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通常都安排与课文主题一个单元主题结束之后,它们都与阅读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这些板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一、正确认识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的编排特点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难发现,教材中都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但是在不同的学段出现的次数、呈现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如第一学段“每组都有但不标明,跟语文实践活动不作明确区分”,呈现方式为课文后有建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有“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想法”。第二学段:三年级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提示”这一步,而四年级开始却去掉了,这体现了逐步放手的思想,每学期出现两次。在精读课文后面布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既有学科内的,如“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也有跨学科的,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第三学段:每学期两次,一“大”一“小”,有一组集中安排,以活动建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进入第三学段,每册除安排了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如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
二、人人参与,不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侧重不同
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的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真对待每一堂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与其他的语文教学内容一样,也是需要合理安排、精心设计。有了充分的准备,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中就安排“有趣课余生活”,在同学们根据“综合性学习”提示按照要求完成自己课余生活的表格的填写做了充分的准备后,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中根据自己的记录再来回忆这一段课余生活就一定会认为丰富、有趣,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可以谈自己的课余生活都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评一评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再说说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有什么打算。在进行展示汇报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合理的搭配,划分了优化的学习小组(组内男女生、内外向性格合理的组合),使得合作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展示课余生活的图片,比如有意义的照片、图画,搜集的实物,丰富的生活剪报,或者课余生活中值得留念的小纪念品等等。无论怎样孩子们都不会没话可说的。因为“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学习的信息就可以信手拈来。
四、拓展延伸,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有机结合
如今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的一篇一篇“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延伸,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等,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要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例如在通过学习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读书》等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深的感受,并联系生活的实际进行综合性学习,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小伙伴的成长故事;还可以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可以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来展示收获,搜集这些伟人成长故事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一些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某些方面的品行优秀,具有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孩子们很容易在他们那儿汲取力量。
综合性学习,作为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新课标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正确认识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的编排特点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难发现,教材中都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但是在不同的学段出现的次数、呈现的方式和内容都不同。如第一学段“每组都有但不标明,跟语文实践活动不作明确区分”,呈现方式为课文后有建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有“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想法”。第二学段:三年级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提示”这一步,而四年级开始却去掉了,这体现了逐步放手的思想,每学期出现两次。在精读课文后面布置,在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交流。内容既有学科内的,如“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也有跨学科的,如“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第三学段:每学期两次,一“大”一“小”,有一组集中安排,以活动建议为主,阅读材料为辅。进入第三学段,每册除安排了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如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
二、人人参与,不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侧重不同
低年级首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识字量,改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都可以获得一举多得的作用。中年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到了中年级,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教师应当有意发展学生的这种自我做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独立的选择,让学生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看说写”、“听说写”这两种语文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活动的中心是动手、动嘴、动笔。能够主动去说去写便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学习的最高境界,而高年级就应当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锻炼了。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真对待每一堂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践课与其他的语文教学内容一样,也是需要合理安排、精心设计。有了充分的准备,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中就安排“有趣课余生活”,在同学们根据“综合性学习”提示按照要求完成自己课余生活的表格的填写做了充分的准备后,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中根据自己的记录再来回忆这一段课余生活就一定会认为丰富、有趣,在一起交流的时候可以谈自己的课余生活都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评一评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再说说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有什么打算。在进行展示汇报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合理的搭配,划分了优化的学习小组(组内男女生、内外向性格合理的组合),使得合作学习效果达到最佳。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可以展示课余生活的图片,比如有意义的照片、图画,搜集的实物,丰富的生活剪报,或者课余生活中值得留念的小纪念品等等。无论怎样孩子们都不会没话可说的。因为“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学习的信息就可以信手拈来。
四、拓展延伸,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有机结合
如今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的一篇一篇“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延伸,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等,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我们在教学时,要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拓展性实践活动。例如在通过学习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读书》等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深的感受,并联系生活的实际进行综合性学习,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我们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小伙伴的成长故事;还可以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可以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来展示收获,搜集这些伟人成长故事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一些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某些方面的品行优秀,具有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孩子们很容易在他们那儿汲取力量。
综合性学习,作为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新课标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