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明暗适应和色适应,我们知道大脑对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作出的色觉反映,有时并不完全是客观的视觉感受,总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的知觉成分。这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把日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所引起的。因此,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物理的色彩效应,但是人们仍会以生活经验中所积累的色彩记忆来判断它。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光的强弱和分光分布的变化,使眼睛的适应状态变了,然而能看到的色彩并没有发生那样的变化。这说明人们看到的外部世界,是经过主观修正的世界,所以在色彩感知过程中,仍然顽固的知觉其原来的固有色印象。色彩学上称这种主观色彩现象为色觉恒常及色恒常。
【关键词】:色彩;感知;适应知觉;恒常知觉;易见度知觉;色彩的错觉
人类在自然生存竞争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本能。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使肌肉感受到变化的过程和状态叫做适应,而人的感觉器官适应能力在视觉生理上的反应叫做视觉适应。如在强烈光效的刺激下,眼睛会自动调节瞳孔,减少进光量,以防止视觉伤害和保证视觉器官的正常工作。
一、对色彩的适应知觉
色适应就是色觉的局部适应,可以说是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它是由于时间变化而带来的色彩的习惯过程和适应效应。颜色的刺激在我们眼睛上停留只需要几秒钟,就足以使眼睛对某一颜色的敏感性降低而使眼睛的色彩感觉由此改变。如果长时间注视莫种颜色,则它的纯度和准确性并非与时间成正比,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长时间观察一块鲜艳的颜色时,这种颜色不如原来的艳丽,开始出现变浑浊的视觉现象;如果把视野转移,过一会再去观察,它又奇迹般的恢复了原来的艳丽。如图,红色帽子的红色看时间长了越来越暗,但是再过一会,依然恢复到蓝色的感觉。
当我们从普通灯光的房间到日光的房间,开始觉得两个房间的灯光色彩有差异,可是过不多久,便会不知不觉的习惯下来,觉得没有什么差别。这说明,并不是对于外界色彩观察的时间越长越准确,而是色彩的适应知觉。
人眼的视觉适应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进化而来的,它在人们认识时间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对色彩的恒常知觉
从明暗适应和色适应,我们知道大脑对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作出的色觉反映,有时并不完全是客观的视觉感受,总或多或少地帶有主观的知觉成分。这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把日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所引起的。因此,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物理的色彩效应,但是人们仍会以生活经验中所积累的色彩记忆来判断它。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光的强弱和分光分布的变化,使眼睛的适应状态变了,然而能看到的色彩并没有发生那样的变化。这说明人们看到的外部世界,是经过主观修正的世界,所以在色彩感知过程中,仍然顽固的知觉其原来的固有色印象。色彩学上称这种主观色彩现象为色觉恒常及色恒常。
例如,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大海是蓝色的。鲜艳的向日葵尽管是阴雨天,也会毫不犹豫的知觉为鲜黄色。色恒常虽然具有人类适应自然生存環境的生物意义,但是它不能准确的感觉色彩的物理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认识色彩的过程中,在观看物象时,要不断提醒自己进行生理的视觉调节,避免被心理上的色恒常所欺骗,要能认识物象的真实色彩,从而排除色恒常现象的干扰。
三、对色彩的易见度知觉
人们常说的白纸黑字,就是非常容易分辨的色彩,如黑色键盘上字母都为白色字母,白色键盘上则是黑色字母。人眼难以分辨究竟是哪种色彩的属于易见度低的色彩。如图所示,白色和天蓝色,由于明度过分接近,发生色的同化作用,眼睛辨别起来较为困难。色彩学上把人眼容易看清楚的程度称为易见度,即给人的色觉强弱程度。色彩搭配中常常运用色彩易见度原理来处理色彩的主体色与背景色的关系。当我们制作招贴海报时,选择什么色的背景以及选用什么样的字体颜色,可直接影像到文字是否看的清楚。色彩的易见度主要是与光的强度、色彩面积大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光线太弱,易见度差;光线太强,由于炫目,易见度也较差。色彩面积大,易见度大;色彩面积小,易见度则小。如果光源与面积的条件相同时,主体形是否看的清楚,则取决于主体色与背景色在明度、色相、纯度上的对比关系。其中尤以明度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色彩的明度、纯度上的对比越大,注目的可能性越大,易见度也越高,具有前进感;反之,则易见度低,具有后退感。
四、色彩的错视
我们的视觉在知觉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所知觉是对象与客观事物并不一样的情况。这种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我们称为错觉,这不表明我们看错了,而是由我们的视觉生理因素造成的。错觉是视觉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反应。视觉器官内部的兴奋与抑制以及相互间的诱导关系产生某种效应,引起思维推理的种种错误,从而产生色彩的错视现象。错视现象有同化错视、边缘错视和包围错视。色彩错视的形成是由于对比造成的,包括同时对比的错视、连接对比的错视、边缘对比的错视和色彩错视效果等。
【关键词】:色彩;感知;适应知觉;恒常知觉;易见度知觉;色彩的错觉
人类在自然生存竞争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本能。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使肌肉感受到变化的过程和状态叫做适应,而人的感觉器官适应能力在视觉生理上的反应叫做视觉适应。如在强烈光效的刺激下,眼睛会自动调节瞳孔,减少进光量,以防止视觉伤害和保证视觉器官的正常工作。
一、对色彩的适应知觉
色适应就是色觉的局部适应,可以说是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它是由于时间变化而带来的色彩的习惯过程和适应效应。颜色的刺激在我们眼睛上停留只需要几秒钟,就足以使眼睛对某一颜色的敏感性降低而使眼睛的色彩感觉由此改变。如果长时间注视莫种颜色,则它的纯度和准确性并非与时间成正比,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长时间观察一块鲜艳的颜色时,这种颜色不如原来的艳丽,开始出现变浑浊的视觉现象;如果把视野转移,过一会再去观察,它又奇迹般的恢复了原来的艳丽。如图,红色帽子的红色看时间长了越来越暗,但是再过一会,依然恢复到蓝色的感觉。
当我们从普通灯光的房间到日光的房间,开始觉得两个房间的灯光色彩有差异,可是过不多久,便会不知不觉的习惯下来,觉得没有什么差别。这说明,并不是对于外界色彩观察的时间越长越准确,而是色彩的适应知觉。
人眼的视觉适应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进化而来的,它在人们认识时间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对色彩的恒常知觉
从明暗适应和色适应,我们知道大脑对来自眼睛的视觉信息作出的色觉反映,有时并不完全是客观的视觉感受,总或多或少地帶有主观的知觉成分。这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把日光照射作为确定物体色彩标准的所谓“固有色”的印象所引起的。因此,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由于光谱成分的变化,客观上应该改变其物理的色彩效应,但是人们仍会以生活经验中所积累的色彩记忆来判断它。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光的强弱和分光分布的变化,使眼睛的适应状态变了,然而能看到的色彩并没有发生那样的变化。这说明人们看到的外部世界,是经过主观修正的世界,所以在色彩感知过程中,仍然顽固的知觉其原来的固有色印象。色彩学上称这种主观色彩现象为色觉恒常及色恒常。
例如,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大海是蓝色的。鲜艳的向日葵尽管是阴雨天,也会毫不犹豫的知觉为鲜黄色。色恒常虽然具有人类适应自然生存環境的生物意义,但是它不能准确的感觉色彩的物理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认识色彩的过程中,在观看物象时,要不断提醒自己进行生理的视觉调节,避免被心理上的色恒常所欺骗,要能认识物象的真实色彩,从而排除色恒常现象的干扰。
三、对色彩的易见度知觉
人们常说的白纸黑字,就是非常容易分辨的色彩,如黑色键盘上字母都为白色字母,白色键盘上则是黑色字母。人眼难以分辨究竟是哪种色彩的属于易见度低的色彩。如图所示,白色和天蓝色,由于明度过分接近,发生色的同化作用,眼睛辨别起来较为困难。色彩学上把人眼容易看清楚的程度称为易见度,即给人的色觉强弱程度。色彩搭配中常常运用色彩易见度原理来处理色彩的主体色与背景色的关系。当我们制作招贴海报时,选择什么色的背景以及选用什么样的字体颜色,可直接影像到文字是否看的清楚。色彩的易见度主要是与光的强度、色彩面积大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光线太弱,易见度差;光线太强,由于炫目,易见度也较差。色彩面积大,易见度大;色彩面积小,易见度则小。如果光源与面积的条件相同时,主体形是否看的清楚,则取决于主体色与背景色在明度、色相、纯度上的对比关系。其中尤以明度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色彩的明度、纯度上的对比越大,注目的可能性越大,易见度也越高,具有前进感;反之,则易见度低,具有后退感。
四、色彩的错视
我们的视觉在知觉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所知觉是对象与客观事物并不一样的情况。这种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我们称为错觉,这不表明我们看错了,而是由我们的视觉生理因素造成的。错觉是视觉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反应。视觉器官内部的兴奋与抑制以及相互间的诱导关系产生某种效应,引起思维推理的种种错误,从而产生色彩的错视现象。错视现象有同化错视、边缘错视和包围错视。色彩错视的形成是由于对比造成的,包括同时对比的错视、连接对比的错视、边缘对比的错视和色彩错视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