到城市很近,就是一双草鞋到一双皮鞋的距离。从农村到城市的距离很远,就算脱下了脚上的草鞋,都永远找不到那双皮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事,我至今不理解路遥的是,那一代人为什么就那么急迫地想逃离我们的乡村,给了今天年轻人吐槽的惊讶和好奇。
   伫立河湾,仰望着河湾的星空。并不宽大的河流,与无限的星空达到最默契的对望:天上有多少星星,河水就有多少星星;天上有多少疑惑,河水就有多少天问;天上有多少波涛,河水就有多少漩涡;天上有多少忧伤,河水就有多少泪眼;天上有多少离别,河水就有多少重逢……
   我从没有过这么静静地伫立在河边,这么静静地想自己想河流。一阵风过,吹散河中的星星,如风一般撒播天空之下。
   雨来啦,撑起一把伞。
   美丽的浦里河只是大地上一条并不起眼的河流,美丽的山水并没有给这方土地任何达官显贵光照千秋的暗示和烘托,我们永远是故乡的儿子,和所有的乡亲一样谦卑和渺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浦里河就要流入小江的那方叫张家坝刘家大湾的地方,铁峰山磅礴而来,走到这里,稍作展望,豪气地摆成一副马镫。浦里河恣肆而去,流到这里,偶一顿足,优雅地弯出一柄长弓——举世闻名的刘伯承元帅就出生在这里,一方并不显赫的山水走出这么一个伟大的元帅,足可以让更多人记住这条河……
   对啦!刘伯承元帅是当兵走出的这条河……
   踏着元帅的足迹,跟着河流的方向,一个波浪接着一个波浪,一朵浪花接着一朵浪花。
   在这片土地上走出了4个将军、8个教授、16个博士、3个大学校长、5个作家和成百上千的老板。
   元帅将军是考兵走的,教授博士校长作家是考学走的,那些雨后春笋般的老板是怎么走出这条河的?
   当年的大人们和我们都老了,浦里河通往外界的路其实很多,河向远方,路就通往远方。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撑起伞,伫望着奔流不息的河,伫望着河的远方,湿淋淋的心如同头上那柄湿淋淋的伞。但是我坚信每一把湿淋淋的雨伞,总会有一扇虚掩的门在等着它回去,总会有一方码头、一座桥梁等着我。
   浦里河的前方是大江,大江的前方是大海……
  责任编辑 王虹艳
其他文献
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已经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为各个领域的学者所关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幸福感的研究进行搜
一   过了潇贺古道,一路走来,一路是荒川野岭。但还是要走,只有走,才能听到呼唤,找到故乡。   这里不像中原,村庄挨得都很近,这里曾是蛮荒之地。离乡背井的人,以一片片的瓦,抱团取暖。黄姚,也就成了汪洋里的一条船。当有人再次从这里出走,怀揣着的,一定是一次次的无奈与顾盼。   天还未亮的时刻,母子相送相别的身影,投射在村子的石板上,投射在村外的小桥上。游子的离去,从此成了游离于屋顶的一片瓦,
遥远的戈壁荒滩,一段被放弃的恋情,不愿承认的羞愧与懊悔……记忆如星光般在他的人生帷幕上亮起,照见往昔,也照见当下生活的真相。这显而易见的真相,为何从未被发现?  1   收到刘宝平的短信之前,整个世界和37路公交车都运行正常。这个闷热无风的周日午后,古玉站在车厢后门处的一个天蓝色空座边上,看着车流两岸无尽的楼宇和行人。车声涌动,乘客稀少,他是唯一站着的那个人。   他每次都站着,哪怕车上空无一人。
期刊
特殊时期,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优势,结合线上教学特点,建设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利用智慧职教--职教云平台、腾讯课堂直播软件和班级QQ群开展线上教学,保证了线上教学质量。线上课程资源的建设也为疫情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让青年学生在获得外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家国情怀,是高职院校外语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职责。研究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出发,针对高职院校外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尝试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点,从学科定位、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理论研究等不同方面为高职院校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公共外交政策作为增强国际互信、提升国际形象的有效途径,是韩国参与全球治理、拓宽外交渠道的重要手段。韩国高等教育发展与韩国公共外交政策维系着依存共生、互为载体的关系。韩国公共外交政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主要包括以高等教育为载体,向外国适龄青年介绍和推广本国教育情况;以国外大学生、留学生为对象,组织相关体验活动,推广本国文化;采用语言培训、教育援助、增派专家教授等方式,助推国外高校建设韩国语言、文化等相关专业。韩国公共外交政策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了一条维系国家之间相互认同、互利互惠、和平友好的纽带,推进了外交事
金阳云海的索玛花  盘旋而上。保持鹰的姿势  俯冲  云层扇动翅膀  很多秘密,掠过毕摩的指尖  涌动和喷发  云海之上。百草坡打马而来  祖传的擦尔瓦 卷起  红尘万丈  走吧,走吧  给梦想安一个家  把2791米的海拔  盛开成一朵无人能懂的金索玛经过西昌  有一些云朵是必须的  就像西昌正午的万亩阳光  饱满。而且浓烈  这前无古人的灼伤  拂过我生锈的嘴唇  一个人的内伤,深不可测  扶
期刊
本文以衡阳市为例,首先简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校企合作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政校企合作的特点,最后围绕着政府方面、企业方面、高校方面主要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政校企合作的
为特殊人群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对公共图书馆为特殊人群服务的有关理论研究现状和实践、国内外公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