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本文从股市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对中国股市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分析了股市文化建设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在遵循引导投资者正确投资和坚持制度与道德双重建设的原则下,就如何建设基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中国特色股市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股市文化;信用文化
作者简介:张杰(1973-),男,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新疆兵团北新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2-0009-04
一、引 言
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证券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8年5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1554.02
万户,B股账户238.06万户;有效账户9850.43万户,在数以亿计的个人投资者中,中小投资者数量稳居全球第一。但是,投资者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掩盖我国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存在的问题。例如,中国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对股东权利提供的保护水平,尽管从总体上已经与所有转轨经济国家相近,但在LLSV指标即衡量中小股东权利的指标上的得分却低于各国水平,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对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不足。这种保护的缺失,导致了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案件屡屡发生,不少上市公司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能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根本在于投资者的投资权益能否得到尊重和保障,而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则在于中国股市的文化建设。
二、股市文化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中国的股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成立之初就采用了西方先进的交易系统和管理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用一二百年走过的道路。在机制的运行以及管理模式上可以说并不落后于西方。然而,西方的股市首先是民间自发产生的,是先有生命,后诞生活体,一切来源于自然。我国的股市则是先创立实体,后赋予生命(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建设远远走在了文化建设的前面,缺乏对于股票市场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重视,而文化因素的缺失使得我国股市问题重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缺乏基础。
(一)股市文化的内涵
股市文化是以信用文化为基础,股权文化为核心,企业文化为支撑,投资理念为表现的一种基于股票交易的群体习惯、市场氛围和组织机制。
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股票市场本身是一种对信用要求更高、合同更为规范的契约经济,信用文化构成了股市文化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信用文化不仅仅表现为社会个体美德,同时也体现为社会整体规则;不仅仅是人自身的道德追求,也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完整人格。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信用制度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股票要发行出去,必须有投资者购买股票。但是,股票是没有偿还期的,必须借助于信用的方式保持其流通性,信用聚集资本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股份公司才能扩大其规模。
股权文化涵盖了对维护股东利益、股权价值评估、投资者权益保护和股权投资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等一系列价值的认同。一个充分发展的股权文化将使投资者的权益在全社会得到尊重和保护,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投资的方式选择、对风险的认识及其有关的社会条件和理念,也是与股权文化有关的重要内容。另外,公司治理结构也与股权文化紧密相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近年来股权革命、股东积极参与主义和股权文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采取公司治理导向的投资策略,不同国家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趋同的变化,若干共同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成为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变迁的统一基础。社会、媒体、会计师、分析师等各个方面都要充分发挥独立、客观的约束和监督作用,这种约束有助于股权文化的建立,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从根本上为保护投资者奠定社会和文化上的基础。
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我国的上市公司虽然沿用了西方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却没有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构建适合于自身的企业文化是当前每一个上市公司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股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理念构成了股市文化的一部分。正确的投资理念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得最好的收益,同时让股市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实现资本的资源优化。不同的股市文化会表现出不同的投资理念以及相应的投资行为。美国超级投资家成功的背景,他们不是“炒”股成功的,他们成功的基础是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带给美国投资人巨大的财富。除了企业,美国还有完善的管理人市场和信息市场以及对股东权益的大力保护,这也是巴菲特赖以生存的土壤。但中国没有。中国多数企业上市的目的,是从投资者口袋里圈钱,而不是给投资者带来财富。众多的中小投资者入市的目的是“投机”而不是“投资”,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现阶段我国的股市为何投机盛行,而价值投资理念难以确立其主导地位的缘由了。但正是由于股市中不能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导致我国股市出现股价结构不合理、市盈率高居不下的尴尬局面,股市资源配置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一些劣质公司占有大量股市资源。
(二)股市文化建设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股市文化的法律意义在于股市的参与主体在交易中平等的地位,即对于收益的平等,对于风险的平等。对于投资者来讲,投资股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对于企业来讲,其目的是为了融到发展需要的资金。双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投资者购买企业的股票就与企业构成了契约合同关系。但是股份制的特点决定了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只有流通转让性,而不具备偿还性。这就决定了在这种契约关系中,中小投资者是属于弱势群体,承担着较高的风险,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平等的。西方证券交易所设立的最初目的也是为了保护投资者,规范交易行为,减少投资风险,促进投资而设立的。后来许许多多监管法规的出台也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股市文化的发展实质上也就是围绕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投资展开的。而我国的股市从一开始就缺乏相应的股市文化氛围。众多中小投资者成为股市发展的最大的贡献者,同时也成为股市风险的最大承担者。他们不但没能从股市的发展中获取应得的收益,反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如果说,股市的发展历史就是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历史,那么,没有投资者权益保护就没有股市的稳定与发展。而股市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规,需要透明的市场,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更需要健康的股市文化。没有文化支撑的制度形同虚设,没有文化的监管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文化支撑的股市缺乏成长的肥沃土壤,很难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三、基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股市文化建设
(一)破立并存,扬新弃旧
要搞好股市文化建设就必须对市场中旧的文化流毒给予彻底批判,并肃清其影响。正确认识股票交易行为是一种投资理财的行为,同投机钻营发不义之财不可同日而语。股市更不是赌场,是为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尽管其中存在一些投机行为,但体现更多的是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及判断力与预测力,而赌场中存在很大的作弊行为与运气的成分,相比之下股市具有很大规律性。对股市中那些“筹码”、“出局”、“与庄共舞”之类的赌场术语应给予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股市新文化。特别是证券投资媒体首先要做到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造成强大舆论声势,废止庄家、坐庄、坐(抬)轿之类的赌场用语,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等规范用语取而代之,彻底扫除投资者都想“跟庄”的赌场之风,净化股票市场。把我国证券市场新文化建设和投资者宣传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建立起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股票市场文化。
(二)加强监管,规范引导
证券管理部门与经营部门应担当起股市文化建设的重任。首先,证券管理部门和经营部门应使证券市场微观基础趋于完善化。通过技术性与制度性的手段来规范证券从业机构和投资者的行为,为股市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其次,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不断完善《证券法》的内容,采用先进的监管手段与策略,加大监管力度,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及时性,增加上市公司的透明度,真正实现股市价值发现的功能。这对于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培养投资性的理财观念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最后,证券部门应担负起传播健康向上的股市文化的责任,引导投资者正确投资,普及和传播股票投资的专业知识,帮助投资者明确股市的功能、投资股票的意义;帮助投资者建立投资性的投资理念,从而使投资者摒弃侥幸的投机心理,防止因盲目冒险带来的投资损失。
(三)道德建设,诚信为本
诚信既是资本市场的道德标准,也是股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诚信为本是贯穿、统领于资本市场全方位、全过程,完全可以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命脉和灵魂。要做好道德建设,必须把握政府诚信、上市公司诚信、职业经理人诚信、金融投资中介机构诚信4个环节。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在上市公司的指标配给,还是股票额度的计划安排,政府及其监管部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自然成为实现股票市场诚信的第一环节。投资人投资于股票市场中的钱,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措施的有力有效保护,更要求在风险自负的市场取向中,有一个良好诚信的氛围、环境,这一任务只能由政府承担。这就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监督管理的诚信质量和程度提出严格要求。其次,上市公司的质量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试金石,而诚信是其质量的主要标准。股民购买股票这一特殊的产品,是买其价值而非使用价值,而其价值的体现完全靠其公开披露的招股书、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等信息,加上股票不能赎回、风险自负的特点,上市公司披露的各种信息的真伪关系到投资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而不是贪婪无休止的圈钱,自然成为对上市公司诚信的质量要求,这一要求不仅关系到公司自身生存的兴衰与成败,也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信誉。所以,上市公司的诚信是资本市场信誉的基础,上市公司经理层的诚信建设必须加强。再次,对于上市公司诚信的建设,还应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业务素质会迅速提升,而最值得思虑的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的道德素质。职业经理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关系着企业管理层与股东权益冲突的正确解决,关系着股市上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当前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的操作情况,充分暴露了中国职业经理人道德素质建设的缺陷。不仅如此,股市上层出不穷的上市公司造假丑闻,股市圈钱行为,变相占有股东资金等现象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理念淡薄有密切关系。因而,目前有很多人提出要进行股权文化建设,以此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最后,由于金融投资市场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投资中介机构的经营活动。因此,中介机构的诚信自然成为上市公司诚信的媒介,上市公司的诚信完全依赖于金融投资中介机构的审计、评估、律师、保荐人报告的信息披露,其诚信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取决于中介机构的诚信程度。诚信的金融投资中介机构是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诚信的保证,而缺乏诚信的投资中介机构是上市公司造假狼狈为奸的同路人,是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罪人。一个健全诚信的资本市场必须要有一个健全诚信的中介机构群体支撑,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尊重投资者,强化与投资者关系管理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和股权文化兴起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成熟,但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尽管近几年监管机构不断加大上市公司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标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但公司治理还远远没有成为企业的一种自觉行为。投资者关系的实施既是尊重投资者、维护投资者权益的行为,更是上市公司战略管理的需要,能够给公司带来有形和无形的利益,它们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向规范化、市场化、机构化发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必将成为改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工具。
(四)成立中小投资者保护协会,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在条件成熟时,应当建立中小投资者保护协会。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因其持股比例小、自身力量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而不积极寻求保护。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地的股东协会制度或中小投资者保护协会制度,将中小投资者组织起来,当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由协会代表或组织中小投资者积极主动保护自身利益,既减少中小投资者行使股东权利的成本,又避免了大股东进一步侵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责任编辑:云 馨)
参考文献:
[1] 周涛.重建以投资者为本的股市文化体系[J].经济工作,2006,(02):122.
[2] 崔萍. 股权文化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09):105.
[3] 徐长香.中国股市文化建设势在必行[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4):78.
[4] 胡汝银、司徒大年.投资者保护的理论和实践[R].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 2002.
[5] 王红征.我国证券市场的信用危机与信用重建[J].河南税务,2002,(09):38.
关键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股市文化;信用文化
作者简介:张杰(1973-),男,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新疆兵团北新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2-0009-04
一、引 言
自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证券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8年5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1554.02
万户,B股账户238.06万户;有效账户9850.43万户,在数以亿计的个人投资者中,中小投资者数量稳居全球第一。但是,投资者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掩盖我国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存在的问题。例如,中国证券市场的法律体系对股东权利提供的保护水平,尽管从总体上已经与所有转轨经济国家相近,但在LLSV指标即衡量中小股东权利的指标上的得分却低于各国水平,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对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不足。这种保护的缺失,导致了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的案件屡屡发生,不少上市公司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能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根本在于投资者的投资权益能否得到尊重和保障,而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则在于中国股市的文化建设。
二、股市文化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中国的股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成立之初就采用了西方先进的交易系统和管理模式。短短几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用一二百年走过的道路。在机制的运行以及管理模式上可以说并不落后于西方。然而,西方的股市首先是民间自发产生的,是先有生命,后诞生活体,一切来源于自然。我国的股市则是先创立实体,后赋予生命(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建设远远走在了文化建设的前面,缺乏对于股票市场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重视,而文化因素的缺失使得我国股市问题重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缺乏基础。
(一)股市文化的内涵
股市文化是以信用文化为基础,股权文化为核心,企业文化为支撑,投资理念为表现的一种基于股票交易的群体习惯、市场氛围和组织机制。
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股票市场本身是一种对信用要求更高、合同更为规范的契约经济,信用文化构成了股市文化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信用文化不仅仅表现为社会个体美德,同时也体现为社会整体规则;不仅仅是人自身的道德追求,也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完整人格。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信用制度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股票要发行出去,必须有投资者购买股票。但是,股票是没有偿还期的,必须借助于信用的方式保持其流通性,信用聚集资本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股份公司才能扩大其规模。
股权文化涵盖了对维护股东利益、股权价值评估、投资者权益保护和股权投资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等一系列价值的认同。一个充分发展的股权文化将使投资者的权益在全社会得到尊重和保护,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投资的方式选择、对风险的认识及其有关的社会条件和理念,也是与股权文化有关的重要内容。另外,公司治理结构也与股权文化紧密相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近年来股权革命、股东积极参与主义和股权文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采取公司治理导向的投资策略,不同国家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趋同的变化,若干共同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成为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变迁的统一基础。社会、媒体、会计师、分析师等各个方面都要充分发挥独立、客观的约束和监督作用,这种约束有助于股权文化的建立,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从根本上为保护投资者奠定社会和文化上的基础。
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文化只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成为长寿公司,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我国的上市公司虽然沿用了西方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却没有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构建适合于自身的企业文化是当前每一个上市公司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股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理念构成了股市文化的一部分。正确的投资理念能够帮助投资者获得最好的收益,同时让股市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实现资本的资源优化。不同的股市文化会表现出不同的投资理念以及相应的投资行为。美国超级投资家成功的背景,他们不是“炒”股成功的,他们成功的基础是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带给美国投资人巨大的财富。除了企业,美国还有完善的管理人市场和信息市场以及对股东权益的大力保护,这也是巴菲特赖以生存的土壤。但中国没有。中国多数企业上市的目的,是从投资者口袋里圈钱,而不是给投资者带来财富。众多的中小投资者入市的目的是“投机”而不是“投资”,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现阶段我国的股市为何投机盛行,而价值投资理念难以确立其主导地位的缘由了。但正是由于股市中不能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导致我国股市出现股价结构不合理、市盈率高居不下的尴尬局面,股市资源配置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一些劣质公司占有大量股市资源。
(二)股市文化建设与中小投资者保护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股市文化的法律意义在于股市的参与主体在交易中平等的地位,即对于收益的平等,对于风险的平等。对于投资者来讲,投资股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对于企业来讲,其目的是为了融到发展需要的资金。双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投资者购买企业的股票就与企业构成了契约合同关系。但是股份制的特点决定了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只有流通转让性,而不具备偿还性。这就决定了在这种契约关系中,中小投资者是属于弱势群体,承担着较高的风险,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平等的。西方证券交易所设立的最初目的也是为了保护投资者,规范交易行为,减少投资风险,促进投资而设立的。后来许许多多监管法规的出台也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股市文化的发展实质上也就是围绕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投资展开的。而我国的股市从一开始就缺乏相应的股市文化氛围。众多中小投资者成为股市发展的最大的贡献者,同时也成为股市风险的最大承担者。他们不但没能从股市的发展中获取应得的收益,反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如果说,股市的发展历史就是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历史,那么,没有投资者权益保护就没有股市的稳定与发展。而股市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规,需要透明的市场,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更需要健康的股市文化。没有文化支撑的制度形同虚设,没有文化的监管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文化支撑的股市缺乏成长的肥沃土壤,很难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三、基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股市文化建设
(一)破立并存,扬新弃旧
要搞好股市文化建设就必须对市场中旧的文化流毒给予彻底批判,并肃清其影响。正确认识股票交易行为是一种投资理财的行为,同投机钻营发不义之财不可同日而语。股市更不是赌场,是为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尽管其中存在一些投机行为,但体现更多的是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及判断力与预测力,而赌场中存在很大的作弊行为与运气的成分,相比之下股市具有很大规律性。对股市中那些“筹码”、“出局”、“与庄共舞”之类的赌场术语应给予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股市新文化。特别是证券投资媒体首先要做到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造成强大舆论声势,废止庄家、坐庄、坐(抬)轿之类的赌场用语,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等规范用语取而代之,彻底扫除投资者都想“跟庄”的赌场之风,净化股票市场。把我国证券市场新文化建设和投资者宣传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建立起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股票市场文化。
(二)加强监管,规范引导
证券管理部门与经营部门应担当起股市文化建设的重任。首先,证券管理部门和经营部门应使证券市场微观基础趋于完善化。通过技术性与制度性的手段来规范证券从业机构和投资者的行为,为股市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其次,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不断完善《证券法》的内容,采用先进的监管手段与策略,加大监管力度,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及时性,增加上市公司的透明度,真正实现股市价值发现的功能。这对于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培养投资性的理财观念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最后,证券部门应担负起传播健康向上的股市文化的责任,引导投资者正确投资,普及和传播股票投资的专业知识,帮助投资者明确股市的功能、投资股票的意义;帮助投资者建立投资性的投资理念,从而使投资者摒弃侥幸的投机心理,防止因盲目冒险带来的投资损失。
(三)道德建设,诚信为本
诚信既是资本市场的道德标准,也是股市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诚信为本是贯穿、统领于资本市场全方位、全过程,完全可以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命脉和灵魂。要做好道德建设,必须把握政府诚信、上市公司诚信、职业经理人诚信、金融投资中介机构诚信4个环节。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在上市公司的指标配给,还是股票额度的计划安排,政府及其监管部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自然成为实现股票市场诚信的第一环节。投资人投资于股票市场中的钱,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措施的有力有效保护,更要求在风险自负的市场取向中,有一个良好诚信的氛围、环境,这一任务只能由政府承担。这就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政策和监督管理的诚信质量和程度提出严格要求。其次,上市公司的质量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试金石,而诚信是其质量的主要标准。股民购买股票这一特殊的产品,是买其价值而非使用价值,而其价值的体现完全靠其公开披露的招股书、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等信息,加上股票不能赎回、风险自负的特点,上市公司披露的各种信息的真伪关系到投资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而不是贪婪无休止的圈钱,自然成为对上市公司诚信的质量要求,这一要求不仅关系到公司自身生存的兴衰与成败,也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信誉。所以,上市公司的诚信是资本市场信誉的基础,上市公司经理层的诚信建设必须加强。再次,对于上市公司诚信的建设,还应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业务素质会迅速提升,而最值得思虑的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的道德素质。职业经理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关系着企业管理层与股东权益冲突的正确解决,关系着股市上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当前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的操作情况,充分暴露了中国职业经理人道德素质建设的缺陷。不仅如此,股市上层出不穷的上市公司造假丑闻,股市圈钱行为,变相占有股东资金等现象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理念淡薄有密切关系。因而,目前有很多人提出要进行股权文化建设,以此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最后,由于金融投资市场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投资中介机构的经营活动。因此,中介机构的诚信自然成为上市公司诚信的媒介,上市公司的诚信完全依赖于金融投资中介机构的审计、评估、律师、保荐人报告的信息披露,其诚信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取决于中介机构的诚信程度。诚信的金融投资中介机构是上市公司及资本市场诚信的保证,而缺乏诚信的投资中介机构是上市公司造假狼狈为奸的同路人,是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罪人。一个健全诚信的资本市场必须要有一个健全诚信的中介机构群体支撑,这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尊重投资者,强化与投资者关系管理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证券市场发展和股权文化兴起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成熟,但对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尽管近几年监管机构不断加大上市公司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标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但公司治理还远远没有成为企业的一种自觉行为。投资者关系的实施既是尊重投资者、维护投资者权益的行为,更是上市公司战略管理的需要,能够给公司带来有形和无形的利益,它们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向规范化、市场化、机构化发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必将成为改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工具。
(四)成立中小投资者保护协会,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在条件成熟时,应当建立中小投资者保护协会。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因其持股比例小、自身力量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而不积极寻求保护。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地的股东协会制度或中小投资者保护协会制度,将中小投资者组织起来,当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由协会代表或组织中小投资者积极主动保护自身利益,既减少中小投资者行使股东权利的成本,又避免了大股东进一步侵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责任编辑:云 馨)
参考文献:
[1] 周涛.重建以投资者为本的股市文化体系[J].经济工作,2006,(02):122.
[2] 崔萍. 股权文化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09):105.
[3] 徐长香.中国股市文化建设势在必行[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4):78.
[4] 胡汝银、司徒大年.投资者保护的理论和实践[R].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 2002.
[5] 王红征.我国证券市场的信用危机与信用重建[J].河南税务,2002,(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