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皮椎体成形术以及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因骨折而负载能力下降的椎体内强化椎体强度,从而消减症状,其疗效已获得较为广泛的临床认可。随着对该术式及相关并发症的认识和讨论,临床上逐渐发现既往手术椎体发生再次骨折的报告。但目前存在手术椎术后再骨折的定义不一致且缺乏规范,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对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不明确等问题。据文献报道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为0~63%。手术椎再骨折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骨质疏松,骨水泥热损伤致骨坏死,骨水泥未接触上、下终板,手术椎体内裂隙及骨坏死,术后过早及过量活动,椎体成形术中椎体高度恢复较多以及脊柱的生理学特点等。这些因素与手术椎再骨折的相关性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论。随着临床医生对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后手术椎体再骨折更多地关注,对其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及探索,才能真正地预防手术椎再骨折,降低再骨折的发生率,提高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