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社会建设需求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mdu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培养大批高素质满足社会建设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重大。而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之一,就是在职业教育中推行校企合作,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完美结合,为将来步入职场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在概述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校企合作发展对策。
其他文献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必由之路。在辩证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工匠精神培养体系、课程思政内容、校企协同联动、营造社会认可氛围四个方面论述了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切实为工匠精神的养成指明了方向。
剖析了自动化专业校企产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和特点,梳理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下的主要经验做法,总结了多年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主要成效。实践表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是破解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瓶颈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企业也必须适应时代进步,对用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对企业调研中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技能,人文素质的需求已逐渐与技术技能相持平。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面对校企合作中的学生管理问题,企业合作深度问题,
期刊
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凝练专业课程特色,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的内涵与重要性,并根据锂电应用型人才需求及行业特点,总结了本校从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项目驱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锂离子电池
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做支撑,但中职机加专业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制造业高速的发展,所能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匹配。因此,在中职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完善中职人才培养机制,以此更好地向社会输送人才。本文围绕中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展开研究,以期可以为相关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结合1+X证书制度,以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专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以及考核标准方面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书证融合方法,并从混编师资团队建设、活页式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开发等方面提出校企开展深度合作的路径,为书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切实保障。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提出,国家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势在必行。为解决当前校企合作存在合作意识有待提高、合作模式有待创新、闭环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有待补充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综合考虑高校、企业、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借鉴国外校企合作先进经验,首先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分析,做出校企合作办学的顶层战略规划,进而就协同管理体系、联动培养体系、运行监督机制、
现代学徒制已在我国广泛开展起来,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形式和制度载体,其目的是调动企业资源,探索多种形式,培育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从而适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建议国家及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优选行业企业,重点在汽车专业实施和推广现代学徒制,实现“三业融合”,将现代学徒制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资源的整合,构建校企利益、命运共同体,构建融合型校企教学培训基地,推进“
本文对我国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异同以及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了解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和学生层面进行刨析。为了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提出了解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的相应对策,分别是汲取国际经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专业与市场契合度、改善学生思想认知。从而为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良性发展,加快探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和永恒议题。通过对江苏省部分职业院校调研发现,一直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的职业院校面临诸多校企深度合作的困境,主要包括学校通过迎合政府评估提升知名度和抢占优质生源;教师教学任务重,自身服务能力有限,并缺乏外部激励机制和内生收益动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淡薄,实习效果难以保障等。针对以上实践困境,职业院校要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专业与产业吻合度预警机制;对教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