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jxkbsy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岛上,海边
  海水时而溢出、化作蓝色的泡沫奔来
  说着不、不能停止,我的名字是海
  打着石头可不是要说服它
  用七根青苔、十道有色的海子,抚摩它、亲吻它、沾湿它
  拍打着它的胸膛、重复着自己的名字……
  ——帕布洛·聂鲁达
  
  上世纪40年代末,朴实无华的小岛,富有乡土气息的小镇,雾色浓重的海湾。
  渔夫马里奥(Mario)早已厌倦了枯燥、艰辛的海上生活,他抱怨着小岛的信息闭塞、资源短缺以及生活的单一乏味,期待着些许新鲜。
  马里奥从当地电影院的纪录片上得知,智利诗人帕布洛·聂鲁达(Pablo Neruda)的避难场所就是自己的家乡——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小岛萨利纳(Salina)。在这里,乃至整个意大利,诗人都受到狂热的欢迎和贵宾般的礼遇。
  来自世界各地崇拜者的信件像雪片一般,飘向原本宁静的海岛,堆满邮局的所有角落,邮局不得不贴出一张“聘邮差一名,自备脚踏车”的启事。于是,早想改变生活的马里奥推开了邮局的大门。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崎岖的山路上,马里奥轻快地骑着脚踏车,奔波着——他专门负责给诗人送信。诗人天天都有信来,于是马里奥每天都要光顾诗人夫妇居住的那藤叶掩映的小屋。一天,小伙子终于按捺不住请诗人签名的欲望,请求诗人题下“致马里奥”;然而诗人并未如他所愿,只是写下“帕布洛题”。
  马里奥十分沮丧,他开始尝试着读聂鲁达的诗,可是显然很难读懂,毕竟他没读过多少书。在诗人的启发下,他开始感悟到了诗歌艺术的美。
  诗人的小院内,聂鲁达似乎心情不错,他宽容地指导马里奥说:“诗歌是不能解释的!”
  黑色的沙滩上,诗人和邮差聊起了诗歌,谈论隐喻。马里奥听得如坠云中。
  圣洁的教堂里,共产党人聂鲁达如马里奥所愿,替他证婚,为他赋诗。
  婚庆的宴席上,诗人宣布智利政府对他的通缉令已经撤消,他即将回国。
  无人的海滩边,诗人嘱咐马里奥日后将他留下的物品寄出,相约日后书信往来。
  日子一如平静的海水般流逝着。报上常有诗人的消息,谈他对意大利之旅的回忆,只是没有提及岛上的朋友们,更没有提及马里奥。马里奥给孩子取名“帕布洛”,并说要带妻儿去智利,去学习写诗。
  终于盼到了诗人的来信,马里奥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肯拆开。信是诗人的秘书写的,只为让马里奥将他留下的东西寄回智利,别无其他。马里奥心中感伤,在收拾诗人留下的物品时,他发现了录音机,他决定录下声音给诗人。
  多年后,诗人重回小岛,得知马里奥在一次游行中丧生。录音机里传来马里奥憨直的声音:“最敬爱的帕布洛,我是马里奥,希望你没有忘记我。你可记得,有一次你让我谈谈岛上的奇景,而我什么也讲不出来。现在,我想到了,因此我把录音带寄给你……我还想告诉你,我写了一首诗叫《致帕布洛》,但我不念给你听,我害羞。虽然写的是海,但却是献给你的。我被邀请公开朗读,我知道我会发抖,但是我很高兴……”
  海水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哗哗作响的声音里回荡着马里奥平静的倾述;诗人远眺的眼里,泪水像夜空中的点点星光。诗人想象着马里奥公开朗读的情形,决定寄一首诗去天堂——“就在那个年代/它涌动,向我袭来/不知它来自何方,为何而来/来自冬季还是河流?/不,它不是声音/不是词句/不是沉默/也不是我曾经的脚步/它来自漫漫长夜/来自在熊熊烈火中或寂寥归途上/它没有面孔,但触动了我。”
  可以说,《邮差》是一部关于纯真的电影,是一部小人物的电影。在诗人聂鲁达耀眼夺目的光环下,邮差黯淡的形象却愈加深入人心。的确,马里奥最终没能成为诗人,也未能成为革命家,甚至没有等来诗人迟到许久的挂念;但是,他得到的是真爱同尊严,是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理想与希望。或许,他在诗人面前的卑微、谦恭与怯懦注定了他俩最终无法以平等的地位延续他们之间短暂的友谊,可是正因为如此,才为诗人被邮差感动创造了条件,也成为影片催人泪下的基点。
  虽然,影片中为诗人聂鲁达做邮递员的年轻人马里奥最后因参加工人运动而丧命,然而,他毕竟录下了那些经典、永恒的海浪声与风声;在为诗人传递信件的同时,他得到了诗人的传承——崇尚爱情,热爱诗歌,积极投身革命的赤子之心。
  评论家都说Massimo Troisi扮演的马里奥着实可爱:他害羞,迟疑,没什么文化,却有着纯朴敏锐的心灵。相比之下,聂鲁达的角色似乎正具备了马里奥所缺乏的一切:教养、阅历,更重要的还有天赋。然而,这天壤之别的两人却是心心相印的朋友,真是一则美好的童话——困在墙中的小人物被这个世界的灵魂之光关照着,这就是邮递员和诗人的友谊吧!
  影片似乎取材于史实,但是聂鲁达在他的回忆录《回首话沧桑》及其旅意后的诗作中,对这段经历均只字未提,就连影片结尾的诗作也难觅出处。艺术的想象总是生长在历史记载似是而非的节点上,让人们愿意掏心掏肺地深信不疑。而在这段极富戏剧性的故事中,诗意无可阻挡地蔓延开来。
  曾经,我有幸到过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西西里萨利纳小岛。在悬崖旁自顾自生长的野花丛边,听着划过灌木丛的风声,望着碧蓝无垠的海水,联想起那傻气诚恳、纯朴木讷的邮递员,骑着脚踏车,为山路另一头那流亡中的诗人送信。生平第一次,他的世界里出现了诗人和诗歌。是诗人教会他比喻是什么,爱情是什么,也得以让他明白整个世界都在比喻着一样东西,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比喻着爱。在岛上最美的地方坡拉拉(Pollara)沙滩上,我想起电影中最感人的部分——在诗人离开的若干年里,马里奥找到了小岛上最美的东西——海浪抚岸的声音,掠过悬崖的风声,爸爸忧愁的渔网声,教堂的钟声,岛上布满星星的夜空,未出生孩子的心跳声等等等等。
  作为68届奥斯卡(Oscar)最佳剧情片配乐奖得主,此片的配乐也可以说是别具匠心——如诗如画的绝美旋律与影片题材、时代和地域十分吻合,有一种亲切、质朴的美感,将影像无法完全展现的神韵一一传达。
  
  ★导演:Michael Radford(迈克尔·雷德福)
  ★主演:Massimo Troisi(马西莫·特雷伊斯)
  Philippe Noiret(菲利普·努瓦莱)
  Maria Grazia Cucinotta(玛丽娅·格拉齐亚·库奇诺塔)
  ★片长:110分钟
  ★出品:意大利(1995)
  
  帕布洛·聂鲁达(Pablo Neruda),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Neftali Ricardo Reyes Basoalto),1904年7月12日生于铁路工人家庭,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法语专业毕业。曾任驻外大使,1945年当选国会议员,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1946年后被迫流亡国外,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
  聂鲁达10岁开始诗歌创作,一生创作了40多部诗集,曾获国家文学奖、国际和平奖和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作继承了智利民族诗歌的传统,又借鉴了西班牙诗歌的特色,对拉丁美洲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著名的作品有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哀歌》(Veinte Poemas De Amor Y Una Cancíon)、《地球上的居所》(Residence on Earth)、《放纵》(Estravagario)等。
  1973年9月23日,聂鲁达因癌症,与世长辞。
其他文献
她头顶的光环与日俱增,  她是继诺·拉琼丝之后,2004年乐坛的惊艳发现;  她双喜临门,同时入选了最靓名人以及英国水晶音乐奖提名。    她的作品好评如潮——  她的首张专辑《片刻心灵》甫出即荣登Billboard新人榜冠军;  她把充满摇滚劲道的“爱上一个女孩”改成洋溢灵魂气息的“爱上一个男孩”;  乐评界说她的专辑融合了21世纪最好的old-school、roof-raising、南方风情的
期刊
一条河,由西向东流经上海市中心,这条河的名字叫苏州河。所有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一条河孕育了一座城市的风貌。尽管这是一条不怎么特别干净的河,却是整个上海的缩影,永远有着氤氲而颓靡的气息。漂泊的住所。风情万种的人鱼。    关于漂流的苏州河  苏州河,这条被上海人称为母亲河的河流,似乎隐藏了所有的上海气息,缓缓地,平静地,那样流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默而单纯。关于上海的印象,还有外滩的万国建筑,老
期刊
有一种城市,她可以充满着极限——融合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天才幻想。西雅图就是其中的一座,即使你不曾羡慕那些飞机和计算机软件带给这座城市的繁荣,至少,你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座城市的温情和浪漫。    关于西雅图   作为美国西海岸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西雅图在百年前的一场大火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她不是威尼斯,但处处可见蓝湖汪洋;她不是赌城,却可以造就淘金的美梦;她也不是巴黎豪华的香榭大街,但满大街咖
期刊
     
期刊
突然接到通知要去参加毛宁在上海的新专辑发布会,心里有点怵,不知道这一次,这位久违了的歌手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因为看多了歌迷对一些艺人复出后的冷淡反应,不由为他心生几分担心。  早早地来到新闻发布会的现场,看到戴着墨镜的毛宁正在现场试音,五年后再次看到毛宁,一身休闲装束让他看起来精神不少也时尚不少,外型依旧帅气逼人,多了几分成熟和老到的韵味,唯一没变的是他驾驭舞台时展现出来的独特个人魅力。三年前的
期刊
女鼓手把鼓打破  艺人:生命之饼  时间:2004年4月3日  地点:挂2音乐工厂  南京的小朋克们在武汉老朋克乐队“生命之饼”面前明显功力差一大截。人家“生命之饼”的鼓手胡娟,一个斯斯文文的小姑娘,硬是把鼓打破了。分不清是观众感动了主唱吴为,还是吴为感动了众人,于是不POGO就别想明白PUNK的意义所在。    布拉格乐队告别演出  艺人:布拉格  时间:2002月6月  地点:挂2音乐工厂  
期刊
王菲爱相随  艺人:王菲  时间:2004年8月28日  地点:北京工人体育场  酷炫、魅惑和极少的话语,是王菲演唱会一贯的组成元素。但是,这次我们却看到一个High得厉害的王菲,肢体语言异常丰富,有些耍赖似的动作,看得人直乐。拿出望远镜:“那哥们(李XX?)来了!”所有谜底揭晓。舞得太厉害,演唱会途中,耳机掉落下来,唱的节奏音调明显和伴奏不符。即使这样,穿红色小裙子的菲菲姐还是一跳一蹦!    
期刊
奥林匹斯山下众神聚会,从8月17日开始雅典主体育场的熊熊圣火燃烧了半个多月,这难忘的夏天,一场人类盛典把全世界的眼光都牵向了那个神奇的国度——被誉为西方文明发祥地的希腊。而爱琴海作为希腊最重要的旅游点之一,更是在一夜之间,为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所趋之若鹜。    关于爱琴海    在历史传统上,爱琴海与希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爱琴文明形成后,爱琴海与希腊便组成为统一,即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古希腊文化区。
期刊
     
期刊
上一次到中唱深圳公司去玩,正巧总经理侯钧应邀到郑钧开的酒吧LOGOS跟一帮音乐人谈某张专辑的前期策划,于是把我也捎上了。到了那里,听郑钧他们都管侯钧叫“侯总”,我分明在侯钧的脸上看到了一些不自在,——在这样一个场合,他或许更愿意自己以一个专业音乐人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以一个企业领导的身份。  我坐在一边,借着酒吧旁边镜湖的微光打量着侯钧。认识侯钧这么多年,看着他从一名总编室新来的年轻人到总公司的年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