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悭一面忆牧惠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x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文山先生以牧惠为笔名撰写杂文名世,我有幸与他数通鱼雁,惜乎缘悭一面,不敢妄称“我的朋友牧惠”。自从几年前传来他溘逝的噩耗,就想写点怀旧的文字,却一直未果;近日忽见旧箧中有他的早年来信,由此浮出了一些可忆之事,于是握笔记之。
  与牧惠兄的通信,始于“文革”过后,我向广州的《学术研究》投寄拙稿。不多几日,就收到编辑部署名林文山的复信,有云:“寄来的杂文《二十世纪的一个‘神话’》已经付排,如无意外,当在本刊第二期发表。我们希望你今后能给本刊写一些针对学术理论界思想现状而发的杂文和类似本刊‘书海酌蠡’栏目那样的只五六百字的读书札记之类的文字,如何?有暇请来信。欢迎你的稿子。”此信是1979年2月21日付邮的,所说“第二期”就是当年4月的那一期。刊出后,他除了寄来样刊外,又从刊物中拆出单篇印件10份,一并附来。拆掉10本刊物,即可分篇寄赠当期各个作者,这个办法并非他的首创,但做起来却有些费事,已经很少有期刊编辑乐此不疲了。对作者而言,则便于保存、编集,那时复印机尚少见,当然是可感之举。
  此后,我遵嘱续写,杂文之外又为“书海酌蠡”栏写点小考证、短札记。他收稿即审,非常及时。同年8月21日来信说:“16日信并书海酌蠡稿均收到。谢谢你不断地给我们寄来稿件。书海酌蠡稿已发排,拟编入第五期(9月底出版),以后盼能不时写些这类稿件。寄来的杂文我们力争能用一些,因为稿挤,有时拖得(久)又用不上了,歉甚。我们发的杂文,想就学术界的思想方面发些议论,又得带点学术性。”信里又一次示知编辑部的要求,但我的生活和知识状况,使我难能应命,只得表示歉疚。
  这年10月11日的复函,说及拙稿和相关的事情:“寄来的三份《书海》稿均已发排,争取这一期都用上,谢谢。我请了三个月假,去干别的事,以后有稿,请径寄编辑部,《书海》稿可寄编辑部刘心予同志。”所谓“去干别的事”,指调动工作,后来他调北京《求是》杂志编辑部。这是那位责编刘先生来信中告知的。
  牧惠调京后,竟有十多年未通音讯。他的杂文倒是时时得读。久疏音问之后,终于得到致书相商的机会。1994年,我参与编辑《中国作家自述》,向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组稿,杂文归入散文类,自必请牧惠赐稿。他寄了自叙稿来,紧接着于9月25日追来一信,对附去的简介文字提出意见:“周前已将自叙等资料寄上,谅已收到。你们所写的简介,关于我的作品,其中有《且闲斋闲话》一种,我本想改动,后又想应由你们决定,因此未改,经反复考虑,觉得此书不太理想,可否换回别的书(如《歪批水浒》比较近期),我已附有书目,请从中选择,别的书亦可……其余较受重视的为《杂文杂谈》……请酌。”由此信可知他对自己作品心中有一杆秤,《杂文杂谈》是以杂文谈论杂文,他称之为杂文式的评论。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这次征稿的认真态度,虽是附见的简介亦斟酌再三。为征稿事还有两次信件往还。今全录一信如下:
  尔龄同志:
  来函诵悉。现遵嘱寄上所需资料,如仍缺什么,请来信示知。
  既然有稿酬(我几次收到的类似约稿,还得我出钱,因此才有写信一问之动机),请把它变成一本书寄我,不足之款,另寄。
  专此顺颂
  编安
  牧惠(1999)9,13。
  读此来信使我惊奇:像他这样的名家,竟然还有书刊要他出钱才得用稿(还说是约稿呢)。前信问及有无稿酬,此信通知我以稿酬购一册《自述》,他知道这书印张多,故疑稿酬不足以抵书款。后来我函告他无须虑及此事,待书印成,购书款只占两千字稿酬的四分之一,此事由出版社办妥。
  书籍出得慢了一些,有劳牧惠兄在两年后来函询问。尽管这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事,但也足以使我汗颜。
  牧惠兄与我,以文字之交始,以文字之交终。说得好听一点,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只有自认疏懒,没有尽可能寻求请益,斯为憾耳。
  [王尔龄先生(1931-2017)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也是本刊老作者,本文系王尔龄先生遗稿,发表以志纪念。]                         責任编辑 周峥嵘
其他文献
在出版社做图书编辑工作,有一个职业优势就是能结识交往名人,“名人”是编辑的“衣食父母”,组到了“名人”的书稿,书稿质量和市场销路得到了保证,编辑发愁的生计问题就解决了,就有好米下锅了。  1985年至2002年,我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世纪90年代初幸得副总编辑曹伯言先生引荐和安排,我认识了美籍华人文史大家唐德刚先生。在与唐先生十几年的交往中,我由做唐先生《胡适口述自传》(未删节大陆版)、《
期刊
1971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来消息传出:美国总统尼克松不久也要来华访问,举国为之轰动。据闻,党中央拟定了一条在国内民众中接待尼克松的外交方针,主要浓缩为16个字,即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待之以礼,不强加人。此方针还曾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传达到各省、各地区直至各基层单位,传达过程中再三强调:地、富、反、坏、右等“专政对象”不能听传达。普通革命群众听过
期刊
诗,是缪斯,也是青少年的情侣。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上海和平中学度过的,喜欢文学,尤其爱读新诗,从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一路读下来,一直读到新中国的中青年诗人,诸如闻捷、沙鸥、未央、流沙河、邵燕祥等等,不仅读,而且也学着写。当时中学里有个文学爱好者小组,十几个人,还编了一个墙报。我就在墙报上胡乱地发表自己的诗作,究竟写了多少,写了什么,至今了无痕迹,只记得我在《解放日报·朝花版》上写
期刊
去年我曾在《百年潮》上发表《我的母亲——著名华侨女记者黄薇》一文,介绍了我母亲黄薇作为华侨记者,1938年赴延安采访受到毛主席宴请、在敌后根据地与白求恩长谈、1949年陪同参加完新政协筹备会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去北方考察等独特经历,因篇幅所限,我母亲丰富的人生经历未能全面呈现,因此,我根据母亲晚年撰写的回忆录《风雨人生》又作了部分补充,写成此文,以兹纪念。  在徐州前线当战地记者  1938年4月,我
期刊
2008年10月18日,一代电影大师谢晋不幸猝死于老家浙江上虞,享年85岁。当人们沉浸在悲痛之中时,网络上竟出现了一则传言,称谢晋导演是死于“一夜风流”,并言辞凿凿,称有证人有证据。一时间,这传言闹得海内外沸沸扬扬,点击量数以千万计。人们真假难辨,议论纷纷。谢晋导演的名声由此受到极大损害。但不久,上海为谢晋导演打响了一场名誉保卫战,人们把它称为一场反击互联网恶性谣言的“经典战役”。该案也被最高人民
期刊
1939年春夏之交,宋庆龄在香港与一辆救护车有一张合影照片。宋庆龄为何要与一辆救护车合影?这辆救护车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1938年,寓居香港的宋庆龄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英文全称China Defence League)。保盟成立后,通过募捐、义演、义卖等活动,坚持“哪里需要援助,哪里的人民在自力解决困难,我们的援助就到哪里” “按照平等、按照比例的原则对所有抗日的人民予以援助”,
期刊
屹立在南京栖霞大道北侧与新仙东路交会处广场斜坡上的毛主席塑像,是南京第一座毛主席塑像,是经多年筛选整修保留下来的,现被定为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它是怎么建成的,至今没有详实的报道。我是亲历此事的当事人,有责任把这历史真实公之于社会。  缘由要从1956年1月11日毛主席到南京说起。他先视察了南京无线电厂,随即前往栖霞区十月村(原名太平村)参观了农民家庭、农业社民校。在田间地头,关切地和农民们交谈
期刊
古来军人皆以建功立业为职志,凭勇力和智慧而求克敌制胜,中外莫不如此。近世欧洲实施授勋制度后,为军人论功授勋予以表彰即蔚成风气。凡重大场合或隆重典仪上,军人佩饰军功勋章荣耀登场的场景,往往给人留以深刻印象。  中国近代国家勋赏制度的创设,始于晚清。进入民国后,则愈益完善化、系统化。且不说北洋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就曾长期施行了授勋制度。1928 年“东北易帜”、全国统一大体完成,国民政府为表彰作
期刊
1965年5月,连接浦西和浦东的上海第一条越江隧道,也是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开建,拉开了成就这座城市交通划时代梦想的序幕。本文主人公是打浦路隧道的建设者奚爱华,通过他的讲述,再次翻开五十余年前那段开创辉煌的不平常的历史篇章。  神秘的“上海信箱4046号”  1959年,上海隧道局设计打浦路隧道方案通过专家组审定,国务院批准该项目为国家基本建设项目。1965年,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成立,开始
期刊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主要描述了女大学生王佳芝与其同伴在珠宝店行刺高级特务易先生的故事。王佳芝的历史原型是爱国女青年郑苹如。1939年12月21日,郑苹如及其同伴在上海静安寺路1的皮货店行刺汉奸丁默邨,此事在上海还是有些影响的。  对于这次的行刺地点,所有文章及影视作品都没有给出过确切的说法。有的说在西比利亚皮货店,有的说在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店,还有的说西比利亚皮货店就是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店。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