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苯甲酰的致癌性及变应原性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_l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氧化苯甲酰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痤疮,亦用于皮肤溃疡的治疗。动物试验证明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致癌物质(促肿瘤生长剂)。但在人类尚未见因用过氧化苯甲酰治疗引起肿瘤的报告。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强的刺激作用,亦可致皮肤接触过敏。过敏反应常发生于治疗下腿溃疡,在痤疮患者却不多见,而斑贴反应的阳性率却较高,但不影响继续用药。

其他文献
在长期血透的病人中瘙痒是常见症状,而患者对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UVB照射、抗组胺药、麦角烟酯和静注利多卡因等疗法,既无明显疗效,又多不能耐受其副作用。本实验评价0.025%辣椒辣素霜在治疗血透病人中至重度瘙痒时的安全性和疗效。
已知郎格罕细胞(LC)在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将抗原物质传递给致敏的T淋巴细胞.但在实验模型中,发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中LC在数量不一,一些研究结果彼此矛盾.
近年来性病学者注意到泌尿生殖系的加特纳菌感染。作者报导了一例慢性加特纳菌性尿道炎的男性病例,突然发生附睾炎。临床表现为低热37℃~37.3℃,右侧阴囊突然肿痛,疼痛放射至右侧腹股沟,尿道口外观无触痛,无分泌物排出。尿道涂片有大量上皮细胞,白细胞15~20个/每个视野,在线索细胞上找到加特纳菌,而激发试验前后均未找到淋球菌、滴虫和衣原体。
一般认为在复发性单纯疱疹的间歇期,单纯疱疹病毒(HSV)居留于神经内呈潜伏状态。此时抗病毒治疗对其几乎不起作用。当单纯疱疹(HS)复发时,其经增殖并迁移至皮肤引起皮损。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HSV居留于神经外组织的可能性的研究。此外,也有人估计15%~63%的多形性红斑(EM)是继发于HSV感染,以及大多数特发性EM是与HSV亚临床感染相关。然而,EM皮损的病毒培养通常是阴性。
本文报告了1例皮肤泛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的患者,在切除心脏粘液瘤后皮损迅速消退.患者女,47岁.半年来倦怠、心悸、胸痛和端坐呼吸,并述数个月来面、肩出现皮疹.检查发现:面、肩及上胸皮肤有许多长而粗的扩张的毛细血管,指压褪色.心脏听诊为窦性节律,第一心音增强并有"开瓣音",舒张期有雷鸣样杂音.血压正常.回声心动描记波发现左前房有一个大的肿物,在舒张期时随二尖瓣进入左心室.手术时,于左前房中隔内面切除了一
本文作者报告一对男性同卵双生并发疱疹样皮炎(DH)与谷胶过敏性肠病。双生中的DH表现在不同期。例1、男性,20岁,白种人,发生瘙痒性皮疹2周。7岁时躯干部出现荨麻疹。13岁时口唇血管性水肿。查肘部、前臂、上臂及膝盖可见荨麻疹样,红斑性丘疹。皮肤活检示慢性皮炎改变。DIF检查示真表皮交界处IgA、C3呈灶性荧光,确诊为DH。服用DDS皮损消退迅速。症状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最初有关消化不良的血清学检
期刊
本文报道1例伴有17α-羟孕酮(17-OHP)血清结合因子的多形红斑.患者为一23岁女性,自13岁月经初潮起始患复发性播散性的多形红斑样皮疹,每次月经前发生,然后全部或部分消退.皮疹进行性增多,主要是红色瘙痒性的丘疹(离心性扩大,直径2~3cm)、红斑、糜烂、偶有风团样皮损及同形反应.主要分布于背、肘、臀、股和膝部.19岁、21岁两次妊娠时均出现皮疹加重,口腔粘膜发生水疱糜烂,中止妊娠后皮疹完全消
期刊
真菌感染的发病机理,虽从菌体、宿主等方面研究较多,但仍有不少不明之处.传统上对真菌的致病性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形态变化、毒素和酶等方面来进行的.近年来,真菌的酶学,特别是向菌体外分泌的蛋白酶与致病关系的报告越来越受到关注.
期刊
血浆除去法是将有毒的代谢物、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清除到机体以外的有效方法。作者评定血浆除去法治疗银屑病的效果,观察21例病人,男13例,女8例,年龄33~65岁。寻常型银屑病10例,渗出型7例,红皮病型3例,脓疱型1例;冬季型银屑病12例,夏季型1例,季节不定8例;病程10年以上者18例。所有病人皮损面积超过全身皮肤50%。入院检查发现冠心病6例,高血压病1例,慢性胃炎2例,慢性
许多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艾滋病(AIDS)患者,在接受复方新诺明治疗时出现了药物性皮肤反应.本文报道1例尽管有皮肤反应但还是成功地继续使用了该药治疗.患者男,45岁,诊断为AIDS.患者衰弱、恶心、发热及干咳已4周.X线显示两肺浸润.临床诊断为卡氏肺囊虫肺炎,用大剂量的复方新诺明(甲氧苄胺嘧啶1120mg/d,磺胺甲基异恶唑5600mg/d)治疗.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肺部浸润消失.第10天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