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华东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华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集聚区,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现在正在忍受转型升级的阵痛。生产装备滞后于企业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性因素,需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为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做支撑。沈阳市和杭州市是东北和华东地区的典型代表城市,比较两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及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6年至2012年七年间的统计年鉴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杭州市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两个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沈阳;杭州;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02-0066-06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关键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具有的高回报、低污染等良好的产业属性,使其成为振兴经济的良好选择之一。根据我国的统计分类,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七大类。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东北地区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基地。从“一五”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1]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也一度被称为“共和国装备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华东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领域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相比起步晚很多,而且政府投入与重视程度明显不及前者。但是依靠市场的力量遵循市场规律成长起来的装备制造业,近几年来也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对于沈阳市和杭州市来说,发展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兴市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两个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对比分析,可以深刻地认识到当前阶段两个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同时由于两个地区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以及各自拥有的特色,可以为两个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相互借鉴,促进两个地区的优势互补。
  一、杭州市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比较
  (一)工业总产值
  总体来看,2006年沈阳市和杭州市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699.03亿元和2823.12亿元。2009年是一个拐点,2009年之前杭州市的工业总产值略高于沈阳市,2009年之后沈阳市迅速上扬。2009年沈阳市的工业总产值为3884.67亿元,而到了2012年迅速增长到了6202.30亿元,增长了59.7%;而同期杭州市则从3438.23亿元增长到4823.93亿元,增幅仅为40.3%。对于沈阳市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对其形成多大的冲击,这主要是源于政府对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大力扶持与投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四万亿”的救市政策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而对于杭州市来说,2009年各行业的数据都比较低迷。其中,增幅最大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也只有38.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甚至下降35.5%。可以看出,杭州装备制造业受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从分行业的角度来看的话,沈阳市在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4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要高于杭州市。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都是东北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沈阳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从2006年到2012年,沈阳市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4个行业的增幅分别为341.16%、263.96%、243.19%、221.27%,同期杭州市的增幅仅为67.73%、98.86%、118.69%、173.81%。而杭州市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2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要高于沈阳市,在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杭州市的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116.9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46.78亿元,而同期沈阳市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4.11亿元和70.58亿元,相比较来说杭州市在这两个行业发展的更好一些。但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杭州市发展得并不是很理想,甚至一度出现萎缩的现象,2008年萎缩了18%,2009年比2008年还要严重,萎缩了24%,说明杭州市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
  (二)经济效益指标的比较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而资金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对企业全部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又称“资产报酬率”。它是衡量企业对所有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的指标。所以本文采用资金利润率来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我们所要考察的时间范围之内,沈阳市的整体表现好于杭州市,保持了较大的增长势头;而杭州市各个行业的资金利润率表现都比较平缓,增长幅度比较有限。其中,2012年,沈阳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资金利润率一度达到20%,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资金利润率也几乎达到了15%。总的来看,沈阳市在装备制造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要大于杭州市。
  从统计数据上看,杭州市7个分行业的资金利润率从2006年到2010年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而到了2011年7个分行业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同时,2010年到2011年企业数量也出现明显回落,2010年的装备制造业数量为3441家,2011年的企业数量为2169家,跌幅比例达到37.0%,而数据显示,在这一拐点上,沈阳市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2010年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总数为2406家,2011年的总数为1887家,跌幅比例仅为21.6%。这是由于2007年2010年的统计范围为年销售额500万及以上的企业,而2011年的统计范围为年销售额2000万及以上的企业,这反映了杭州市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在500万和2000万之间的企业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当把这些企业排除在统计范围之后,资金利润率出现回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企业相比于年销售额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还是比较高的,也是杭州装备制造业当前发展“小而专”状况的体现。而且到了2012年杭州市的资金利润率回落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善,说明杭州市这些规模较大的企业资金利用效率比较低,并没有找到突破口来实现规模经济。沈阳市的平均企业规模要大于杭州市的,但资金利润率也保持相当高的态势,说明沈阳市在大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上是高于杭州市的。   (三)就业情况
  沈阳市2006至2010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的就业人数,从28.2万逐步上升至42.4万,增加了50.4%;至2011年减少为41.3万。而杭州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的就业人数,从38.7万逐步上升至54.8万,增加了23.4%;至2011年减少为50.1万。而由于2007年2010年的统计范围为年销售额500万及以上的企业,而2011年的统计范围为年销售额2000万及以上的企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至2011年,两个地区年销售额在2000万以下的企业从业人员在整个装备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都不大。
  二、两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存在问题
  1.过度依赖政府投入与支持。装备制造业是沈阳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确实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庞大的知名企业,如沈阳机床、北方重工、北方交通、沈飞集团等,但这些企业的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政府的支持。如在2010年,沈阳市开发区管委会就给予了沈阳机床集团6200万元的财政补助,2011年,省政府又对沈阳机床集团“核心功能部件研发及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品产业化”项目给予了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沈阳机床(000410.SZ)在三季报中披露,2010年累计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4.29%;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同比增长580.00%。而2009年,沈阳机床的净利润约为2700万元,每股收益为0.05元。公司对今年业绩的说明是,已收到大额政府补助,全年利润大增,该公司2010年利润的实现大多数归功于政府的补助。但这种成长是畸形的,是不能持久的,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一直依靠政府的支持,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破国外企业技术合围,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
  2.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迈克尔·波特(1991)曾指出:“集群因素支配着当今世界经济地图,它是美国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甚至把集群经济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在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来看,各级地方政府行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地方政府行为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明显的作用,甚至在个别地区出现过“政府造集群”现象。装备制造业本身是一个具有很高产业关联度的产业,这就要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有一系列的相应配套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而这些具有浓重地方政府色彩的产业集群有着很大的弊端,一般表现为集群内部产业链效果不明显,集群化程度较低。
  3.技术创新投入偏低。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技术进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制造技术可以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依然面临着核心技术缺乏的难题。从R&D投入强度来看,2012年,沈阳市在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0.4%、0.9%、1.5%、2.2%、0.6%、0.3%、0.7%。同期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外,其他六个分行业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杭州市装备制造业存在问题
  1.“产学研”合作较差。杭州约80%的研发人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现有体制对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也还是重“技术价值”,轻“市场价值”。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忙着拿项目拿经费,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市场产品的很少。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起步晚,实力较弱,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研发体系。企业在自身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与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可以弥补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在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上的不足。要促进产学研联合互动,就需要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研发人员走进企业,通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磨合,依托项目,有效提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技术攻关的能力。
  2.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弱。在全国机械工业列入统计快报的120种主要产品中,浙江约有30个产品居全国首位,如链条、紧固件等基础件;约有一半产品可居全国前三位。浙江是“满天星星,没有月亮”。不仅是产品偏小,而且企业规模也不大——全国“18罗汉”(指全国机械行业的18家优势大型企业)无一在浙江。以制伞业为例,杭州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制伞业基地,产品质量和产品转型升级依赖纺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越是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越是需要好的生产设备。而杭州装备制造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量的设备需要从德国等国家进口。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装备制造业严重制约了杭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杭州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空间亟需进一步拓展。[2]
  3.各类人才匮乏。人才是一切产业竞争的基础。杭州装备制造业企业发展内部也缺少人才;不单是研究型人才,还包括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杭州装备制造业发展很快,但是企业研发队伍发展却严重滞后,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许多企业甚至没有自己稳定的研发队伍。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企业不但创新型人才匮乏,劳动力和技工也短缺,劳动力素质十分低下,尤其是高级技工极度匮乏。杭州生活成本高企不下,使许多外来的技术工人选择到别处发展。虽然杭州在人才方面政策不少,但还没有发挥出像无锡“530”计划这样的人才集聚效应,企业出现高素质人才难留难招的问题。企业必须有人才自我培养的意识,留住培养高素质、有潜力的人才,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人才基础。
  三、两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经验的相互借鉴
  (一)杭州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沈阳市的启示
  1.大而全的基础上也要做到精而专。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缺乏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分工体系,企业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大而全”,配套和支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协作程度不高,产业集群化发展程度较低,许多配套产品不能够在本地配套,出现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分离的状况。[3]   产业集群是浙江工业的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块状经济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杭州的块状经济,总体发展处于成长的领先地位,杭州装备制造业是第一批21个省级块状产业示范区之一。杭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精而专”的良好态势,这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大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杭州市的这种发展模式对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沈阳市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集中精力搞好装备制造业当中关键的一环,把某些关键环节做到最强,不再只是追求把企业规模做大,真正把握住装备生产的命脉。
  2.推动“自下而上”的产业集群建设。迈克尔·波特(1991)曾指出:“集群因素支配着当今世界经济地图,它是美国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甚至把集群经济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也已经体现出独特的区域竞争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可以说占据了浙江经济的半壁江山,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而从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来看,各级地方政府行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地方政府行为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明显的作用,甚至在个别地区出现过“政府造集群”现象。这些带有地方政府运作色彩的工业园区型集群明显不同于浙江的“自下而上”天然形成的产业集群,而是依托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而这种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集群虽然短期内会呈现出较快速度的增长,但长久来看,难免会出现各种弊端。所以笔者建议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沈阳市可以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力量,调动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为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杭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1.优化产业组织,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重在防止大企业的垄断妨碍市场竞争。而杭州市的产业政策,则应重在抑制中小企业间的过度竞争与不公平竞争。构建合理的大中小企业协作体系,建立起以大企业为中心,大企业带领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企业与密切协作的中小企业集聚在同一园区内,体系内协作零距离的发展模式。在初期,政府可提供专业人士,对企业予以指导?熏鼓励企业间更多地以中长期契约的形式加强合作。同时推动本地企业和跨国大公司的互动与融通,通过技术联盟与市场合作的方式,提升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可以充分借鉴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日本汽车装配企业与零部件供应企业内部的相互持股,形成紧密的企业网络。网络内部的企业成员,在生产、战略、信息上存在密切的联系,成为难以分割的利益相关者,形成了超强的网络关系。
  2.加大政府投入,合理予以诱导。众多成功的经验证明:产业要想取得快速良好的发展,明确的政府政策指向和良好的市场传导机制,两者缺一不可。杭州装备制造业起步于千家万户的个私经济,从分散到集聚要有一个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可能是比较缓慢的,这就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诱导这些中小企业发展,使这些企业能够相互配套,强化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3.注重品牌建设,保护知识产权。杭州装备制造业规模大,其中不乏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如杭氧、杭汽轮、杭叉、中控等。由于历史上缺少国家大的投资,真正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拼搏的企业比较少。要提升杭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必须有一批世界性的品牌作为领头羊,走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发展道路,扩大“杭州制造”的知名度。这需要整合优势产品品牌,可利用商标收购、兼并、转让、许可等手段,在优势领域内实现跨企业、跨所有制的商标联合,以壮大优势企业的实力与形象。应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的知名展会,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树立“杭州制造”的整体品牌形象。要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优势行业,例如汽车制造业,进而为其他行业提供技术支撑,资金支持等,从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利用沈阳市和杭州市的工业总产值、资金利润率和平均从业人员人数,作为衡量两个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对比分析了两个地区2006-2012年的三个指标大小,探讨出两个地区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盈利能力,并结合两个地区各自的发展特色和实践经验,给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时间范围内,两个地区工业总产值都有较大幅度提升,沈阳市增长幅度要大于杭州市;资金利润率水平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研究还发现,两个地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有很大不同,沈阳市凭借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各方面指标显示其受到影响不是很大而且能够迅速从金融危机中解脱出来,但杭州市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就相对较大而且从金融危机中解脱出来需要较长时间。这也说明了,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明确的政府政策指向和良好的市场传导机制,两者缺一不可。总之,虽然两个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但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低端、集群需要升级等等。为促进两个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良好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减少技术依赖,推进自主创新
  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技术依赖远大于资金依赖和市场依赖。目前两个地区装备制造业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多是借助引进技术或是合资实现的。况且产业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前沿和战略高技术是引进不了的。企业引进技术,可以节省精力,不必再去研究基础技术。但要明白,这只是暂时性的策略,只能作为踏脚石,向更高的技术、核心技术跳跃。这个过程,注重的是技术的吸收与转换,体现的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最要紧的是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企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专门研发机构,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影响产业竞争力。一般地,技术创新能力在量上影响产业竞争力,而技术创新效率有助于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从质上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能力——“量”的增强,更取决于技术创新效率——“质”的改善。   (二)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夯实发展基础
  第一,大力推进引进“海外工程师”工作。大力引进优秀“海外工程师”,有利于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研发、新产品设计制造、新材料技术开发,有利于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第二,企业加强自身研发人员的培养。要大力引进创新人才,建立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实现“制度留人”,即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实行人才的股权分配制度,逐步建立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经营等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励科技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积极性。第三,促进高校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聚集,将高校科技人才变成企业研发创新的主力军。要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支持高校教师向企业流动。高校科技人员在派出期间,其原职级、工资福利和岗位保留不变,工资、职务、职称晋升和岗位变动与派出单位在职人员同等对待,并把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工作业绩,作为评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重要依据。第四,加强技术工人的供给。加大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支持力度。由政府牵头搭建平台,合作企业可以积极申请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技能培训基地,也可以选派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提高职业教育师资水平。共建实训基地,营造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环境氛围。统筹职业教育资源,依托大型企业、重点院校,建设技能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加强人才环境建设,完善各项人才制度。
  (三)政府市场统筹兼顾
  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力量。在一个产业起步阶段,市场还不成熟,各方面的机制还不完善,要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此时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就能很快地扩大规模,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快速成长。比如二战之后的日本政府实行的“产业赶超计划”,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对相关产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经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日本迅速缩短或消除了与美欧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国民经济也很快地从战败之后的萧条中恢复了过来。但从长期来看,当市场越来越成熟时,政府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小,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点和盈利点,否则很难长久地生存下去。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尤其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抓住高端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这两种不同的力量,这样才能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杨文利.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J].经济研究参考,2005,(91).
  [2]关于印发杭州市“十二五”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杭发改规划[2012]12号.
  [3]刘志中.再工业化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责任编辑 魏亚男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于自然保护区立法,在国家没有专门法律的情况下,有的省进行了地方立法的有益尝试。辽宁省可以结合本省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先行先试,进行省一级的专门立法,名称为《辽宁省自然保护区办法》,在规范本省自然保护区的同时,可以为国家立法提供经验。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辽宁省;地方立法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10-0022-04  我国自
期刊
[摘要]恩格斯在《资本论》第3卷的序言中说:“如果一个人想要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读出原著中没有的东西”。本文以此为指导,考察了我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误读或曲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意的种种表现及其原因,并根据作者自己学习和研究马列经典著作的经验,对于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写作的原样”去阅读马列经典著作、准确理
期刊
[摘 要]毛泽东主要针对在新泉等地发生关于如何建设人民军队根本原则的争论而撰写的《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指明了反对红军中“本本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反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它是毛泽东为克服红军中教条主义思想而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是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理论探索。  [关键词]本本主义;新泉;红四军整训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
期刊
[摘 要]焦裕禄是我党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干部代表。新时期学习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对于当前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党的建设增加助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结合县级政府实践,焦裕禄精神更可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县级党的建设事业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焦裕禄精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县级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辽南普兰店市一个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欠发达的邓村为个案,探讨维持乡村秩序诸要素(政治要素、经济要素、宗族要素、文化要素)相持、共生、博弈的过程,以及邓村村民遭遇的合作困难,揭示邓村这一类型的农村秩序的困境,并提出新集体主义的应对之道。  [关键词]乡村秩序;祖先崇拜;民间信仰;村民合作;新集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D9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
期刊
[摘 要]在制度治理现代化视域中,统一战线对象的广泛性与软法强调多元治理高度耦合,统一战线软法治理现代化问题亟待破题。然而,统一战线软法治理现代化涉及法治的技术、制度和思维等多个层面,需要统筹好法与非法规范、软法与硬法、实体法与程序法、新法与旧法以及立法与司法、执法守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深入地推进统一战线软法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软法;治理;统一战线;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21;D920
期刊
[摘 要]作为新实用主义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的R·舒斯特曼,其所提出的“身体美学”是以彻底批判和抛弃所谓传统哲学研究的身心二元论为其学术起点的,他通过从分析哲学传统和实用主义传统出发来批判极端精英主义的现代性,倡导通过强调哲学的实践及存在功能而使哲学成为指导审美生活的工具的“身体美学”,这已经在国内美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虽然这种所谓“身体美学”看起来兼容并包、左右逢源,但由于其在最初的学术起点
期刊
[摘 要]牟宗三以政道治道说为理论工具,对中西治理观念进行了卓有创见的剖析。中国传统治理观念注重对德化治道的阐释和运用,在政道上却几乎未有涉及,整体上呈现出“无政之治”的特征;而西方近代以来的治理观念则正为相对,在政道上成就卓著,开启了民主政治。中西治理观念兼有利弊,中国传统治理观念现代转型的方向当是向着恢复政治的本义迈进。为此,牟宗三提出了新内圣外王的转型路径,对其可做出以下三点认识:新内圣外王
期刊
[摘 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不足特别是从严治党面临的新形势,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立足当前,总结过去,面向未来,深刻回答了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是指导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从严治党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制度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在已经相对完善的宪法法律框架内,不断挖掘“制度潜力”,让人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更加充分、更加重大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