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穿越海峡的乡恋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m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一场“穿越林间听海音-林海音文学展”刚刚在台北纪州庵文学馆新馆落下帷幕,借此机会,《淑媛》杂志独家专访了《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一书作者、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女士。夏祖丽回忆了母亲充满传奇魅力的一生:她在大阪出生,在北京长大,在台北绽放文学的光华,她是《城南旧事》中天真可爱的小英子,又是台湾新文学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她家的“文学客厅”被称为“半个台湾文坛”,余光中、林怀民都曾经是她的座上宾朋。她就是林海音,一位用爱和文学联接海峡两岸的作家,一位用全身心的热情去努力感受和付出爱的“生活家”。
  
  与很多作家在文字中恣意奔放,在生活中却紧收平淡不同,林海音的文字和她的生活一样鲜活。她将与自己有着切肤之亲的北京,写得回味悠长,朴实而又生动的文字,就是她对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的回望和写照。虽然距离伊人离世已经将近10年,但是人们对她的追思并未因此变淡。一场“穿越林间听海音·林海音文学展”刚刚于月初在台北纪州庵文学馆新馆落幕,北京方面相应的展览活动就已经在紧张的筹备之中。台北与北京,一个生身之所,一个心灵上的故乡,共同见证着“小英子”林海音精彩而圆满的一生。
  
  时髦的南城“小北京”
  
  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在为母亲所写的传记《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儿时的小英子(林海音)过的是怎样时髦而又幸福的生活:“每回林家要放“话匣子”(手摇收音机),小朋友们好奇地围到门口,英子想让谁来听。就让谁进来,不想要的人,就把他们推出去。英子家是洋气的,新派的,有好多新奇的东西。”
  内地的读者最早听说林海音,大都是因为上世纪80年代那部红极一时的电影《城南旧事》。1960年,林海音出版了饱含乡情的小说集《城南旧事》,用不超过13岁孩子的眼睛,向读者一一展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风情。人们很容易将《城南旧事》看作是林海音的自传,将天真伶俐的英子看作林海音,事实也正是如此。
  林海音于1918年农历3月18日出生在日本大阪绢笠町“回生医院”,父亲林焕文为她取名林含英,小名英子。这一年,台湾人林焕文31岁,而他的妻子黄爱珍只有16岁。粉雕玉琢的小英子是全家人的宝贝,“你小时候就像小公主似的,日本保姆常常带着你上水晶桥亮相。”母亲后来这样回忆当年英子的“风光往事”。
  不过英子对此没留下什么记忆,对于随父母从大阪辗转回故乡台湾也没什么印象,她的记忆是从5岁那年坐船到北京开始的。一到北京,他们先在前门外珠市口的谦安客栈落脚,客栈旁边就是老北京最热闹的所在。好奇的英子每天和老妈子站在门口看人,她却不知道,自己一身薄绒布黄底红格子的小和服,在当时也是一道稀罕的风景。有时竟有人过来要掀开她的衣服看,因为那时的北京人认为“穿日本衣服是不穿裤子的”。
  父亲不久后在邮局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父母很爱孩子,10年里给英子生了6个弟弟妹妹。父母也不偏疼哪一个孩子,每年过年,父亲都会从“瑞蚨祥”挑一批进口的料子,给家人和孩子们添置新衣,照全家福。年年照相,家里的孩子年年都在增加。英子从小爱看书,父亲给她订了《小朋友》和《儿童世界》,第一附小的图书室也是她最爱去的地方,她对干文学的爱好,竟然是从林纾、魏易用浅近的文言文翻译的《基督山恩仇记》、《萨克逊劫后英雄传》开始的。这时的英子刚刚上小学三年级,连白话文都没学好,已经被这些名著澡深吸引了。高小时,每个学期开学前,拿着书单到琉璃厂的中华书局或商务印书馆买书是她最开心的事,开家书店或者文具店是她从小的愿望,这个愿望在多年以后的台湾变成了现实。而此时快乐的英子并不知道,无忧无虑的生活即将在她面前戛然而止。13岁,她便匆匆结束了快乐的童年,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生计和命运。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亲爱的祖父,您来信说要我们做“归乡之计”,我和妈妈商量又商量,妈妈是没有一定主张的,最后我还是决定了暂时不回……我现在已经读到初中二年级了,弟弟和妹妹也都在小学各班读书,如果回家乡去,我们读书就成了问题。我们不愿意失学,但是我们不能半路插进读日本书的学校。——摘自林海音写给祖父的信
  1931年农历5月,父亲病逝。这一年,母亲黄爱珍29岁,含英13岁,她以下还有6个从2岁到11岁不等的弟弟妹妹。全家的顶梁柱倒了,母亲是旧式妇女,失去了丈夫的依靠,便没了生存的主意。英子成为了“大家长”,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听从祖父的召唤回到被日本占领的台湾,还是继续留在北京生活。13岁的含英做了一个改变全家人命运的决定,因为痛恨日本人的侵略行径,她给祖父写信表示再苦也要留在北京,决不读日本书。
  可是留在北京,就只能靠邮局的一点抚恤金过活,车夫老妈子都被辞退了。全家人开始了节衣缩食的生活。生存环境的急转直下,使得含英的四妹和三弟相继离开了人世。13岁的含英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弟弟妹妹,从此,她的青春期根本没有时间悲春伤秋,也没有所谓的“青春的躁动”,她只能脚踏实地地向前走。因为她不但要走出自己的成功,更肩负着抚育弟弟妹妹,为他们树立人生榜样的重任。“我们努力渡过难关,羞于向人伸出求援的手。每一个进步,都靠自己的力量,我以受人怜悯为耻。我也不喜欢受人恩惠,因为报答是负担。”林海音在多年后的一篇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为了节省学费,中学毕业后,含英听说北平《世界日报》、《世界晚报》以及《世界画报》的社长成舍我先生创办了“北平新闻专科学校”,专门培养新闻采编人员,学生不用缴学费的同时,还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在报馆实习,将来更有机会进入报馆工作。于是含英决定报考“北平新专”,她刻苦地学习和训练,从排字、校对、编辑、采访到印刷,每一个步骤都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写作成绩好,含英念完一年级就被分配到报馆采访部实习。也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此生的挚爱——出身于书香世家的夏承楹。
  1939年5月13日,含英和承楹在东单三条的协和医院礼堂举行了婚礼。当时含英21岁,承楹30岁。夏家“红楼梦”式大家庭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含英见识到了真正的京派作风。而从小失去父亲、一直与寡母和弟妹相依为命的含英,也并未被这个拥有一个公公、两个婆婆、八个兄弟的三十多口大家庭压抑得不适和不安。夏祖丽在母亲的传记中曾借由堂兄祖煃的回忆来记叙当时的情形:“六婶和大家相处得很好,谁也对她说不出一个不字来。她并非逆来顺受,却也不会使人欺负她。她有一套与大家庭相处的智慧。”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含英曾在公公的介绍下,到师大图书馆工作过一段时间。也就是在这里,她看到一套叫《海潮音》的书,很喜欢,于是用“海音”做笔名,开始写作观念新颖的文章,进而走上了由新闻采访写作转而为文艺写作的道路。
  
  “仗义玫瑰”闪耀台湾文坛   
  林海音岂止是长青树,她简直是长青林。她植树成林,我们就在那林荫深处。——余光中
  1948年,内战四起,30岁的林海音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将近26年,这一年,她和丈夫决定举家迁回台湾。当摇摇晃晃的轮船终于在基隆码头靠岸时,海音才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乡——台湾。
  生下了最小的女儿祖蒇之后,林海音就到当时的台湾第一大报《联合报》主编《联合副刊》。一改其综艺性强的特点,除了小说、散文及诗歌之外,海音也介绍外国作品,这在当时台湾的媒体上几乎是见不到的。正是在林海音的大力提倡下,自1895年甲午海战后被日本占据和去中国化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台湾,其本土作家开始借由《联合副刊》这一块园地更加倚重中文创作并渐渐崭露头角。因为对挖掘和扶持台湾本土年轻作家的竭尽全力,林海音更是赢得了“仗义玫瑰”的美誉。有次为了鼓励作家创作,她甚至在一位作家去世后,自费结集出版了其所有的文章。台湾作家郑清文坦承,“如果当时没有林海音,台湾文坛会晚好几年,5年、10年也说不一定。”
  可是在白色恐怖时期,林海音也因为发表本土作家的作品而受到了牵连。1963年4月23日,《联合副刊》左下角刊出了一首小诗《故事》,这首本是作为报纸临时补丁的小诗,因为叙述了一位船长漂流到一座小岛,披岛上美女吸引而流连忘返的故事,被台湾“总统府”认为有影射“蒋总统”之嫌。诗歌作者因为“叛乱嫌疑”被责令关押3年。对林海音的处理,当局同样做好了根据她的反应可大可小的准备。谁知,《联合报》社长的电话才打到家里,林海音立刻主动请辞,独自一人承担了报纸所有的责任。
  事件处理得很快,但在文坛却引起了不小的震撼。她的离去让七等生、黄娟、郑清文、黄春明、钟肇政等因为她的发掘而走上文坛的作家们感到震惊和难过,写好的文章再也不知该寄到哪里去,台湾文学从此失去了一个纯粹而光明的阵地。同时,伴随着“林海音因刊登一首诗被迫离职”的消息传开,文坛的好友都很为她鸣不平,有作家甚至从香港来信询问林海音的近况。这件事让林海音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吞下眼泪’是什么滋味!”“我像一只受了委屈的鸟,本应当大哭一场的,但是硬把眼泪吞下去了!”在与众多朋友的信件中,林海音仅此一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更多的时候,尤其是在面对外界时,她的反应由始至终一直是淡淡的,“这种事遇上了就是遇上了。我这个人不愿做受害者,我一生都在帮人”。
  她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决定趁此机会走出去看一看。1965年,林海音应美国国务院“认识美国”计划邀请,到美国访问,她是此计划邀请的第一位台湾女作家。长达4个月的旅行让她开阔了视野,更坚定了她要做自己最喜爱的《纯文学月刊》的想法。她要将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介绍给更多的读者,很多作家后来被肯定的名作,当年都是发表在《纯文学月刊》上的。余光中、陈之藩、林文月、张晓风……一个个在文坛大放异彩的名字,当年都是在林海音的大力提携下为众人所熟知。而夏府上林海音所主持的“文学客厅”,也渐渐拥有了“半个台湾文坛”的美誉。
  余光中曾表示,每次回台北,好像“只有到了夏府,才有了向文坛报了到”的感觉。林海音的客厅几十年来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艺家,琦君、林怀民、朱西宁、朱天心、罗兰、陈香梅、顾正秋……在那里,他们随心所欲地谈天说地,生活,写作、风俗、观念、世界大势,林海音的热情好客和有深度的谈吐,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两岸开放后,林海音的客厅同样成为大陆文化界访客最想拜访的地方,作家舒乙、邓友梅、陈子善以及林海音老师成舍我的儿子成思危都到过林海音家里。直到林海音晚年生病前,夏府客厅那从未熄灭的灯火,整整见证了台湾文坛近半个世纪的变迁。
  
  永远难忘的“城南旧事”
  
  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我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
  1990年5月17日的黄昏,72岁的林海音在众多亲朋的陪同下,第一次踏上了阔别41年之久的北京。41年的魂牵梦绕,当再次寻到那些曾经生活过、学习过、工作过的地方,林海音不胜唏嘘,“我的城墙呢?为什么我的城墙都拆了……”
  与许多人返乡,喜欢与亲朋互相询问分离时的境遇不同,林海音不愿问及这41年来,大陆亲朋的变动,“人的悲哀太甚,心情总不能负担。”所以,她更愿意带给周围人温暖和快乐,毕竟,温暖和快乐总比回忆伤痛好。而林海音的温暖和快乐都集中在那一篇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集《城南旧事》里。
  1960年,42岁的林海音出版了她此生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城南旧事》小说集,《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5个短篇小说,再加上《冬阳,童年骆驼队》,将小主人公英子从7岁到13岁的生活,“以不超出孩子童稚的观察,用懵懂好奇的生活旁观者的角度,将大历史背景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展现出来”。《城南旧事》保存了那个时代北京的语言,用地道的北京话,将整座城市摄取下来,成就了那一段时光的原汁原味。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说的:“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为渐渐流逝的老北京风情和文化留下了见证。
  《城南旧事》出版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台湾还不太重视女性作家,出版后一直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但是1983年,上海导演吴贻弓将《城南旧事》搬上了大银幕,在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这部生动而充满了人性光辉的电影立刻造成了轰动。它让一直饱受阶级斗争摧残的大陆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们还有过这样温暖美好的日子!无数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影片,而林海音也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台湾作家。导演完全忠实于原著,剧组工作人员更是走遍了北京每一个英子生活过的地方,椿树上二条、虎坊桥、南柳巷、新帘子胡同、西郊民巷……他们还辗转找到了林海音在上海纺织大学工作的三妹燕珠,就是为了再现60年前英子生活的世界。作家文浩若这样评价这部电影:“它使人耳目一新,仿佛是闷室里打开了一扇窗户。”
  电影《城南旧事》在国内外热映并且频频获奖之后,林海音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拍成了电影。她很喜欢电影的表达,还和影片中小英子的扮演者沈洁结成了忘年交。随后,《城南旧事》被翻译成了英文、日文、德文等等不同的版本,还获得了瑞士“蓝眼镜蛇”奖,2000年,《城南旧事》人选香港举办的世界“中文小说一百强”,同年又被中国大陆选为中国“百年百种佳作”,成为公认的文学经典。
  《城南旧事》从台湾走进大陆,进而传向国际,是在书籍出版很长时间后,才渐渐散发出光芒。正如书籍的英文译者齐邦媛所说的,林海音作品中所呈现的是一个安定的、正常的、政治不挂帅的社会心态。它是人生最简朴的写实。它在暴行、罪恶和污秽占满文学篇幅之前,抢救了许多我们必须保存的东西。
  2001年12月1日,林海音在台北病逝,《城南旧事》中那首回味绵长的骊歌正是友人们缅怀她的写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长眠于故乡的英子,活在北京城的记忆里,活在台湾熠熠生辉的文坛上,也活在了无限热爱她的亲人们的心中。
其他文献
柔美的荷叶边、不规则的领口设计,皱褶的泡泡袖,妩媚的蝴蝶结裙摆……作为精致独特的细节设计,画龙点睛地衬托出整体效果。
期刊
在短暂的假期中,除了服饰要精道之外,旅行专用的配件更能标榜出你不俗的时尚品位。行李箱、太阳镜、腕表这些单品的用心选择都能让你成为360°全方位的摩登旅行达人!
期刊
上期报道中,《达芙妮·吉尼斯:穿犰狳鞋的天生名媛》一文相信令很多读者眼前一亮。这位出生于贵族世家、嫁给船王之子,离婚后自己又成了时尚圈趋之若鹜的lcon式人物的女人,其穿衣打扮之道同样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众所周知,达芙妮本身就是造型设计师,还是时装收藏家和制片家。达芙妮有“怪鞋癖”,越是稀奇古怪、越是高入云霄的鞋子,越容易受到她的青睐。在达荚妮看来,鞋子的高度与时尚的高度成正比,而她这个“职
期刊
意大利女郎就像南欧的午后阳光,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自然大方,本季设计师们汲取80年代的灵感。用细节的奢华装饰感展现神秘的意大利大女人气质。
期刊
风靡全美的时装剧《Gossip Girl》《绯闻女孩》)的播出。令美国青年对上东区的奢华生活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剧中时尚鲜明的服饰搭配,已成为时下流行的风向标。  堪称美国电视剧历史上最火爆的时装剧《Gossip Girl》(《绯闻女孩》),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原著本想讽刺纽约富豪圈糜烂、勾心斗角的生活,但改编后的电视剧却让人对“upper east side”(上东区)的时尚充满了好奇与热忱——剧
期刊
具有优雅淑女风格的长肩带背包在今年秋冬大行其道,性感又不张扬的设计,融合小巧却十分实用的结构,打造出百变的淑女风格。    时尚界的流行趋势日新月异,在今年春夏由Celine的Classic Box系列掀起的复古款长肩带背包,继续作为秋冬季的最热款式,打造复古怀旧的典雅淑女风格。精致的包袋,融合纤细幼长的肩带设计,性感中展现出悠扬妩媚的姿态。最热门的长肩带背包多以中规中矩且不张扬的怀旧复古设计为主
期刊
Vera Wang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设计婚纱,Dolce&Gabbana为切尔西球队设计服装,Marc Jacobs推出男士香氛,本季谁才是最红的设计师?    Vera Wang打造克林顿女儿的嫁衣    近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chelseavictoria clinton大婚,其所穿婚纱由美国婚纱女王vem Wang设计,影星刘嘉玲、流行天后Marieh Carey等人也曾穿着Ve
期刊
你是否体验过“一站式”网上购物的乐趣?足不出户。便可购买到英国最流行的时尚单品,并与时尚达人交流穿衣之道。asos.com可以为你实现最流行、最前卫、最便捷的购物新体验。  asos.com是英国最红时装购物网站之一,asos是英文“asseen on screen”的简写,意为“和你在屏幕上看的一样”,可见asos.com宣称崇尚明星穿衣风格的主张。网站自家品牌asos的设计风格前卫,它的“模仿
期刊
复古着装以及英伦风持续升温,被多数人喜爱的70年代风格的配饰再次来袭。低调的豹纹、羽毛、珍珠、复古金属色以及经典的红色鞋底,都是向复古装饰新风致敬的重要元素。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法国欧莱雅集团贝当古家族的母女争产事件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焦点,作为争产事件的导火索,摄影师弗朗索瓦·玛丽·巴尼耶此前与巴黎名流贵妇之间的交往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其中涉及著名艺术赞助人、子爵夫人玛丽·劳瑞·德诺雅伊、20世纪开风气之先的室内设计师玛德琳娜·卡斯泰因以及法国“新小说”派先驱娜塔丽·萨洛特,而实际上她们自身的成就早已超越了这则争产绯闻,于上世纪那个荡涤一切传统的自由之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