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学生应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成为我们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必须面对与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个案,进行粗浅的探讨。
激发思维的兴趣——让学生会问
问。是智慧的火花;问,是打开知识的钥匙;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问学问,学习就必须问。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果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又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一切课堂教学活动就令人生厌,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与其给出学生10个问题,往往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会问。
疑即问题,思维就是从问题开始的。而现在许多学生不愿提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满足于浅尝辄止,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勤学好问的精神。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出问题的学生不感兴趣或不予理睬,结果就使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兴趣。为此,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尝试了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质疑栏,采取了个别指导的做法,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对害羞的、不敢当面提问题的学生,请他们把问题写在质疑栏中交上来,发动全班同学集体做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对于不爱思考的学生,则通过设质疑栏,“逼”着学生细读深思,勤学多问。当然,从起初的“逼”着去思考到后来的自觉去思考,是一个培养和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过程。
比如,我在上初二思品课《财产留给谁》这一内容时,课前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把遇到的问题或自学时联想到的不懂的问题,写在导读提纲的疑问栏中。上课时由每一小组中的一位代表负责在班上交流,各个小组就提出了不少的问题。诸如“什么是财产继承?”“什么是被继承人?什么是继承人?“‘继承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继承?”“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有哪些?”等等。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我又出示了以下案例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李家村村民李某于20D7年8月病逝,留下家庭储蓄2万元和房屋4闯。李某患病三年。特别是最近一年卧床不起。而其妻亦年老多病。无力照料。所以夫妻俩这几年都由寡居的二儿媳服侍。李某共有四儿一女,除小儿子还在读书外,其余子女都已成家,其中二儿子和三儿子婚后由于车祸死亡,三儿子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三儿媳已改嫁,很少往来。小女儿在外地工作。每月仍寄生活费回家孝敬父母。大儿子从不照顾家里。李某死后,亲属们对财产的继承问题产生了纠纷。”
由于把书本中抽象的知识化为了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就让学生四个人为一组,聚集在一起共同寻找讨论问题的答案。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学生有了疑问后,就会自然地产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思想就会高度集中,整个课堂就会形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浓厚学习氛围。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也就自然达到了。
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问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当学生处在一种安全感的环境里,思维最活跃,学习效果也最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若能营造使学生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师生之间彼此信任、理解与尊重,那么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时学生的创新潜能往往能较好地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许多学生中普遍存在不敢提问的情况,有的没有问题不想问,有的有问题不敢问,有的有问题也不想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所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是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和紧张的心理。其次,要创设和谐的问题情景,消除学生懒得提问题,怕提问题的心理,激发学生想提问题的欲望和兴趣。锻炼学生敢提问题的勇气。再次,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机会。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强调的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安排,科学设计问题,为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还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
比如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内容的复习时。我通过创造设计情景模式。形成一个生动、随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随便发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课时,我首先用幻灯片出示3幅漫画:第一幅画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下有一个小村庄,山上森林茂密,山下炊烟袅袅;第二幅画的是大片的森林被砍光,一村民正在砍伐剩下不多的几棵树,山下村庄小楼林立;第三幅画的是大雨滂沱,山体滑坡,村庄被毁。要求同学们根据画中所反映的内容,自己提出一个与本课所学内容有联系的问题。仅仅过了2分钟,许多同学就争先恐后站起来说:“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村民的‘富’会被水冲走了?”“这个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假如你是这个小山村的村民,你打算怎样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我们应该从这个材料所描绘的结局中吸取什么教训?”“村民怎样做才能重新走上致富路?”一连提了十来个问题。接下来,我就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快下课时,我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请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个别与老师探讨。我刚把话说完,一个女同学就立即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看了刚才的漫画后,我就在想,如果那些村民没有想到是因为他们砍光树木才造成的恶果,而认为是下大雨的结果,那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我为之一震,因为这个问题很有创意,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马上就赞扬他说:“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新意,请大家课后再去想一想,该怎么办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在这里,我既创造了机会,让学生把自己产生的问题在同学面前展示,使他们成为“问”的主体,又能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活动,使他们成为探索、解答自己产生的问题的主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
改变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善问
首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好问题的态度观,让学生“善问、寻答”。鼓励 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使学生“善问”,教师当然要很“能问”,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教师之“问”,要讲究方法,先易后难,循循善诱。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在寻找问题阶段,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出了毛病了?”或“这些事实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提出的问题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什么要求?它的具体规定是什么?需要哪些条件?还有哪些要做?”在评价解决办法时提出的问题多半是“必须满足哪些要求?”“判断的准则是什么?”“这种解决办法是否满足了这些要求?”一般来说,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动例子和材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解答问题。从而使学生提问题的态度,从单纯的接受问题到善于主动找问题、提问题甚而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好问题的质量观,适时总结评价,使学生善问。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同时,作为教师,还应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往往会既散又乱,或者根本不切合教学内容和实际,但是作为教师万万不能讥讽或冷漠,而应仔细分析,认真对待。例如。有的由于读书不够仔细,可鼓励学生再读书,’争取自己解决;有的可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有的教师自己没有准备的,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老师都问倒了,下课后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好吗?”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解答,以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和水平。有位优秀教师说过:“课堂提问没有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引导学生的质疑问难,实行“无错原则”。尊重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逐渐形成问题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激发思维的兴趣——让学生会问
问。是智慧的火花;问,是打开知识的钥匙;问,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问学问,学习就必须问。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果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又没有问题走出教室”,一切课堂教学活动就令人生厌,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与其给出学生10个问题,往往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会问。
疑即问题,思维就是从问题开始的。而现在许多学生不愿提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满足于浅尝辄止,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勤学好问的精神。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出问题的学生不感兴趣或不予理睬,结果就使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兴趣。为此,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尝试了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质疑栏,采取了个别指导的做法,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对害羞的、不敢当面提问题的学生,请他们把问题写在质疑栏中交上来,发动全班同学集体做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对于不爱思考的学生,则通过设质疑栏,“逼”着学生细读深思,勤学多问。当然,从起初的“逼”着去思考到后来的自觉去思考,是一个培养和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的过程。
比如,我在上初二思品课《财产留给谁》这一内容时,课前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把遇到的问题或自学时联想到的不懂的问题,写在导读提纲的疑问栏中。上课时由每一小组中的一位代表负责在班上交流,各个小组就提出了不少的问题。诸如“什么是财产继承?”“什么是被继承人?什么是继承人?“‘继承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继承?”“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有哪些?”等等。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我又出示了以下案例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李家村村民李某于20D7年8月病逝,留下家庭储蓄2万元和房屋4闯。李某患病三年。特别是最近一年卧床不起。而其妻亦年老多病。无力照料。所以夫妻俩这几年都由寡居的二儿媳服侍。李某共有四儿一女,除小儿子还在读书外,其余子女都已成家,其中二儿子和三儿子婚后由于车祸死亡,三儿子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三儿媳已改嫁,很少往来。小女儿在外地工作。每月仍寄生活费回家孝敬父母。大儿子从不照顾家里。李某死后,亲属们对财产的继承问题产生了纠纷。”
由于把书本中抽象的知识化为了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就让学生四个人为一组,聚集在一起共同寻找讨论问题的答案。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学生有了疑问后,就会自然地产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思想就会高度集中,整个课堂就会形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浓厚学习氛围。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效果也就自然达到了。
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敢问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当学生处在一种安全感的环境里,思维最活跃,学习效果也最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若能营造使学生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师生之间彼此信任、理解与尊重,那么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时学生的创新潜能往往能较好地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注重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提问环境。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许多学生中普遍存在不敢提问的情况,有的没有问题不想问,有的有问题不敢问,有的有问题也不想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所造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是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和紧张的心理。其次,要创设和谐的问题情景,消除学生懒得提问题,怕提问题的心理,激发学生想提问题的欲望和兴趣。锻炼学生敢提问题的勇气。再次,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机会。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强调的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安排,科学设计问题,为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提供动力。另一方面,还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烈气氛。
比如在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内容的复习时。我通过创造设计情景模式。形成一个生动、随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随便发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课时,我首先用幻灯片出示3幅漫画:第一幅画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下有一个小村庄,山上森林茂密,山下炊烟袅袅;第二幅画的是大片的森林被砍光,一村民正在砍伐剩下不多的几棵树,山下村庄小楼林立;第三幅画的是大雨滂沱,山体滑坡,村庄被毁。要求同学们根据画中所反映的内容,自己提出一个与本课所学内容有联系的问题。仅仅过了2分钟,许多同学就争先恐后站起来说:“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村民的‘富’会被水冲走了?”“这个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假如你是这个小山村的村民,你打算怎样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我们应该从这个材料所描绘的结局中吸取什么教训?”“村民怎样做才能重新走上致富路?”一连提了十来个问题。接下来,我就组织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快下课时,我说,通过本课的学习,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请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个别与老师探讨。我刚把话说完,一个女同学就立即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看了刚才的漫画后,我就在想,如果那些村民没有想到是因为他们砍光树木才造成的恶果,而认为是下大雨的结果,那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我为之一震,因为这个问题很有创意,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马上就赞扬他说:“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新意,请大家课后再去想一想,该怎么办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在这里,我既创造了机会,让学生把自己产生的问题在同学面前展示,使他们成为“问”的主体,又能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活动,使他们成为探索、解答自己产生的问题的主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
改变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善问
首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好问题的态度观,让学生“善问、寻答”。鼓励 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使学生“善问”,教师当然要很“能问”,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教师之“问”,要讲究方法,先易后难,循循善诱。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在寻找问题阶段,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出了毛病了?”或“这些事实是如何相互联系的?”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提出的问题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什么要求?它的具体规定是什么?需要哪些条件?还有哪些要做?”在评价解决办法时提出的问题多半是“必须满足哪些要求?”“判断的准则是什么?”“这种解决办法是否满足了这些要求?”一般来说,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动例子和材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解答问题。从而使学生提问题的态度,从单纯的接受问题到善于主动找问题、提问题甚而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好问题的质量观,适时总结评价,使学生善问。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同时,作为教师,还应注意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往往会既散又乱,或者根本不切合教学内容和实际,但是作为教师万万不能讥讽或冷漠,而应仔细分析,认真对待。例如。有的由于读书不够仔细,可鼓励学生再读书,’争取自己解决;有的可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有的教师自己没有准备的,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老师都问倒了,下课后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好吗?”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解答,以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质量和水平。有位优秀教师说过:“课堂提问没有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引导学生的质疑问难,实行“无错原则”。尊重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渗透培养,不断挖掘教材及生活中的实例,创造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逐渐形成问题意识,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