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的商道,领悟一点你就发大财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古人的从商经历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总结经验,指导未来。
  俗话说:“小商道做事,中商道做市,大商道做人。”所以,我们在欣赏商业巨人胡雪岩的优秀品质的同时,也是温故中华商业文化的精华。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生活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也就是真正的商业社会,竞争社会,信用社会。人们要生存,就要经历优胜裂汰的游戏规则,就要靠能力奋斗。在奋斗中,我们既不能暴取豪夺,也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去诈取,而是要自觉遵守社会公认的商道游戏规则。而商业巨人胡雪岩在那个兵慌马乱的特殊年代,自律遵守自己的诚信之道、经营之道、为人之道、用人之道,这无疑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
  
  胡雪岩,1823年出生于徽州绩溪,名光墉,字雪岩。受当地经商之风的影响,他于12岁就告别寡母南下杭州,在开泰钱庄里当起了学徒,从此拉开了他从商的序幕。在胡雪岩的艰苦努力和奋力拼搏下,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晚清的头号巨商,同时也是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一生先后经历了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所经营的行业涉及金融、商贸、军火等,并创办了著名的“胡庆余堂”医药局。
  生命是上帝给的,光绪11年11月,胡雪岩结束了他悲欢荣辱的一生。他一生征战商场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和商业智慧,至今鲜有人能比肩。
  
  助人也是一种投资
  
  胡雪岩一直用一句话告戒自己:做事要靠朋友,助人就是助自己。
  俗话说:人缘就是财缘。然而,人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我们在生活中自己去努力创造的。有一天,正在给别人打工的胡雪岩在茶楼遇到了一个叫王有龄的人。这个王有龄是福建闽侯人,当时王有龄捐了一个浙江盐运使的官,由于没有钱进京“投供”加捐,所以一直闲在家里无法就去任职。经过跟王有龄一番交谈后,胡雪岩认定王有龄前途不凡,于是他当即决定私下用公款借了500两银子送给了王有龄,劝王有龄马上去京城“投供”。
  王有龄进京后,得到了户部右侍郎何贵清的推举,被委任浙台粮台总办之职。上任不久,王有龄就加息还清了胡雪岩当年的借银500两银子,并资助了胡雪岩开办了属于自己的钱庄。在王有龄的帮助下胡雪岩迅速积累了他商业生涯中的第一桶金。随着王有龄仕途的迁升,胡雪岩也不断得到王有龄的帮助和支持。
  当年杭州被太平军攻下后,清政府为了平乱,委派左宗棠率清军前往镇压。但是,此时的左宗棠军队已经粮草缺乏,士兵们几乎就要哗变了,左宗棠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束手无策。胡雪岩见到此状况,当即就把自己的所库存的谷物全部送进了军营,使得左宗棠的军队士气大振。就这样左宗棠把胡雪岩这个人深深地印记在自己的心里,把他当成自己一生的恩人。
  在把杭州的太平军赶跑后,左宗棠不仅把20万谷物照价偿还,而且还把全部军饷的供应事物交给胡雪岩管理,让他当上了军队的经办粮台。胡雪岩的忠诚、可靠收到了左宗棠手下的信任,于是他们纷纷把各营的战利品也交给了胡雪岩代管,可以随时用随取,不计利息,胡雪岩就是利用这些资源到处开设分店,使自己走上了快速扩张的商业旅程。
  在胡雪岩一生的商业生涯中,投资他人已经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生活习惯。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被帮助的人也反过来不断地帮助他,胡雪岩就是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巨大交际圈内,一步步缔造着他的商王国。
  
  没有永远的敌人
  
  胡雪岩奉行着这样一个处世哲学:“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这样的处世哲学恰恰应征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在商场上与人交往时常会因为利益的斗争跟同行之间发生磨察,不同境界的商人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和处理方式。当胡雪岩遇到十分棘手的竞争对手时,他总是尽量“只拉弓,不放箭”。比如曾经抢过胡雪岩军火生意的龚氏父子、刁钻霸道的苏州永兴盛钱庄等竞争对手处理都坚持一条原则:给对方留个台阶,留个后路,不要赶尽杀绝。比如当初,胡雪岩因擅自借钱庄的银子资助王有龄,而被钱庄主管解雇。后来,胡雪岩发达了,他并没有因此而“扬眉吐气”地报复钱庄主管解雇自己的一箭之仇,而是以德化怨。
  不抢同行的“盘中餐”是胡雪岩在商场上赢得对手尊重的法宝。胡雪岩认为,不抢同行并不是回避市场竞争,而是要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过度竞争只会让自己无意中跟同行结下怨气,就算当时没发生什么,但也不保证什么时候不出乱子,这就无疑给自己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隐患无穷。同时如果自己一旦经营出现危机,如果结怨太多,那么落井下石的人就会变本加厉地报复。
  在胡雪岩钱庄刚建立时,胡雪岩为了打消老东家信和钱庄的顾虑,他特地声明,自己的钱庄不会挤兑信和钱庄的生意,而是另开门路,凡是浙江海运局的钱款依然按原来的约定由信和钱庄来经营。这让信和钱庄吃了个定心丸,信和钱庄马上转变态度,对胡雪岩表示真心实意地支持,愿意与其合作。胡雪岩的商德立刻在同行之间的肯定和认可,使得他在商界如鱼得水,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增长。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任何时候都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而胡雪岩且始终坚持以德化怨、宽广胸襟、化敌为友的法宝,使得他驰骋商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员工是最宝贵的资源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想使公司里的所有员工都关心公司的利益,一心为公司谋利益,就必须使员工感到自己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的效益和前途息息相关。胡雪岩深刻懂得人性之道,他不但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而且更充分关心员工的精神利益。胡雪岩对员工以诚相待、信则不疑,不但调动了手下的人的积极性,而且让很多员工感恩戴德,从来没有二心,忠心耿耿,情愿追随其一生。胡雪岩手下的员工大部分都跟随了几十年,最长的从22岁一直跟他干到了77岁,整整为他服务了55年。
  胡雪岩在筹办全康钱庄之初,急需一个帮手,经过考察他决定让原来的大源钱庄的一个伙计刘庆生来担任。当时他承诺给刘庆生一年200两银子的薪水,还不包括年终奖。但还没开业、周转资金也都没有到位,对胡雪岩来说这个时候属于困难时期。可是胡雪岩说:“我再困难也要对员工兑现我自己的诺言。”他不但按照自己的承诺把薪水如数给了刘庆生,更让刘庆生感动的是胡雪岩还把他留在老家的父母和妻子、小孩接到了杭州,让刘庆生上可以尽孝,下可以尽责,彻底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刘庆生出身贫困家庭,平时勤奋好学,工作认真负责,有关钱庄的具体运营全部被刘庆生打理得井井有条,赢利丰厚。
  曾有一个切药工在业务上工夫过硬,但由于脾气耿直火暴而常常得罪人,人称他为“石板刨”。他在叶种德堂实在呆不下去了,经人介绍来到了胡雪岩这里。胡雪岩不但没因为他的牛脾气而冷眼相看,而是按能定赏,不但给了石板刨高工资,还提拔他当了大料房的主管。石板刨感受到胡雪岩如此关心器重自己,他感慨万分,他不但改了自己的脾气,而且加倍努力工作回报胡雪岩。
  胡雪岩为了加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他还创造性地设立了“功劳股”、“阳秦”、“阴秦”等先进激励机制。
  所谓“功劳股”,就是从赢利中抽出一份特别的红利,专门为那些对公司有特殊贡献的人,这是永久性的,一直可以拿到本人去世为止。
  所谓“阳秦”,就是像现在的退休金一样,专门发给那些老弱多病而不发继续工作的人。
  所谓“阴秦”就是 职工死后按照工龄长短发给其家属的生活补助费。
  每个人都自己特殊的价值标准和利益原则,所以不能只想着如何去剥削员工和压榨员工,要牢记员工是企业利润之源,发展之源,动力之源,做大之基。
  
  人尽其才
  
  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有人才者,衰而能兴:无人才者,兴而必衰。这是市场经济所给我们现代人的一条铁的规律。然而,当我们在选择人才是往往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时候,到底是用“有瑕玉”还是“无瑕石”,就看老板的用人眼光了。胡雪岩在总结自己的商业生涯时说:“用人首先要爱惜人才,既要看到他的长处,而且还要知道他的短处,要用特殊的人才办成特殊的事业。”
  胡雪岩爱惜人才,经常从生活细节中去观察发现人才;用人所长,他经常不记前嫌,发现别人的缺点同时更看重人的优点。这是胡雪岩成功的重要法宝。
  有一年,胡雪岩去湖州找郁四谈合作,可是,在这之前他并没有与郁四打过交道,也不知道去郁四家的路。于是,他来到一家酒馆门前叫黄包车,话音刚落拉黄包车的车夫便应者云集。
  这时,胡雪岩一看人太多了,接着便又说:“二吊铜钱。”此时天又在下着小雨,车夫们一听他这样说,于是都回到了自己的黄包车前,看来这二吊铜钱实在是太少了。谁知道,这时一个小伙子却站了出来,说:“我送你去。”
  在路上,胡雪岩与这个小伙子闲聊起来。原来这个小伙子叫陈世龙,来自徽州,和他还是老乡。在闲聊中,胡雪岩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但头脑聪明,而且干事也利索,于是便打算让他为自己跑腿做事。
  到了目的地后,胡雪岩多付了一些钱给陈世龙,并让他在门口等候。忙了许久,胡雪岩从郁四家出来,他看到陈世龙还在等他,感觉这个小伙子还算诚实,并没有因为多给他一些车费而溜掉。从这些生活细节胡雪岩看到了陈世龙真实的一面。陈世龙有一个坏习惯就是酷爱赌博。胡雪岩就要求他必须改掉这一恶习才能为自己做事。一段时间后,陈世龙改掉了赌博的恶习,胡雪岩遂加以重用。
  后来,胡雪岩想进军丝织业,但是丝织业一定要与洋人打交道,而这个打交道的人必须是自己的嫡系。胡雪岩想了很久在自己的嫡系里面也没想出自己的人选。最后他决定让陈世龙来担任工作,随后就把陈世龙送到了上海去学习洋文。后来陈世龙成为独档一面负责湖州丝织业业务的关键人物。就这样看似缺点非常明显,优点不突出的陈世龙,却被胡雪岩培养成他事业生涯中的栋梁之材。这不能不说胡雪岩具有相当的用人智慧和眼光。
  
  想到了就干
  
  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机遇不但可遇而不可求,而且还是决定人命运的关键因素。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但是真正能发现者,并准确把握的却永远属于那些具备:敢想敢干优秀品质的人们。胡雪岩就是属于这样一个人。
  一天,胡雪岩处理完生意上的事务,顺便在客栈客房里小歇。就在他躺在客房遐思目想时,无意中听到了隔壁房中传来两个人议论上海房地产生意的事情。说者无心,听着有意,胡雪岩便细细听了起来。
  从两个人的谈话中,胡雪岩感觉出这两个人对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和开发的方式都相当熟悉。他们对洋人的房地产开发方式与中国人不同之处做了分析:中国人常常是先开发市面再修路,但以这种方式搞地产开发,缺乏整体规划,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往往城市要修筑道路,扩充市面的时候,道路两旁已经被平房所挤占,无法扩展。而洋人城市开发的办法是先把路修通,有了路来往的人多了,市面自然就起来了。如今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就是按照这种办法进行。
  谈完上面的情况之后,其中一人又继续分析:“现在上海滩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大马路、二马路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这样发展下去,南北方面的发展是看得到的。其实,向西一带,将来更是有利可图。眼光远的,趁这个时候,多买些地皮下来,等洋人的路一开到那里,我们就等在家里收银子吧,哈哈。”
  听完这两个人的议论之后,胡雪岩恍然大悟。其实,他早就想涉足房地产行业了,如今听他们一分析,灵感又来了,胡雪岩认为此时正好是自己涉足房地产的最好机会。为此,他马上把生意助手陈世龙叫来,雇了一辆马车前往上海滩进行实地考察。
  胡雪岩做事情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他很快就设计出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第一,利用备用资金,乘地价便宜,先买下一片地,等地价上涨之后转手挣钱;第二,通过员工古应春的关系,获得洋人开发市面的计划,抢先买下了洋人开发计划附近的地皮,然后自己开发,获得丰厚的利润。
  由于战争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从东南各地逃难至上海租界,随着人气的增加,一时间上海市面如日中天。几年后,上海历史上第一次房地产生意高潮来到了。上海的每亩地价已由几十两涨到了二千多七百两,最高时高达36万两白银之巨。这使得胡雪岩财富和身价也迅速暴涨。
  胡雪岩敢想敢干,抢抓了机遇,使自己在新的行业赢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他以后的财富扩张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胡雪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以自己独特的商业智慧和谋略创造了财富增长的奇迹,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红顶商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商业也不再是百业之末道,而是推动和引导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大引擎。商业元素将伴随着我们每个人,懂得为商之道是我们生存发展之根本。
其他文献
年轻人,请努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赚钱管道”,年轻时,出一份力可以赚一点钱,身体不好时呢?老了呢?那就出不了力了,也就没有钱赚了。  所以,出一份力赚一点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年轻人柏波罗和布鲁诺是堂兄弟,住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村子里。他们都雄心勃勃,是大梦想者,他们不停里谈着,渴望有一天能通过某种方式,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勤奋,他们觉得只要机会来了他们就会成功。   一天,村里决
期刊
当前社会,鱼龙混杂,骗子横行,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请时刻捂紧自己的口袋:金融危机之下赚钱不易,切勿被花言巧语扰乱了视线。    前几天,去了一趟上海,忙完了手头的事情,趁周末有两天时间,邀上几个很久不曾谋面的朋友去“完整”的逛了一圈上海滩。   本人经常出差往返于各个城市之间,但常常也是来去匆匆,除了机场、车站、酒店基本对城市没有其他印象。一来工作在身,没有心情看“风景”;二来安排紧张,没有时间“欣
期刊
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个一并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一时之间,天地无比开阔。  ——记改革开放初始的中国商业经济。    无题之序言     曙光初现之1978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至今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
期刊
百事可乐的“年青一代”销售策略隐含了两个对立点:一是我百事可乐是年青一代喝的可乐,是新可乐的品类;言外之意是喝可口可乐的人已经“年老”了,如果你还想“年青”的话,那么就来喝“年青一代”的百事可乐吧。    引子    2009年7月28日,可口可乐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一款牛奶汽水饮品,标价2.4美元。与此同时,汇源果汁发布公告,以1.313亿元从董事长朱新礼所掌控的淄博饮料公司中收购其奶类饮品资产,意
期刊
过去的20年里,所有人都在提所谓的“互联网革命”,但事实上那时的他才只是像个婴儿一样蹒跚地学会走路而已。  即使如此,也可以观察到网络商业红利发展的端倪——他更偏爱出现在那些用互联网的新方式来满足有效需求的商业领域——他的一边是后工业时代过剩的物质供给,另一边是工业时代未被解放的旺盛的人性需求。  当下,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显现出了一种不可逆的、必然的趋势:知识逐步地共享化(开源),产品逐步地拟人
期刊
糖豆廣场舞  年轻人把广场舞视为公害  中老年人却把它当作挚爱  这家公司如何抓住中老年用户  成长为行业龙头的  有人把广场舞当作洪水猛兽  糖豆却从广场舞中发现了商业机会  他们打造了一个  “工具+社区+短视频”  的广场舞App  向中老年用户提供  广场舞教学和交流平台  线上用户超过2亿人  在线下  每月举办4000多场活动  参与用户超过50万人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老年
期刊
当流量与资本的红利见顶,对于产业互联网的深度布局显得更加迫切。实践已经证明,仅仅只是依靠资本的驱动,只是依靠收割流量无法带来长久的发展,只有真正回归行业,回归实体,才是后互联网时代的正确发展之道。产业互联网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然而,产业互联网的追捧者们似乎还沉浸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迷梦里,尽管在口头上不断宣扬着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诸多区别,而在实际落地的过程当中,他们的身体却又不听使
期刊
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的美国。那时候,它的名字还不叫Internet,而是ARPANET,只是一张小规模的校际专用网络。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TCP/IP技术的成熟,互联网逐渐发展成了全球性的网络,并有了Internet的称谓。  20世纪末,互联网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许多的互联网巨头企业,谷歌、雅虎、亚马逊,还有中国的BAT。  那时候的互联网,因为计算机软硬
期刊
近几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的信息技术的涌现,以更便捷的方式连接产业与互联网,以更智能的方式促进产业间的协同,将产业互联网从潜伏期推向高速成长期。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流量经济,那么产业互联网就是效率经济。看你有没有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产业链的各个节点,实现整个链条的降本增效、增值进化。下面从3个案例来看企业如何通过产业互联网实现降本增效。纺织布料产业的持续升级
期刊
在互联网的“上半场”,巨头们使出浑身解数争夺c端用户,将一场“消费互联网”的革命生生引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而在互联网的“下半场”,万物互联的“产业互联网”也必将开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  “产业互联网的机会至少是消费互联网的十倍,而且只会多不会少。”九合创投的创始人王啸曾经大胆做出判断。  未来的企业无论是主动织网还是被动上网。都将会成为产业互联网上的节点,制造环节、流通环节、基础设施环节,这些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