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越:这是一颗闪亮的钻石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00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浮萍就好了。一片叶子嘛,顺着水流轻轻松松。可惜我不是。”张桂越在新书《阿娜答的神秘世界》的开篇中这样自嘲。她当然不是。只要稍稍了解她的经历,和那些口传的有关她的故事,你就会对这句话报以会心的微笑。
  张桂越是一位有25年资历的资深新闻记者。她在世界各地奔波了30多年,走过41个国家,采访过战乱的科索沃、达富尔难民营、阿富汗人质事件,闯进危险的泰缅边境……2000年,她前往欧洲火药库巴尔干半岛,原本打算停留10天,不想一呆就是7年。在马其顿,她成立一个人的通讯社“蓝色巴尔干”;2002年,她发起“抗议希腊大使馆无耻运动”,因此成为西方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2007年,这位勇敢又疯狂的奇女子从马其顿回到台湾,出版了曾被13家出版商退稿的《追猎蓝色巴尔干》。
  
  资深出版人傅月庵说,一旦认识张桂越,结局只有两种,“一种是两肋插刀喜欢她;一种是恨不得宰了她”。出版她的书的编辑说,“和她交手有一种‘痛快’”。“痛”是因为她直来直往,你跟她用什么委婉、心机、手段都没用,她喜欢开门见山:“你不让我改就对了?”讲得你一身冷汗。“快”,也是因为她直来直往,从不用曲折隐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人好气又好笑。
  出版《追猎蓝色巴尔干》时,每天早上,她带着一大行李箱的稿子、照片、笔记本电脑、文件夹、一堆零零散散的纸头,来到出版社,把东西铺满会议室,然后翘起脚来改稿子,她说“我喜欢这种teamwork的感觉”。新书《阿娜达的神秘世界》出版后,她带着写着“贺新书出版”的蛋糕突袭出版社,大大方方地邀请大家吃蛋糕,面对出版社人员“蛋糕是怎么回事”的追问,高兴得手舞足蹈、哈哈大笑。
  
  
  “我没有特别吃什么维他命”
  
  就是这样一位女子。
  因出书回到台湾后,张桂越便留在台湾生活。她拮据度日,两年内搬三次家,漂泊在台北桥下的贫民窟、台北林森北路的小套房,可是她并不在意,忙着结交各路好汉。在她看来,每一个人都是亲爱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神秘世界。所以她“管闲事”,让一对30多年来从未见面的母子相见;她和85岁的爱偷花女牧师一起享受生活;她写塔次基里溪畔的农布人家……呢呢喃喃的对周围人与事的快意感受,跃然于纸张上,于图片里,那一股强大的、温暖的、热情的“小宇宙”,把你紧紧包围。
  翻开书的勒口,第一行赫然写着:张桂越,1949年……
  掐指一算,这女子已59岁,可她身上仍散发着如此热情的魔力,实在让人赞叹。
  “说吧,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访问的开始,就领教到了张桂越式的开门见山,访问就在“直来直往”里进行。
  
  “我没有特别吃什么维他命才拥有这种热情啦,”听到我告诉她,从书中感受到满溢四处的热情和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时,张桂越爽朗地大笑起来,“这是一种秘诀,你把热散发出去,就会有相应的热反馈过来,反之,如果你凉了,收到的东西也是凉的。我射出去的热情,有回应,让我可以不停地在这个热情的cirle里面走来走去。我觉得当你去做就是一种维他命。”“可是”,她忽然严肃起来,说道“热情跟生活的现实是两回事。你要养家,想升官多赚钱,在生活上的妥协并不表示你会失去热情。该负责任的负责任,该去做的去做,对是非对错有清楚的判断,这也是一种热情的元素。我不希望大家误把热情看成是一种动作,以为一定要坐上飞机去流浪、去巴尔干,才是热情。No,对生活、人生、生命充满热爱,对周围的人有关爱,这就是一种热情,一种力量。即使在办公室里,你也可以做一些热情的事情,比如看见同事穿得很漂亮,你就说一句话赞扬她。做一颗热情的种子多好啊,是不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缘”
  
  第一本书曾被13家出版商退稿,可是张桂越并不以为然,仍旧找出版商出版她的作品。在心底,她有一份坚持,这份坚持来自自信。“我当然认为它是好东西才要卖啊,被13家出版商退稿只能代表这13家出版社编辑的看法。在马其顿的7年里,我遇见了一些事情,我把它们记录下,而台湾几乎没有记者在那边,如果有也只是写旅游的。我觉得分享很重要,你可以不去那里,但是你看看我在那里的生活,看看另外一个族群的人的生活,不是也很好吗?这是我的自信。可是每个人看事情都有自己的角度,看法不一样没有关系,拒绝也没有关系,但总会有一条路。如果有一个人,他手中有出版的权利,他看到我的作品,我们俩的频率对了,这本书就会出版,如果他不出版,我还可以再找别人。郝明义(注:大块文化董事长,张桂越书的出版者)公司的编辑也拒绝过我的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缘。我有机缘因为别的事情再次遇到郝明义先生,我跟他说你要不要再看一下,后来这本书就出版了。”
  “第二本书的出版,则完全是一个意外。所以我说大家不必对生命太失望,这本书我一开始并没有出版的打算。有一天,我跟郝明义先生喝咖啡,他说你没有固定薪水,两年搬了三次家,你都是怎么过的?我就告诉他,我都做了哪些事情。他听完之后就说,写吧写吧,你把这些都写下来吧。然后我把文章的题目给他,他帮我分大纲,接着编辑开始跟入编辑这本书。我很享受出书的过程。或许你会说这只是一本书,No,不是这样的,那是一个teamwork的结果。这本书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作品,而是大家的。在合作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尊重,他们提出很好的建议,我也从善如流。当你被尊重的时候,你会拼命地去配合,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我觉得大家在互相尊重中过活非常的过瘾。”
  
  “我像海绵掉到水里”
  
  漂泊。任谁看了张桂越的经历,都很难不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她的生活。“漂泊吗?我不觉得啊。”她又哈哈哈的自顾大笑起来,“你在厦门生活也很漂泊啊,在每个角落都是一样的。他们对我说,马其顿好危险啊,是火药库经常会打仗,我说,人家马其顿人还觉得你台湾很危险呢,那么小的一个岛。这个要看你用什么角度看什么事情。对我来说是好奇吧,我大概不能够忍受一种稳定,如果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会觉得好无聊。”边说,张桂越边玩弄着手上的发夹,一会儿又捋一捋头发,“我刚到英国的时候,觉得地铁、建筑物、人的态度、菜市场、百货公司……跟我生长的环境很不一样。在那里,我感受到一种好奇、一种新鲜、一种学习,让我很满足,像海绵掉到水里一样,不断地吸收着,到巴尔干也是。对一个记者来说,采访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那是很美的事,虽然别人可能觉得很不稳定,但对我来说这个美不胜收的世界,是一个大学校。”
  这也是张桂越为什么会那么热爱记者这个职业的缘由。她说,她喜欢这个职业带给她的这种感觉。
  去过那么多国家,经历生离死别,见过人世百态,我问张桂越,看自己过去的人生,有怎样的感悟?“我今年才59岁,你现在要我回头来看这一生,未免太早了吧?”她这一反问,问得我一身冷汗,“哈哈哈,没有啦,开玩笑的。”她又大辣辣地自顾笑开了,可是回答我的问题的时候,却是那么严肃和认真。“我自认为没有浪费我的生命和时间,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没有做一件自己很不喜欢的事情。我去过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重大的新闻事件,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在做我觉得自己该做的事。当然,我要付出一些代价。可是你要得到这些宝物,就应该要付出这些代价。如果我属于任何一家电视台,有很固定的薪水,有不错的位置,我可能就拍不到这些东西。我想要拍这些就要付出生活上、物质上的代价。但这些代价跟我想拍的东西相比那简直是不成比例的。”
  
  “我是新闻个体户”
  
  1997年,张桂越创立一个人的通讯社。在商业挂帅的时代,她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她不妥协,不为收视率去拍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她觉得台湾没有资深记者制度,糟蹋了资深记者的经历,所以她选择离开,选择为自己打工。
  在马其顿开办一个人通讯社,是她对新闻理想坚持的印证。“如果台湾不需要我,为什么我不留在需要我的地方?”她不满台湾没有国际新闻的现状,几乎所有电视台对国际新闻的报道都是买外电,没有自己采访的部分,记者的使命感让她坚持带给观众另一个世界。
  她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像跑单帮,“就是新闻个体户”。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张桂越,说起自己的职业,却总有一份严肃,“我卖新闻专题给电视台,只要东西够好,电视台就会买。对我来说,我挑战的是自己。”
  张桂越说自己随时做好出发的准备。只要有人愿意买她的新闻专题,她就赶赴需要她的地方。“记者的滋润、养分都是在第一线上摄取的,新闻专题评论的力度、深度和记者的生命经验是成正比的。如果记者离开了新闻战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躲到冷气房里当老板,这样的记者就失去了touch第一线资料的机会,就会失去了和大家一起成长的感觉。”
  在访问中,张桂越多次提起不久前刚刚过世的92岁的美国著名电视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她说,“沃尔特·克朗凯特说过,他最后悔的事情是65岁那年宣布退休。结果,在65岁以后,他做了很多精彩的案子。你问我要做这样的工作到什么时候?这是一颗钻石啊,经验越多,它就越大越值钱。”
  未来的生活是否一如想象?对张桂越来说,一样的是心态。不论年纪多少,她都将拥有一颗年轻、热情的心。
  这是一颗钻石啊,闪亮、难能可贵。
  
  张桂越
  资深记者,毕业于台湾关渡基督书院、美国明尼苏达州Concordia College语言传播系、英国韦尔斯大学新闻研究所。曾创立耕者出版社、一个人的通讯社“台通社”。2002,她在马其顿发起“抗议希腊大使馆无耻运动”,张桂越这个名字成为了西方各大传媒的头条新闻。2007年,她从定居了七年的马其顿回台,出版了一本曾被13家出版社拒绝的《追猎蓝色巴尔干》,在重新感受到台湾人的温暖人情味后,她在台湾落脚,在这座岛上,继续流浪。
其他文献
“我们全家都爱书,家中都是书,搬家多次最害怕的就是搬书。”以前家中连饭桌上都堆满书。他和自己的儿女也常常互相“交换”读过的好书,并且分享当前最大的新闻是什么。他认为,身教重于言教,要让孩子喜欢阅读,父母得以身作则才行。    陈履安先生现任陈诚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他常说,21世纪是个“学习心法”的世纪,就像文化人南方朔先生说的“我们该学的,不是修辞,是修心”。他认为:为求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人类一直
期刊
“青春文学”这个概念,最早是起源于“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排行榜。排行榜上其经常在前三十名里占有25%至50%的位置,各地大书城都在显著位置以“青春读物”的标牌设有专柜,有了这个事实后, 2004年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才专门就“青春文学”开设话题,做了专题,于是算正式登堂入室有了这个类别。在开卷的排行榜单,青春文学常常占据50%至70%的比重,一直延续至今热潮未减。如果说追根溯源,《花季雨季》应该是
期刊
伴随着网络的兴起,曾经,许多人对80后的阅读忧心忡忡,随着80后逐步走向社会,这种忧虑也逐渐变淡。当代表着新一代社会风潮的90后逐步走向社会舞台,其阅读形态又再次引发许多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思考。暑假来临,到底80后阅读什么?90后又阅读什么?如何引导青少年阅读?青春文学畅销的背后是否意味着对“青春”的泯灭?种种问题,其实聚焦的还是青春流行读物(亦称青春文学)的兴起……
期刊
从1988年开始,我们在华艺出版社,就以出版畅销图书为主,到2003年进入长江文艺出版社,我们依然遵循出版畅销书的原则。畅销图书的类型有很多种,青春文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  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畅销书,最主要的是要判断市场、研究市场,了解读者需要什么。这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比如读者,要按年龄分、按知识分、按性别分、按地域分等。但如果我们把青春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究一下它的市场,我们就不难发现
期刊
亲爱的朋友:  真巧。  八月中旬,我开完刀,从医院回家休养。静养中,反复思考写了近30万字的《编辑力初探1.0》该不该续写、怎么续写、是继续延用旧名或另起新名时,蓦然跳入眼帘的是寂然先生在《亚洲周刊》一段介绍梁文道先生新著《常识》的文字。《常识》是梁先生时评和杂文的结集,寂先生引用书腰上的文字,云:“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这几句话深深地钻
期刊
青春文学的兴盛,人们褒贬不一。但面对褒贬,我们更应该做出的是思考与探索。今天,谁是“青春”的舵手?谁将导引“青春”?青少年才是自己“青春”的舵手;而作为图书出版者,如何导引“青春”,任重而道远!  作为舵手,就应该掌握自己的方向,多学习知识,补充营养,让自己逐步成熟,逐步成长。而作为图书的出版者,我们也提点建议:多出点反映当代都市学生的“原生态”青春生活和青春情感的图书,让读者感受到美好的青春情怀
期刊
笔者在上期“经典读物”专题的阅读问卷中,也顺便对“青春文学”做了调查,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究竟这些受调查者他们怎么看待当今的青春文学:  优点:想象力丰富,涵盖范围广;比较适应现在时代的发展,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心理,能引起读者共鸣;阅读起来比较通俗,不像读经典名著那样费劲;了解别人的故事,多一份自我的思考,有些作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让读者在学习之余得到情绪的释放,得以放松;适合消遣。  缺点:过于商
期刊
如果倒退到二十多年前的光景,一样是暑气逼人的夏天,一样哄哄闹的蝉鸣;要骑过好多条街才能到那个令我眉开眼笑的地方——租书店。如果不住在城市,没有太多零用钱,租书店极有可能是图书馆以外可以取得课外读物的唯一来源。当时三四好友每人出10元,租到的漫书、小说都要很快地交换看完。看《尼罗河女儿》、《千面少女》漫书,接触三毛、琼瑶的小说,大半都是这样开始的。  但如今,青少年比我们以前幸福多了。    台湾青
期刊
纵观大陆青春文学的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1996年,郁秀的《花季·雨季》可以说是青春文学领域标志性作品,是国内青春文学市场上的第一本畅销书。但《花季·雨季》出版后,虽然取得一定的影响,但并未形成气候。  第二阶段为兴起阶段。200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为歌狂》系列,引发了各种销售热潮,带出图书出版销售的另一番天地,青春文学也开始受到了大众的重视。此后,青春文
期刊
台北市最值得放慢脚步好生踅逛的巷弄街道有几处,如大稻埕周遭、齐东街一带、北投温泉区、永康街与青田街交织的区域等等。不论天气好坏与否,能在路上闲适晃荡的悠然滋味总教人舒心,尤其在节奏快速的台北市中,可以用缓慢的步伐享受走路的感觉,实在是件奢侈却又异常轻易的事情。  在布满日式建筑的永康街与青田街,有许多咖啡馆、茶铺、食店座落其中,随意走上几分钟,不时便出现可供暂时歇脚的地方,听听音乐,享用个下午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