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P在高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传统听力教学模式中,英语老师往往扮演的是“机器操控员”及“答案提供者”的角色,结果造成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录音,然后便跟老师核对答案。这种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师生的互动,听力技巧也几乎没能教给学生以帮助他们改善听力。因此,学生的听力理解难以提高。然而,如果老师能通过PWP听力教学设计,即“听前--听中--听后”,来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关键词:高中听力教学 PWP 听前 听中 听后
   听力在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中起着重要作用。听力理解往往被误认为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事实上学习者在处理所获得的信息过程中发挥着主动作用,即学习者必须集中精力倾听对方的话语,同时将得到的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与自己先前已有的知识(prior knowledge)建立联系,这样才能理解所得到的信息。如果学习者注意力不够集中,或没有相关的知识结构,或不能将已有的知识与所听到的信息联系起来,就不能理解所听到的信息。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如何提高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在听力教学中仅仅扮演的是“机器操控员”及“答案提供者”的角色,而把学生纯粹当作是接受信息的“收音机”。事实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听力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接收声学信号,逐字听辨的被动过程,而是一种信息解码、意义再构建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
   根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对“听”这一语言技能目标(七级)作出了以下描述: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抓住要点;能听懂熟悉话题的内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能听懂一般场合的信息广播,例如:天气预报。因而《新高中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这一教材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听的技能,教会他们为了“理解”而听,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听。能够实现这一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就是PWP听力教学活动。
   PWP听力教学活动包括听前阶段(pre-listening)、听中阶段(while-listening)和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三个部分。
   听前阶段也可称为“预热阶段(warming up)”。教师可采用预测(predict)、头脑风暴(brainstorm)、提出问题(questions)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确立听力目标、激活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学生在听每段对话或独白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每小题10秒钟)来阅读题干及备选选项,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应通过预读所得到的语言信息来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插图或就听力内容提出一两个问题,从而让学生放松心情,更好地了解听力内容的主题。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图式知识(schematic knowledge)或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prior knowledge),教师还可以介绍并总结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就餐(Taking Meals)”这一话题为例,教师可帮助学生总结以下有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型:
   1.Waiter/waitress, customer, menu, order dishes, main course, extra food, fish, chicken, duck, mutton, beef, bacon, pork, steak, rice, fried rice/eggs, French fries, potato chips, fish and chips, sandwich, burger, ice-cream, drink, tea/coffee, milk, beer, orange juice, lemonade, soup, dessert, salad, salt, sugar, well-done, half-done, medium, rare, bill, tip, etc.
  2.1)What can I do for you?
  Here is the menu.
   Are you ready to order? /Can/May I take your order now?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
   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beef?
  2)A table for two, please.
  What’s special for tonight?
  What kind of good food do you have?
  I’d like some rice, fish and beer, please.
  Give me the bill, please. / Could you give me the check, please?
  It’s my treat. / It’s on me.
  3) I prefer noodles to rice.
  Yes, I’d like a drink.
  I’d like green / red tea.   Can I have some more soup?
  Just a little, please.
  It’s so delicious. Thank you.
  No, thank you. I’ve had enough. / I’m full, thank you.
  It’s very delicious, but I can’t eat any more.
   听中阶段(while-listening)是听力理解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此时学生需要高度集中精力来分析处理所获得的语言信息。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不必把每个词、短语和句子都弄懂,而是通过关键信息(key information)或上下文线索(contextual clues)来抓住所听内容的大意(gist)。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记录要点,同时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在听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同时教师还应提醒学生,在听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词语,如表转折的but/however,表结果的so/therefore,表让步的 although/though/in spite of/despite等等词语或短语。如听下列对话:
  M:Alice, did you go to the concert last night?
  W:Well, I had wanted to, but Peter invited me to his birthday party.Did you go, Elbert?
  M:Yes, and it was wonderful.They played quite a few Beethoven’s works. You should have gone.
   Q:What did Alice do last night?
  A.She went to the concert.
  B.She went to Elbert’s birthday party.
  C.She went to Peter’s birthday party.
   该题的解题关键是“I had wanted to,but…”,说话者并不意味着她去了,通过“but”一词我们可以得知事实上Peter邀请她去了他的生日晚会,所以B答案正确。
   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是一个巩固阶段。除了传统的听力结束后便核对答案,在该阶段还应要求学生巩固所学到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后续练习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如复述(retelling)、编对话(making up a dialogue)、讨论所听话题(discussing issues raised)、信息填充(gap-filling)、判断正误(T/F)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积累越来越多的背景知识,从而为将来更多的听力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练习活动应测试学习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而不是考查学习者的记忆力。例如:听完一则关于交通事故的材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事故进行复述,复述过程中要求学生应把事故的时间(when)、地点(where)、起因(cause)和结果(result)说清楚,同时提醒他们讲述新闻时应“开门见山”,即一开始便把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或事情(what)交代清楚。通过该练习,学生们便能记住在听或讲述新闻时,需要注意开头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或讲述新闻。
   以下是笔者的一个应用PWP教学模式进行听力教学的实践案例:
   主题:看病(seeing a doctor)。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与“看病”有关的表达,并鼓励他们能够用英语针对这一话题进行自由交谈。
   教具:录音机、电脑、投影仪。
   教学方法:PWP听力教学。
   教学过程:
   1.听前(Pre-listening): 教授与话题有关的词汇和短语,如symptom(症状), injection(注射), lose one’s appetite(没胃口), pull out the bad tooth(拔牙);让学生想象自己是病人,并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或想象自己是医生,并帮病人对症下药。
   2.听时(While-listening):播放磁带,要求学生在听第一遍时记下关键词;听第二遍时要更加认真,同时把遗漏的信息补上;最后完成相关的听力练习。
   3.听后(Post listening):核对完答案后,鼓励学生编创一个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对话并表演出来;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上网搜索与“看病”有关的视频,让他们根据所看内容写一个故事做为家庭作业。
   总之,PWP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听力教学中教师通过PWP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通过听力来提取信息,并实现信息在头脑中的重建,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听力成绩,还能有效促进他们用英语交流,实现综合应用语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英语课程教材与研究开发中心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具有浓厚汨罗地方特色的龙舟文化在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龙舟文化旅游资源,在对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过程中,应着重开发龙舟文化遗址遗迹旅游产品、龙舟文化发源区古代名人文化旅游产品、近代革命文化旅游产品。  关键词:龙舟历史文化 资源开发  汨罗龙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是总体上景点规模小,布局分散,犹如一盘散落的珍珠。如何把龙舟历史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差悬殊,有的同学英语水平很好,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英语水平处于初中一二年级状态,甚至更差,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敬而远之甚至厌恶。针对这种情况,要想调动整个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难度确实很大。而且绝大部分高职学生毕业即就业,公共外语教学对他们来说是在校学习英语的最后机会,将来的英语学习则主要靠自学。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二十年后的一天,已经是语文老师的我吃完早饭,拿好稿件、U盘和一盏我发明的灯——动画灯,出发去学校了。那盏动画灯可不是普通的灯哦!只要我把U盘插上去,然后调到要做的动画或者PPT,它会将画面放大50多倍,照亮整个教室,还是3D成像。  “叮叮咚……”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回教室了;来听课的老师也来了。等大家坐定,我把教室里所有的窗帘都拉了起来,然后把灯也关上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漆黑。  这时,我似乎
内容摘要:随着高校职能的进一步明确,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高校职能转变使得高校对人才培养更注重个体全面化发展。对于个体发展培养过程中,学校一直是重中之重。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员,和大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凸显于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处在转能够发挥的高校职能,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导向性和指向性产生着改变。  关键词:高校转型
内容摘要:“独”解释为“单独、独自”,侧重于数量上的形单影只,解释为“孤独”则侧重于内心感受。独,只解释成独自,貌似少了点什么。独,只解释为孤独,仅关注内心感受也有些片面。独,是独自深思,有思想家的孤独,也有政治家的冷静。  关键词:独 独自 孤独 独而不独  “独立寒秋”是《沁园春·长沙》的首句,“独”,独占句首,独领风骚。在讲授这首词的时候,感觉“独”这个字用得真好,很有味道,它直接塑造了一个
内容摘要:在国内的翻译界,翻译标准一直是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对象,这使得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大量的有关于翻译标准的研究资料,为商务英语翻译标准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商务英语翻译质量与翻译标准对商务活动成功与否具有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翻译标准、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与4Es标准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几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旨在加强人们对商务英语翻译标准的研究,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标准性。  关键词:
内容摘要:“强制阐释”自张江教授在2014年提出后已成为当下文艺理论界持续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其论争根源在于文学与理论、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上,并由此基本问题衍生出文学理论的发生问题、古代文论的现代化问题、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文学对非文学理论的征用问题、文学理论的发展问题等。本文从“强制阐释”现象对“哲学诠释学”的误读误用入手,指明“强制阐释”并非对理解本体论进行否定;进一步对“强制阐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中,有一些作家不仅对母爱的崇高和无私进行了解构与颠覆,也对传统父子关系和父亲的权威进行了挑战。张欣就是其中的一位。  现分别以她2003年发表的《泪珠儿》以及2011年发表的《不在梅边在柳边》为例来分析张欣对传统父亲和母亲形象的解构,并通过其他作品概括其对父亲和母亲形象的塑造,以此来分析解构父亲、母亲形象的意义。  张欣的《泪珠儿》塑造了一个在人生困境时自私地抛弃亲生女儿,
1.国庆假期,嘟拉拉宅在家好多天了。今天,他决定去找伙伴们玩扑克牌。    2.嘟拉拉:我们来玩翻牌游戏吧。我这里有三张牌,一张黑桃A和两张红桃A,看你们能不能翻到黑桃A。    3.谷拉拉:我能翻到黑桃A的概率是,那3次里面我肯定能翻到一次黑桃A。  古拉格:概率是一种可能性,你有的可能会翻到黑桃A,但是3次里面你可能一次也翻不到。    4.玩了好一会儿,谷拉拉一次也没翻到黑桃A。  嘟拉拉:
内容摘要:女性话题历来备受关注,本文从女性形象这一视角出发,以茅盾《幻灭》中的慧女士为典型。在“五四”历史背景下,解读成长起来的一代女性的共同特性以及慧女士身上散发出的独特人格魅力。  关健词:慧女士 幻灭 独立性  慧女士是《幻灭》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代表。她有着“五四”新思潮带来的觉悟,对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有着别样的理解和强烈的叛逆意识。她在巴黎留学二年回到大上海,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