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浅析表孔弧形闸门支臂及其支承结构静力特性

来源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孔弧形闸门作为重要的挡水设备,通常承受较大的静水荷载,并且全部经由支臂传递,故支臂及其支承结构的设计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表孔弧形闸门进行建模,采用空间体系计算方法来模拟计算,以期计算结果更贴近实际工作情况,为后续支臂及其支承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掌握观音阁水库水电站运行管理安全状况,文章以安全生产管理为核心,构建水电站运行管理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评估标准、分类级别、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和评估方法.结合各指标调研数据,对各指标无量纲化,采用逐级赋分与加权方法,计算各项指标、准则层及目标层的得分.根据评分结果,提出水电站运行管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观音阁水库水电站运行持续发电提供安全保障.
文章针对蛤蜊河下游段干流基础设施薄弱、岸线破损、植被稀疏、堤防不达标和水环境脆弱等问题,分析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特点,提出优化勘察设计、规范招标投标、创新建管模式、监理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档案管理6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成效显著,为其他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综合评价水利工程质量,文章基于布谷鸟算法(CSA)、蝙蝠算法(BA)、鲸鱼算法(WOA)优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结合TOPSIS模型,构建了水利工程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在项目操作质量、项目管理质量和项目监理监督质量3个方面构建了评价体系.结果表明:CSA-ANN模型在所有模型中精度最高,该方法评价结果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基本一致,同时运算速率更快,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
为了降低140万t/a碳三与碳四分离装置的能耗,利用Petro-SIM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流程进行模拟与优化,建立了碳三与碳四分离装置操作模型,并依据该模型提出了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产品质量指标与实际产品相近,表明该模型可用于优化指导生产;通过模拟计算,在加工负荷为90%,脱异丁烷塔操作压力由0.93 MPa降至0.65 MPa的模拟优化条件下,丙烷、异丁烷和正丁烷摩尔分数依次为97.26%,98.00%,90.00%,理论上可节约蒸汽流量为9.34 t/h;在实际生产中,利用优化后的操作
以蒽和1-十一烯烃为原料,HY型分子筛作催化剂,在微型高压釜中反应得到蒽的烷基化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添加量、物料配比对蒽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80℃,反应压力为3.0 MPa,HY型分子筛质量分数为5%,蒽/1-十一烯烃(摩尔比)为0.77的优化条件下,蒽的转化率达到85.08%.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种烷基化蒽的选择性为48.93%,蒽与1-十一烯烃的反应为多种反应同时进行的复杂烷基化反应.
为改善液压启闭机机架结构的位移情况,文章设计一种基于ANSYS的液压启闭机机架结构拓扑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几何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模型,然后对液压启闭机机架结构预应力状态模态分析,最后设定优化目标函数,完成液压启闭机机架结构拓扑优化.实验证明,此次研究的优化方法不仅改善了结构的位移情况,还降低了最大应力与结构自重.
为了保证隧道长期运行的稳定性,需对开挖岩石表面的喷射混凝土进行健康监测.本文采用冲击回波法和探地雷达技术对喷射混凝土状态进行相关研究,并结合现场试验验证本文检测方法.试验主要模拟三种状态:空隙、脱黏或完全黏结状态,得出冲击回波法结合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喷射混凝土质量的监测效果优于探地雷达.且本文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表明冲击回波法结合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可以估计隧道喷射混凝土的黏结状态.
发生紧急用水事件时,多条供水渠道需要同时运行,因此如何调配多条供水工程渠道,设计合理的应急决策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长距离供水工程渠道应急决策方法.借助WaterGEMS建模软件建立长距离供水工程渠道网络模型,依次为基础构建成本与出水量的综合多目标模型,设置水量供需平衡约束、供水渠道流速约束、供水能力约束、运行水压约束、数量约束、非负约束等条件.在多个约束条件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目标模型,得出长距离供水工程渠道应急决策方案.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得出了3条应急决策组合方案,与实验对比方
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设计融合物探法与回归分析的防渗加固堤坝含水量监测系统.使用物探法评价防渗加固堤坝含水层厚度,绘制防渗加固堤坝厚度预测图示.为了准确的描述与监测防渗加固堤坝含水量,可采用计算防渗加固堤坝水量衰减因子的方式,对防渗加固堤坝的追从性进行分析,并综合回归分析法,监测防渗加固堤坝含水量系数,完成对防渗加固堤坝含水量的监测.通过对比试验,证明设计系统的监测更加准确.
对于安装了在大范围内变化扬程的叶片全可调泵的泵站,调整泵叶片角度是实现最佳运行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最低日常运行成本为目标,同时考虑水头变化时变电价和叶片调整频率,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考虑时变电价和调整泵叶片角度的优化方案比常规方案降低运行成本5.64% ~12.13%.叶片调整频率越高,运行成本越低.如果叶片调整频率超过八次,则最佳运行成本接近于常数.因此,建议每天调整叶片角度四到六次,以节省运行成本并保证泵组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