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阻抗分析与化解对策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k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要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计划和培训中。学校在对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设计时必然会面临很多问题。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过程中,F小学积累了宝贵经验。对F小学开发与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阻抗因素以及化解对策的深入探讨会对我国其它学校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阻抗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al for Interna
  -tional Understanding)是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倡導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的相互依赖变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1]目前,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教育研究的焦点话题,其中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就认为是学生适应全球化社会的基本素养。从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开发类型和模式来看,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对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正处在探索阶段。究竟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在学校层面应该如何进行开发和设计,会遭遇哪些困难以及采用何种对策化解,F小学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过程中的阻抗因素
  1.我国国际理解教育深入学校层面研究的薄弱
  目前我国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正处在探索阶段,以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层面。且现有研究成果理论探讨有余,实践操作不足。我国目前缺乏深入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的素养不高
  国际组织倡导国际理解教育之初就一直重视教师国际理解教育素质的培养,并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提出了建议。1948年,第11届国际公共教育大会指出,由于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时新颖性和复杂性,“要求头脑的知悉和心灵的感悟,因而教师本人要有国际理解教育的精神并受到专门的培训,以使其能胜任整个教育必不可少的这部分教学,不论这种教学时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大会提出教师要接受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专门培训,可见国际组织重视教师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中的专门作用。[2]F小学以外语文化年为契机确立了培养地球村小公民的目标,让学生具备国际视野。教师作为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必须首先具有较高的国际素养。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F小学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时,大部分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都比较模糊。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素养不高成了F小学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时遇到的第一个阻抗因素。
  3.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有限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在开展校本课程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以共同的研究兴趣和问题形成了研究的团队,打破了以往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在共同研究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在经历一种课程决策。[3]F小学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时,究竟要开发什么样的内容,没有现成的蓝本可依。F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缺乏专业的课程理论素养与参与科研的实践经历。因此在听到“方案设计”、“制定计划”、“国际理解教育”这些专业术语时,表现出畏难情绪。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有限是F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中要面对的第二个阻抗因素。
  4.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评价难度大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全球问题等国际背景知识,在探究和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国际语言交流的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形成和平、民主、发展的全球视野和胸怀,能够从全人类发展和全球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4]F小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学生在进行完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学习之后,应该如何评价学生是否达成三维目标,是否具备了国际视野等问题都是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价难度大是F小学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中遇到的第三个阻抗因素。
  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中的阻抗化解
  1.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
  在当前我国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研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F小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是F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2.不断加强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
  学校针对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了解不充分的情况,多次开展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学习培训。F小学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在学校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就发放学习材料,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对国际理解教育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剖析。在教师制定学年课程方案过程中,学校及时针对教师设计的主题内容进行反馈,找出大家出现的共性问题,组织相对应集体培训。学校教师在多次国际理解教育的培训中,在同伴群体集体智慧的碰撞中把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教师在边研究边学习的氛围中,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渐提高。
  3.积极加强与外界沟通交流
  F小学在教师国际理解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形下,学校给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加强与外界沟通交流。在学校召开的“东亚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学术研讨会上”,F小学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交流合作。另外,学校还积极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多次派大批教师赴日本、新西兰、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学习考察。学校充分为教师创造了国际理解教育素养提升的空间。
  4.转变传统的课程评价观
  F小学针对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评价难度大的问题积极转变传统课程评价观。学校提出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的国际理解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基于以下视点: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能够从多重角度评价学生,重视每个学生价值感受的能力—即各自的思考、美感的获得。国际理解教育评价的重点应着眼于学生的优点,着眼于学生行为的变化,着眼于学生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学校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学生以自身作为主体对自我进行评价的方法,相互评价—学生们相互促进的评价,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提高,档案袋评价——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收集一定的成果进行的评价活动,指导与学习的过程是沿着流程记录和收集起来。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4
  [2]李晓汝.国际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探析[J].职业教育,2010(23)
  [3]熊梅等著.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0
  [4]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0(1)
  作者简介:
  李水霞(1981—),女,山西长治人,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个性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52WU13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儿子从小就有主见,凡事喜欢自己做主。自上学以来,更像只骄傲的大公鸡,自信满满,把自己当作“有学问,有见识”的大人了。可这个自以为是的小男生,却有着多数男人的共性——做
最近,CCTV综艺频道《文化正午》栏目推出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词为“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情怀,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温暖。”短短几句,朗朗上口,虽平淡无华,但寓意深
庞大而细微的投递网是邮政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邮政行业真正的、最大的优势所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社会对邮政投递的方式、深度
5月29日,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承担的市科委研发基地与研发平台建设项目“面向软件产业的中介服务能力建设”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圆满完成。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协会
为提高邮发报纸的分发效率和质量 ,国家邮政局投资为相关局陆续引进了数条报纸自动分发流水线 ,西安报纸自动分发流水线为其中之一。该流水线已于2000年6月8日通过初验 ,成为目前国
四、智慧之树1.库仑之二分法在当时没有公认的测定电量方法的情况下,库仑根据对称性,采用一个巧妙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金属小球所带电量大小的关系.库仑认识到两个大小相同的金
摘 要:生活情境教学法密切结合小学生生活情境设置教学案例,把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同时能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对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最主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对于学生
为深化用工制度的改革 ,强化市场竞争意识 ,增强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近日 ,宜昌县邮政局作出决定 ,打破临时工与正式工的界线 ,实行同工同酬 ,异岗异薪。1 .实行
“互联网每年以几何级数的迅猛增长,正在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教授认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使人类发展面临六大革命。数字化:信
6月28日,云南电网公司隆重召开纪念建党92周年“七·一”表彰大会和“七·一”优秀党员座谈会。在表彰会上,公司党员干部共同观看了专题片《以梦想的名义宣誓》,重温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