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表面的胜利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企业而言,100亿的营业额似乎是成功的里程碑。大企业常以100亿为胜利的标志,中型企业以它为奋斗的目标,而小企业把它当作美好的梦想。那么,100亿到底能否代表成功?100亿到底有多少故事可讲?100亿这个光环的背后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100亿的魅力
  
  营业额超过100亿的企业,和小企业截然不同。它们有先进的生产线、干净整洁的车间、宏伟的总部大楼,还有振奋人心的标语和口号,以及楼前的喷泉、周围的草坪、造型独特的肖像和吉祥物,都传递着同一个信息“我们很强大”。
  中国企业的规模都不大,100亿似乎是个天文数字,让人高不可攀。所以,超过100亿的企业会拥有巨大的魅力,引起社会公众的仰慕。
  ·对顾客而言:100亿意味着“实力雄厚”、“值得信赖”,他们愿意选择这些企业的产品,降低消费风险。
  ·对政府而言:在管辖的行政区域内,超过100亿的企业能有几个呢?100亿企业理所当然成为其政绩的一部分。为了通过这个企业带动周边经济,政府还会想方设法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支持。
  ·对媒体而言:1 00亿企业是一块“肥肉”,无论广告收入还是新闻宣传,都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就算这些企业哪一天暴露丑闻,也是一个提高收视率或阅读率的绝好机会。
  ·对投资者和合作伙伴而言:吸引力也很大,能够规避很多风险,无论投资回报还是业务规模都相对稳定。
  ·对员工而言:好处就更多了,诸如稳定的个人收入、优厚的福利待遇、良好的学习机会等,最立竿见影的就是给他们带来一种荣誉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感觉到无论和外界哪个机构打交道,都会得心应手。
  
  100亿的浮躁
  
  正因为100亿的魅力如此之大,很多企业把它作为成功的标志、努力的方向,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往这个目标冲刺。然而,看似骄人的业绩也是把双刃剑,它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滋长了企业内部浮躁的风气。
  超过100亿的企业,当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创始人开始被媒体追捧,受邀参加各种高层论坛、企业家峰会,搞演讲、作报告,分享所谓“成功之道”。他们还成为著名杂志的封面人物、著名电视节目的特约嘉宾,还会当选什么“10大年度人物”、“最具人气企业家”等称号。就算在公司,他们也要忙着接待政府领导人、社会名流、国际友人等,每天沉浸在公关、接待等“脸面”工作当中。
  当老板在社会给予的光环和荣誉中陶醉时,员工也不逊色,个个觉得自己了不起,对经销商不屑一顾,对供应商不屑一顾,对媒体、广告公司和咨询机构不屑一顾,做什么事情都要占上风,牛气冲天,连看大门的保安都会对你指手划脚。
  他们开始邀请国际明星做品牌代言人,拍摄一支广告片也要去澳大利亚、夏威夷或巴厘岛。他们开始关注奥运会、世界杯、神舟飞船,斥巨资赞助、捐助或取得认证,还借“宣传”的名义举办大型文艺晚会、体育赛事,成立自己的乐队、球队,甚至组团攀登珠穆朗玛峰。他们还会给自己的企业拍摄电影、电视剧和MTV等,“大手笔”处处可见。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把总部搬到北京或上海,要把厂区装扮成“世博园”,把经理人办公室布置成“人民大会堂”,还要自建培训中心、星级酒店……浮躁、傲慢、本末倒置的风气笼罩着整个企业。
  把企业规模做到100亿是很值得称道的,然而令人深思的是,正是这100亿掩盖了很多问题,“一好百好”的浮躁侵蚀着这些企业的竞争力甚至生命力。
  
  


  100亿的真相:洞察百亿企业的经营绩效
  
  业绩构成结构复杂。核心业务不够突出,盈利能力低下
  “营业额100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其他业务收入30亿;销售费用12亿;利润2.5亿……”看到这样一个财务报表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可能是“这家企业的业绩还不错”。但是,再仔细看看其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感觉可能就不那么良好了。
  首先,从业绩构成结构上看,这些企业对外公布的营业额基本都是合并报表数据,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绩合在一起的报告。中国绝大部分百亿企业的子公司数不胜数,少则三五十家,多则上百家。这些子公司的业绩全部加起来,再算上母公司的业绩,才拼凑够100亿人民币。这表明母公司的营业额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各子公司的营业额更是少得可怜。
  其次,从主营业务收入和非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看,在不少百亿企业里,非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很大,低则10%,高则30%不等。非主营业务是什么?就是和主营业务毫不相干的业务收入。比如你是做食品的,你的非主营业务就是房地产、酒店、物流、包装加工等,这些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大,说明企业的主营业务做得并不是很大,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作是其主营业务所处行业的百亿企业。这种多元化经营,与GE相比根本就是两码事——不要忘记杰克·韦尔奇经典的多元化经营规则:“第一,第二,没有第三。”
  再次,从主打产品和非主打产品的比例看,情况也不乐观。目前的百亿企业,基本都是多品类、多品种经营,品类至少有10~20种,品种至少有100~200种,如果要数SKU就更多了,少则700~800个,多则1000~2000个,很多主打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连一半都达不到。更糟糕的是,他们的销售额是按照出库标准计算的,在通路上到底沉淀了多少亿的产品,还是个可怕的未知数。
  最后,从集团和子公司的盈利能力上看,很多百亿企业利润率也就是1%~4%。他们的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都是在合并报表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所以“看上去挺美”,查看子公司的报表就会发现,恰恰是主营业务或主打产品亏得一塌糊涂,那点利润都是非主营业务或非主打产品创造的。不少企业家都是辩解高手,他们能找出N个理由,证明这么做是多么正确。但从经营角度看,这样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结构,很难与他们的“高调”相匹配。
  
  资产构成结构不科学,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不强
  中国大部分百亿企业,基本都是采用“资本运作”方式“壮大”起来的,到处收购、控股或参股企业,在收购资产的同时也接收了包袱。这样一来,不良资产问题、资产和负债问题、资产的变现能力等问题就困扰着百亿巨头们。
  首先,资产和负债的比例不合理。在“快速壮大”的理念之下,总是想“小马拉大车”,尽一切可能负债经营,导致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很多企业高达60%~70%。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家有魄力和能力用债权人的钱来经营,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的偿债能力问题。如果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指标来分析,出来的数字肯定也会与100 亿的“光辉形象”不匹配。
  其次,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例不合理。由于资本运作的水分和非正规操作,整个集团的固定资产膨胀很快,在总资产里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流动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小,资产变现能力越来越差,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账面上的资产将不翼而飞,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原因很简单,在兼并和收购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不良资产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再次,看存货周转率。由于品种繁多、生产基地分散、物流能力受限,加上产销衔接不当等诸多原因,百亿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也不尽如人意,资金占用量大,存货变现速度缓慢,营运效率低下。虽然不少企业开始引进MRP、ERP等系统,但大部分是作表面文章,在实际运作当中并没有带来更高的效率。
  最后,我们看总资产周转率。由于资本扩张速度过快,总资产的账面数膨胀也过快,在很多百亿企业里出现这种怪现象:资产总额比销售收入还要高。也就是销售收入刚刚到100亿,总资产却早就超过了100亿。外行一看,“哇,好大的规模!”但内行一看就知道,这家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是多么低。
  
  各品类在细分市场上的地位不够突出
  很多百亿企业看上去呼风唤雨,势不可挡,但把产品放到所处的细分市场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个个苍白无力。多品牌经营的企业绝大部分产品在其细分市场更是连前3名都排不上。
  那么,谁排在他们前面呢?大多是国际品牌,它们在中国的营业额也许不够庞大,却占据了很多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
  当然,也有个别业绩好的企业,比如伊利和蒙牛的纯牛奶、乳饮料以及冰激凌,确实做到了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或前3名,而且在个别细分市场上打败了雀巢、达能等国际品牌。但其他企业呢?情况就不太乐观了,那么多的百亿企业,那么多的产品种类,真正在一个细分市场上确保领先地位的屈指可数。
  也许这些企业会提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自己是最棒的,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理由就是农村市场。他们会说:“中国有8亿农民,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必将提高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外资企业不会做农村市场,这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时间和空间,我们完全可以用农村来包围城市。”
  事实是这样的吗?别的不提,可口可乐和宝洁产品的“下乡”就足以推翻这个观点。不要认为跨国公司是“傻瓜”,更不要认为他们不懂农村市场的运作。通过10多年摸索,他们已经交足了学费,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理性的运作理念和强劲的执行能力,只要战略上决定要进入农村市场,我们有多少企业是他们的对手呢?
  
  100亿的真相:洞察百亿企业的品牌价值
  
  很多百亿企业,都在自己网站的醒目位置发布所谓的品牌资产评估额,88亿、111亿、136亿等。乍一看,真是令人振奋的数字,但这些“星光灿烂”的品牌在市场上、在消费者心目中却没那么辉煌。为什么评估机构所评估的品牌价值,与市场上的品牌健康指数背道而驰呢?
  
  


  品牌架构不科学
  在品牌架构的搭建方面,绝大多数企业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百亿企业也不例外。如果归纳它们的做法,会得到两种极端的结论:要么单一品牌延伸到底,要么多品牌各自为政。这就带来3大难题:
  首先,母品牌的延伸遭遇真正的水土不服。在品牌延伸上,中国最成功的案例可能非“海尔”莫属,品牌从“白色家电”延伸到“黑色家电”,再从“黑色家电”延伸到IT、通讯和电子产品。这证明了品牌延伸的能力,也误导了无数个“小兄弟”,他们都以海尔为例,“你看,海尔可以,我们怎么就不可以?”于是,无数企业的品牌往无数个方向延伸,结果却处处充满了陷阱。其实海尔也有失败的案例,这说明一个品牌的延伸能力再强,也是有限度的。
  其次,母品牌与子品牌之间的关系不紧密,彼此支撑和推进的力量薄弱,这更是诸多百亿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因为大部分子品牌的诞生,都不是市场经济规则下的“计划生育”,而是在兼并和收购过程中从被收购方“领养”的“弃儿”,这些品牌的定位、形象和母品牌的定位、形象风马牛不相及。这样,虽然在产权关系上是“一家人”,但在品牌认知上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只好继续“单打独斗”,导致兼并后真正的、该发挥的力量没有得到发挥。
  最后,子品牌缺乏“灌溉”与“呵护”,侏儒症日趋严重。中国被收购的企业基本都是活不下去的企业,他们的品牌本身就是弱势品牌。母公司关注自己的母品牌,缺乏对兼并品牌的“灌溉”和“呵护”,这些品牌很难获得新的生命力,沦落为“永远长不大”的矮子,不管到哪个市场都是挨打的对象。有些企业,更在兼并后干脆让这些品牌“自生自灭”。如此,导致百亿企业除了自己的母品牌以外,没有几个像样的独立品牌或副品牌。
  
  品牌内涵不清晰
  由于每个品牌的内涵不够清晰,难以成为强势品牌。品牌内涵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认同(含品牌联想)和品牌个性,在这3点上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
  首先,品牌核心价值失去焦点,在消费者心目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区隔。笔者曾在一家营业额超过600亿的大型汽车制造商做品牌管理培训时问:“怎么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们的品牌?”答案五花八门。再问到奔驰、宝马、沃尔沃时,答案却惊人地一致。这说明我们的品牌缺乏明确的价值定位,缺乏明确的利益提供方式,消费者根本无法把你和别人区分开来。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频繁出现“品牌雷同”的根本原因。
  其次,品牌各种认同之间彼此侵蚀,削弱品牌的说服能力。如果对百亿企业的品牌做消费者测试,你就会发现,品牌认同比较发散,与定位的紧密度不强,甚至认同之间有很多冲突。一个营业额超过70亿的牛奶品牌,在市场研究中暴露出这样的矛盾:目标顾客认为这个品牌是天然的、健康的、高品质的、新鲜的、创新的等,但他们又认为这个品牌工艺落后、价格便宜、略显土气等。同样的样本,却反馈矛盾的信息,这个品牌肯定有问题。看看耐克的品牌认同:物超所值、耐用、好看、轻快、跑步时感觉软、新的平衡等,这些认同之间没有冲突,而且与耐克“专业”的定位联系很紧密。
  最后,品牌个性平庸,难以赢得消费者的忠诚。百亿企业的品牌定位和认同,即便有些不清晰或凌乱,多少还能总结出来,但大多数的品牌个性却显得十分平庸,甚至消费者根本说不出那些品牌的个性到底是什么。比如要问消费者“伊利牛奶和蒙牛牛奶的品牌个性有何不同”、“青岛啤酒和燕京的品牌个性有何不同”、“茅台酒与五粮液的品牌个性有何不同”,多数消费者肯定会无法回答。品牌个性是捍卫忠诚的重要武器,中国很多品牌忠诚度低,这和 品牌个性不突出有直接关系。
  
  100亿的真相:洞察百亿企业的战略战术
  
  中国企业做到100亿,不外乎是大家都死死盯住主流市场,也就是做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中低端产品。这样做不能说不对,因为不这么做销量怎么上来呢?然而,在这样的做法下,营销战略可能存在着致命的缺点。战略规划“雾里看花”,必然导致战术与执行的“零敲碎打”。
  
  


  “全”与“专”的徘徊
  我们的百亿企业,绝大部分是“一个好汉带领一批老弱病残去打仗”。“大而全”、“小而全”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然而真正能在市场上占领优势地位的产品和品牌却少之又少。如果问为什么开发这么多产品,回答者几乎异口同声:“大企业做大市场,小企业做小市场,难道你没有见过大医院吗?科室不是很多吗?”遗憾的是,这种“遍地开花”的战略设计并没有让企业茁壮成长,反而使企业遍体鳞伤,“有市场的产品没有利润,有利润的产品没有市场”等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少数老板和专业人士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但在政府、证券市场、社会舆论等诸多压力下,还是把规模放在企业目标的第一位。很多企业家虽然缺乏底气,但仍然做出热情洋溢的样子,大会小会说:“我们用全球的资源做全国市场,在不久的将来要挺进世界500强。”于是,“全”与“专”的徘徊,已经成为百亿企业“难以割舍的温柔”。
  
  “异”与“同”的博弈
  我们的企业家们口口声声说“模仿只能维持生命,创新才能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的较量中,到底要跟随还是要另辟蹊径,却难倒了无数企业。虽然“跟随”看上去十分安全,但很多企业在跟随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快乐。同样,不少企业也找不到更加合适的、能够阻止对手跟进的差异化策略,不管想出什么招,很快大家就一哄而上了。“精明”的企业家们打了个小算盘,走差异化道路失败的成本比跟随得到的利润还要大,所以干脆采取“跟随为主,差异为辅”的方式。然而,这种“夹在中间”的战略思想,同样也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忽左忽右的战略设计,让战术和执行失去方向,零敲碎打就成了百亿企业不得不关注的营销问题。
  
  “分”与“合”的冲突
  百亿企业和中小企业不同,它有一定的能力去做想做的事情。他们试图把全集团的媒介投放合在一起;试图把销售渠道上的资源共享最大化;试图以集团的名义组织大型推广活动等。但在集团化运作的过程中,“分”是组织特征所导致的必然趋势,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产品,要求大家必须分头行动。于是,各事业部和子公司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市场部、销售部、配送部等营销组织。组织架构一旦形成,由于管理机制、人员素质等诸多问题,各事业部的营销行为就开始“我行我素”,很快就与集团公司“合”的思想大相径庭。但集团公司似乎并没有因此而顺应趋势,反而想用它的权力和实力来驾驭全局,甚至小小的市场调查权都要集中到集团公司手里。问题是,虽然“分”和“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竞争优势反而被大大削弱。
  
  “技”与“能”的差错
  百亿企业在技术和设备引进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很多人自豪地认为“我们的生产线是中国最大的”、“我们的技术装备是世界一流的”、“我们是整个亚洲的样板工厂”。但我们的企业在核心技术的拥有能力上仍然薄弱,一旦要开发全新产品,还是要看别人的“脸色”。极少数企业经过技术交易和自主开发拥有了核心技术,但在营销层面的创新能力方面却受到限制,屡屡上演“开着宝马赶集”的尴尬情景。 企业有没有核心技术是硬件系统,创新能力强不强是软件系统,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就会得出上面的矩阵(如上图)。在此矩阵中,要拥有真正的竞争优势,必须往右上方的象限走。
  但是,从一个“既没有核心技术,又没有创新能力”的初级阶段往“既有核心技术,又有创新能力”的高级阶段过渡时,无论走哪条路,都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归结起来就是最根本的3大问题:资金、人才和机制。虽然说“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但是天公不作美,我们的企业很难在资金和人才这两大资源上有真正的突破,就算有了突破,由于机制问题,这些资源也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蒙牛奶片的困惑、汇源“他+她”水的消失等,都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的不少百亿企业看上去“虎虎有威”,其实不过是一捅即破的“纸老虎”,给竞争对手提供了太多的可乘之机。
  
  100亿的真相:洞察百亿企业的营销管理
  
  百亿企业已经是正规军了,正规军的指挥和驾驭不同于游击队,他们有没有完成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呢?
  
  业务流程设计不科学或形同虚设,企业内耗日趋严重
  百亿企业已经意识到流程与制度的重要性,于是复杂的流程图、厚厚的规章制度开始出台。每个经理人桌子上或书架上都摆放着一本接一本、印刷精美的业务流程手册和规章制度汇编,让人感觉“这家企业多么规范”。然而,这些流程和制度从设计到实施却暴露出种种问题,本来要通过规范作业提高效率,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首先,流程设计“一厢情愿”,缺乏科学性是很多企业的一大瓶颈。企业自己设计流程,由于没有良好的设计工具,流程会过于简单或片面,要么遗漏很多重要环节,要么前后冲突;请咨询公司设计流程,看上去规范而完整,但由于咨询公司对企业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深,导致流程过于复杂或理想化,根本无法实施。
  其次,流程实施“支离破碎”。也许企业通过“外脑”和“内脑”的碰撞,能够设计出一套相对科学的业务流程,但实施是更大的瓶颈。因为流程的设计者往往不是实施者,实施者往往是多年来习惯于“自由散漫”的基层员工或中层经理人,虽然企业三番五次做流程实施培训,但往往流于形式,培训结束大家依然故我。或者,对流程的理解过于教条,本来流畅的业务因为新流程而变得复杂,引发部门矛盾或人事冲突,企业内耗加大。
  最后,流程评估“千差万别”。一套流程诞生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评估和优化,可在很多企业,评估工作跟不上节奏,要么评估标准“缺斤短两”,要么评估者意见走向极端。于是,只要不利于执行者个人利益的业务流程,最后都被认为是“绊脚石”,被抛弃或扭曲。正如一位百亿企业的产品经理的感叹:“那些流程只是给别人看的,不是自己用的。”
  
  组织职能的缺陷和冲突,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通常情况下,是业务流程决定组织架构,但在中国企业恰恰相反,是组织架构决定业务流程。所以,在 中国企业里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组织形式,比如把战略研究部门划归市场部、把公关职能划归行政部、把促销职能划归销售部等。这种奇怪的组织架构本身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组织职能的缺陷和冲突导致组织效率下降。
  首先,组织职能缺失,对企业的稳健经营带来巨大隐患。很多公司在开例会时,一般是销售部先发言,其次是市场部,然后是配送部和生产部,如果有战略研究部,能在行政部前面发言就已经不错了。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发言顺序,却反映出企业的组织问题:市场部的陪衬角色,以及对战略研究部的轻视。很多百亿企业,迄今还处在“推销导向”阶段,市场部与战略研究部的职能设计和岗位编制出现致命漏洞,比如,市场部连像样的产品(品牌)管理职能都不健全,要么上千个SKU只有一个产品经理,要么产品经理连一分钱的预算都没有;战略研究总监常常是光杆司令,连像样的数据分析和战略管理的工具都没有,整个企业基本上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其次,组织职能冲突。这在营销部门尤为突出,比如,市场部有促销活动的策划权,而销售部也有同样的权利;市场部有新产品开发权,而技术部也有;销售部有产销安排权,而配送部也有。这样一来,很多事情频频“撞车”,很多责任相互推诿,营销副总天天忙着协调和解决这些矛盾。
  最后,组织运行错误。组织是划分等级的,在一个组织里每个人只有一个老板,不能越级汇报,也不能越级指挥,然而违反这个最起码的组织运行规则的行为,在百亿企业里却成了家常便饭,从总经理到总监,从总监到专员,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营销人员腐败现象严重,队伍建设出现整体衰竭
  在不少百亿企业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在法律线以上、道德线以下做生意”,意思就是“在不犯法的情况下可以随心所欲”。当一个大型企业的营销人员都用这样的心态做事时,这家企业离衰败就不远了。
  在我们的百亿企业里,洗桑拿、泡酒吧、包KTV、开假发票、要回扣等已经不算腐败,充其量只是“灰色地带”,至多也只是“低级腐败”而已,营销人员的“高级腐败”更加隐蔽,对企业的危害也更严重。
  首先,“营销投资”变味。总体上,企业规模越大花钱越透明,但这并不代表营销投资的科学性。不少百亿企业的经理们腰板很硬,出手很猛,他们信奉“品牌是用钱砸出来的”。于是,这些企业不像中小企业那么谨慎,只要“感觉对头”就往里砸钱,投资错误就算“交学费”,失败就是“大练兵”。营销投资开始变味或扭曲,企业里“会哭的孩子”越来越多,贿赂大区经理、销售总监甚至营销副总的经销商越来越多,拉赞助、搞冠名的媒体也越来越多。说得略为夸张一点,营销费用的支出就像歌里所唱的那样“看不到未来,却挡不住相爱”。
  其次,“团队精神”变味。百亿企业强调建设所谓的“企业文化”,其中谈论最多的话题可能不外乎“团队精神”。刚开始,大家用一种热情和兴趣来探讨“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但后来的事情却让人始料未及,拉帮结派逐渐代替了“团队精神”,从招聘员工到提拔骨干,都是披着“团队”的外衣构建“小团伙”,复杂的裙带关系很快成了不少百亿企业的特征。也因此,很多科学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根本无法运行,这些“团队”成员一旦联名上告,决策者和管理者也不得不“少数服从多数”。
  再次,“各行其责”变味。无数大企业的员工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企业内部办事比在外部办事还难。到底为什么呢?各行其责是流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但因为人和人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各行其责”就变成了“各自为政”,成为了一种钳制手段。比如,市场部提出的促销方案,销售部就是要挑三拣四,目的不在方案的优化上,而在于钳制市场部;好不容易通过的促销方案到执行环节出现问题,要么财务部以各种理由不打款,要么配送部以各种理由不送货。如果把事情告到总经理那里,这些部门也早就准备了充足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在企业的相关流程和制度里还都能找到依据,让总经理也哑口无言。
  最后,“企业风气”变味。百亿企业的经理人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加上“尊重人”的理念滋长了他们“自以为是”的心态,无论到哪里都派头十足。在许多销售区域有这样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大区经理来,顾得上就接送,顾不上就不接送;销售总监来,用现有的车辆接送;营销副总来,租一辆帕萨特或广本接送;总经理来,至少要租奥迪,还有美女和鲜花相伴;要是集团总裁或董事长来,接送仪式就更加隆重了。企业本应永远是一支军队,每个人本应都是时刻准备战斗的士兵,如果如此贪图虚荣享乐,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必将整体衰竭。
  
  100亿:表面的胜利
  
  100亿,也许只是表面的胜利。百亿企业的胜利不可否认,但这份胜利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完美。
  我们所津津乐道的那些优势一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容量大、GDP持续增长、国家优惠政策等——正在失去。做到100亿,就意味着要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就意味着真正的、重量级的竞争即将开始。当原有的竞争优势不再是我们的“制胜法宝”时,当竞争的性质发生根本转变时,我们到底何去何从?
  对中国的百亿企业而言,快速发展是速度,不走弯路也是速度,中途不跌倒更是速度。作为中国经济的骨干力量,作为中国企业的璀璨明珠,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小孩跌倒了,爬起来还可以跑;巨人跌倒了,也许就再也起不来了。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一个企业的成功通常取决于另一个企业的失败。”
  出现一个百亿企业不容易,谁都不希望他们如流星般滑落。如果百亿企业时刻铭记“100亿,表面的胜利”,相信他们离“真正的胜利”就不远了,因为他们将不会轻易失败!
  (编辑:李 智)
其他文献
考核什么,业务员就做什么      案例1:一位老总曾经问道:“绩效考核应该考什么?是根据销量分配收入,还是根据铺货率分配收入?”我们回答:“薪酬是一种导向,你想让业务员做什么,就考核什么。”  案例2:一家企业为了快速开发市场,收入分配按照开发经销商的数量计算,每开发一个经销商提成200元,业务员基本上都完成了任务。但过了几个月,市场上的经销商几乎全部死亡。后来发现,业务员为了多开发客户,把很多
期刊
费用包干的本意是规范费用管理,控制费用支出,然而实施一年后,虽然厂部的销售费用总支出并没有减少,一半以上的片区市场销售却都呈现了下滑势头……    费用包干实行刚满一年,各种问题便暴露出来了,最显著的表现是,一半以上的片区市场销售都呈现出下滑的势头。据调查,主要原因都是市场投入不足。而实际情况是:费用包干以来,厂部的销售费用总支出并没有明显减少,但是,市场上却表现为费用投入大幅度下降,市场运作乏力
期刊
春节前后,是商超渠道食品、糖果、饮料、白酒等产品的旺销季,但还有很多产品和春节的直接联系不大,不是这个时段的消费热门,甚至是冷门产品,那怎么能赶上春节这个“大集”,也红红火火过个年呢?      “漂漂亮亮过新年”  朱建明    日化产品不是春节的应季产品,较难拿到合适的档期和堆头位置。不过,只要突破思维限制,找出亮点,日化产品也能“过个好年”。去年春节,我们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在10家重要卖场进
期刊
2008年1月7日,重庆晨报主办的“加油中国·加油重庆”年度城市品牌营销活动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城市又一次的主动营销行为。自2002年以来,“城市营销”一词在中国越来越热,国内主流媒体开始介入到城市营销活动中来,各地政府也开始把城市营销作为一种区域经济战略,希望通过城市营销对城市形象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然而,城市营销的效果却不够喜人。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名资深评论员说,中国是一个由1000座相同的城市
期刊
曾经是一同打下江山的经销商兄弟,如今羽翼渐丰,却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是“削藩”,摆脱经销商控制,还是立即突围,寻求二次创业?产品型小企业该如何走出困境?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温州的三个沾亲带故的股东组成了一个很典型的家族式企业,主要生产中档男式皮鞋。因为是新手,三个股东研究决定,在营销上要走模仿之路。首先是模仿当时的知名品牌,申请了一个带“福”字样的商标——“福王”,希望借知名品牌的
期刊
2006年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工商联等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了我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创新研究报告,报告综合企业国际竞争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各方面情况,评出了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50强和自主创新十大领军人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两大英雄榜上,以乳业为代表的“三农产业”,一改以往的落后形象,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异军突起,成为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耀眼的明星。 
期刊
在经历了多年“鏖战”之后,一些企业开始觉醒:有价值的竞争优势必须是可以持续的,而这种优势的源头,就在于发现需求,尊重消费者人性——这也是企业营销的突破口。  研究对象:海尔电脑    在当今中国企业的话语中,“创新”几乎成为一个最泛滥的词汇,恰恰是这种对创新的渴求,折射出中国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两个困境:第一,找不到摆脱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战略;第二,创新失效,企业的所谓创新被对手迅速模仿,由创新
期刊
许多国内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失败的原因在于盲目扩张,这种盲目性的根源在于企业的领导者在构建多元化战略时,未进行或未完全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反观内照。  领导者的多元化思维和反观内照是崛起于美国的“总裁修炼”咨询服务内容之一,其针对企业高层个人的人格特征、思维习惯、思考方式、分析逻辑、管理偏好等层面,利用访谈,分专题自专,结构性问卷、专题即兴阐述、专题答卷、描绘思维地图等方式,进行一对一的解剖式分析和建
期刊
2006年11月18日的中国国际车展上,宾利这一来自英国的超豪华汽车品牌再次携其三款名车盛装亮相,其中包括宾利的全新旗舰车型雅骏敞篷轿车(New Azure),售价高达人民币668万元,另外售价648万元每年宾利Mulliner限量生产的雅致Mulliner豪华轿车,以及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四门四座豪华轿车欧陆飞驰(continental Flying Spur),售价338万元。宾利的亮相,成为此次
期刊
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而言,战略之重,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如果将企业目标比作一个蛋的话,那么战略就是将这个蛋孵化成现实所需的环境。只有在战略指导下的策略和战术才具有真正的竞争力。  确定合理可行的战略往往是企业既追崇又无奈的事情。在各企业不断求解的过程中,关于战略的理解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形。最常见的观点有三种:  1,战略无所不能  持此观点者认为战略无所不能,只要战略制定出来了,企业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