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血脉沿袭、家风传承,身、家、国、天下在国人眼中始终是同构一体,这也使得我们这个民族能在四大古国中,唯一千年相续,文脉相传。家风如醇醇夜雨,滴落心间润物无声,如风筝一线,远行千里不忘初心。我成长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族几经迁徙,未知来之何处,可我的祖父却用自己的故事把爱国情怀留在了我的血脉里,即将步入老年的我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将这样一种情怀输送给了儿女,这应该是祖父留给我最宝贵的家风。
祖母的苦衷
我从小由祖母抚养长大,问及祖父的事情,祖母总是语焉不详说祖父是外出做生意,得了急病,病故的。
转眼,我初中毕业上了师范。深秋里的一天,祖母主动说起了祖父,有一年祖父去买洋油,半路上被土匪劫了道,把他关在一个土围子里。土匪又去劫道了,祖父手持扁担后退两步,猛跑两步,扁担支地,纵身跳上了墙头。祖父不仅逃了出去,而且还打开门放出了其他人。
祖母说,祖父病逝在西安。去世后,有人捎信回来,信上详细记载了埋葬祖父的地点,可是曾祖父派人去西安寻找,那片当日的坟地已经建成了工厂学校,坟头已经无从寻起。
祖母去世后,我问父亲,祖父到底长什么模样。不擅言辞的父亲说他打小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长什么模样。就这样,祖父成为我心间的一个缺憾。
父亲的回忆
2017年清明节前,父亲告诉我,他听说祖父在陕西的户县上军校得了急病去世的,当时咱们这儿在那上军校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咱们村的赵年松,另外一个是济源水运庄的丁文德。听丁文德说,他们那时都在西安上军校,三个人中祖父的年龄偏大,他的年龄最小,祖父遇事总照顾他,可不幸祖父得急病去世了。祖父去世后,是他们找来芦席埋葬了祖父,并给家里捎来信告诉了具体的埋葬地点。母亲也给他讲了,祖父去世后,祖母一生没有再嫁,把父亲一个人辛辛苦苦拉扯长大的事。
听着父母的回忆,我的心中感慨万千。祖父病逝于1940年左右的陕西户县,此时正是全民抗战时刻,户县会有什么军校呢?苦于沁阳与户县相距千里之遥,不能踏访,心中苦闷无比。
吉光片羽
我不由想到了能不能找户县的文史爱好者试一试。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了户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严妮娜女士的微信,讲明了自己的情况。严女士非常热心,不仅拍了几张《户县志》中记载的1940年前后户县军校的文字照片给我,而且还肯定地告诉我说,抗战期间在户县只有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曾住在户县的牛东村。
听着严女士的话我心头一震。有了这个线索,我开始在网上搜索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的有关历史资料。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成立于1937年12月,办校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补充在抗战中损失巨大的下级军官。至此,我的脑海里大致勾勒出了祖父很可能是父亲出生后不久,就告别祖母和家人报名参加了黄埔第七分校于1940年元月成立的第九总队,后编为独立炮兵大队,在户县的牛东受训,并病逝于此,终年25岁有余。
但根据以上资料,我还是不敢确定祖父就是上的黄埔七分校。找到了陕西西安的文史爱好者白金刚,他编著有《黄埔七分校记忆》一书,我想他作为作者,应该对这方面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白先生是一个小学的音乐教师,但他却酷爱文史,把业余时间大都花在搜集西安附近的民间文史资料上。他热情地回答着我的提问,他说,他曾看过第七分校一个学员的回忆录,当中提到过有一个学员没毕业就病逝了,不知道是不是你的祖父。第七分校病逝和牺牲的人员应该都埋葬在现在西安翻译学院的操场那个地方,不过早已经没有坟头了。
碧血丹心
随后我又走访了郑州市博物馆和水运庄,试图寻找有关祖父的一切线索。但是却没有太多进展。我心中苦闷,无意中走进郑州的碧沙岗公园。雨中的公园少有游人,参天的大树、古朴的亭阁、弯弯的小道、刚刚发芽的藤蔓,在雨雾中都静静地肃立着,道旁那不再鲜亮的解说词,告诉了我碧沙岗公园的由来。
原来,这里是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于1928年购地400亩建造的北伐军烈士陵园,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解放后被辟为公园。如今的公园内,还有一个纪念亭,亭中央立的汉白玉石碑,还镌刻着冯玉祥将军撰写的《阵亡烈士纪念碑碑文》。
公园正在举办海棠展,当我置身百余盆形态各异在雨中盛开的海棠花中间时,仿佛觉得它们变成了一个个冒着敌人炮火奋勇前进的将士,那火红的花朵就是它们那炽热的心脏,那花朵上的雨水就是它们流动的鲜血,“冒白刃,涂肝脑……凡我中华民族,靡不引为大耻,此耻一日不雪,恐先烈之靈一日不安……”那朴实无华、力透纸背,让人热血沸腾的碑文,就是它们冲锋的号角。
徘徊在海棠花中,雨水打湿了我的肩头,我的头脑也为之清醒,这么多为中华民族解放、独立、崛起、复兴而牺牲的仁人志士,有几个留下名姓,又有几个留有后代?祖父当年去上军校,是不是也是有着他们一样的情怀呢?虽然他不是战死在沙场,但他的初心不也是为了报国吗?我又何必为在第七分校名录中找不到祖父的名字而过于纠结呢?
有人不解,问我,你的祖父早已作古,祖母也去世将近20年,你还这样寻觅有什么意义?我想说,我这样的努力,不仅仅是要还原祖父的生平,来尽一个孙子的义务,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还要挖掘属于我们家族的家风传承。
祖父作为一个有文化、有爱国热情的年轻人,抛却娇妻幼子,毅然从敌战区西行,到西安去报考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希望在民族解放与独立的战争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他虽没能效命沙场,但他那份位卑未敢忘国忧,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报国情怀,不正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家风吗?
我感恩我有这样一个祖父,我虽从未与他谋面,但他的精神已在我的血脉中永远传承。
寻觅祖父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但祖父短暂的一生给我的心灵撞击,灌输给我的一种家国情怀,我想这应该是他留给我的家风吧,我已把它交给了我的儿女,相信有形的物质会泯灭,这印刻心中的家风是会代代相传、永不消逝的。
(责编:孙展)
祖母的苦衷
我从小由祖母抚养长大,问及祖父的事情,祖母总是语焉不详说祖父是外出做生意,得了急病,病故的。
转眼,我初中毕业上了师范。深秋里的一天,祖母主动说起了祖父,有一年祖父去买洋油,半路上被土匪劫了道,把他关在一个土围子里。土匪又去劫道了,祖父手持扁担后退两步,猛跑两步,扁担支地,纵身跳上了墙头。祖父不仅逃了出去,而且还打开门放出了其他人。
祖母说,祖父病逝在西安。去世后,有人捎信回来,信上详细记载了埋葬祖父的地点,可是曾祖父派人去西安寻找,那片当日的坟地已经建成了工厂学校,坟头已经无从寻起。
祖母去世后,我问父亲,祖父到底长什么模样。不擅言辞的父亲说他打小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长什么模样。就这样,祖父成为我心间的一个缺憾。
父亲的回忆
2017年清明节前,父亲告诉我,他听说祖父在陕西的户县上军校得了急病去世的,当时咱们这儿在那上军校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咱们村的赵年松,另外一个是济源水运庄的丁文德。听丁文德说,他们那时都在西安上军校,三个人中祖父的年龄偏大,他的年龄最小,祖父遇事总照顾他,可不幸祖父得急病去世了。祖父去世后,是他们找来芦席埋葬了祖父,并给家里捎来信告诉了具体的埋葬地点。母亲也给他讲了,祖父去世后,祖母一生没有再嫁,把父亲一个人辛辛苦苦拉扯长大的事。
听着父母的回忆,我的心中感慨万千。祖父病逝于1940年左右的陕西户县,此时正是全民抗战时刻,户县会有什么军校呢?苦于沁阳与户县相距千里之遥,不能踏访,心中苦闷无比。
吉光片羽
我不由想到了能不能找户县的文史爱好者试一试。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了户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严妮娜女士的微信,讲明了自己的情况。严女士非常热心,不仅拍了几张《户县志》中记载的1940年前后户县军校的文字照片给我,而且还肯定地告诉我说,抗战期间在户县只有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曾住在户县的牛东村。
听着严女士的话我心头一震。有了这个线索,我开始在网上搜索黄埔军校第七分校的有关历史资料。黄埔军校第七分校成立于1937年12月,办校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补充在抗战中损失巨大的下级军官。至此,我的脑海里大致勾勒出了祖父很可能是父亲出生后不久,就告别祖母和家人报名参加了黄埔第七分校于1940年元月成立的第九总队,后编为独立炮兵大队,在户县的牛东受训,并病逝于此,终年25岁有余。
但根据以上资料,我还是不敢确定祖父就是上的黄埔七分校。找到了陕西西安的文史爱好者白金刚,他编著有《黄埔七分校记忆》一书,我想他作为作者,应该对这方面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白先生是一个小学的音乐教师,但他却酷爱文史,把业余时间大都花在搜集西安附近的民间文史资料上。他热情地回答着我的提问,他说,他曾看过第七分校一个学员的回忆录,当中提到过有一个学员没毕业就病逝了,不知道是不是你的祖父。第七分校病逝和牺牲的人员应该都埋葬在现在西安翻译学院的操场那个地方,不过早已经没有坟头了。
碧血丹心
随后我又走访了郑州市博物馆和水运庄,试图寻找有关祖父的一切线索。但是却没有太多进展。我心中苦闷,无意中走进郑州的碧沙岗公园。雨中的公园少有游人,参天的大树、古朴的亭阁、弯弯的小道、刚刚发芽的藤蔓,在雨雾中都静静地肃立着,道旁那不再鲜亮的解说词,告诉了我碧沙岗公园的由来。
原来,这里是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阵亡将士,于1928年购地400亩建造的北伐军烈士陵园,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解放后被辟为公园。如今的公园内,还有一个纪念亭,亭中央立的汉白玉石碑,还镌刻着冯玉祥将军撰写的《阵亡烈士纪念碑碑文》。
公园正在举办海棠展,当我置身百余盆形态各异在雨中盛开的海棠花中间时,仿佛觉得它们变成了一个个冒着敌人炮火奋勇前进的将士,那火红的花朵就是它们那炽热的心脏,那花朵上的雨水就是它们流动的鲜血,“冒白刃,涂肝脑……凡我中华民族,靡不引为大耻,此耻一日不雪,恐先烈之靈一日不安……”那朴实无华、力透纸背,让人热血沸腾的碑文,就是它们冲锋的号角。
徘徊在海棠花中,雨水打湿了我的肩头,我的头脑也为之清醒,这么多为中华民族解放、独立、崛起、复兴而牺牲的仁人志士,有几个留下名姓,又有几个留有后代?祖父当年去上军校,是不是也是有着他们一样的情怀呢?虽然他不是战死在沙场,但他的初心不也是为了报国吗?我又何必为在第七分校名录中找不到祖父的名字而过于纠结呢?
有人不解,问我,你的祖父早已作古,祖母也去世将近20年,你还这样寻觅有什么意义?我想说,我这样的努力,不仅仅是要还原祖父的生平,来尽一个孙子的义务,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还要挖掘属于我们家族的家风传承。
祖父作为一个有文化、有爱国热情的年轻人,抛却娇妻幼子,毅然从敌战区西行,到西安去报考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希望在民族解放与独立的战争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终,他虽没能效命沙场,但他那份位卑未敢忘国忧,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报国情怀,不正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家风吗?
我感恩我有这样一个祖父,我虽从未与他谋面,但他的精神已在我的血脉中永远传承。
寻觅祖父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但祖父短暂的一生给我的心灵撞击,灌输给我的一种家国情怀,我想这应该是他留给我的家风吧,我已把它交给了我的儿女,相信有形的物质会泯灭,这印刻心中的家风是会代代相传、永不消逝的。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