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文山先生以牧惠为笔名撰写杂文名世,我有幸与他数通鱼雁,惜乎缘悭一面,不敢妄称“我的朋友牧惠”。自从几年前传来他溘逝的噩耗,就想写点怀旧的文字,却一直未果;近日忽见旧箧中有他的早年来信,由此浮出了一些可忆之事,于是握笔记之。
与牧惠兄的通信,始于“文革”过后,我向广州的《学术研究》投寄拙稿。不多几日,就收到编辑部署名林文山的复信,有云:“寄来的杂文《二十世纪的一个‘神话’》已经付排,如无意外,当在本刊第二期发表。我们希望你今后能给本刊写一些针对学术理论界思想现状而发的杂文和类似本刊‘书海酌蠡’栏目那样的只五六百字的读书札记之类的文字,如何?有暇请来信。欢迎你的稿子。”此信是1979年2月21日付邮的,所说“第二期”就是当年4月的那一期。刊出后,他除了寄来样刊外,又从刊物中拆出单篇印件10份,一并附来。拆掉10本刊物,即可分篇寄赠当期各个作者,这个办法并非他的首创,但做起来却有些费事,已经很少有期刊编辑乐此不疲了。对作者而言,则便于保存、编集,那时复印机尚少见,当然是可感之举。
此后,我遵嘱续写,杂文之外又为“书海酌蠡”栏写点小考证、短札记。他收稿即审,非常及时。同年8月21日来信说:“16日信并书海酌蠡稿均收到。谢谢你不断地给我们寄来稿件。书海酌蠡稿已发排,拟编入第五期(9月底出版),以后盼能不时写些这类稿件。寄来的杂文我们力争能用一些,因为稿挤,有时拖得(久)又用不上了,歉甚。我们发的杂文,想就学术界的思想方面发些议论,又得带点学术性。”信里又一次示知编辑部的要求,但我的生活和知识状况,使我难能应命,只得表示歉疚。
这年10月11日的复函,说及拙稿和相关的事情:“寄来的三份《书海》稿均已发排,争取这一期都用上,谢谢。我请了三个月假,去干别的事,以后有稿,请径寄编辑部,《书海》稿可寄编辑部刘心予同志。”所谓“去干别的事”,指调动工作,后来他调北京《求是》杂志编辑部。这是那位责编刘先生来信中告知的。
牧惠调京后,竟有十多年未通音讯。他的杂文倒是时时得读。久疏音问之后,终于得到致书相商的机会。1994年,我参与编辑《中国作家自述》,向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组稿,杂文归入散文类,自必请牧惠赐稿。他寄了自叙稿来,紧接着于9月25日追来一信,对附去的简介文字提出意见:“周前已将自叙等资料寄上,谅已收到。你们所写的简介,关于我的作品,其中有《且闲斋闲话》一种,我本想改动,后又想应由你们决定,因此未改,经反复考虑,觉得此书不太理想,可否换回别的书(如《歪批水浒》比较近期),我已附有书目,请从中选择,别的书亦可……其余较受重视的为《杂文杂谈》……请酌。”由此信可知他对自己作品心中有一杆秤,《杂文杂谈》是以杂文谈论杂文,他称之为杂文式的评论。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这次征稿的认真态度,虽是附见的简介亦斟酌再三。为征稿事还有两次信件往还。今全录一信如下:
尔龄同志:
来函诵悉。现遵嘱寄上所需资料,如仍缺什么,请来信示知。
既然有稿酬(我几次收到的类似约稿,还得我出钱,因此才有写信一问之动机),请把它变成一本书寄我,不足之款,另寄。
专此顺颂
编安
牧惠(1999)9,13。
读此来信使我惊奇:像他这样的名家,竟然还有书刊要他出钱才得用稿(还说是约稿呢)。前信问及有无稿酬,此信通知我以稿酬购一册《自述》,他知道这书印张多,故疑稿酬不足以抵书款。后来我函告他无须虑及此事,待书印成,购书款只占两千字稿酬的四分之一,此事由出版社办妥。
书籍出得慢了一些,有劳牧惠兄在两年后来函询问。尽管这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事,但也足以使我汗颜。
牧惠兄与我,以文字之交始,以文字之交终。说得好听一点,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只有自认疏懒,没有尽可能寻求请益,斯为憾耳。
[王尔龄先生(1931-2017)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也是本刊老作者,本文系王尔龄先生遗稿,发表以志纪念。] 責任编辑 周峥嵘
与牧惠兄的通信,始于“文革”过后,我向广州的《学术研究》投寄拙稿。不多几日,就收到编辑部署名林文山的复信,有云:“寄来的杂文《二十世纪的一个‘神话’》已经付排,如无意外,当在本刊第二期发表。我们希望你今后能给本刊写一些针对学术理论界思想现状而发的杂文和类似本刊‘书海酌蠡’栏目那样的只五六百字的读书札记之类的文字,如何?有暇请来信。欢迎你的稿子。”此信是1979年2月21日付邮的,所说“第二期”就是当年4月的那一期。刊出后,他除了寄来样刊外,又从刊物中拆出单篇印件10份,一并附来。拆掉10本刊物,即可分篇寄赠当期各个作者,这个办法并非他的首创,但做起来却有些费事,已经很少有期刊编辑乐此不疲了。对作者而言,则便于保存、编集,那时复印机尚少见,当然是可感之举。
此后,我遵嘱续写,杂文之外又为“书海酌蠡”栏写点小考证、短札记。他收稿即审,非常及时。同年8月21日来信说:“16日信并书海酌蠡稿均收到。谢谢你不断地给我们寄来稿件。书海酌蠡稿已发排,拟编入第五期(9月底出版),以后盼能不时写些这类稿件。寄来的杂文我们力争能用一些,因为稿挤,有时拖得(久)又用不上了,歉甚。我们发的杂文,想就学术界的思想方面发些议论,又得带点学术性。”信里又一次示知编辑部的要求,但我的生活和知识状况,使我难能应命,只得表示歉疚。
这年10月11日的复函,说及拙稿和相关的事情:“寄来的三份《书海》稿均已发排,争取这一期都用上,谢谢。我请了三个月假,去干别的事,以后有稿,请径寄编辑部,《书海》稿可寄编辑部刘心予同志。”所谓“去干别的事”,指调动工作,后来他调北京《求是》杂志编辑部。这是那位责编刘先生来信中告知的。
牧惠调京后,竟有十多年未通音讯。他的杂文倒是时时得读。久疏音问之后,终于得到致书相商的机会。1994年,我参与编辑《中国作家自述》,向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组稿,杂文归入散文类,自必请牧惠赐稿。他寄了自叙稿来,紧接着于9月25日追来一信,对附去的简介文字提出意见:“周前已将自叙等资料寄上,谅已收到。你们所写的简介,关于我的作品,其中有《且闲斋闲话》一种,我本想改动,后又想应由你们决定,因此未改,经反复考虑,觉得此书不太理想,可否换回别的书(如《歪批水浒》比较近期),我已附有书目,请从中选择,别的书亦可……其余较受重视的为《杂文杂谈》……请酌。”由此信可知他对自己作品心中有一杆秤,《杂文杂谈》是以杂文谈论杂文,他称之为杂文式的评论。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这次征稿的认真态度,虽是附见的简介亦斟酌再三。为征稿事还有两次信件往还。今全录一信如下:
尔龄同志:
来函诵悉。现遵嘱寄上所需资料,如仍缺什么,请来信示知。
既然有稿酬(我几次收到的类似约稿,还得我出钱,因此才有写信一问之动机),请把它变成一本书寄我,不足之款,另寄。
专此顺颂
编安
牧惠(1999)9,13。
读此来信使我惊奇:像他这样的名家,竟然还有书刊要他出钱才得用稿(还说是约稿呢)。前信问及有无稿酬,此信通知我以稿酬购一册《自述》,他知道这书印张多,故疑稿酬不足以抵书款。后来我函告他无须虑及此事,待书印成,购书款只占两千字稿酬的四分之一,此事由出版社办妥。
书籍出得慢了一些,有劳牧惠兄在两年后来函询问。尽管这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事,但也足以使我汗颜。
牧惠兄与我,以文字之交始,以文字之交终。说得好听一点,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只有自认疏懒,没有尽可能寻求请益,斯为憾耳。
[王尔龄先生(1931-2017)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也是本刊老作者,本文系王尔龄先生遗稿,发表以志纪念。] 責任编辑 周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