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配乐的创作手法及其作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配乐可以分为歌舞音乐和附带音乐,本文主要研究其中的附带音乐这一类,探讨其创作手法及对电影本身产生的作用。通过对电影《敦刻尔克》中配乐的分析揭示此论题,本文以音乐而不是电影作为本体,从音乐的视角讨论电影配乐的艺术性。
  【关键词】电影配乐;电子音乐;谢泼德音调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电影配乐是指在电影作品中出现的主题音乐,一般起到配合情节发展和场景的情绪的作用,制作方式有乐器、声乐、乐团或电子音乐等。它对于一部电影的呈现有很多作用——例如电影开始前的配乐可以形成仪式感,营造整体氛围,有些可以暗示环境、阶级、种族团体或是人物的内心情感,有些可以代表角色的个性或者与某个人物形成直接的关联。
  电影配乐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因此可以用与电影本身的配合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尽力融入电影的结构中的,一种是能让人强烈感受到,尽量突出的。其实只要是能与电影本身相辅相成,进行巧妙配合的就是好的配乐。而电影配乐是如何与画面和情节相配合,并使电影呈现出更好的效果就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一、电影背景
  《敦刻尔克》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汉斯·季默配乐的战争悬疑片。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讲述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的过程。《敦刻尔克》实际上不是一个可以在电影院闲适观看的爆米花电影,因为它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让观众跟着一起焦虑,恐慌,因此大众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偏向两极化。
  为电影《敦刻尔克》配乐的汉斯·季默被誉为“好莱坞大片配乐代言人”,他在电子合成器和传统器乐的结合上展现了令人震撼的个人风格,独特的音乐形式已经蔚为风尚。他经常使用的方式是将电子乐的炫丽节奏与交响乐的磅礴气势融为一体,形成大气恢弘的音响织体,推动剧情的发展。由他配乐的《敦刻尔克》荣获了多项奥斯卡奖项,其中包括“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音响效果”奖。
  二、配乐的多种创作手法
  电影中的声音可以分为三类,音响效果、音乐和对白,这几种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以任意种方式进行组合。音乐由声音组成,声音的要素包括响度、音调和音色,而音乐的三要素则是节奏、旋律和和声。《敦刻尔克》的配乐将电子音乐与交响乐相糅合,其对声音要素的运用至关重要,电影中体现了多种对音调、音量和音色的组成方式的运用手法。
  (一)独具特色的音效
  电影一开始呈现了几个英国士兵在战区幸存下来,徘徊在满是空投的劝降传单的街道,随后随着敌人的几声枪响,士兵们开始慌张逃窜,此时以钟表的滴答声为开场,抓人心弦。滴答声是一种常用于诺兰的电影中的音响素材,是配乐大师营造紧张气氛的利器;这种独具特色的音效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錯落有致的心跳声和秒表声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这种音效传达了撤退时间的紧迫,使电影的紧张氛围更加彰显。
  (二)巧妙的“循环”
  相比于主题旋律,《敦刻尔克》的配乐更出彩的地方在于节奏对音乐的把控,其节奏所占据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旋律,如汉斯·季默本人所说:“我现在所感兴趣的是如何只利用两个或者三、四个音符,就让音乐表现出真正复杂而完整的情感。”因此在影片中配乐的运用上实际上是由一、两个小节的动机不断反复,不断渐强,不断扩展声部的数量而形成的,这种手法相当于现代电子舞曲制作当中的“循环”,这种“循环”运用到了整部电影当中,其造成的不断反复和逐渐增强能够反映剧情的跌宕起伏,这种音乐和画面情节的结合使整部电影变得更加饱满生动。
  而在《论三种持续型声音形态在影片<敦刻尔克>配乐中的运用》这篇学术论文中提到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词汇即“持续型声音形态”,可以将其分类为素材叠加式、持续低音式和音节循环式三种。例如在电影配乐《The Mole》的片段中,经过多次声音素材的叠加,形成了节奏密度复杂,声音材料丰富,音响饱满的音乐片段,这种素材的叠加其实与“循环”的意义是相近的。
  (三)“谢泼德音调”的运用
  《敦刻尔克》中有很多利用音调和固定音区营造氛围的手法。例如高音调会营造出一种张力,过于尖锐则会令人焦虑不安;而低音调则会显得厚重,庄严和神秘。因此一些悬疑电影会用到的一种手法就是先用低音调营造神秘,再逐渐升高令人产生焦虑的情绪,由此通过声调的变化和持续把控了情绪和电影的走向,使观众拥有与电影情节相符的感官情绪,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有身处其中的紧迫感。
  影片中敌机飞过,炮弹马上就要砸到港口时,乐曲似乎不断上升,但却始终没有升高,一方面模仿敌机的鸣啸声并制造了压迫恐慌的氛围,一方面用逐渐加速的方法调动了观众的感官,由此营造出的紧张感,使观众如坐针毡。这种似乎不断上升却无穷无尽的听觉错觉是由于汉斯季默巧妙的运用了一种听觉上的“魔法”——“谢泼德音调(Shepard tone)”。
  “谢泼德音调”由间隔八度的若干音调复合而成,随着音阶上升,高音强度逐渐减弱,中音强度不变,而低音逐渐增强显露出来。由于至少能听到两个音调同时升高,大脑就会误认为整体音调在不断上升,合在一起听上去就像无限上升的音阶。如果音调之间的转换连续不断,即可称之为“谢泼德-瑞赛滑奏”。这种音效阴森恐怖,似乎一直上升,实际上却始终原地不动,运用到电影中就营造出这种不断增强的紧张感,推动剧情向前发展。实际上诺兰很喜欢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这种音效,例如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蝙蝠摩托音效就使用了这种技巧,在对摩托车的拟声的同时也营造了紧张激烈的角逐氛围。诺兰的电影时常讨论时间主题,描写时间在太空、梦境和记忆中的扭曲表现,这个母题天然带有戏剧张力,而这样的听力错觉让这种张力得以呈现,只要有精妙的声效设计辅助即可。
  三、争议及思考
  《敦刻尔克》这部电影的配乐实际上是赞誉与争议并存的,有人戏称“电影大师诺兰再次为汉斯·季默的音乐拍出一部伟大的电影”这种争议的焦点在于这部电影的配乐是否过于喧宾夺主,占据的空间太满。
  《认识电影》中总结道“音乐一般被认为是用来补救低劣的对白及贫乏的表演,但有的电影却能将音乐与对白做最好的配合”。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程度问题,再好的音乐如果过于泛滥复杂也就失去了电影作为整体的价值。
  我认为《敦刻尔克》只是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这种形式就意味着其配乐一定是占有较大比重的。造成不同意见也是因为不同人对这种沉浸式体验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观众会因为持续制造紧张的音乐感到焦虑难受,抗拒这种音乐对自己情绪的影响,有的观众却不会一直留意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无形中被声音所操纵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敦刻尔克》的配乐无疑是一次有创新意识的突破,对声音的艺术性探求使整部电影焕发了不一样的生机,也让人们意识到电影配乐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起微小的辅助作用了,它的作用在逐步扩大化,音乐也以这种范围更大的形式引发大众的探求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雷伟,徐晨.论汉斯·季默的“现代化”电影音乐创作理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4).
  [2]蒋东升.颤栗的延宕与视觉的振荡——关于电影《敦刻尔克》的节奏分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6).
  [3]陈一磊.论三种持续型声音形态在影片《敦刻尔克》配乐中的运用[J].中央音乐学院,2018.
  作者简介:孙雨薇(1998—),湖北武汉人,本科,研究方向:声乐。
其他文献
【摘要】巴赫是一名享誉中外的作曲家,管风琴家,是巴洛克时期音乐发展的重要人物,留下了大量的经典复调作品,巴赫的创意曲集对作者的影响最深。他创作创意曲起初的目的是当时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和弟子提供键盘练习的教材,巴赫的每一首创意曲都有其创作特点,他创意曲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主题音乐贯穿全曲的特征,音乐先由开头引出,中间经过不断的变奏展开和再现最后又回到了主题上,同时其中又加入了断奏和连奏的弹奏技法,但又不失
期刊
【摘要】《黄河》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部著名的钢琴协奏曲,诞生于上世纪9末期,是我国钢琴协奏曲史上的重大变革,它不仅是一部简单的音乐作品,更代表了中华儿女抵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气节。本文主要针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定的版本进行多方面的探究,研究其代表的重要民族精神以及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创作技法;民族气节  【中图分类号】J624
期刊
【摘要】前奏曲作为一种纯音乐的体裁,与其他叙事性的音乐体裁不同,这样的体裁形式在标题上无法直接给予听众相关的信息暗示。那么,在这类无标题性的音乐作品中,是否具备情感意向(或意象)?拉赫玛尼诺夫又将他的情感投射在作品的何处?对于演奏者而言,在二度诠释的过程中,又应该如何去呈现这类体裁中的情感意向?根据上述提问,本文以作品《升c小调前奏曲》(Op.3,No.2)为例,从音响结构的情感叙事、感性聆听中的
期刊
【摘要】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深对于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在融合探究中,要充分挖掘音乐艺术公共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与思政课形成互补;在思政课中有效融入音乐教育,实现课程融合;多措并举,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践统一。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追求游戏化的因素,关键在于以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情绪体验与规则意识为教学目标,强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的有效形式。幼儿自主探索来源于经验与兴趣、情景与体验、选择与创造。通过采用无规则与有规则的游戏形式,在教学中渗透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注重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来引导与激励幼儿的自主探索。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3
期刊
【摘要】中国是文明古国,酒歌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酒令是酒席宴间劝酒助兴的手段,种类繁多,少数民族的酒歌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中国人酒宴间用来助兴和劝酒侑食的手段之一。但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酒歌文化却正在逐渐消弱。保护酒歌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应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酒歌;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 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视谱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系统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而在《音乐课程标准》也有明确指出“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高概念;由浅入深;节奏变化;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我国古代
期刊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十余年高校任教的经验,针对当前中学教师音乐培训实际对师资培训工作展开了深入思考并加以梳理总结。  【关键词】音乐师资培训;打开视野;授人以渔;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长期徜徉于音乐教育的“田野”之中,搜集了大量的音乐理论、中外音乐素材和音乐教师培训的资料,加上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学习、精心设计师资課程,对个人
期刊
【摘要】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到2015年9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出台,美育的关注度在逐渐提升。我国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也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部分偏远地区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硬件设施依然匮乏,学生基础薄弱,教师队伍有待提升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产生原因,探究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与家长等多方合力,提高中学音乐合唱教学水
期刊
【摘要】高职钢琴教育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更侧重于对演奏技术和简易歌曲的即兴弹唱上,但在新时期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高职钢琴教育也需要全新教育理念的突破,本文对高职钢琴教师理念的探析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全局观的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实用性质的实践和拓展钢琴教育视野。这四个方面分别从音乐教育理论入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问题并论证其可实施性及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钢琴教育;钢琴启蒙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