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有偿公益”模式的是与非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讲“有偿公益”模式的是与非
  今年4月,施乐会提出“有偿社工”模式,该模式已经施乐会审核通过,指在帮助受捐人获得捐助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成本补偿(如差旅、食宿等)外,还可以获得一点补贴或资助性回报的社工,捐款人支付给社工的费用不超过受助人善款的15%,而这就是现在被很多人诟病的“提成门”。针对这一话题,公益圈内许多知名人士都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与解释,如今这件事的风波已经平息,但讨论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公益成本不等于有偿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顾晓今提到,现在的募捐方式和传统募捐方式已经有非常大的不同,特别是2011年。2011年总体募捐总量比2010年减少了一些。中民慈善捐助中心发布的慈善蓝皮书报告显示减少了18.1%,一个原因是去年自然灾害不如前几年,所以民政部门所得的捐款要少;二是郭美美事件造成信任程度的降低,所以给组织带来了募捐困难。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很积极的一面,即民间的个人发动的公益行动越来越多,民间大众化的募捐也开始兴起。
  而针对施乐会的事件,顾晓今认为公益是有成本的。这个道理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接受,如果在十多年前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相比较而言今天公益成本概念应该被许多人接受。这种成本包括几方面:一是项目服务的成本,二是筹资的成本,三是行政管理的成本,当然还有其它的。顾晓今说:“这个成本多少合适我觉得没有一个有具体比例进行约定的,因为这要看组织运行方式。比如是一个运行型的组织,自己要筹钱要去做项目,这种组织运行的服务费用会很高,特别是有些服务型组织会有大量的人工服务费用。另外的一种组织,即资助性的基金会,美国基金会里百分之九十多都是资助型基金会,把钱资助另外一些NGO组织实施服务,这样的组织相比较运作性基金会来讲服务成本低一些,所以不能用成本的高低去界定组织的优和劣,这是不合适的。”
  有偿是双方的一种互换行为,是互换资源,互换技术、资金或者是服务,尽管这种有偿不一定是对等的、等值的,比如赞助,这是一种有偿的。公益的捐赠是一种单向的意志行为,是捐赠人自愿的、无偿的一种行为,而且是为了公共利益。
  预先达成契约 建立双方信任
  陶传进说:“在公益领域存在的机制是社会选择机制,社会选择机制是捐款人选择,不应该是从公益组织来说这个应该还是不应该。是否应该,应该尊重捐款人的意愿,就像企业一样,不是看这个东西卖多少钱是否合理,生产是否合理,这样说没有道理。而是有没有人买你的产品,如果有人买,接下来就要问是否透明,是否有欺骗行为,如果没有才能说我是应该的、合理的。”
  同时他还认为,当今社会中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信任。公益领域最缺的则是良信运作机制。不能因为筹钱,去做所谓的好事,就把最珍贵的东西继续破坏:一个是信任,一个是机制。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把信任、机制建立起来,钱会更加多。所谓公开透明是一种形式,实质是公益组织和捐款人之间建立一个信任,这个信任建立起来很多事就能完成,政府也不需要近距离的监管公益组织,10%都不要规定,10%在世界上看很低,高一些也没问题,以后20%、还是30%不应该由政府定,由捐款人自己选择。我们一直缺公信力的建构机制,而为了建构这个一直强调公开透明,目前公开透明只是一个表面形式,实质上是以什么方式建构二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信任一旦建立起来,既反映出社会之间的信任程度在增加,又反映了公益领域的健康机制在完成,这是核心。
  借鉴国外经验
  来自麦克斯的王可介绍到,在美国的公益组织里确实有成本,但透明性非常重要。美国捐赠者知道每一个NGO会有成本,但他们关心的是成本是什么样的成本,是怎么去花钱的。在美国的每个NGO募款时必须问捐赠者所选择的方式,一般有三种捐赠方式:一是有限的,比如有个捐赠者捐给大学的钱,说捐的钱只给某一个奖学金,我捐的钱不要花在其它方面,这是有限的;二是无限的,比如我捐出500块钱,大学随便拿去花,我知道有一部分会花来做行政,但我愿意;三是部分受限,给你500块钱,250块钱必须拿出去支持奖学金,另外250块钱支持你们的其它活动。这一点其实很重要,在美国必须要给捐赠者一些选择,光是要钱,他们把钱给你,拿去花没有交代,大家当然不愿意。
  从中国现状来看,现在有一些很有成就的公益行为,比如前段时间网络上的募捐,比如免费午餐、爱心衣橱,这些都是个人发起进行的募捐,这样大大小小的募捐我们称之为微公益,在网络上实施的一些公益行为。从这种角度来改,对社会特别正面的意义是慈善公益人人可为,人人可以参与,当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即怎么规范和管理,因为这样的事情地域很广,每个发起者有可能是一个求助者,这样的行为在目前的法律上不把它视为是一个公益,因为在《基金会管理条例》讲到基金会章程里的捐款用于特定人,必须用于公共利益或者为某一类困难群体,人对人个人的捐赠,所以在税收上也没有。但目前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而且非常受到大家的欢迎,大家都可以参与。
  石述思说:“中国目前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穷帮穷一对红。美国富人捐60%,中产阶层捐20%,穷人捐20%(622)。中国倒着,穷人本来没什么钱却天天学雷锋、做好事,撒向人间都是爱。要求穷帮穷的情况下空间很小。就像王可说的,比尔盖茨拿善款的自由度比较大,但穷人没有自由度,必须把这个钱用来帮助一个更穷的人,而非养活这么高的成本。这需要我们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转变观念来解决。目前中国的观念还没有进化到可以承受15%的程度。”施乐会这件事是一个试金石,试出了很多问题,不仅仅是提升基金会的运作专业化程度一个层面的问题,应该放到更广阔的社会事业上去看待这个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的慈善公益现在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离繁荣还有很大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不一样的问题,所以现在的慈善既要有热情,同时要有理性,更要强调专业性,强调慈善的结果是否是一个有效的行为,是否给受助人带来积极的变化。另外慈善需要创新,慈善不是老套的东西,需要不断创新,社会企业也是一种创新的行为,通过慈善公益的大发展,能够让今天的社会更加平等、更加多元、更加包容、更加有活力。(责任编辑:章爽)
其他文献
企业的文化责任包含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前,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一般理解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职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相应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慈善事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其中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慈善与公益事业责任等已成为关注焦点,而企业文
期刊
大家乐快餐与香港人的生活可谓关系密切,不管你是甚么阶层,总会有光顾大家乐的机会,而事实上,今日的大家乐快餐的版图已经冲出香港,朝着大中华市场扩散,将香港人繁忙的快餐文化带到内地大城市。  尽管香港人对大家乐耳熟能详,但如果问一句:“大家乐的老板究竟系边位呀?”相信香港人未必能够实时给出正确的答案,这也难怪,因为大家乐的老板平日处事低调,除了公司公布业绩场合之外,平日鲜有见他曝光。假如大家仍未回答的
期刊
“建设一座商城,带动一批产业,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香港豪德集团、深圳毅德控股遵循中国光彩事业“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宗旨,奉行集团“以德聚才、以财播德”的经营理念,本着“建设一座商城,带动一批产业,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经营理念,先后在中央苏区赣州、红色根据地井冈山、抗日根据地临沂、少数民族聚集区、边疆地区内蒙包头和广西玉林等“老、少、边、穷”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带动了当地城市
期刊
10月15日,湖南省新晃桐木小学的孩子们和往常一样走进学校简朴的厨房,开始享用进驻学校已近一年的“免费午餐”。和往常所不一样的是,这顿午餐的成本更低,因为今后所用的食用油将由爱心企业提供。  当天上午,“免费午餐”在中储粮金鼎的支持下,在湖南省新晃县举行送油入校活动,并由免费午餐监督委员会首次对企业大额捐赠活动进行全程监督。  据免费午餐基金发起人邓飞介绍,免费午餐运作一年多的时间内,确保食品安全
期刊
因为莫言,世界文学史上终于彪炳一个中国籍作家的名字。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已然成为足以载入史册的荣耀时刻。彼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中国文学在世界上,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坐标。  在得知自己获奖后,莫言表现得非常平静,莫言说:“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瑞典文学院把奖颁给我,我觉得这是文学的胜利!”  事实上,莫言的获奖,不止是文学的胜利
期刊
10月12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举行了政府采购乐朗乐读“蒲公英种子讲师计划”公益项目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朝阳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时春岗、项目监管评估方恩派代表黄锂先生、项目执行方乐朗乐读代表兰紫女士、项目受益方校方代表博文小学校长达理老师、志愿者代表杨莹先后登台演讲,从各自的角度对“蒲公英种子讲师计划”项目的意义和执行状况进行了阐释。  据悉北京朝阳区政府社会建设办公室的此次社会采购行为,是中国首
期刊
现在的她就是想把学生教好,把“为中国而教”这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事业传承下去,把支教当成一份事业来做。  王南是“为中国而教”(英文名称 Teach Future China,简称TFC)志愿支教组织驻派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学校的志愿者教师。这所学校位于北京东六环外一个城中村——皮村。谈及对北京的印象,她最了解最熟悉的地方是她服务的学校和社区。  皮村的居民有两万多人,
期刊
《易经》有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赞美了大自然孕育新生命的恩泽,也体现了不断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资生堂精神及理念。  1872年,资生堂作为日本第一家西式调剂药房创立于东京,如今已经发展为事业跨越89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资生堂一直以来都本着“让肌肤和心灵都更美”的宗旨致力于用心回馈社会。  美丽之花进社区  据了解,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但家庭药品中30%-40%超过有效期3年以
期刊
社会管理创新与城市环境保护,此二者看似没有关联,实则密不可分。殊不知近些年众多群体事件,皆从环境保护而起。此前发生的陕西凤翔“血铅”事件、广州的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事件,今年发生的四川省什邡市“钼铜”事件和江苏启东“排污入海”事件,无不是以环境为由头。这就恰似某户人家遭贼,如果你只喊“抓贼”不一定能引人注意帮忙,但如果你喊“着火了”,那楼道里所有人都可能出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中遇到的
期刊
经历了公益或近或远的变革浪潮后,多种力量催生出全新的公益版本,新公益时代更注重参与和执行,致力于在善意、目的与能力、资金投入之间建立良性循环,让公益获得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公益领域的最大盛事——第二届“新公益嘉年华”已于10月7日在京落幕。本届嘉年华以“创新、融合、传播”为主题,主要包含“新公益社区实践工作坊”和“新公益文化创意周”两大主题活动。  “新公益嘉年华”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主办,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