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背景下的“套子”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讲,阅读应该是一次再创造,可课堂教学中一贯沿袭一种模式,在接触一篇新作品的时候往往要“知人论世”,要介绍作者、介绍背景,这种介绍无形中给读者的阅读一种暗示、一种预设,规定了思考的方向、解读的纬度、评述的时代语境,最终将读者拉回到教参的“定论”中,请君入瓮,钻入专家和教师合谋的“套子”之中。
  而阅读的常态,或日常的阅读,谁给提供那么多的背景资料?难道我们随便读一篇文章非要去查阅一些关于作者、背景的资料不成?因此现在的阅读指导有必要将阅读恢复到阅读实践的常态,让学生尽量在零背景下阅读作品,理解作品的普遍意义,从而对学生有更多有益的启迪。
  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篇文学内涵丰富、解读张力极大的作品,足可“横看成岭侧成峰”,可传统的教材却将别里科夫定性为“沙皇专制的卫道士”、“封建暴君的帮凶”,他的“套子”也就成了沙皇时代特有的一件古董,学生感到似乎和我们没有什么相干,读他何用?如此阅读的兴趣就不会太浓了。
  如果在阅读这篇作品时,我们不介绍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情形会如何呢?我们会发现,学生的阅读会指向更加多元、更加普适的方面,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一直兴味盎然。
  零背景下,我们对“套子”起码会有这样一些理解:
  首先,套子是自我保护的工具。卑怯自闭的人格使别里科夫脆弱而敏感,他承受了太多的嘲笑、捉弄和打击,因此神经高度紧张,“什么都怕”,“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去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去念书写字”。他真正受伤的是心灵,却形而上地借助于一些物品来保护自己。这就使他成了一具活的“套子”陈列架:套鞋、帽子、雨伞、伞套、表套、小刀套、棉大衣、羊毛衫、黑眼镜、竖起的衣领、堵耳朵眼的棉花。他的房间也成了一个特制的套子:狭小的卧室、密闭的帐子、蒙在头上的被子。这种性格很典型,无论哪个时代,怎样的环境中都有可能存在,所以没有背景的局限,学生会理解得更宽泛、更有普遍意义。
  其次,套子是专制高压的产物。任何一个专制的时代,任何一个强权肆虐的环境中,人们大都会蜷缩在某种思想的甲壳中,就如别里科夫惟法令、常规、规矩、报纸等是从,寻求一种保护或“暂得苟安”的心理安慰。因为高压和专制之下,一般没有道理可讲,依据合情合理的规则行事将寸步难行,人们只有依据强权者的意旨。而普通百姓了解这种意旨的途径除了有据可查的公文、法令、报纸之外,恐怕只有人们普遍遵从又确信无虞的“常规”、“规矩”了。专制淫威的普泛超越了时代,突破了国界。时代背景的介绍,只能导致理解的偏狭和拘谨。
  再次,套子是怀旧情结的物化。放在人性的角度来理解,这套子说白了就是一种“怀旧情结”。岁月会将一捧沙枣酿成一杯美酒,对往事的牵挂,对过去的留恋,常常使经历过一点人世沧桑的人都会一往情深地“怀旧”, “旧”就成了一种“套子”。别里科夫“老是歌颂过去”,教“古代语言”,除了安全的考虑,怀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无法容忍柯瓦连科“穿着绣花衬衫出门”,看不惯柯瓦连科和华连卡骑自行车,倒不是因为这些行为有什么离经叛道之处,或对社会、家庭、他人有什么危害,就是因为这都是新生事物,他的记忆中没有类似的情形。创新,需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怀旧,就成了胆小怕事如别里科夫者最安全的保护伞。
  最后,套子是“畏惧变革”的象征。任何建设的前奏都是破坏,任何变革的序曲都是颠覆,所以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不光是一种惰性,还是对现有生活的珍惜。鲁迅先生把中国的历史概括为“做稳奴隶”和“想做奴隶不得”两种时代的交替轮转,其实这种规律具有世界性,放之四海而皆准。别里科夫虽然“做稳了奴隶”,可他的周围还有好多人“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一定会惧怕变革,害怕更加不堪的境遇出现。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同事祈祷迟到、学生吵闹,都会让他神经紧张,战战兢兢。是因为他怕个别人的“越轨”,会累及无辜,使自己“苟安”的日子难以为继。所以这“套子”就成了“惧怕变革”心理的象征,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
  其实,传统的阅读理解已然成为“套子”,教师的阅读教学常常是作茧自缚,我们在指导学生解读“套子”的时候,是否感觉到我们也处在一种无形的“套子”中无力自拔呢?
  (作者单位:白银市平川中学)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说《孔乙己》(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是一篇亦庄亦谐、具有超凡艺术魅力的作品。该文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撷取几个生活片段,不动声
事件回放——    去年的某天下午第二节课,是学校整个语文教研组的听课活动,听的正是我的语文课。之前,为了准备这节讲读课,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与其他几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把这一节课上好。原因有二:一是我对此篇课文比较熟悉,讲过多次,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授课水平;二是还邀请了上级领导来指导。  那天下午上第一节课时,天空忽然阴了下来,像是要下雨的样子。“甭管他,蓄积好情绪上
期刊
一、注意三类特殊词    (一)两面词。两面性的词语如“是否”、“能否”、“多寡”、“好坏”、“是不是”、“有没有”等,可能导致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1. 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2009 年天津卷)(两面与一面不搭配,两个“能否”改为“能”)  2.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
鲁迅先生塑造每一个人物都可谓苦心孤诣,单单从人物的命名上也可见作者的别出心裁。如“祥林嫂”、“孔乙己”、“闰土”、“夏瑜”、“涓生”等等,都有一定的意义。他笔下的祥
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商品价格的确定周英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是企业经营的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它是指销售企业将商品交付顾客时,其货款不是作一次性的收取,而是允许顾客按照约定
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人们已千百次探讨过了,我们试从目标、过程和结果来探讨阅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是阅读目标的写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阅读结果的体现。阅读,具有复杂的内涵,牵扯面很广,因此要走好一条自己的路。  从阅读目标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有自己的目标指向,即便是一次呼吸也能与生存相关联。阅读目标不外乎求知和消闲两类。求知的阅读可分为刻意和随意两种。刻意求知把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使用,文学教育在中学的彻底“复苏”,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探讨高考作文命题视野中的中学文学教育命运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体制下,不管你承认与否,中学文学教育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掌握于高考的那一纸试:卷中的。    一、文学曾经受到百般冷落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既然是艺术,那么它的一个基本特征便是想象和虚构。文学的基本体裁主要有小
近年来,许多盛大的赛事,如体育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主持人大赛、模特大赛、MTV大赛等,都会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对赛事进行精彩的点评。对参赛者而言,专家的点评会让他们明白自身的优势与弱点,明白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就避免了自己今后的慢慢摸索,从而少走弯路,点评的巨大作用确实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教学也是如此,对学生来说,教师因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是他们心目中信赖和崇拜的“专家”。在成长之路上,他
关于对供销社1993年发放的棉花贴息贷款本息挂帐处理的通知供销财联字[1996]第17号一、1993年,根据国务院指示,各地供销社按照《关于国家合同定购棉花实行贴息贷款的通知》(「931财商字第47号)要求,向农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作为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它的价值不仅体现于社会生活的直接应用层面,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