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汉语”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线语料库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借助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结合线下相的课堂教学活动,重新构建“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并提出了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的措施,以提高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探索利用在线数据库资源实现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在线语料库;现代汉语;教学模式改革
“现代汉语”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多数高校采用的现代汉语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由中等教育模式迈入高等教育模式的重要一步,也是由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向学术能力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化和提升。
一、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练习为辅。学生普遍反映课程枯燥乏味,知识点全靠记忆背诵,学习兴趣降低,自主学习能力差。不仅如此,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语言学理论轻松易得的错觉。学生习惯于将教材的观点作为定论,被动地学习现有的理论观点,并且不加争辩地全盘接受。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理论和方法,看似对教材的知识点没有任何疑问,但是通过多次考察和调研发现,学生无法将这些理论方法应用于分析语言现象;或者仅限于对教材中给出的例子比较熟悉,对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却缺乏敏感性,从而导致缺乏探究语言问题的热情。
近些年,基于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语料库产生并迅速普及,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甚至对于某些长久以来被学界普遍接受的规律和观点形成了冲击。黄廖本《现代汉语》教材在2007年至2017年的十一年时间里,增订了三次。现代汉语教学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二、在线语料库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所谓“语料库”指的是“经科学取样和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将大量的语言现象及语言学资料整合成电子语料库,并部署在互联网上,供广大用户检索,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线语料库”。
首先,互联网上有很多可利用的在线语据库。各类在线数据库建设成果丰硕。一方面,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免费的可实现在线检索的数据库。常见的大型语言学在线语料库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发的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智能研究院研发的BCC语料库,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联合研发的语料库在线等等。这些在线语料库收录了庞大的数据,覆盖面广,数据清晰,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也购置了一批学术性数据库,可供在校学生检索和免费下载。
其次,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适宜采用在线语料库。“现代汉语”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获得的。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只能传授一些结论,缺乏直观的语料。在线数据库恰好能够解决这个难题,为语言学规律、理论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为教师的课堂讲授提供了材料的支撑。对于现代汉语课程的初学者而言,在语感尚未培养起来的阶段,借助庞大的语料库能够直接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寻找到数据的支持。
再次,校园网的建设为在线课堂提供了技术保障。近年来,随着高校网络教育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校校园网建设不断升级,为师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学习途径。目前我校所有教室的教学电脑都实现了网络覆盖。教学楼全面实现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师生使用个人电脑和手机皆可免费上网。学校全面部署“云课堂”,“云课堂”通过互联网界面,就可以实现与世界各地用户同步分享教学资源和数据,使课堂中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等变得非常的高效便捷。还有“雨课堂”的普及,直接推动了混合式教学的快速普及。针对本科生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面向研究生的“研课堂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知识资源信息整合成网络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视频和课件,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实现教学的主要手段。
三、基于在线语料库的教学模式实践
(一)教学方式改革
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根据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设计,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课前发布预习作业、课堂答疑引导探索、课后延伸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支持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鼓励学生向科研领域与应用领域进一步延伸。
1.科研能力培养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是语法部分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在课前,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并对教材中出现的例词进行分类。课堂时间由教师总结学生课前预习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在预习中对教材中的一些观点有疑惑。有学生指出:“嘀咕”“唠叨”等所谓“只能进入AABB式而不能进入ABAB式”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引发了全班同学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电脑或手机在CCL语料库中查找语料用例,证实自己的想法。学生迅速地从语料库中筛选出四个例子。学生认为这四个用例都可以证明“嘀咕”“唠叨”是可以进入“ABAB式”的。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四个用例。有学生通过深入分析用例,发现了新的问题,指出,这种现象在语料库里只出现了几例,“嘀咕嘀咕”只出现在老舍的两个作品中,孤例不可信。而“唠叨唠叨再唠叨”是修辞的反复用法,不该归为重叠式。两种观点的交锋,激发了更多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课堂的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把此问题作为延伸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倾向自由组合成项目团队,完成调查报告。这些成果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从事科研的严谨精神和基本技能。同时,挖掘和储备一些励志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
2.实践应用转化
现代汉语课程不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师范类学生的核心课程。识字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一环,师范生如何将汉字结构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小学语文授课的实践中,反映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 汉字的结构是《现代汉语》上册“文字”一章的核心内容,其中“六书说”是教学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在课前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教学视频和《汉字构形学》参考书,并布置学习任务:“自选一汉字,运用汉字结构的理论方法进行讲解。要求:1.充分运用在线语料库和在线工具书。2.面向小学生,讲解准确、简单、通俗;3.四人一组,自由组合,小组成员分工协作;4.制作PPT,每小组选一代表课堂讲解,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课堂阶段由学生讲课为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小组学习讨论的成果,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由于针对的是小学生,对学情的分析把握也成为考验学生对教学教法的初步应用和探索。讲解环节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包括对知识部分汉字构造的分析是否准确,还涉及教学设计、教学方法、PPT制作,以及仪容仪态的点评。
在延伸学习阶段,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科创项目,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任务获得的成果与科创项目适当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基于在线语料库的内容改革
现代汉语的理论和观点通常都是基于对大量的语言现象分析而得到的。最初,包括现代汉语在内的语言研究方法,主要凭借研究者对材料的主观感受与判断的定性研究。当时主要是受技术条件的局限。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语言研究的方法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趋向于更加精确的量化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的方法获得的数据和用例,比起传统的靠个人经验积累所得,对于透过语言现象归纳规律更具有客观性。庞大的在线语料库对传统语料收集方式的颠覆,有必要来对学界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观点进行重新审视,并且有条件对语言学的前沿问题展开讨论。
《现代汉语》下册词类部分,讲到“区别词”知识点时,。传统的讲授方法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区别词的定义,然后举例分析区别词的语法特征。而回避了关于区别词归属问题的争议。其实,“区别词”是语法学界非常有爭议的一类词,所以学生在中学语文课上甚至没有听过这类词。目前,区别词的归属问题依然存在巨大争议,主要有三种代表观点,黄廖本将其从形容词中独立出来,认为是加词中的一类。这种归类是否合理?我们调整了教材的讲解顺序,而是选择从争议入手启发学生的思考。选择教材里给出的典型区别词“男”“女”“共同”三个词为例,让学生通过检索语料库,粗略归类筛选出一部分例子。学生自主归纳出区别词的主要语法特征“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教师进一步追问“这三个词能不能像形容词一样,做谓语?”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语料库的语料。在利用语料库的句子进行分析时,有学生提出,“男”“女”和“共同”的组合能力不一样,并举出了例子。进而发现了“共同”不但可以与名词组合作定语,还可以与动词组合作状语。因此,“男”“女”和“共同”由于组合能力不同,可以分成两类。整个求证过程,由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即可利用手机端登录语料库进行现场操作,获得了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
教材在讲到副词的语法特征时写到:“副词大都能作状语,几乎都能修饰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1]使用了“大都”、“几乎”、“近半”等词表示限定,但是这些依靠个人经验积累得出约数是否经得起推敲,当时无法验证。然而,在线语料库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技术条件。教师通过检索CCL语料库,给学生展现出其中一个词的所有语料。但是,副词数量众多,每一个副词都有上千万的语料。如何处理这么庞大的数据?一方面,可以借助在线语料库自带的模块;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分类,分小组,分工进行筛选分类统计。用具体的统计数据验证相关结论,让学生体验到每一个观点都不是凭空得出的。在学习新技术的同时,适当引入课程思政内容,让学生树立为科学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使用在线语料库的效果反馈
2019年秋季学期选取了参与课程改革的一个教学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和结果见表1。本次参与调查的是2018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共计87名学生,共收回问卷85份。由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对各调查项目中的满意率(满意/较满意)都超过了80%,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基于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是认可的。多数学生掌握了在线语料库的使用方法,并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语言学习和研究中,并对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在线语料库的应用明显提升了学生对语言课程的学习兴趣。80%的学生可以将在线语料库应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中,但是,仍有近两成学生还没有尝试在其他课程中使用在线语料库。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是重新构建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基于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成果对于解决语言类其他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9.
作者简介:王毅(1983-),女,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从事“现代汉语”教学研究。
济南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在线数据库的语言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号:J1801。
关键词:在线语料库;现代汉语;教学模式改革
“现代汉语”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多数高校采用的现代汉语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由中等教育模式迈入高等教育模式的重要一步,也是由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向学术能力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化和提升。
一、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练习为辅。学生普遍反映课程枯燥乏味,知识点全靠记忆背诵,学习兴趣降低,自主学习能力差。不仅如此,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语言学理论轻松易得的错觉。学生习惯于将教材的观点作为定论,被动地学习现有的理论观点,并且不加争辩地全盘接受。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理论和方法,看似对教材的知识点没有任何疑问,但是通过多次考察和调研发现,学生无法将这些理论方法应用于分析语言现象;或者仅限于对教材中给出的例子比较熟悉,对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却缺乏敏感性,从而导致缺乏探究语言问题的热情。
近些年,基于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语料库产生并迅速普及,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甚至对于某些长久以来被学界普遍接受的规律和观点形成了冲击。黄廖本《现代汉语》教材在2007年至2017年的十一年时间里,增订了三次。现代汉语教学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二、在线语料库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所谓“语料库”指的是“经科学取样和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将大量的语言现象及语言学资料整合成电子语料库,并部署在互联网上,供广大用户检索,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线语料库”。
首先,互联网上有很多可利用的在线语据库。各类在线数据库建设成果丰硕。一方面,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免费的可实现在线检索的数据库。常见的大型语言学在线语料库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发的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智能研究院研发的BCC语料库,北京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联合研发的语料库在线等等。这些在线语料库收录了庞大的数据,覆盖面广,数据清晰,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也购置了一批学术性数据库,可供在校学生检索和免费下载。
其次,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适宜采用在线语料库。“现代汉语”的理论是建立在对大量语言事实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获得的。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只能传授一些结论,缺乏直观的语料。在线数据库恰好能够解决这个难题,为语言学规律、理论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为教师的课堂讲授提供了材料的支撑。对于现代汉语课程的初学者而言,在语感尚未培养起来的阶段,借助庞大的语料库能够直接发现一些语言现象,寻找到数据的支持。
再次,校园网的建设为在线课堂提供了技术保障。近年来,随着高校网络教育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校校园网建设不断升级,为师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学习途径。目前我校所有教室的教学电脑都实现了网络覆盖。教学楼全面实现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师生使用个人电脑和手机皆可免费上网。学校全面部署“云课堂”,“云课堂”通过互联网界面,就可以实现与世界各地用户同步分享教学资源和数据,使课堂中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等变得非常的高效便捷。还有“雨课堂”的普及,直接推动了混合式教学的快速普及。针对本科生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面向研究生的“研课堂平台”,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知识资源信息整合成网络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视频和课件,作为课前预习的资料。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实现教学的主要手段。
三、基于在线语料库的教学模式实践
(一)教学方式改革
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根据现代汉语课程内容的设计,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课前发布预习作业、课堂答疑引导探索、课后延伸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支持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鼓励学生向科研领域与应用领域进一步延伸。
1.科研能力培养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是语法部分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在课前,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并对教材中出现的例词进行分类。课堂时间由教师总结学生课前预习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在预习中对教材中的一些观点有疑惑。有学生指出:“嘀咕”“唠叨”等所谓“只能进入AABB式而不能进入ABAB式”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引发了全班同学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电脑或手机在CCL语料库中查找语料用例,证实自己的想法。学生迅速地从语料库中筛选出四个例子。学生认为这四个用例都可以证明“嘀咕”“唠叨”是可以进入“ABAB式”的。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四个用例。有学生通过深入分析用例,发现了新的问题,指出,这种现象在语料库里只出现了几例,“嘀咕嘀咕”只出现在老舍的两个作品中,孤例不可信。而“唠叨唠叨再唠叨”是修辞的反复用法,不该归为重叠式。两种观点的交锋,激发了更多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课堂的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把此问题作为延伸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倾向自由组合成项目团队,完成调查报告。这些成果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从事科研的严谨精神和基本技能。同时,挖掘和储备一些励志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
2.实践应用转化
现代汉语课程不仅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师范类学生的核心课程。识字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一环,师范生如何将汉字结构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小学语文授课的实践中,反映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 汉字的结构是《现代汉语》上册“文字”一章的核心内容,其中“六书说”是教学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在课前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教学视频和《汉字构形学》参考书,并布置学习任务:“自选一汉字,运用汉字结构的理论方法进行讲解。要求:1.充分运用在线语料库和在线工具书。2.面向小学生,讲解准确、简单、通俗;3.四人一组,自由组合,小组成员分工协作;4.制作PPT,每小组选一代表课堂讲解,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课堂阶段由学生讲课为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小组学习讨论的成果,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由于针对的是小学生,对学情的分析把握也成为考验学生对教学教法的初步应用和探索。讲解环节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包括对知识部分汉字构造的分析是否准确,还涉及教学设计、教学方法、PPT制作,以及仪容仪态的点评。
在延伸学习阶段,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科创项目,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任务获得的成果与科创项目适当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基于在线语料库的内容改革
现代汉语的理论和观点通常都是基于对大量的语言现象分析而得到的。最初,包括现代汉语在内的语言研究方法,主要凭借研究者对材料的主观感受与判断的定性研究。当时主要是受技术条件的局限。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语言研究的方法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趋向于更加精确的量化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的方法获得的数据和用例,比起传统的靠个人经验积累所得,对于透过语言现象归纳规律更具有客观性。庞大的在线语料库对传统语料收集方式的颠覆,有必要来对学界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观点进行重新审视,并且有条件对语言学的前沿问题展开讨论。
《现代汉语》下册词类部分,讲到“区别词”知识点时,。传统的讲授方法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区别词的定义,然后举例分析区别词的语法特征。而回避了关于区别词归属问题的争议。其实,“区别词”是语法学界非常有爭议的一类词,所以学生在中学语文课上甚至没有听过这类词。目前,区别词的归属问题依然存在巨大争议,主要有三种代表观点,黄廖本将其从形容词中独立出来,认为是加词中的一类。这种归类是否合理?我们调整了教材的讲解顺序,而是选择从争议入手启发学生的思考。选择教材里给出的典型区别词“男”“女”“共同”三个词为例,让学生通过检索语料库,粗略归类筛选出一部分例子。学生自主归纳出区别词的主要语法特征“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教师进一步追问“这三个词能不能像形容词一样,做谓语?”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语料库的语料。在利用语料库的句子进行分析时,有学生提出,“男”“女”和“共同”的组合能力不一样,并举出了例子。进而发现了“共同”不但可以与名词组合作定语,还可以与动词组合作状语。因此,“男”“女”和“共同”由于组合能力不同,可以分成两类。整个求证过程,由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即可利用手机端登录语料库进行现场操作,获得了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
教材在讲到副词的语法特征时写到:“副词大都能作状语,几乎都能修饰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1]使用了“大都”、“几乎”、“近半”等词表示限定,但是这些依靠个人经验积累得出约数是否经得起推敲,当时无法验证。然而,在线语料库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技术条件。教师通过检索CCL语料库,给学生展现出其中一个词的所有语料。但是,副词数量众多,每一个副词都有上千万的语料。如何处理这么庞大的数据?一方面,可以借助在线语料库自带的模块;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分类,分小组,分工进行筛选分类统计。用具体的统计数据验证相关结论,让学生体验到每一个观点都不是凭空得出的。在学习新技术的同时,适当引入课程思政内容,让学生树立为科学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使用在线语料库的效果反馈
2019年秋季学期选取了参与课程改革的一个教学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和结果见表1。本次参与调查的是2018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共计87名学生,共收回问卷85份。由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对各调查项目中的满意率(满意/较满意)都超过了80%,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基于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是认可的。多数学生掌握了在线语料库的使用方法,并可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语言学习和研究中,并对学习效果比较满意。在线语料库的应用明显提升了学生对语言课程的学习兴趣。80%的学生可以将在线语料库应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中,但是,仍有近两成学生还没有尝试在其他课程中使用在线语料库。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是重新构建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基于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成果对于解决语言类其他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9.
作者简介:王毅(1983-),女,山东济南人,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从事“现代汉语”教学研究。
济南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在线数据库的语言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阶段性成果,项目号:J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