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家的归真思想的旅游生态旅游本质探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hao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山水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得以寄情山水,暂时在操心、繁忙、追逐中停顿下来,促使人对生活整体、生命整体、自我本身进行释放、审视、思考,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听命于真正的自我),其核心精神与道家“道法自然”的精神一致,本文旨在探讨道家的归真思想对于探索现代旅游本质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道;道家;归真;山水旅游
  Abstract: In the landscape of tourism activities, tourists can always focussed on landscapes, temporarily in worry, busy, in pursuit of the pause, urge a person for the whole of life, life overall, self release, review, reflection, so that the people truly to freedom (subject to the true self), its core spirit and Taoist "Tao follows consistent spirit natural",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Taoist thought for exploring the essence of tourism to modern significance.
  Keywords: Tao; Taoism; nature; Landscape Tourism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本相互疏远的世界逐渐变为一个地球村,一方面,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丰富的物质消费、社会权利和社会角色的外在刺激,无限制地激发人们的物质欲望,使得人逐渐忘失自己的自由人类的本来面目。在这种状况下。旅游成为探索和体验人生意义、寻求真实自我的良药之一。 对一般人来说,旅游最容易实现,也最容易获得直接的体验。尤其是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得以寄情山水,暂时在操心、繁忙、追逐中停顿下来,得以亲近自己“所自从来”的大自然。
  “道”:“道路”与“在路上”
  道字本义是供行走的道路,又引申为三才(天地人)万物共由之路。“道”是老子、庄子思想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庄子是老子思想最好的继承者和阐发者,其“道”论主要的内涵,与老子基本一致。
  在不同的地方,“道”的意义不尽相同,它除了作为化生万物的本源而具有起源论哲学色彩外,还具有自然、社会、人事关于对立和矛盾运动规律的思想。但正如老子西方的追随者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道”的“原本的” 或“真正切身的”含义就是“道路”。只不过,这里所指的“道路”不再是我们日常语言中所单指的连接物理空间中两个点的路径,它“只能被理解为纯构成的、引发着的湍急之道路。”因而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据《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是“混成”、“周行”、“逝”,“ 远”、“ 反”,不是静止的、现成的被摆放在那里的“实体”或者“规则”,而是永远在一种行进、生发、构成的状态之中。
   “道路”之“道”对于我们理解旅游之“在路上”提供了一种深入其人文内核的参考坐标。旅游并非如我们向来所认为的那样,是可以略浮过去、可有可无、无严肃意义的生活内容,而是在人类深层本性中有其根源、且本身蕴含严肃追求的生活空间。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所谓:“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一切的劳作、一切有所欲求的功利活动,仅仅是指引向“休闲”的途径,充其量只是工具,而“休闲”则直接与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相关。旅游作为一种突出的“在路上”的休闲方式,可以称之为一般人群“形而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普通人摆脱日常生活中技术、规则、功利、情感牵绊的束缚,对自由、真实的自我、自我本来面目的体认成为可能。“道”是万物的生发、也是向本源的回归,是在“周行”的“道路”上,人依于“道”,真正的人生应该“去甚、去奢、去泰”,功利的浮华与生命真正的价值无关,而应该回归朴实无华的自我本性;旅游的“在路上”,同样是在回归自由、真实自我本性的“道路”上,其作用在于人深层的精神世界:以旅游为代表的休闲促使人对生活整体、生命整体、自我本身进行释放、审视、思考,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听命于真正的自我),其核心价值绝对与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无关,而在于“意义的世界”,“精神的世界”,使人的心靈归本、归真,从而有所安顿、有所归依。“道路”之“道”与旅游之“在路上”绝非表象上的一致,而是旅游的本性即合于“道”。
  寄情山水:“道法自然”的旅游模式
  日常生活状态中的人,在种种欲望的驱使下,总是处在操心、繁忙之中,忙于种种计算、劳作、沟通,为名利、规则、技术等等外物所牵制,暂时出离日常状态,寄情山水,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亲和于自己的“所自从来”,“效法于大自然”而生活,也是人的自我归本、归真之途。
  通行本《老子》二十五章有一段有名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通常的理解,“自然”指包含万事万物的自然界、大自然。“道法自然”就是“道效法大自然”。寄情山水,回归于大自然,或者“效法大自然”而生活,也是老子“道法自然”所应有之意。因为在老庄思想中,“无名”、“朴”、“混成”(“混沌”)的大道,在化生万物之后,其质朴的体性仍蕴含于万物之中。因此,天地间之万事万物其原初状态都是自然而素朴的。人也是如此,即人原初的本性是质朴纯真的,与“道”的“无名”、“朴”的体性是相合而非相悖的。以山水林木为主体的大自然远离人类复杂的欲望、不断变化的机心,远离情、欲、机心相互纠结而成的种种牵绊烦恼,以其质朴、真实、宁静而成为生活向往和效法之楷模。“无为”,或者 “无人为”,顺应于人的自我本性、本来面目而生活,这种隐藏于人类本性深处的“形而上”的心理需求,无疑是山水旅游产生的根源。
  在山水旅游活动中,这种归真的心理需求表现为四个层次。(一) 感知层次。大自然所带来的、与日常生活中迥异的视觉的体验(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等),听觉、嗅觉、触觉等生理和感观体验,把旅游者对日常生活中的利欲机心的关注中,转移到无利害关系的声色光影中。 (二) 认知层次。由感官体验而带来对日常生活、自我本性的理性反思,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了解山水于真实自我的意义。不管是刹那间的感悟,还是专题式的寻思,都能对旅游者的生活产生影响。(三)审美层次。旅游者艺术直观式(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的审美体验中,旅游者获得某种心灵的震撼或者沉醉,进一步把旅游者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欲望、机心、牵绊相剥离(在某个瞬间); (四) 超越层次。超验体验是一种超然的情绪体验,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感受。在这种感受中游人忘却了时光的流逝,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差别,从而达到一种庄子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齐物感”与“逍遥游”的境界,真正体会到全身心的放松与自在。
  庄子“真人”之“游”
  庄子把他眼中的理想人格称为“真人”。庄子把“真”字作为思想和生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标,粗略统计,《庄子》中共有六十五个“真”字,包括“真人”、“真宰”、“真君”、“真性”、“真知”、“真是”等说法。
  其实对真人的解读,不一定如我们一般的认知那样神秘玄远。真人,就是真实的人,自己做回自己、按自己的本来面目去生活的人。中国禅宗让人体认自己的“本来面目”,应该就是受到老庄思想的启发。据庄子在《大宗师》中的描述,“真人”单纯而素朴,无机心、无人为,任运自然。把一切沾染了人的机巧心智、矫揉造作的东西撇弃,把原本与人连属一体的天地自然重新送还给人。一般地来说在庄子的思想中,理想的人的理想生活是“逍遥游”。《大宗师》说真人:“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现实中人们之所以不能无机心、无人为,任运自然,症结在于要受到生死、贵贱、贫富、得失、荣辱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逍遥游”在于把所谓德行、事业、是非、荣辱、甚至自我,全都撇开、脱落掉。庄子所说的“吾丧我”,即是把这些相对的、人为的东西所建构的自我全然丢掉,让自然的、真实的自显现出来。
  就剥落机心、剥落一切人为要素、任运自然这一点来说,山水观光旅游中旅游者的“游”,即与庄子的“逍遥游”相同,只是旅游者的生活只是暂时地停留在无功利机心的状态中,最终还是要回归纷扰的日常生活状态,而庄子的真人对于世俗功名是往而不返的。庄子在《天运》篇中,直接提出“釆真之游”的说法,他说:古代道德修养高的至人,把仁当做只是借路,把义当做只是暂住,而游乐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境地,生活于马虎简单、无奢无华的地方,立身于从不施与的园圃。逍遥,便是无为;马虎简单、无奢无华,就易于生存;从不施与,就不会使自己受损也无裨益于他人。古代称这种情况叫做神采真实的遨游。这种釆真之游所激发出来的意象,也正是旅游者在观光过程中所期待的美景:辽阔的天地,寥落的村庄,高耸的山峰、远离尘嚣的深山幽林、明净泛流的溪水等等。心灵安放在这样的情景中,也正是庄子“采真之游”意境的写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之游于山林,只是获得“逍遥游”的一种契机,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或者“釆真之游”,并不是一定是远离社会、隐遁山林的情况下实现的,“大隐隐于世”,真正的逍遥者是心,是内在的精神。
  四、“天人合一”:山水旅游内在本性
  寄情山水,回归于大自然,或者“效法大自然”而生活,与老庄的“天人合一”传统密切相关。现代生态旅游的兴起,也是在传统的天人合一大的思想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把自然做为一个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而不以人的一己意志强加于自然和其他生命,而是静观默察,敬天惜物,充分感悟和审美,达到与自然的平和交流,以天人合一为其最高归旨。
  "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价值是强调人要尊重生命、顺应自然。人与万物所在的宇宙是“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生命是自然整体发展的结果,自然不是人要克服、要战胜的对象,自然也不是服务于人的奴仆。天与人浑然一体,和谐均衡。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城市化进程,让人类离自己的“所自从来”越来越远;不仅如此,无节制的消费、无顾忌的糟蹋、种种不利于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甚至休闲方式、游憩方式,和諧的整体因而日复一日地变得残破不全。老庄劝诫人们“复归于朴”,复归于“混沌”,“道法自然”,复归人类的原始真性,即是要把人从分析辨别的狭隘心境拉回到与天相和谐的苍苍茫茫的原始状态,最终是复归于“道”,复归于天。庄子也指出:“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天与人的合一,不论人是否喜欢,都是合一的,不论人是否认识到,它们都是合一的。把人与自然世界看作是先天合一的,人只是要把握、持守、呵护、照料着这种状态。
  五、余论
  旅游者为何如此钟情于山水?现代所谓“生态旅游”为何如此如火如荼?或许我们可以从现代人紧张焦虑的生活状况、心灵放松的需求等方面给予一个明确的回答,但是这种回答本身却需要进一步追问,为何投身山水却可以让紧张的心灵得到放松?观光旅游只是一种深层生活需求一种突出的形式,这种深层的生活需求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美景和天空的眷顾。因而,对山水旅游兴起之深层人性根源的研究,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我们需要为如此普遍的生活现象探索本体论层次的根源,为我们探索现代旅游的本质途提供参考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779.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冯友兰.贞元六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 钱静.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oo9(8):14一l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从电气安装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方法、调试工作、质量控制工作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以供工作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气安装;施工准备;调试工作;质量控制   Abstract:This articlemainly from the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preparation work,construction met
期刊
摘要:为减轻自然灾害对公路交通的影响,采用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G108线周至、佛坪和宁强段进行了研究。查明了沿线地质构造、岩体性质、河流特征和地下水等主要环境条件,调查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暴雨洪水等27处灾害点,对其中规模较大、成因复杂的7处灾害点进行了详细研究,从线位选择、过程防治和工程防治等3个方面提出了灾害防治对策。本研究可为陕南秦巴山区公路自然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G
期刊
摘 要:城市发展是一项既有创新,又要综合部署的系统工程。本文针对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失衡发展,农村衰败乃至消失现象,提出通过城乡规划方式,加强政府职责,寻求城市与乡村发展和谐。 关键词:城市发展;空心化;协调发展;文化意义   Abstract: City development is both an innov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and comprehensive d
期刊
摘要:地下室污水抽升系统是指将敌地下层卫生间中产生的粪便污水及冲洗水通过收集、提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重力式排污系统,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真空排污系统这三种排污系统,以供参考。  关键词:重力式排污系统;密闭式污水提升装置;真空排污系统  Abstract: In the basement sewage pumping up the system refers to the e
期刊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建筑行业也在随着经济不断进行发展。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的增加。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还不足,不能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控制。这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提高安全意识,不断的改善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顺利进行。本文针对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当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安全问题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提
期刊
摘要:水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 ,是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混凝土中的化学结合水和物理吸附水两种形态的水上。前者参与水泥的水化反应 ,成为水化产物的一部分 ,后者主要处在混凝土内的毛细孔隙中。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水灰比;用水量  Abstract: 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terial of concr
期刊
摘要:本文从蓝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困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蓝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fromthedifficulties of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construction of Lantian co
期刊
摘 要: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勘察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水文地质问题很容易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水文地质的重要性,并且论述了在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关于水文地质重点关注的内容,更好的了解水文地质引起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希望提高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更好的解决勘察过程中出现的水文地质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期刊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在不断进步,市政工程建设也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更新的市政工程来帮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科技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市政工程管理当中也在不断的有新技术、新方法投入应用。但是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如果得不到有效地管理,就不能更好的在市政工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针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探析,对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
期刊
提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是一个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在人类生活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产生和传播,计算机网络不断被非法入侵,重要资料被窃密,甚至由此造成网络系统的瘫痪等,已给各个国家以及众多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到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因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活与生存的大事情,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设法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