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足尖离地时步态参数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4665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穿戴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12例脑卒中患者(伴有偏瘫及足下垂)穿戴踝足矫形器前、后其步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步态时空参数及足尖离地时运动学参数.结果 入选脑卒中患者穿戴踝足矫形器后,其步速从(0.56±0.18)m增大至(0.64±0.21)m,步宽从(0.17±0.04)m减少至(0.16±0.03)m,健侧步长从(0.39±0.13)m增大至(0.46±0.11)m,足尖离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从(36.78±10.91)°减少至(27.71±6.74)°,骨盆左右倾斜角度从(4.73 ±2.77)°减少至(2.50±1.39)°,上述指标均较穿戴踝足矫形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患者足尖离地时足趾离地距离[(0.045±0.013)m]较穿戴矫形器前足趾离地距离[(0.039±0.010)m]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戴踝足矫形器可有效抑制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尖离地时踝关节过度跖屈及骨盆倾斜代偿,对提高患者稳定行走功能、减少步行跌倒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和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SCI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正常成年SD大鼠9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CI组、药物组,每组30只.SCI组和药物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大鼠SCI模型,假手术组只行椎板切除术,不打击脊髓,药物组术后经腹腔注射参芎葡萄糖30 ml/kg,每日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使用缝合桥(suture bridge)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伤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进行肩袖修补术,治疗组在术后采用包括康复教育、物理因子治疗和康复功能训练的系统化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包括牵伸和肌力训练的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疼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最小意识状态(MCS)及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MCS患者16例(MCS组)及PVS患者15例(PVS组),给予2组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包括针灸、中药、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12周及24周后,采用昏迷恢复量表(CRS-R)及PVS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过程中,PVS组有1例患者因再次突发脑出血死亡,予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腰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同时辅以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量表(ODI)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其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情况及日常生
近20年来,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机器人辅助技术作为医疗机器人的重要分支,已经成为国际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引入的康复机器人,可更充分地体现康复医学与机器人技术的完美结合[1]。
期刊
目的 观察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小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靶基因脂酰辅酶A氧化酶(ACO)、烯酰辅酶A水解酶/L-3羟-CoA脱氢酶(EHHADH)mRNA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运动改善脂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20只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高脂组及运动组,高脂组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运动组小鼠在高脂饮食基础上增加游泳训练,另选取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经
目的 探讨冰水、常温水球囊扩张对脑干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治疗作用,并进行疗效对比.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将脑干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40例)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冰水球囊扩张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温水球囊扩张及低频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共有36例患者可独立自主进食糊状食物,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显示食团在通过咽喉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