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初中语文的创新教学之法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jia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重视语文教材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悟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深厚底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要让孩子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做到创新学习。那么怎样教养学生创新学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宽松氛围,激发创新力
  语文课堂要想富有生机,就要创设宽松氛围,尊重学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根本,挖掘其心灵深处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抛弃“长官意识”,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要站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帮助学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奇心。在这样平等、尊重的宽松氛围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教《春》一课时,我让学生伴随着悠扬的笛声,看着大屏幕上的优美画面,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还鼓励他们说:“老师相信你的春天是最美的,你会用你独特的语言给我们描述这美丽的春天。”这时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大家畅所欲言,有的把春草说得生机勃勃,有的把春花演绎得娇艳动人,有的把春雨勾勒得充满诗情画意。是这种宽松的氛围、巧妙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巧用新教法,培养创新力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要勇于打破旧有的课堂模式,构建多问互动的创新型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新和构思付诸行动。如诗歌教学中,由于诗歌局限于篇幅,往往是点到为止,不能展开而留下空白,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这“意无穷”,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加以补充。如杜甫的《石壕吏》,写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就结束了,诗人并没有写出老妪、老翁的结局。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老翁可能产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动,进行续写,也可对叙事诗进行全文改写,写尽老翁的辛酸、悲苦。小说有时也会留下耐人寻味的结局,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一家旅游回来时换乘了船,为什么?于勒究竟回来了没有?这时可引导学生想象于勒回来后的情景,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时的神态和言行,通过续写,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质疑就是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对于学生来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更有意义。为此,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有益的问题,或进行反向性阅读,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个性体验去培养创新能力。还是针对《曹刿论战》,有的学生提出长勺之战的胜利仅仅取决于曹刿一个人吗?鲁庄公就一点功劳也没有吗?我认为这个问题就很有创新价值,就在班上进行了讨论。同学们认为作为一国最高统治者的鲁庄公能礼贤下士,虚心细谏,重用人才,也是战争取胜的原因。从而对文章进行了创新性的研读。
  三、走出小课堂,放飞大创新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如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演员(学生),调动各种因素,让舞台(课堂)充满光彩,使演员投入其中,乐在其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所谓创新,就是要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信息,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和最优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满足求知欲望,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我们的学生才将能勇敢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朗诵在语文教学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通过朗诵课文培养语文能力,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语文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独特的作用。严格的语文能力训练,往往体现在朗诵教学上,中学生只有经过这种训练,才能具备坚实的语文功底。缺乏严格的朗诵训练的语文教学,即使讲得再美妙,练得再多,也是不完整的。朗诵是一种以读为表现形式的对学习对象进行感知、记忆、思考、想象,同时伴有情感发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的复杂
期刊
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是化学科学专用的一套符号。它既是教师传播化学知识的媒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并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用途广泛。它还具有简明直观,含义丰富等特点。本文拟对初中阶段做好化学用语教学的重要性、常见教学策略与方法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一、化整为零,分散记忆,降低难点  化学用语在集中介绍时因为数量多、相互关联小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看,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全部记住的难度是很大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改革和发展,社会对当今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小学音乐教育已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一部分。新课改提出了“学科综合”的新要求,要求各科之间要相互交融和渗透,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而现阶段的小学英音乐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法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生活化导入、课前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等有关导入法的运用,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法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课前导入环节非常重要,
期刊
摘要: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从“做”中“学”数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数学;活动;兴趣;猜测;探索;发现  人类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的、挑战的、竞争的数字化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剧加快,现代数学渗透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科学知识,而且是一项普遍适用的技术,在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创造、保存、传
期刊
【内容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巧设问题情境;创新能力;思维活动;动力系统  数学教学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思维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产生学习的原因是问题,问题是培养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动力。陶行知先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会议日益增多、国际商贸不断开展。翻译、尤其是口译工作在促进国际交流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释义论角度出发,结合口译实例,来分析释义论指导下的口译技巧,从而更好的指导口译实践、促进国际交流。  关键词:释义论;口译;口译技巧  1.释义论  释义论产生于法国巴黎的释义学派。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卜 塞莱斯科维奇经过长期口译实践创建了这一理论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的模式在某些地区被日益推广,它的效果也有差异。实施此教学模式须有个大前提——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须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阅读积累。阅读教学与高效课堂的实施和推广,有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高效课堂;阅读;教学;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模式也在某些地区被日益推广,它之所以被推广,我想,无疑是因为它的高效吧。  果真如此吗?根据一线教师的实践体验和学生家长的反映
期刊
本文是作者在进行《技术与设计2》(苏教版)第四章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教学过程发现教材中“干扰因素和反馈”两个概念存在问题,有待商榷,由此撰文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首先,这节课讲了控制系统中的干扰因素,书上的概念: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给定值)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对于干扰因素的理解有以下六点:  第一,概念“在控制系统中”。这个控制系统应该是包括开环和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