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嘎拉哈到iPad,从东北到北京,游戏的载体在不断升级,脚步似乎离家越来越远,但在那大榆树下、溪水河旁,永远有一个爱哭闹的孩子,唤大榆树一声“干妈”。
所谓的年,也只有回到了家、坐到了炕头、看到门前的那棵大榆树,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年味儿。
“河,只要没回到家,就不是河流”,伊朗诗人帕尔维兹的这句诗,流露出万川归海的深刻内涵。临近农历新年,我和数亿返乡大军一样,如河水般涌入家乡。
提及故乡,要从我家门前那棵大榆树说起。1986年我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大台村,因为特别哭闹,让母亲十分犯愁。前院的舅姥姥拿着斧头吓我,仍然无济于事。后来,村里有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出了个主意:“找棵榆树吧!让这孩子认个干妈,就不会这么折腾人了。”
村里人说,我认干妈那天,规规矩矩不哭不闹,往树杈上系了一根红绳,然后毕恭毕敬地给大榆树磕了个响头。就这样,我多了一个亲戚,得叫她干妈。不知什么原因,那天以后,我哭闹的毛病收敛了许多。
我的童年基本是围着大榆树玩大的,当时的农村并不富裕,也没什么像样的玩具,扇纸片、弹溜溜、抽冰尜、赛爬犁占据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儿时记忆。
小时候的春节,女孩子们喜欢玩嘎拉哈,这种起源于满族的玩具今天已很难寻觅。记得当时在大榆树下,三五个人围坐在一起,手中的布口袋不时地抛向空中,兽骨制成的嘎拉哈在坑儿、背儿、肚儿、轮儿的翻转中,述说着游戏的起始与终结。我至今仍对这种古老的玩具心生敬畏。
6岁那年春节,父亲从镇上给我买了一个发条式蓄能玩具车,我拿在手中高兴得满屋子跑。我对新玩具十分珍爱,一丁点的磕磕碰碰都令我倍感惋惜。不过,没出正月,玩具车的前轮还是坏了,随后发动机也寿终正寝,它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奔跑了!
我不敢把损坏的玩具车拿给大人看,而是悄悄地把它埋在了大榆树下的雪堆里。那时的大榆树,要用两个小伙伴儿的臂展才能将其围抱。我相信玩具车和花草树木一样,到了春天冰雪消融的时候,一定能“重获新生”。
后来,父亲亲手为我做了一个冰尜来取代玩具车。把冰尜放在冰面上,用鞭子抽得它啪啪作响,那是一种在飞快旋转中体味的乐趣。虽然那个冰尜精致好看,却取代不了那辆短命的玩具车在我心中的位置。
上大学以后,离家远了,不过每年回家前的那段时间,思乡情绪总会在心中翻涌,脑海中会浮现冰天雪地里屹然挺立的大榆树、寒风凛冽下热得发烫的火炕和桌上的粘豆包,还有乡亲们赶大集置办年货时的欢闹。现在的村里人,仍在竭尽全力让孩子们读书、考大学。每次回乡,乡亲们都会把谁家的孩子考上什么大学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次回家,远远地看着家门前那棵大榆树,内心就觉得踏实。我想,大榆树已经根植于我童年的记忆,每次试图追忆过去,也往往都是以大榆树为载体。它就像我与故乡之间的一根无形的网线,总能在我最想倾述的时候找到同频共振。
其实,大榆树的经历颇有些不平,她身上有三处伤疤。第一处是在我还没出生前,那时的大榆树还没有今天这么粗壮,村里人要把它打制成家具,挑来选去,锯了两三下,觉得不够挺直,就放弃了。树虽没倒,但伤疤还在;第二处是在我刚出生后不久,邻居家的柴草垛失火,因为大榆树长得茂盛,部分枝干在凶猛的火势下被烧焦,不过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很快又恢复了生机;最后一处是在我上中学那年,家里修复院墙,有人提议要把大榆树伐倒,这一举动立即被村里人阻止,“这是孩儿的干妈,可不能伐!”
也许是大榆树与我有特殊关系的缘故,也许是大榆树承载了我和村里人太多的记忆……每每提及,无不感叹于命运馈赠礼物之丰厚。我想,关于村庄、关于乡情、关于家,仍有一大堆人和事还存留在内心中、榆树下,而这一切也将随着岁月的洗礼变得厚重、厚实。
初春炊烟爬上云端,盛夏白鹅河边沐浴,晚秋鸟儿枝头入巢,寒冬树梢白雪初醒。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吐故纳新。贴春联、蒸年糕、祭祖、守岁、吃年夜饭……春节是一个令人新生喜悦的节日,经过了稻穗鼓胀、玉米满仓之后,乡亲们以庆祝农历新年的方式表达着对来年的期冀和祝福。
村里人说,小时候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过年时才能吃上最好的、穿上最好的,所以盼望过年。而现如今的村里人,已不单单满足于物质生活上的富足,也在追求着精神生活上的丰腴。小孩子们沉浸在欢天喜地的气氛里,大人们则在年味的一次次“反刍”中重获心灵的抚慰。
除夕夜,家人杀鸡宰鹅,做我喜欢的饭菜。所谓的年,也只有回到了家、坐到了炕头、看到门前的那棵大榆树,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年味儿。
回家,是一种重回“子宫”的温存,是一种寻根之旅的慰藉,是我围绕着故乡做圆周运动,是我努力靠近记忆的内核,寻找童年植入的“源代码”。
从嘎拉哈到iPad,从东北到北京,游戏的载体在不断升级,脚步似乎离家越来越远,但在那大榆树下、溪水河旁,永远有一个爱哭闹的孩子,唤大榆树一声“干妈”。
所谓的年,也只有回到了家、坐到了炕头、看到门前的那棵大榆树,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年味儿。
“河,只要没回到家,就不是河流”,伊朗诗人帕尔维兹的这句诗,流露出万川归海的深刻内涵。临近农历新年,我和数亿返乡大军一样,如河水般涌入家乡。
提及故乡,要从我家门前那棵大榆树说起。1986年我出生在吉林省辽源市大台村,因为特别哭闹,让母亲十分犯愁。前院的舅姥姥拿着斧头吓我,仍然无济于事。后来,村里有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出了个主意:“找棵榆树吧!让这孩子认个干妈,就不会这么折腾人了。”
村里人说,我认干妈那天,规规矩矩不哭不闹,往树杈上系了一根红绳,然后毕恭毕敬地给大榆树磕了个响头。就这样,我多了一个亲戚,得叫她干妈。不知什么原因,那天以后,我哭闹的毛病收敛了许多。
我的童年基本是围着大榆树玩大的,当时的农村并不富裕,也没什么像样的玩具,扇纸片、弹溜溜、抽冰尜、赛爬犁占据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儿时记忆。
小时候的春节,女孩子们喜欢玩嘎拉哈,这种起源于满族的玩具今天已很难寻觅。记得当时在大榆树下,三五个人围坐在一起,手中的布口袋不时地抛向空中,兽骨制成的嘎拉哈在坑儿、背儿、肚儿、轮儿的翻转中,述说着游戏的起始与终结。我至今仍对这种古老的玩具心生敬畏。
6岁那年春节,父亲从镇上给我买了一个发条式蓄能玩具车,我拿在手中高兴得满屋子跑。我对新玩具十分珍爱,一丁点的磕磕碰碰都令我倍感惋惜。不过,没出正月,玩具车的前轮还是坏了,随后发动机也寿终正寝,它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奔跑了!
我不敢把损坏的玩具车拿给大人看,而是悄悄地把它埋在了大榆树下的雪堆里。那时的大榆树,要用两个小伙伴儿的臂展才能将其围抱。我相信玩具车和花草树木一样,到了春天冰雪消融的时候,一定能“重获新生”。
后来,父亲亲手为我做了一个冰尜来取代玩具车。把冰尜放在冰面上,用鞭子抽得它啪啪作响,那是一种在飞快旋转中体味的乐趣。虽然那个冰尜精致好看,却取代不了那辆短命的玩具车在我心中的位置。
上大学以后,离家远了,不过每年回家前的那段时间,思乡情绪总会在心中翻涌,脑海中会浮现冰天雪地里屹然挺立的大榆树、寒风凛冽下热得发烫的火炕和桌上的粘豆包,还有乡亲们赶大集置办年货时的欢闹。现在的村里人,仍在竭尽全力让孩子们读书、考大学。每次回乡,乡亲们都会把谁家的孩子考上什么大学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次回家,远远地看着家门前那棵大榆树,内心就觉得踏实。我想,大榆树已经根植于我童年的记忆,每次试图追忆过去,也往往都是以大榆树为载体。它就像我与故乡之间的一根无形的网线,总能在我最想倾述的时候找到同频共振。
其实,大榆树的经历颇有些不平,她身上有三处伤疤。第一处是在我还没出生前,那时的大榆树还没有今天这么粗壮,村里人要把它打制成家具,挑来选去,锯了两三下,觉得不够挺直,就放弃了。树虽没倒,但伤疤还在;第二处是在我刚出生后不久,邻居家的柴草垛失火,因为大榆树长得茂盛,部分枝干在凶猛的火势下被烧焦,不过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很快又恢复了生机;最后一处是在我上中学那年,家里修复院墙,有人提议要把大榆树伐倒,这一举动立即被村里人阻止,“这是孩儿的干妈,可不能伐!”
也许是大榆树与我有特殊关系的缘故,也许是大榆树承载了我和村里人太多的记忆……每每提及,无不感叹于命运馈赠礼物之丰厚。我想,关于村庄、关于乡情、关于家,仍有一大堆人和事还存留在内心中、榆树下,而这一切也将随着岁月的洗礼变得厚重、厚实。
初春炊烟爬上云端,盛夏白鹅河边沐浴,晚秋鸟儿枝头入巢,寒冬树梢白雪初醒。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吐故纳新。贴春联、蒸年糕、祭祖、守岁、吃年夜饭……春节是一个令人新生喜悦的节日,经过了稻穗鼓胀、玉米满仓之后,乡亲们以庆祝农历新年的方式表达着对来年的期冀和祝福。
村里人说,小时候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差,过年时才能吃上最好的、穿上最好的,所以盼望过年。而现如今的村里人,已不单单满足于物质生活上的富足,也在追求着精神生活上的丰腴。小孩子们沉浸在欢天喜地的气氛里,大人们则在年味的一次次“反刍”中重获心灵的抚慰。
除夕夜,家人杀鸡宰鹅,做我喜欢的饭菜。所谓的年,也只有回到了家、坐到了炕头、看到门前的那棵大榆树,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年味儿。
回家,是一种重回“子宫”的温存,是一种寻根之旅的慰藉,是我围绕着故乡做圆周运动,是我努力靠近记忆的内核,寻找童年植入的“源代码”。
从嘎拉哈到iPad,从东北到北京,游戏的载体在不断升级,脚步似乎离家越来越远,但在那大榆树下、溪水河旁,永远有一个爱哭闹的孩子,唤大榆树一声“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