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人文道理”范式及其特性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真理”侧重于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认识论,“人文道理”侧重于主客融合的本体性功夫论.做教育不仅要求索“科学真理”,还要探行“人文道理”.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的,我们期待教育学发展出另一种可称之为“人文道理”的范式,使之与“科学真理”的范式构成阴阳互动的整体境界.立足“人文道理”视野,教育学界在理论与实践上要同时担负起继承与发展的使命,在继承上坚持“肯定-重(呈)现”态度,在发展上体现“螺旋积淀”自觉,在方法上注重“本体功夫”取向.“人文道理”的教育学范式起码具有两个基本认识:一是主体即中介,教师是理论、原则和技术的共同承载者、贯通者;二是教师即课程,教师以育“心”为重.走向“人文道理”范式,我们需要将运用之妙存乎于心,自觉打通心脑知行贯通合一,遵循阴阳之道,复兴“人文道理”.两种不同的教育学范式及其存在形态需要作为主体的教育学者自觉进行内在的对话、交流、互动、互惠.唯如此,作为整体的教育学界和作为个体的教育学者才能更平衡地自我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教育的发展更加健康而平衡.
其他文献
李时是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专家,长期活跃在教育界、出版界,在国学教育及国学传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新文化运动”及“整理国故”运动影响下的国学教育之开展,李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从发达爱国思想、增进服务能力以及读书之功用三方面阐述了国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将读书与属文(写作)两者视为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同时期的国学大家相比,李时的国学教育思想体现出博观约取、经世致用的特点,因而其编撰的众多国学教育著作深受时人好评.
激励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内容,其中榜样激励更是一种极为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方式.然而目前榜样激励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效能低下,亟需设计一套高效完备的激励机制.文章基于内容激励型理论等榜样激励理论,分析了榜样激励系统的基本要素构成和运行机制,提出要细化导向、过程、内化、反馈四个阶段设计.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高校实施激励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基于现实问题提出了T大学“榜样人物”激励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探索案例,详细阐述机制设计并论证该机制的实效性,以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司马迁以“通古今之变”的宏大气魄首开民族史的书写先河,全面呈现了中华民族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多民族统一与融合视野下的正史演进,从血统、地缘、民族观、道统精神等维度将中华民族的多元构成纳入一体,全面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统建构.《史记》通过黄帝“华夷共祖”的人文初祖形象的塑造及五帝世系的梳理,将中华民族建构为一个血缘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史记》又以鲜明的天下格局与以九州为尊的地缘意识划定了地理范围,建构了中华民族地缘共同体.同时,其以淡化华夷之别与多民族共生共荣为核心描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共生的民族发展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天津当前针对划拨工业用地的更新实践尚显不足,较难以应对“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界定了存量时期的内涵,并解析了在存量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探究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先后从“工业用地转型发展、划拨工业用地更新、天津划拨工业用地”三个角度完成了对既有研究的综述评析;最后,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梳理全域尺度划拨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解析其全生命周期迭代模式,并判断不同转型情景下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的外部干预和内部自组织动力机制.进一步开展面向存量时
武歆小说以处理青年感情问题为鲜明的标志,传承并综合改造了传统现实主义革命历史题材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的艺术方法,突出表现青年在参与革命过程中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除了情感的推动,青年成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特定时空背景的催化,不是空谈情感,而是时空参与了的情感.作家还特别关注女性青年的成长,从中提出革命遗产的提炼和传承议题.在作家看来,革命不仅仅代表一种历史观,更深刻影响着当下.有效整理革命遗产,也是积极建设生活的重要途径.
王鸣盛是乾嘉时期的知名诗人,他早年论诗不分唐宋,追随沈德潜后,偏于学唐,注重学问,提倡雅正.受乾嘉诗坛风气及个人交游的影响,王鸣盛入京为官后提倡宋调、晚年复返唐音,这种变化与诗坛现实关系颇大.提倡宋调的经历客观上反映出诗坛对宋诗价值的认识日趋高涨,也体现出王鸣盛个人诗学拓展的诉求;复返唐调则是出于维护雅正传统,纠正诗坛片面学宋的弊病,均具有现实意义,体现出格调派诗学在清代中后期的演进轨迹.
政府数据长期保存是政府回应多元利益主体对政府数据的需要、满足政府数据科学管理需求的产物.政府数据长期保存的基础性概念是数据长期保存.围绕数据长期保存目前已形成“活动观”“管理观”和“存取观”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中将数据长期保存视作实现数据资源长期维护和获取之组织管理活动的观点更具解释力.政府数据长期保存具有公共性、合法性、治理性和多元性等特质属性,其本质是以法定规范为据、为实现用户对政府职能数据的存储与取用、多主体参与的公共组织行为.多国政府着力于制定数字连续性战略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立合作机制、打破技术
控股股东缺位是我国现行公司治理制度的重大缺陷之一,与我国公司股权结构以“股权集中型”为主之现状不符,是我国公司治理的制度架构与实际架构脱节的重要成因.公司治理实践表明,股东会议的高效决策和监督制衡两大预设功能较难实现,彰显资本威权、促进沟通交流才是股东会议的真正功能,组织决策中的“授权”模式比“同意”模式更适应公司商业判断场景.股东会逐步淡化决议功能后,控股股东应承接其移交的决策权力,在公司治理制度中居主导地位.控股股东主导公司治理时,应对公司和其他股东承担信义义务,其享有的特殊权利之一应为股东会职权代行
在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多边贸易合作趋于紧张的背景下,削减双边贸易成本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发展的必要举措.基于贸易便利化削减双边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采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贸易便利化与双边贸易成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及各国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成本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样本期内贸易便利化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逐渐加强,而双边贸易成本的空间自相关程度则不断减弱.(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地削减各国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
现阶段,“诉源治理”已成为“现象级”的政治词汇与改革术语,其内涵和外延几乎可以跟任何具体案件类型、地域发展目标、部门图景规划等相结合.然而,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诉源治理”的解释却呈现出格局扩张化、概念模糊化、导向同质化、改革口号化的问题.为推动诉源治理的可持续发展与深度化改革,应明确我国诉源治理的本体实质及法治策略.在司法定位上,法院应当扮演辅助者而非主导者角色,“主动融入”不等于“主动出击”;在治理内容上,法院需在空间范围、治理层级、治理维度等层面全面介入市域社会治理与县域基层治理,但应当以权利义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