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后凋”句的破解密码

来源 :学术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n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语·子罕篇》里的一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历来纷纷歧见异说,让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这些解释都多有迂曲强解之嫌。作者在平议诸说后,提出了破解该句的真正密码也字,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非疑问形式+也”的反问句。字面翻译为:天气寒冷了,众树凋零了,那么难道就能说松柏最后也要凋零吗? 谓我们不能这样轻下判断,松柏是不会凋零的。
  关键词:后凋;小伤;也;“非疑问形式+也”问句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6)01-0016-06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论语·子罕》里的一章。① 这个句子看似简单平常,其实不然。请问:依据字面,此句说的是松柏凋谢了呢,还是没凋谢呢?故它的不简单在于句中两个词语的特殊:松柏和后凋。
  松柏的自然形象是四季常青。由此,在中国先民的心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集体意识:松柏象征仁人志士,四季常青象征坚贞不渝。这是松柏的文化义,也就是说经冬不凋的松柏在国人心中代表着临危不惧的精神。而松柏的这个文化义早在春秋以前就形成了,有着和玉文化同样的悠久历史。② 松柏一词,就预设了其自然形象,完成了其文化意义。
  然而后凋何义呢?后凋,最后凋零。最后凋零也是凋零了,因而决定了句子的字面义是:松柏最后也凋零了。结果就造成了两个矛盾:松柏凋零和其自然现象的矛盾;松柏凋零和国人心底的松柏文化义的矛盾。两个矛盾让人难以接受和认同。也就是说后凋和松柏的自然形象龃龉以至相反,造成了“非自然形象”,阻断了上升到文化内涵的道路:枝叶凋枯的松柏怎么能和坚贞不渝的仁人志士联系到一起呢?所以这个句子的不简单在于松柏和后凋的不调和,字面义和象征义的不调和。
  注释家大多看到了这些矛盾,看到了后凋造成的字面义与自然形象和文化义的矛盾。他们努力寻找破解此句的密码,采取不同的疏通方法,于是就形成了纷繁复杂的歧见异解。
  根据他们所寻找到的密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派观点。现在一一加以简述和平议。
  一、无视破解密码凋派
  第一种就是凋派,无视句子的不简单之处,无视破解密码。代表人物为何晏、杨伯峻、钱穆等。
  〔后汉〕何晏集解:“大寒之岁,众木皆死,然后知松柏之少凋伤。”③
  〔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语云松柏后凋,松柏未尝不凋,特岁寒时后凋,凋时后于众木耳。记云: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柯不改是也,叶不易非也。④
  杨伯峻译注:“孔子说: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
  钱穆新解:“然松柏亦非不凋,但其凋在后,旧叶未谢,新叶已萌,虽凋若不凋。”道之将废虽圣贤不能回天而易命。然能守道,不与时俗同流,则其风有传,其风有继。本章只一语,而义喻无穷,至今通俗皆知,诗人运用此章义者尤广。吾中华文化之历久常新,孔子此章所昭示,其影响尤为不小。[2]
  贾顺先 《论语新编诠释》: 最寒冷的时候才看得出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这里比喻栋梁之材能经受得起任何艰难环境的考验。……孔子这句话,成为鼓舞中国知识分子坚守志向保持气节,不向黑暗势力屈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力量。[3]
  他们无视矛盾,或者是出于尊重文本的考虑,只老老实实地作字面解释,比如杨伯峻。有的再加上哲理发挥,比如钱穆,比如贾顺先。松柏像众木一样都凋落了,怎么能说它“能守道,不与时俗同流”呢?松柏都凋谢了,怎么能“比喻能经得起艰难环境考验的栋梁之材”呢?这样来看,矛盾还是矛盾,还是硬着头皮,由后凋而引申到文化义,发挥一通,不能孚人。可见回避矛盾,当然是不可取的。
  二、“后”字是密码吗?不凋派
  第二种就是不凋派,其实严格地讲,应该是改读派。为了消除“后凋”的突兀难安,将“后”字看作疏通句义与文化义的钥匙。他们把“后”读作“不”,说“后就是不义,后凋就是不凋”。故句子字面义就是松柏不凋谢,这样就和松柏的文化义合榫了。代表人物为王贞珉、刘再复等。而朱熹、翟灏、杨树达等也可归入此派,只是引用类书,语焉不详罢了。⑤
  王贞珉: 后犹不也。后盖与不同义,后凋犹言不凋耳。
  〔日本〕竹添光鸿会笺:后凋者。凋泛指众木。后独系松柏。后之而不凋也。非后而后凋之谓也。⑥
  李泽厚今读:“孔子说: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树柏树不凋谢。”后凋之后应训解为不,古人用后代不,措辞婉约也。[4]
  当然,“后”字不是“不”义。临时改变一个字的意思,以牵合自己的主观意图,以达成自己主观的文从字顺,有点像音韵学上的“叶音说”,临时改变一字的读音,以达到诗歌合韵的效果;这违反了音义的社会性原则。汪少华从词义的社会性、上下文和对文求义等方面批评了王贞珉的错误。 张连杰又从事理上对王氏加以批驳。两先生之论让人捋髭叹服。⑦此不赘述。可见改读派找错了破解的密码,因而走入了训诂的误区。
  三、凋字是密码吗(1)?凋又不凋派
  第三种是凋又不凋派。他们注目在“凋”字上作文章。有的认为松柏凋落的是枝叶、是形体,而不凋的是心性、是精神。代表人物为皇侃、戴望等。
  〔宋〕皇侃义疏: “言大寒之后,松柏形小凋衰,而心性犹存。”
  〔清〕戴望注: “大寒之后松柏形凋而不易其心。”
  他们的意思就是松柏的枝叶凋零了,但是其精神还是一如既往始终不变的,到了春天又是绿叶葱葱。那么请问:后凋一句话包含这么转而又转的含义吗?再则,其它树木不也是“形凋而不易其心”吗?即使小草不也是“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吗?这样看来,松柏和众木又有什么区别呢?再说这种理解也不符合松柏四季常青的自然现象,也无法升华到其固有的传统文化内涵。
  他们中有的则持另一种解释,以李光地、汪少华为代表。
  〔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三:   问:不言不凋而云后凋何也?曰:松柏几曾不凋,却是新叶生时,旧叶始落,人都不觉。圣人下字如此斟酌。⑧
  汪少华:“松叶扁平线形或者针并非不落。古人似乎比我们聪明通达,早已指出后凋用词微妙处。(下引李光地文,见上条)”
  此解愈转愈深而愈迂曲,对皇侃、戴望的批评也可用于此,我们还要说,孔子是植物学家,这里在传播松柏落旧叶接新叶的植物学的知识吗?况且岁寒是冬季,而松柏即使是叶子新旧相继也是在春后。况且自己偷偷摸摸地落叶了,还不让人看出来,还给人永远苍翠的完美外观,那岂不是阴险虚伪的形象吗?不也违反了“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的教条了吗?而不成了“小人之过也必文”的文过小人了吗?此解之松柏的形象与文化内涵怎么能有点滴关系?赞孔子后凋用词微妙,圣人下字斟酌等等,则有郢书燕说之讥。
  四、凋字是密码吗(2)?伤而不凋派
  第四种,伤而不凋派。略引如下:
  林源:凋的声符为周,周作声符的字都有小的意思。凋的本义为因寒冷而有一些冻伤,生命受到一些影响,但生命并没有受到重创,从整体上依然生意盎然。不像乔木那样一派枯败景象,完全失去生机。
  张连杰:用笔者的话来说,就是凋之本义乃是伤而不枯,生命犹存,只是形色弱于平时而已。后来的诸如凋零凋、落等词语均是从半伤演变而来,前者语义较轻,后者语义较重。
  他们认为凋是小伤的意思,程度轻,而不是凋落的意思,凋落程度重。可是他们忘记了,无论是小伤还是凋落,松柏的外在形象不还是改易了吗?外形改变了,那怎么还是经冬不凋四季常青呢?那怎么又能上升到其文化意蕴呢?况且众树凋零了,你松柏也受伤了,只是改易的程度不同;你们树木都叛变了,我松柏最后也投降了,只是叛变的程度不同。那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吗?既然如此,则松柏何来高大上的形象和精神呢?
  总之这四派对句中的难点⑨“后凋”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是回避,二是武断,三是迂曲,四是愈迂曲罢了。后三种着意在凋字上的解释,不但不合情理,而且也有增字解经和“强六经以就我”的嫌疑。下面我们从训诂上分析一下伤而不凋派的“凋是小伤义”,然后再解开破解此句的密码。
  五、凋是小伤义吗?
  汪少华说:“凋指凋零,草木枯落,包括枯萎和落叶。”这是主流看法。但是伤而不凋派却认为:凋是小伤的意思,程度要小于凋落。比如林源和张连杰。⑩上文已从事理上对此说给予了简要的驳议,我们再从训诂的角度加以澄清。
  林之理由一:凋的声符为周,“周、召、刀”在作声符时往往通用,都有小义。(引刘钧杰《同源字典再补》44页)凋的形符为仌,将声符、形符合而观之,则凋的本义是,因冰冻而受到一些伤害。
  按:一者,从字形所得到的本义只是字本义,而不能等同于词本义,此乃训诂的常识。二者,应须慎言“凡某声皆有某义”,“都”字下的太武断。同源词系联的音义两大标准要严格把握。B11三者,林源也许是看书匆忙,没有看到,《再补》“周声有小义”的字下没有凋字!而《再补》有“稠酎”条,可见从周的字也有浓义。而恰恰又有“凋椆”条:“凋是草木零落,椆是一种经冬不凋的树。反义同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12 另外从周声之字也有多义,如殷寄明《汉语同源词丛考》列有“144組 周声綢稠彫啁……众多义”条。[5]所以不能轻易言“凡某声皆有某义”。
  林之理由二:何晏有“松柏之小凋伤”句,凋伤同义连用,凋即小受伤。
  按:诚然凋伤为同义连用,关键在于凋是伤义呢,还是伤是凋义呢?再比如中古的“哀思”一词同义连文,思是哀义(悲哀),而不是哀是思义(思念)。其实“凋伤”的最准确的解释就是《汉语大词典》:“用于人,指死亡。用于物,指衰败。”可知,这里伤是凋义(衰败),而不是凋是伤义(小受伤)。
  林之理由之三: 《说文》:“凋,半伤也。”段注:“不全伤。”故这里的凋是小伤,程度轻。
  按:段注的不全伤,言其范围,非言程度。另有王筠《说文句读》:“草木零落有渐,故曰半伤。”亦谓《说文》言其过程,非言程度之轻重也。又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译作:“(草木)部分逐渐衰败。” B13可见王筠、汤氏读伤为零落、衰败是也。
  王力先生曾说:“据群书以正一部字书,至少是比据一部字书而正群书较为尊重古人的遗产。离开群书而讲本字本义,就会走入魔道去了。”[6]那么我们据此再来看看一些权威词典对“凋”字的解释。
  先看看《汉语大字典》的解释:1.草木零落,凋謝。說文仌部:凋半傷也。2.衰敗。广雅释诂四:凋伤也。3.疲敝,困苦。玉篇仌部:凋力盡。4.同叼,用嘴衔住。5.姓。B14除了通假和姓,凋共有三个义项,而且把《说文》的注解归入了义项1中。这样处理很合理。
  再看《王力古汉语字典》的解释:草木枯落。易林:“早凋被霜,花叶不长。”文选晋成公绥啸赋:发徵则隆冬熙蒸,骋羽则严霜夏凋。引申为衰败。史记尹齐列传:“吏民益凋敝。”〔辨〕雕、彫、琱、凋。见雕字条。[7] 王先生的解释,凋共有两个义项。
  再看看《汉语大词典》共有三个义项:“1.植物枯败脱落。2.使草木凋谢零落。3.泛指人或事务受到损伤或衰败困穷。”B15 而且列出了64个“凋+X”的双音词,“凋亡~凋刓~凋朽~凋年~凋困~凋兵~凋固~凋徂~凋荒……”;单看这些词语中的每个凋字,都有各种细微而具体的言语义、语境义,但是皆被涵盖入了三个义项之内。
  总言之:凋,言草木,就是凋零枯落义;言人事,就是衰败困穷义。至于说凋零是叶子没落;凋落是叶子落了,这显然纠缠于语境义、使用义或者是调和和其它词语搭配时滋生的搭配义。由此我们认为此句的“凋”义为枯萎凋零,不是小伤。
  六、句子破解的真正密码“也”字!
  “也”字在古代(上古)有一种用法,作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经传释词》有“也犹邪也,欤也,乎也”条。《古书虚字集释》亦然,又有“也犹哉也”条。《词诠》有“九、语末助词,助句,表疑问。十、语末助词,表反诘。”两条。B16可见按照传统训诂学,“也”字可作疑问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和反问语气。虽然王力、华建光不同意这种传统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承认“也”可以用在问句的句末。B17   另外从形式上看,“也”字不但可以用在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的问句,也可以用在没有疑问代词或副词的问句。前者可表示为“疑问形式+也”问句,后者为“非疑问形式+也”问句。华建光分析了11种战国传世的文献资料,指出:
  具体到提问句,单就形式而言,“也”主要用于特指问句中;单就功能而言,“也”主要用于询问句中。具体来说,在953例“也”字提问句中,4种问句的比例如下:
  特指询问(64.9%)→特指反问(22.46%)→极性反问(9.13%)→极性询问(4.51%)
  ……而在也字极性反问句中,有18例(43.9%)没有其岂乎等表反诘形式。 B18
  华氏所说的极性反问句,就是反问句,极性询问句就是一般问句。我们给其下加着重号的句子,意思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疑问形式+也”反问句。”B19
  “非疑问形式+也”反问句,华先生共检得18例。我们再举两例加以说明。比如:
  1.《管子·戒第二十六》:桓公明日弋在廪,管仲、隰朋朝。公望二子,弛弓脱釬而迎之曰:“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夫唯有羽翼以通其意于天下乎?今孤之不得意于天下,非皆二子之忧也?”桓公再言,二子不对。~黎翔凤注:二子不能为羽翼,所以当忧。[8]
  2.《孟子·告子上》: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赵岐注:犹饮食从人所欲,岂可复谓之外也?[9]
  黎氏以肯定句的形式训释了反问句“非皆二子之忧也?”。而赵岐则以反问句训释反问句,且在注中加入了反问副词“岂”,将反问形式和反问语气都突显出来,可谓一字千钧切中肯綮。而赵岐的这种训释方法,可以简称曰“加岂法”。
  研究《论语》疑问词及疑问句的文章很多,但是没人提及“非疑问形式+也”问句。B20我们统计所得,《论语》共有“也”字问句37例,而其中“非疑问形式+也”问句共有4例,为:
  1.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为政》
  2.斯人者而有斯疾也? 《雍也》
  3.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雍也》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根据其语气来看,“非疑问形式+也”反问句为例2、例4。分别译为:这个人怎么有这种病呢?天气寒冷了,那么就能晓得松柏最后也会凋零吗?
  综上所述,句末的“也”字小小的不起眼,却才是破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密码,只不过从古至今,几乎无人“青眼”于它,而或者专注于“后”,或者“倾心”于“凋”,以至生出纷纭缭乱的解读,徒费心力而走向误区。通过上文对也字的析厘,我们明白了这个句子原来是个反问句!是“非疑问形式+也”反问句,只不过是没有明显的问句标志而已。这句话应该标点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B21当翻译为:天气冷了,(众树都凋零了,)那么就能说松柏也要最后凋零吗?B22 或者为了加强反问的强度,仿效赵岐的“加岂法”,可以加上怎么、难道之类的副词,“那么难道就能说松柏最后也要凋零吗?”以反问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意思,言你不能这么说;松柏是不会凋零的。疑问语气词“也”→反问句→后凋=不凋,密码找到,道路打通了,破解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也省去了许多迂曲搅扰的误解,千古之迷一朝冰释,可谓畅快。
  注释:
  ①关于凋、雕、彫等用字的校勘问题,因和本文关系不大,且是常识,故略而不论,径直用本字凋。
  ②参见王颖《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2博士论文第一、二章。松柏当然也在随后的历史阶段增生了许多新的象征义,比如长寿、陵墓、成仙等。
  ③ 三国何晏至清人的注解,除非另有说明,均来自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和程树德《论语集释》。
  ④ 转引自汪少华《再论“松柏后凋”与“孔子不问马”》,载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2辑,第372页。又见http://www.sidamingzhu.org/book/0/870/84081.html。
  ⑤朱熹集注:“范氏曰:小人之在治世,或与君子无异,唯临利害遇事变,君子之所守可见也。谢氏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欲学者必周于德。” 翟灏考异:“《庄子·让王篇》: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杨树达疏证则引《庄子·让王篇》《荀子·大略》《淮南子·俶真篇》等各自相应的文句作疏证,可以发见杨先生自己是赞成松柏不凋的。
  ⑥王贞珉和竹添光鸿之文,转引自汪少华《再论“松柏后凋”与“孔子不问马”》, 载自《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2辑。
  ⑦参见汪少华《再论松柏后凋与孔子不问马》一文,载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2辑;张林杰《论语问马派诸说证伪》,载自《孔子研究》,2015年,第2期。下文凡汪、张的引文,不再出注。
  ⑧转引自汪少华《再论“松柏后凋”与“孔子不问马”》,载自《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2辑,第372页。
  ⑨还有一种新解:“天气太寒冷了,环境太恶劣了,连松柏都坚持不住,最后冻死了,谴责社会环境的黑暗残酷。”我认为此解偏离了自古至今的主流底线与松柏坚贞不屈的文化内涵,且不符合孔子一贯温柔敦厚的原则。故略而不论之。
  ⑩林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正诂》,《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张连杰:《论语问马派诸说证伪》,《孔子研究》2015年第2期。以下商榷之文的靶子大多出自二文。
  B11关于同源词的认定和系联,参见侯占虎《对音近义通说的反思近年来汉语词源学研究趋势管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
  B12此两条,见刘钧杰《同源字典再补》,语文出版社,1999年,第50页。   B1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年,第1614页。又《说文解字诂林》凋字下除了段、王,没有其他征引。
  B14见《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26页。各义项的例子大多略去。
  B15《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428—431页。例句全略去。
  B16三书对也字的解注,转引自谢纪锋《虚词诂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2—63页。下文相关的“非疑问形式+也”反问句亦斟酌摘自其中。
  B17他们的具体意见参见《古代汉语》《汉语史稿》及《战国传世文献语气词研究》的相关部分。
  B18华建光,战国传世文献语气词研究,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41页。另,其未论及《论语》。
  B19“非疑问形式+也”问句和“非疑问形式+也”反问句,文中有不同的使用。前者从形式上言,后者从语气上言。
  B20如王笑湘《<论语>反问句分析》(语文研究,1985第2期);陈志明《<论语>疑问句考察》(山西师大学报2000第1期);王涛《<论语>中虚词“也”用法考察》(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第3期)等。
  B21马永鹏认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单句中的动词非主谓句小类。岁寒作了整个句子的状语,然后为顺承连词,主谓短语作知的宾语。(《<论语>句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0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又第49—50页) 我们不同意其看法,而认为这是个条件关系复句,“岁寒”是条件小句,“知松柏之后凋也”是结果小句,“然后”联接二者。
  B22在古汉语文言文里,“然后”最基本的意思是“这样以后”;表示顺承,一,时间上的顺承, 二,事理上的顺承。然而“然后”还有一个意思,吕叔湘指出,然后可联接一类“不但是一先一后的两件事,而且隐隐含有无甲事,则无乙事”的条件句。这时的“然后”略同于今天的“那么”,以联接条件和结果复句。如《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礼记·学记》:“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参见何洪峰、孙岚《“然后”的语法化及其认知机制》,载自《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第5期,第16页。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1980:95.
  [2] 钱穆.论语新解[M].上海:三联书店,2002:244.
  [3] 贾顺先.论语新编诠释[M].四川:巴蜀书社,2009:210.
  [4] 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三联书店,2004:268-270.
  [5] 殷寄明.汉语同源字詞丛考[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296-298.
  [6] 王力.理想的字典[M]//王力.王力文集:第19卷.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52.
  [7]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上海:中华书局,2000:63-64.
  [8] 黎翔凤.新编诸子集成:管子校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4:513.
  [9] 十三经注疏[M].上海:中华书局,1980:2748.
其他文献
<正>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政策逐步落实,各种生产责任制逐步建立,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随着生产的发展,集体和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在货币流通方面也出现了
1934年(31岁)1月由大华书局出版《初等教育研究集》(第1集)。在扬中实小期间,组织了"中国教育研究社",朱智贤、陈侠、阴景曙、杨骏如、徐阶平、杨汝熊、徐如泰等人是研究社的核心成
<正> 65厂是我国重点专业化钢管厂,钢管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该厂又是年税利上亿元的大户,是成都市重点企业之一。今年以来,该厂由于原燃材料涨价和生产增长,流动资
自从VonHansKuhn[1]首次发表了关于稀土配合物LB膜的研究以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功能稀土配合物LB膜以其在导电[2,3]、非线性光学[4,5]、磁学[6,7]和光学[8,9]等领域中的优异性能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取得了可
<正> 成都市人民银行系统金融研究组,经过四个月的筹备,于八月二十九日正式召开了成立大会;同时交流了五篇研究论文。市人民银行副行长孙信夫同志代表筹备组汇报了研究组筹备
<正>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特别在贯彻执行中央发展农业两个文件以后,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经营方式应运而生。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就是在这样大好形势下的产物。一年多的实
<正> 银行的企业经营管理费用和利润来源于存贷利差。银行在利息收支上,现行作法是各类对公存贷和活期储蓄存款都实行按季结息,对定期储蓄中未到期的应付未付利息一律没有计
儿童与大自然之间所具有的神圣的关联乃至于神秘的融合可以用“我一你”关系来定位。这种关系的特征主要通过二者之间呈现出的非对象性关系、二者之间的本体相融性以及儿童对
1988年,Sharpless等[1]发现金鸡纳生物碱(Cinchonaalkaloid)的衍生物对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AD)具有很高的不对称诱导活性,反应式如下:R1R2OsO4/L*K3Fe(CN)6/K2CO3→HO*R1*R2OH烯烃的...
由于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通常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能降低溶液的表面能, 该现象称为协同效应或复配增效[1,2]. 由于多元体系组成复杂, 迄今仅能用正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