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文化认同与文学交流——以音乐制作、语言传译为中心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构起以华夷五方为基本内容的天下观后,周人设计了一套职官系统来管理和沟通夷夏。在这一系统中,四夷乐官和象胥的具体职能与早期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四夷乐官负责对四夷之乐的传习和演奏,象胥负责对四夷之言的传译。通过对四夷之乐名称、演奏形态、制作过程及政治功能的考量,可以了解夷夏之间的音乐交流和文化互动;通过对象胥某些具体职能的考察,如礼仪场合的口语传译、四夷文本的转译书写等,可以反思夷夏之间的文化沟通和文本生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将四夷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华夏礼乐体系之中,突破了“夷夏之辨”所带来的文化封闭性,促进了华夏文化共同体的生成。
其他文献
财税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都至关重要,其核心职能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基于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研究税费体制改革对农村收入分配的影响,探讨财税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削减税费显著改善了农村收入分配,解释了1997—2000年与2005—2008年收入不平等下降的43%—49%。在经济发展初期,财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经济增长,地方政府缺乏改善收入分配的激励,低收入阶层税费负担较重,在公共支出中获益较少,因此财税政策的再分配功能有限。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通过再分配降低不平等、促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和理解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首先应当强调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在马克思那里,土地所有权的本质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非人如何控制土地或“谁”控制土地的问题。《资本论》指出:“人对他周围的自然界的所有权,就总是事先通过他作为公社、家庭、氏族等等的成员的存在,通过他与其他人的关系间接地表现出来。”①马克思所讨论的人与人的关系内涵十分丰富,他至少在四个层面上讨论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的土地所有权。
随着晚清的社会剧变和西学的持续传入,中国学术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晚清时期的易学家,本着救亡图存的宗旨,以其宏大的学术视野和渊博的文化知识,建立了饱含现实关切的易学体系。他们在检讨汉宋易学尤其是历代象数学和吸纳西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世界之眼光观其象”的易象论;从象数、义理和道器关系的角度论证了象数在易学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力图从《周易》象数中开显出物质文明;又用西方进化论学说比附《周易》,以此宣扬变法革命等先进思想。这些新方法、新内容,深刻改变了易学研究的旧有形态,实现了易学范式转换,开启了新
作为复古时代、辨体时代、印本时代的三重叠加,明代文学有其庶民文学特征之外的另一重要面相,那就是中国古典文学文本的整体凝定。明人的古典宗尚与阅读需求,推动了“全录式”总集编纂事业的蓬勃开展;“分体全录”的编纂思维及事实,既得益于前人的“文学代胜”观,也激发了明人“文学代胜”观的新变;嘉靖印刷业再兴下的宋本翻刻风气,在较短期内完成了对宋前文学遗产的整体“打捞”。汉唐以来的经典文学在明代的文本凝定,与先秦学术在汉代的文本凝定,它们同为“以复古为创新”的思想活动,是中华文明发展在文献史、观念史上的两个重要节点。
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国家治理的成败取决于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及其治理的有效性。现代西方国家治理由市场逻辑主导,在保护个人权利和增加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发展至今却面临着治理效能下降的危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治理转型深受传统权力本位的逻辑制约而难以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呈现出由权力本位逐渐向权利本位转变的趋势,取得了卓越的治理成效。鉴于时空境遇的新变化,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应对传统因素和国际局势的双重考验,由此,应以开放系统的视野分析国家治理
“易”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学术体系之一,历来为人所重视。历史上解读“易”,往往将其视为儒家经学的核心典籍,这一路径的弊端在于忽略了“易”在纳入儒家之前的学术发展与传承。事实上,“易”的思想经历了“易筮”“周易”到“易经”等阶段的发展与演变,不同阶段不仅有着自身的特色,更是形成了前后递进的逻辑脉络。仅仅以儒家视域来解读“易”,显然不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从“易家”的范畴出发,不仅可以重新梳理“易”在先秦时代至汉代的演进路径,而且能够从独立于儒家的视域审视“易”的内在价值。
违约金酌减已有诸多规范研究,但运用计量分析模型进行结果预测的研究尚属空白。现行法上的违约金过高判断依据单一,司法实践中无统一的裁判标准,预测研究可解决这些难题。通过对部分法官的结构性访谈,在预测研究之前可以厘清样本抽取和变量设置的规则。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判决书为样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判断违约金过高以高于实际损失的30%为标准确为合理,但还应当增加合同标的额的20%、合同履行程度两项标准;在违约金是否酌减和是否全减方面,违约方主观恶意越严重,或者越考虑到行业交易习惯、客观情节,违约金减少的可能性越小,越
隐喻作为20世纪认知科学的三大重要议题之一,在认知机制的探索方面受到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关注。从认知符号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隐喻的表达和理解,隐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由于隐喻表达的是非字面性含义,所以不能简单地将语形和语义分别对应符形和符释,而需要在考虑认知环境和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多级符号链来完成解读。从情境语义学的信息流观点看,隐喻符号解读的过程实质上依赖于信息的流动,一方面它由特定的隐喻概念给出制约,实现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横向信息流动,另一方面由语义场给出制约
立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铁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践,利用对业内18家核心机构、300余人次的调研资料,采用产业创新体系的分析框架,对高铁行业技术赶超现象进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解释。研究发现:铁路制度的调整塑造了微观主体的技术创新激励,是解释中国高铁技术赶超的关键;市场需求的升级在高铁技术赶超中发挥了基础性乃至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产业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产品开发平台对高铁装备制造业技术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而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都是完善产品开发平台的手段,二者是互补的关系。高铁技术赶超经验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近代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国家与社会话语从封建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化过程。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近代话语重塑最热烈的时期。国教运动作为新话语体系的塑造运动,在马相伯的言行中有典型反映,其中涉及复杂的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古典学术与近代学术的关系纠葛。以国教运动为线索,揭示清末民初话语转型过程中文化、政治、思想等的勾连互动关系,可以显现出近代话语转型与建构过程中某些规律性与本质性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