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可行性与实现途径研究

来源 :兰台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008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对档案融入师德师风的内涵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进行阐述;紧接着从感名人爱国爱民之心,立师德师风之根;追名人修身立德之风,奠师德师风之基;学名人严谨治学之术,固师德师风之本;参名人尊生爱生之常,铸师德师风之魂四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建立网上虚拟中医药名人档案馆、建立中医药名人教育基地、将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高校教职工各项培训课程三项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 中医药;名人档案;师德师风;张伯礼;可行性;途径
  一、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中医药名人档案,指的是在中医药领域有重大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专家、学者,在其从事医疗、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文件、照片、视频、实物等原始记录。这些名人学贯古今,衷中参西,继承发扬,开拓创新,或在理论上独树一帜,或在临床上自成一家,或在教学上严谨求实,或在科研上成绩卓著,风格多样,建树颇丰。众多仁贤更是铮铮佼佼,蜚声医林,其业绩彪炳海内外,其仁德施惠普天下,实为广大教师学习之楷模,立世之榜样。
  以“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档案为例,通过整理开发张伯礼院士从求学到就职、任教、从医、科研、管理以及抗击“非典”、奋战武汉抗疫前线等系列历程档案,以文件、讲话稿、讲义、捐款凭证、照片、奖章、奖杯、证书、视频、实物等原始记录方式,再现张伯礼院士“人民英雄”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感人事迹,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将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就是深度开发中医药名人档案,挖掘其内涵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将中医药名人爱国爱民、奋发自强、严谨治学、敬业爱生、精粹医术、仁心仁德的精神以档案为教材引领教职员工利用身边榜样的力量,树标杆,找差距,促进全员自我革新,全面提升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高校“践师德、铸师魂”培育计划提供参考与建议。
  二、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之本,则在于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因此,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育人关键之举,是推进人才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建、怎么建、效果怎样将成为高校面临的新课题。将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之中,开辟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方法,拓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框架、新概念、新内容,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力、传播力、渗透力,将有显著优势。
  1.提升教师的档案意识。高校教师一般专业能力突出、科研水平高、管理能力强,但隔行如隔山,许多教师与档案接触较少,因此对档案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将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到日常师德师风建设中,紧抓当前热点,有效扩展档案宣传和利用途径,将档案的社会价值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实现档案价值最大化。广大教师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对档案的熟悉度,增强对档案的关注和了解,打消对档案固有的神秘感,发现档案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无处不在的现实,从而主动在工作中收集档案、保护档案、利用档案,提高全体教师的档案意识,推动高校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
  2.激发教师的道德自觉。档案的本质是原始记录性,通过还原中医药名人们真实的工作、生活历史轨迹,让教师们亲眼见到各种照片、视频及实物,亲耳听名人们的讲话、教诲,带给他们的震撼力和内省力是下发一份通知和一份学习文件远远无法比肩的。通过档案这种原始记录的信息资源,转换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育方式,由外在强制性的他律内化为个人意志要求改变的自律,激发教师们潜在的道德自觉、理想信念自觉、人格魅力自觉,主动摒弃自身消极情绪和不良习惯,正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从而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
  3.優化师德师风建设环境。近些年,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纷至沓来,高校也未能幸免。金钱、利益成为衡量成功与地位标准,甚至有些高校存在教师收受礼金或礼品,导师将自己带的研究生视为挣钱工具,免费在外为自己揽活、干副业、创收入等现象,潜心问道、言传身教等基本师德被抛之脑后,高校环境被熏得乌烟瘴气、浑浊不堪,亟需一缕清风吹散雾霾、正本清源,而中医药名人档案恰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一缕强劲清风,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丰富师德师风建设内容。“引起注意是产生兴趣的开始和保证。”名人的信件、手稿、书法、绘画、照片、实物等档案,既可以实物载体的方式面向公众展出,也可以图片、动画、视频或VR虚拟模式播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极大吸引教职员工的注意,有效避免一开会就睡觉,一集中学习就玩手机等不良现象,促使教师们学习心态发生根本转变,由任务式的被动学、强制学、形式学到主动学、自主学、我想学,不一样的心态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培育效果。
  三、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可行性
  中医药名人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资源融入到师德师风建设之中,对高校加强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引领,注重内在精神感召,弘扬时代英雄楷模起到有力推动。笔者以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人民英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大师”奖章获得者张伯礼院士档案为例,具体分析。
  1.感名人爱国爱民之心,立师德师风之根。2020年初,新冠疫情蔓延全国,张伯礼院士不顾72岁高龄深入武汉抗战一线,进医院、建方舱、诊病人、查疫情、制方案、研究中药治疗新冠肺炎处方。天津中医药大学档案馆现已收集582张张伯礼院士在武汉抗疫一线照片,其中一张是他在武汉做胆囊摘除手术后第三天参加方舱医院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的照片,照片中他全身插满输液器和各种检测仪,为了不让远方的同事担心,他特意在病号服外面套上了一件平时穿的宽大的外套,遮着严严实实,这张他学生偷拍的照片一经刊出感动了津城,也感动了中国;还有各类访谈视频、讲话稿、工作笔记、救治方案、会诊记录、处方单等系列档案,真实记录了张伯礼院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再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这些照片档案就是一本本鲜活的爱国爱民教材,对教师们来说,这就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根”,只有爱国爱民的老师,才能教出为国为民的学生。   2.追名人修身立德之风,奠师德师风之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师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修身立德树人,如果教师本身德行有问题,那么立德树人又从何谈起?张伯礼院士在国家危难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面对荣誉时却谦恭谨慎,坚守初心,隐藏自己。在一段视频档案中他面向全校师生说:“以后不要总称呼我为‘人民英雄’,‘人民英雄’是给全体中医药抗疫工作者的,不是给我个人的,以后叫我张老师就行”,这种情操值得所有人重新审视自己。在他的办公室,挂着一块“贤以弘德,术以辅仁”的牌匾,作为一名国士,他出谋划策,呕心沥血,堪称“贤”;作为一名医生,他救死扶伤,舍身忘我,是为“仁”;作为一名老师,他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成立“勇博励志基金”,把自己多年积攒的400余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资助3000多名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大学生完成学业。2020年11月20日,张伯礼院士荣获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第二届“教学大师”奖,150万元奖金又被他立马悉数捐出,这些捐赠档案现实演绎了什么是“大先生”,什么叫“德为楷模,行为人师”。对教师们来说,无声胜有声,一档抵万言。
  3.学名人严谨治学之术,固师德师风之本。教师的基本工作为“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只有自己先“修道”“立道”,才能“传道”“授道”,这是为师之本。张伯礼院士不仅是国家的“人民英雄”,也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医界的杰出科学家、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即使已是业界泰斗,成绩斐然,但他仍孜孜不倦、严谨笃学,努力钻研医术。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他带领“中医国家队”209名医护人员进驻江夏中医方舱医院,对收治的564名患者全部采取整套中医方法救治,最终实现“三个零”的突破,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让世界见证了中医药的神奇。他带领团队研制“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与创新中药宣肺败毒颗粒”,经实践检验成为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方剂,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奖一等奖。这些科研档案都完整保存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档案馆,既可为今后的疫情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凭证,同时对广大教师工作者也是一种激励,使教师们从档案中感受名人们严谨治学,国士担当,不断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促进自己积累扎实的知识功底,锻炼过硬的教学能力,站好三尺讲台。
  4.参名人尊生爱生之常,铸师德师风之魂。“爱”和“尊重”是师德师风之魂。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关怀,尊重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尊重他们的性格差异,接纳他们看似新奇甚至怪异的观点,平等相处,亦师亦友,做他们前行道路上的领路人,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张伯礼院士获“教学大师”后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教育是爱的职业,爱学校,爱我们专业,爱我们学生,但是爱就要包容,爱就要尊重,爱就要保护。尊重学生至关重要,把他看成朋友,看成自己的孩子,对他的一切都要给予包容。”天津中医大学档案馆现存一些他穿着防护服在给学生们把脉问诊的照片,还有一些给学生开的处方单。张伯礼院士刚从武汉抗疫一线返津就不顾连日来繁忙工作劳累,坚持深入学校疫情防控临时观察点,看望慰问生病的学生,不仅自费买来慰问品,还亲自为学生们诊断开方,免费送药,事无巨细,全部安排妥当。平日里他对学生是出了名的好,众多事例不胜枚举。通过这些与学生日常相处的视频、照片档案,能更好地激发教师们对职业的热爱,释放工作热情,增强他们“以生为本”的信念。
  四、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
  1.建立网上虚拟中医药名人档案馆。以天津中医药大学档案馆为例,可将“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等132位中医药名人档案深度开发,建立网上虚拟名人档案馆,面向全球公开开放。馆内可按档案载体不同或主题内容需要设置不同的展区,时间上既可按名人出生年月由远及近纵向排列,亦可按与专题内容相符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技术上采用多媒体VR(虚拟现实)与AR(增强现实)两种功能,根据参观者需求和兴趣设置多条参观浏览路线,犹如身临其境。此外建立各种链接工具,可随意进行检索或重点查阅。为了吸引参观者的兴趣,可设置一些互动小游戏,如“药童大通关”“制药连连看”等,通过游戏通关的方式认识一些中药材,加大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同时也可建立专门的展区,如“2020中医药名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展”,通过公开展出以张伯礼院士为代表的众多中医药名人在抗疫一线报道纪实(文字、图片、视频)、抗疫诗词、讲话视频、奖章、实物、书籍等原始档案,一是可让全国人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名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国难当前、身先士卒的无畏与担当;二是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慷慨壮举,以及中国政府以人民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三是进一步加大中医药的宣传,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建立中医药名人教育基地。整理开发中医药名人档案,如通过展出张伯礼院士“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奖章、“全国创先争优”奖章、“教学大师”奖杯、捐款助学凭证、创办勇博励志班等系列档案,以及其他众多先贤,如老红军战士参加多次大型战役,在枪林弹雨中抢救无数伤病员的中医教育家、中医管理家韩锡瓒;从医60年,重视医德修养,一生简朴,对劳苦大众、乡亲邻里、回族同胞免费诊治,馈赠药品,临终前几日仍坚持义务行医的哈荔田教授(原天津中医学院创始人);右臂残痿,左臂写书作画,勤奋刻苦,夜以继日著书立说,讲学带教,治病救人,自觉身体不适,仍坚持为患者医治,导致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的著名中医教育家、中医临床家邢锡波;一生勤俭,襟怀坦荡,为人正直,热爱党的中医事业,临终前将全部积蓄3万元捐献天津中医学院(原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顾小痴;淡泊名利,博学多识,著作宏富,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的“津沽杏林三杰”之一郭霭春等人的丰富档案材料,举办以“爱党爱国”“大医精诚”“师德师风”“科研创新”“自立自强”等众多系列档案主题展,将中医药名人档案馆打造成为党员主题教育学习基地、学生“开学第一课”教育学习基地、教职员工“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基地。
  3.将中医药名人档案融入高校教职工各项培训课程。一是将中医药名人档案数字化,作为教学资源,融入教职工师德师风培训教材。实体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存在借出馆不便、再编辑困难、反复利用对纸张损坏较大等不利因素,而将名人档案数字化后,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利用方式和展现方式将大大改观,不仅可将数字档案与课程主题相结合,按需要随意编辑,亦可反复播放,制作成大家喜闻乐见的各种小视频和动画模式,应用更加灵活多变,能满足各类培训课程需求,使教职工生真切体会到名人们以人民为上、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大医精诚”的职业情怀和德为楷模。同时,名人档案也能更好发挥出它的利用价值,带给大家更大的震撼力量;二是举办中医药名人讲座,邀请相关名人为我校教职工现身说法,培训教师如何把言传和身教、问道和传道、教书和育人、经师和人师统一起来,如何修炼严谨的科研思维、存储渊博的知识架构、锻炼过硬的教学能力,如何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形成良好的师风校风。
  参考文献:
  [1]袁萍萍.中医药名人档案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何世英档案为例[J],兰台世界,2020
  [2]郑晓东,肖軍霞.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文章从电子文件管理角度出发,通过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子文件各自的特点,认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其特殊管理要求,再结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进一步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电子文件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机制、具体的工作环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子文件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问题;对策  1 引言  
期刊
编者按:东北师范大学前身为东北大学,1946年2月始建于辽宁本溪,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学校于白山松水间辗转办学,不断壮大。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易名东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东师),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  建校75年来,东师始终秉持“国家需要就是东师选择”使命意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走出了一条求实创造、强师报国的
期刊
摘 要:以2011~2020年CNKI数据库中高校智库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采用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明确了高校智库研究的发文趋势、核心作者、核心机构等的分布情况,归纳了高校智库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为高校智库建设与研究提供可参考的分析与依据,推动我国高校智库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智库;文献计量;热点主题;发展趋势  智库,也称思想库或智能团,是指由专家组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 ),对“红色档案”主题进行了文献检索和系统的计量学分析。从发文量年度分布、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贡献、省区贡献、热点主题、热点论文等多个维度结合可视化技术系统深入分析,揭示了“红色档案”主题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研究趋势。研究结果将为更好地开展“红色档案”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红色档案;计量学分析;可视化;研究性论文;核心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结核性毁损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结核性损毁肺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纽给予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纽给予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术后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术后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脏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我院2015年10月一2017年12月接收的59例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病人为对象,综合分析其临床信息和相关资料,并归纳病例对象的临床特征。结果:和非糖尿病肾病病人相较,糖尿病肾病病人的糖尿病病程更长,SBP更高,尿蛋白量更高,DR比例更高,尿潜血比例较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采取小剂量氨茶碱持续泵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4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 3例给予氨茶碱针静脉滴注的方法治疗,观察组2 3例给予小剂量氨茶碱持续泵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5%)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外科手术后谵妄的术前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 01 7年1月至2 01 7年6月收治接受外科手术老年患者,依据术后一周是否出现谵妄划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谵妄通常在手术后1天产生,平均持续(3.1±0.5)天。相对于非谵妄组,谵妄组患者平均年龄更大、谵妄史比例更高、画钟测验得分更低。结论:老年患者外科手术手术后出现谵妄的术前危险因素包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Flotrac/Vigileo系统指导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行肾移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Flotrac/Vigileo指导,对照组给予CVP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灌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乳酸指标、肌酐指标、血流动力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評估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神经内科重症病人抗感染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从2016年1月一2018年1月间进入本院就诊的神经内科重症病人中选出7 5例,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列为实验治疗组(38例)、参照治疗组(37例),参照治疗组对病人施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实验治疗组在监测病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条件下决定是否开展抗生素治疗。评比两组病人疗效及有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白细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