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恩浩荡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如梭,转眼到了1949年10月1日,胜利的曙光终于照亮千疮百孔的中华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党组织没有忘记林祥谦和他的革命斗争伴侣陈桂贞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中共中央就在《人民日报》上不断刊登寻找林祥谦烈士家属的启事。林祥谦在家乡时,名为“元德”,本地人不知祥谦就是元德,加上陈桂贞未将祥谦壮烈牺牲的事实告诉过他人,所以启事虽然连续刊登,但陈桂贞并不知晓。那时还发生了一个插曲—有人趁机冒名顶替,想领取抚恤金,后组织查明不符,又继续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再后来,宗亲林祥鳞在福州政府机关工作,偶然翻阅报纸时看到这个重要的启事。他拿了报纸,马上从福州赶回尚干,把这特大消息告诉陈桂贞,并把报纸递给她看。陈桂贞一看,热泪夺眶而出,心中充满无限感激,随即托林祥鳞拟份电报回复。
  电报发出不久,中共中央就派人来到尚干核实。接着,全国总工会、武汉工会、福建省总工会和各界人士纷纷来到陈桂贞旧居探望,带来许多慰问品。尚干七里一时轰动,人们知道家乡出了一位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陈桂贞由衷地流露出欣喜和感恩之情,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制度。



  195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宪法草案公布。6月17日,区长亲自带着报纸到陈桂贞家,给她讲解宪法草案的精神。当听到宪法草案里明确规定了我们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时,陈桂贞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欢喜和感动。她想起丈夫生前常常对自己说的话:“将来我们要建立一个社会,在那个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欺侮,完全平等,完全自由。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上生出来,而是要人流血流汗去争取来的。”如今,丈夫31年前的希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工人阶级翻身做主人了,不再是奴隶和被屠杀的对象,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我愿意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贡献出我的一切;同时我要很好地教育我的儿子,要他学习他父亲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遵照毛主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指示,为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福建日报》,1954年7月29日)
  1957年,听到有人说出反对社会主义的话,陈桂贞再次在《福建日报》上发表声明,她说:“这一天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几十年奋斗流血,是千万个和祥谦一样的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可是,今天有人居然胡说社会主义不好……祥谦烈士就是1922年的共产党,就是为了今天才被反动派杀害。我要告诉他们,今天已是人民的天下,不是过去军阀国民党统治的天下。我要问他们和谁是一条心,不要党领导,要谁领导,不要社会主义,要什么主义,我还要告诉工人同志,祥谦和千万个烈士的血不能白流。我要和工人阶级一起坚决保卫千万个烈士用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福建日报》,1957年6月17日)
  对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出巨大牺牲的烈士遗孀陈桂贞,中共中央给予很高的荣誉。1955年、1956年、1959年,陈桂贞三次出席全国烈士军属和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董必武副主席、罗荣桓元帅、陈赓大将的亲切接见,并同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刘少奇、邓小平等合影留念;1959年和1964年,陈桂贞分别当选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福建省妇联执行委员、省政协委员、闽侯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祥谦公社名誉社长等职;1960年7月,陈桂贞终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她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周年庆祝活动;1968年10月,她应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邀请参加欢迎阿尔巴尼亚党政等外国代表团来华活动。
  对于陈桂贞的入党,孙子林耀武回忆道:“奶奶是在祥谦公社社长林喜来的见证下,实现了日思夜想的入党心愿。在入党的当天晚上,奶奶召集全家人,站在我爷爷相片前,告慰我爷爷她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她会带领全家人继续为做好铁路各项工作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全部力量。之后,我经常看到奶奶在油灯下翻看那本心爱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中共中央还非常关心陈桂贞的住房问题,在尚干洋中村与过浦村交界处,兴建仿別墅式的两层楼,楼前有平埕和花园,楼后有花圃,名曰“祥庐”。1963年3月3日,公社党委和乡亲们帮她搬入宽敞而明亮的新居,让她安度晚年。
  为了发扬烈士不畏牺牲的精神,继承烈士遗志,中共中央于1960年开始筹建“二七”烈士林祥谦陵园,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于园址的选择,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派专人小组,配合烈士家属翻山越岭,实地考察。最初选择的是离烈士家乡较近的蓝田山支脉龟山,经过再三周密考察,认为山地虽好,但尚干地处半岛,有淘江一水之隔,上面没有桥梁通行,外地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前来瞻仰祥谦陵园的话极其不便,遂改在福厦公路东侧枕峰狮头山。
  祥谦陵园建筑规模宏大,分期施工,陵墓率先建成。1961年1月31日,林祥谦灵柩从枕峰黄土山迁葬至枕峰狮头山,即今祥谦陵园。陈绍宽副省长等党政首长参加灵柩迁葬仪式,亲自护灵。同时,林其庄和林元成的灵柩也移葬于陵墓后山上。
  1963年初,祥谦陵园基本建成,占地面积41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陵园内有烈士雕像、纪念堂、烈士墓、千人广场等纪念性建筑。陵园大门两边有“祥谦陵园”隶书石刻4个大字。上118层石阶后,雄伟的纪念堂上“二七烈士纪念堂”7个大字和位于纪念堂后面半球形烈士墓上的“二七烈士林祥谦之墓”9个大字,均系当代书法家郭沫若所书。1964年1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为纪念堂题字“二七烈士永垂不朽”。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香凝为纪念堂画了一幅梅花,象征烈士像寒梅那样斗傲霜雪。
其他文献
1917年11月,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第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看到了曙光,也给京汉铁路工人带来了翻身解放的希望。  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
期刊
青禾是在夏天以年段前20岁的成绩进入中学的,她还记得,那天太阳很大,阳光刺得让人睁不开眼。妈妈在外面等她,不一会儿竟然下起了雨,妈妈紧张兮兮,不小心把手机掉进了水坑里。  老师很照顾青禾,青禾的位置是班级里最中间的,同桌是年段第一的同学,甚至连附近坐的人都是班上最优秀的。青禾自己也很有底,她早早上过培训班,公式原理早已烂熟于心,音标语法也学了七八分,语文更是有打小的基础。所以刚入学的青禾可以很轻松
期刊
陈家庄有位叫振兴的老汉,这天在自家院子里喂完鸡,正准备进屋喝点水,没想到片干部大水进了院,见面就直接问道:“考虑得怎么样了大叔?”振兴老汉摇摇头道:“我还是那句话,要扒房子谁爱扒谁扒,我是不扒,你就这样向村里汇报吧。”大水无奈地摇摇头走了。  下午,村主任老邓给他打电话,要他到村里去一趟。振兴老汉想,去就去,也没什么可怕的。等他进了村大院见了老邓,往沙发上一坐,就直接问道:“邓主任,我来了,有什么
期刊
1910年与陈桂贞订婚时,林祥谦已在马尾造船厂当了4年学徒。  这天,陈桂贞独自在义溪边洗着一大盆衣服。冬天的溪水从山上蜿蜒流下,寒凉刺骨,陈桂贞的双手被冻得通红,她忍不住向手掌心哈了几口热气。突然,她听见身后似乎有动静,转身一看,是林祥谦正在几米开外的榕树下局促不前。虽然两人在订婚前见过面,但恋人的突然出现还是让陈桂贞的脸瞬间与双手一样通红,低下头,心跳如眼前欢畅流淌的义溪水一样叮咚作响。见自己
期刊
1  古城兖州有座嵫山,山下有个故县村,这里就是“坐怀不乱真君子”柳下惠的故里,整个村的村民不姓展就姓柳。可村东却有一处“郑氏庄园”,这座庄园占地十几亩,4进14庭百余间房,院内各种树木葳蕤,亭台楼阁林立,还有一个大大的后花园。一个外姓人怎会在此拥有这样一座豪宅呢?这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乾隆年间的一个晚秋时节,齐鲁大地连续十几天阴雨,道路泥泞不堪,一位推着药材的汉子艰难地跋涉在大禹路上,离家还有
期刊
黎明前的战场上,地火在不断喷涌蔓延。为了响应全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更大范围地团结起来反抗资本家的剥削,筹备会决定1923年2月1日在郑州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1923年1月底,林祥谦以江岸分工会委员长的身份,赴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然而,正当工人们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之中时,危机已悄然来临。  京汉铁路管理局局长赵继贤一面假意允许总工会成立,一面密电吴佩孚,请求他对总工会成立大会“予以防
期刊
成化七年,举子邱良栋进京赶考,行至北直隶丰城芦湾村时,见天色已晚,就到村中借宿。  村头有户人家,倒也干净,腾出间屋来让他住。吃过晚饭,邱良栋就关上房门,秉烛看书。直看到夜半三更,邱良栋眼有些花,看字已然不清。他揉揉眼睛站起身来,推开窗子一看,但见月色清明,不觉兴致大增,出门来赏月色。  来到村口,忽然看到有两个人影鬼鬼祟祟地过来,邱良栋忙着闪身藏住。夜行之人,八成不是什么好货色,还是躲开为妙。却
期刊
一天,林祥谦从夜校回来,兴奋地告诉陈桂贞:“我作为代表,马上要去长辛店机厂学习他们办工人俱乐部的经验。学成归来,我们江岸就要正式办起工人俱乐部。到时,就要联合江岸所有的铁路工人同敌人拉开架势斗争了。”陈桂贞问道:“这长辛店离江岸多远?”得知有2000多里时,她一声惊呼:“这么远?”听说北方正兵荒马乱的,丈夫跑这么远,会不会危险?但是,她转念一想,干革命工作哪能贪生怕死?古有奋勇追歼入侵倭寇的尚干乡
期刊
1  大明崇祯年间,直隶河间知府陈成浩,专门爱吃子牙河中的黑鱼。那黑鱼肉质细嫩,少刺无鳞,是绝佳的美味佳肴。陈成浩命令子牙河边的渔民轮流供奉,若是哪家没能及时奉上,就会棍棒伺候。  这一天,轮到了李家村的李老六供鱼。李老六自然不敢怠慢,一早就带着家什来到河边,可逮了一天,只逮到了几条鲤鱼,竟没逮到一条黑鱼。眼见着天色已晚,看来今天是逮不到黑鱼了,这顿板子也是躲不过去了。李老六一屁股坐在河边,不禁唉
期刊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陈桂贞的处境愈加艰难。1928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派专人以福建同乡会名义,帮助陈桂贞携带两个孩子,躲过敌人的眼睛,护送三口棺椁从水路运回家乡尚干。  启程了,陈桂贞一左一右地搂着两个孩子坐在船头,目视着江水滔滔向东流。多年前,丈夫就是顺着这条水路逆流而上,带自己离开故乡谋生,如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