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拙巧随心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bg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年就想写孙源,可是思前想后,终究没有落笔。只好在《大家》板块先把他的山水提前介绍。不谋而合,各方都从书法角度,分析了他的山水。别说,反而为读者多了认识他的角度。他的书法如同他的为人,厚道温润,在如此浮躁的书坛,悠然一弯清清亮亮的泉水,沁人心脾。做为老昆明,孙源就像四季如春的气候一般,平和中带着一丝无欲则刚的心绪,淡然中做着自己的本分。自幼酷爱书画,受教于李广平、孙太初门下,孙源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级美术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做为驻会的省书协副主席的他,位高权重,却温文尔雅、得心应手的做着自己的事。在书法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孙源是李广平先生和孙太初先生的入室弟子,他以“笔墨一味”为出发点,孙源注重师古人,师前贤,师造化,渐成自家风格。孙源的作品别致而高雅,不乏广平先生清秀飘逸之神韵,更具太初先生苍劲古朴之风骨,还有其自我提炼升华的当代书法艺术情趣。他的书法真草隶篆皆精,结体变化万千,别具独特之美,常给人无穷回味。他的书法独钟汉隶,尤以《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用功最勤,又于汉简及清人隶书有所得,故而落笔不俗;同时二王的飘逸之格,诱惑着他的气格。在他的创作中,魏晋书家的中和俊逸之气,扑面而来,释道之风,跃然纸上。


  我们知道“隶变”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使中国的象形文字进入由点画组成的方块字的抽象符号阶段,篆书最后一点象形的痕迹被泯灭了,把象形符号需要的曲弧线条统统变成规整的点画、字形变成横势的扁方形。隶体主要靠本身的质感、力度和结体的处理,产生隶书的艺术效果,成为书法中具有本身特点的一种书体。为此,在当代隶书创新的方法很多,由于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书法家們越来越注重个性的张扬,再加上出土文物的丰富,可以借鉴和取法的资料日益增加,具体说道孙源的书法,他主要有融入行草的技法,进行渲染,从横向充分拓展了隶书的张力。每一种字体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实用书写的基础之上的,隶书也不例外,从商代甲骨与陶片上书写字迹用的摆动笔法到秦律简等木简的波状点画所用的转笔,再到王羲之《初月帖》等作品所用的绞转笔法。最后到唐代楷书的提按笔法,它是一道分水岭,在它以前,笔法以绞转为主,在它之后,笔法以提按为主。


  当人们在实用书写时为了追求便捷,便会加入一些行草书的笔意。孙源的隶书以汉隶为本,在潜心研究汉代帛书、简牍的基础上,将其对二王行草的理解,融入到传统的汉隶之中,便进一步演绎了隶书的写法——行隶,也充分体现了孙源行隶的性灵之美。
  同时,他在笔画中把“飞白”的韵味用到了极致,一览无遗的展现了书法的趣味性,把通常状态下所得不到的艺术效果,跃然纸上,增加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以汉为界,秦汉以前为篆隶,汉以后,楷,行,草几乎同时期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化而成。所以说,至汉以后,汉字字体的演进已经完成,汉字也由此进入了自觉的艺术审美时代。隶书的衰落与复兴。但在晋代时,有两个碑值得一提:一是《好大王》。一是《广武将军》。两块碑都是由隶书向楷书衍化过程中出现的,隶楷兼揉,意趣横生,是通俗隶书取法的很好范本。而我们云南的“二爨”,把这一阶段的经典推到了极致。可是,从魏晋到前清,由于隶书一直没有摆脱“八分”书的影响,始终无法超越汉隶的极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他的复兴的元气得力于清代的金石学、考据学、文字学等朴学文化的滋养,彰显着隶书的学者风范;兹后兴起的碑学思潮,推波助澜,开拓了书法家们的审美视野,形成了新的隶书审美观;金石碑版简牍不断有新的出土,即使人们眼界大开,又为新的隶书审美观起到了支撑作用。


  随着网络的大行其道,历代隶书的名篇巨作极大地方便了当代人们的学习、研究和借鉴,为当代隶书的进一步发展变成可能。就此,书法史上许多变故都同这些笔法运动形式的转换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改变隶书笔画的中弱,我们可以借鉴孙源书法的实践:一是在时代所赋予的笔法—提按上力求变化,二是设法从绞转笔法中拓展笔意。用研究引领思辨,用思辨指导实践。让隶书这一书体,进一步适应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其他文献
人物名片: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云南印象》总编导。云南洱源白族人,自幼酷爱舞蹈。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9年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并以“孔雀舞”闻名。1992 年,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1994年,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 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2003 年,杨丽萍任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总编导及主演。2009年,编导并主演《云南映象》姊妹篇《云南的响声》,再
期刊
在客觀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的美: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美术家的色彩线条美;音乐家的声音和谐美;自然科学的“工程美”;连最枯燥的哲学,也有它的哲理美,而舞之美,是人的美。  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在空中翩然起舞,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满台生风,这就是舞者的形象。当我们与一出赏心悦目的舞剧相逢,舞者们一笑一颦,一起一停,一举手投足,挺拔、秀丽、仿佛一切美的物,美的情,这时全
期刊
到丽江的游客,许多人都看过《丽水金沙》。也许你的思绪还沉浸在玉龙雪山的雄浑壮观中,或者你还在留恋着古城的小桥流水,当大型民族风情舞蹈晚会《丽水金沙》的大幕拉开时,你会发现你走入了“一个美丽的夜晚,一片神奇的世界”。  《东巴经》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叫做“孰”。“孰”与人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你沿着千年茶马道走进丽江,走进神秘灵秀的古纳西王国,便深深地体会到“孰”的手足亲情。三江并流(怒江、澜
期刊
腾冲是一个地貌奇特、文化多元、历史丰厚,充满了梦幻和传奇的极边之地。亿万年前,地球两大板块在这里剧烈碰撞,一时间几十座火山爆发,岩浆奔涌,天地混沌,山河重组。侧耳倾听,大地深处亿万年前隆隆的响声仿佛还在延续。一位诗人说这里九十九座火山,有九十九倍的激情,这里八十八处温泉,有八十八倍的温婉,热海之畔,水色盛开,触摸大地的呼吸,感受自然地抚慰,心随水灵。  用歌舞演绎故事,以国际水准的现代艺术手法展现
期刊
有这样一座山峰。海拔不足六千米,却迄今为止,无人可以登顶。让骄傲的珠峰不再炫耀高度。原来真正的距离不是外在的,空间的;而是内在的,心灵的。这座山,被当地人和万千朝拜者奉为神。她是玉龙雪山。  有这样一座城市,是纳西族、彝族、普米族、藏族、苗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人民的乐园。他们的语汇,服饰,音乐,舞蹈。乃至信仰,习性,纷繁多姿,迥然有异。却共用一个表情:微笑。她是丽江。  《印象·丽江》是继《印象·
期刊
佤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佤族是一个纯朴、热情、奔放的民族,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再加上阿佤人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血性,手能舞蹈、足能舞蹈、连头发也能舞蹈。  佤族甩发舞在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佤族甩发舞的佤语是“搞西尾嘿”,是广泛流传于佤族姑娘中的自娱性舞蹈之一,它以佤族姑娘们乌黑的长发飞舞而名扬四海。剽悍与温柔,刚健与飘逸融为一体,
期刊
勐巴拉娜西,傣语意为“神奇美丽的地方”。传说在很久以前,傣族王子召树屯率领一群青年人在森林里狩猎。他们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金孔雀,追了七七四十九天,怎么也追不上。他们越往前追,沿途的景色越神奇美丽,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珍禽异兽频频出没,溪水清澈常流不断,坝子肥沃一望无际。当他们快追上金孔雀时,眼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金湖,湖里开遍了芳香四溢的莲花。金孔雀纵身一跃,消失在金湖里。召树屯转身对众人说:“这里就是
期刊
每一个来到普洱市思茅区这个“茶林里长出来的城市”,就不禁被湖光山色、和谐自然的人居环境所吸引。走进绿海之中的思茅,入眼的树木像波浪一样席卷而来,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鸟雀在林荫之间呼朋引伴,跳跃飞翔。这个被茶山与森林包围的城市,就是一个天然的绿色大氧吧,怡人的空气和香醇的普洱茶一样沁人心脾,让人想住下来赖着不走。  烟波梅子湖  “茶林生长出来的城市”还有另一种阐释。據说,在北京、上海那些被pm2.5
期刊
开门节是云南傣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这天开始,各村各寨农忙结束,开始起房盖屋,讨亲嫁女,走亲访友……据说,这一天也是佛祖探访人间的日子。  每年的这个时候,孟连县贺哈村周边山林的各个角落里都能听到喜庆的锣鼓声,这是村民们在跳着山神舞迎接佛的归来。身着神服,跳跃舞动的舞者,好似神界行走人间的使者,充满灵气;伫立于茂盛的山林之中,他们又宛若大山中的鬼神,让人敬畏。  随着社会同质化进程的推进,散落在
期刊
2016年6月17日,滇沪合作的又一重要篇章——七彩云南(国际)民族赛装节(季)在上海东亚展览馆拉开了帷幕。这是继去年(2015)双方成功举办上海民博会云南专场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产办、云南省文化厅、云南艺术学院主办,上海市委宣传部等相关单位给予了大力配合支持。活动历时三天,主要包括云南文化创意产业上海招商推介会暨滇沪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签约仪式、云南民族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