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气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zi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气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38例,均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口球囊扩张术,治疗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经口气囊扩张术,即超声定位环咽肌后经口插入导尿管,定位导尿管头端位置后,注入空气,进行气囊扩张治疗。每2日治疗1次,治疗期间记录每次治疗时间、扩张次数,并评估患者舒适度、喉部疼痛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行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VFSS评分比较。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每次治疗时间(23.53±1.81)min、扩张次数(4.79±0.42)次、患者舒适度(73.32±6.32)分、患者喉部疼痛VAS评分(0.89±0.7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6.00±2.19)min、(3.89±0.94)次、(55.00±7.83)分、(1.95±1.03)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洼田饮水试验患者临床疗效评定,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治疗后的显效率为78.95%,明显优于对照组(31.58%),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SA评分[(22.58±1.22)和(24.05±0.71)分]、VFSS评分中的咽期评分[(2.58±0.51)和(2.11±0.32)分]及误咽情况[(3.58±0.51)和(3.16±0.37)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气囊扩张术可以缩短每次治疗时间、增加扩张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喉部疼痛情况,提升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鳞状细胞癌占全部宫颈癌的80%~85%,其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转移方式可通过直接蔓延或淋巴转移,但宫颈鳞状细胞癌转移至卵巢极为少见,诊治也较困难,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个案报道均为术前按宫颈癌标准治疗,术后通过病理结果进一步确诊为卵巢转移。本例患者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活组织检查均无法确诊原发癌灶,为术后确诊宫颈鳞状细胞癌转移卵巢,诊治过程困难。
Merkel细胞癌(MCC)是一种罕见但高侵袭性的皮肤肿瘤。近年来,关于MCC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其中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PyV)是MCC研究的一大突破。MCPyV(+)MCC患者在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与未感染患者有明显区别。关于MCPyV的研究不仅揭示了MCC的部分发病机制,而且有助于探索其组织起源。此外,检测MCC患者血清中的MCPyV癌蛋白抗
辐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由此造成的呼吸衰竭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辐射性肺炎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体力状况评分、吸烟状况、肺部基础情况、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放化疗相关因素、炎症指标、单核苷酸多态性等。还有研究者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PET-CT等影像学检查应用于辐射性肺炎的预测,而其实用性仍有待加强。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找出预测辐射性肺炎发生的金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成为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长期生存获益的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少数患者会发生超进展性疾病(HPD),导致生存期缩短及生命质量急剧下降,对此尚缺乏有效的解救治疗手段。近期研究显示,HPD的发生与高龄、肿瘤复发、多病灶转移等临床因素相关;可能的发生机制包括抑制性免疫调节、调节性T细胞聚集、异常炎症反应及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突变等多种途径。合理筛选、精准检测、密切监测以及联合治
保乳术加术后放疗是早期乳腺癌标准治疗模式,术后瘤床勾画是保乳术后放疗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临床上多依据患者手术记录、术前超声、术后瘢痕、瘤床银夹等常规方法来勾画瘤床,存在很多局限性。近年来,采用新型术腔填充物、术前/术后MRI与定位CT进行图像融合等方法勾画瘤床取得一定进展,未来有望解决术后瘤床缺乏勾画共识和标准的问题。
Krüppel样因子(KLF)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KLF家族被证实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KLF家族中有9名成员(KLF2、KLF4、KLF5、KLF6、KLF8、KLF9、KLF10、KLF14和KLF17)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以多种方式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肝癌的生物学治疗靶点。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本质上是一种多基因异常疾病。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基因,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或相关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在神经胶质瘤中异常表达有助于神经胶质瘤表型的多样性。深入研究异常表达的lncRNA在神经胶质瘤发病机制和病理分级中的潜在作用,有望为临床靶向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新的思路。
微小RNA-223(miR-223)定位于X染色体上,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miR-223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中表达异常,其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等过程,并有望成为消化系统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
目的探究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PH3)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调控子宫内膜癌(EC)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腺癌HEC-1-B细胞分为对照组、GOLPH3组和GOLPH3+GDC-0941组。通过转染GOLPH3 pcDNA质粒过表达GOLPH3,PI3K抑制剂GDC-0941用于阻断PI3K/AKT/GSK3β通路。分别通过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
微小RNA-125b(miR-125b)近年来被证明与多种肿瘤疾病关系密切,如肺癌、消化系统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miR-125b在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检测miR-125b的表达量可以评估各种肿瘤疾病治疗方式的疗效,并能辅助诊断肿瘤。探索miR-125b在肿瘤疾病中的机制对肿瘤治疗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