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欣赏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并注重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多维建构和相互联系,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本文就是基于在这种良好的教学生态情境下,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程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教学生态⑴;情感体验;解疑导拨;激励评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通过调查研究我认识到当前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下误区:
1、“专业课”与“故事会”
教师在欣赏教学中渗透的专业性知识太强。如:一讲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必分析“环境色,光源色”,这种专业课忽视学生实际接受水平的教法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与此相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而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学生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更无从获得欣赏作品的能力
2、“标准答案”与“模糊区域”
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而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以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3、“多媒体的误导”与“整堂课的灌输”。
要研究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一个不变的课件给不同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其实是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从而偏离了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症结在于: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注重课堂教学生态,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模式的界定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该模式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本课题建立在以下一些基本理念的基础上。1、加强欣赏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2、以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官参于为前提,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3、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研究的方法、步骤
采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参照、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8年8月——2018年9月)
1、 制定研究计划。
2、 资料收集和学习分析。(国内外、外省市及兄弟学校关于美术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经验)
(二)、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9年1月)
1、选定实验、现状调查(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情况,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2、修改和完善方案。
3、 举行全校公开课,邀请教研员、学校领导和兄弟学校教师听课,并进行专题讨论接受反馈信息。
(三)、總结阶段(2019年2月——2019年4月)
1、整理实验材料。
2、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
3、在以上基础上,执笔撰写此论文。
美术欣赏课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激趣引导 自学探究
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形成良好的课堂切入口。
1、生活经验导入,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所,如在讲述《青春风采》时,可在课前准备的前提下作一次时装表演大赛,分设时装、生活装、职业装、民族装等几大类。这样学生的参于面较广,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竞争能力。
2、情感体验导入,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中以情施教,主动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在讲授《最后的晚餐》名画时,通过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以一组学生排演的13个人物动态揭示了犹大的卑劣、丑陋,表达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让学生深刻体会此画的意境,体会达芬奇作画的技巧,以达到学习主体的情感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此外,还有游戏情境导入、音乐情境导入等。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问,教师不必过早解答,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
1、培养问题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如在上九年级上册《恢弘灿烂的唐代美术》这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段美术史称为宗教美术呢?”学生会根据所学的社会知识,多行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这个问题。其次,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前面的课题,教师也可以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名古诗中迁移联想、从当时的文化情境中思考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联系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以及生活经验, 自行提出问题,增强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在讲述中国画散点透视中的“高远法”时教师可让学生欣赏清代王晖的《秋山问道图》并配上古诗《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引发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2、 授之以“渔”,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
在欣赏教学中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品质,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师只有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
(三)、明理强化 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要让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学生用实践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如:在学习《头部的形体与结构特征》时,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并通过为同桌画肖像这种形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四)、激励评价 引深探究
这一阶段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一阶段的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如:学生在学完九年级下册《现代建筑》这一课时,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利用综合材料制作各种房屋模型,组合成一个小区或村庄模型,并让学生参于评价作品的优劣,而这又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美术教学的目標也就达到了。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四步操作程序,只是提供基本程序,并非固定不变。运用探究式教学要控制教师的讲话时间,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个案举例
《凝固的音乐——建筑的不同风格》
本课例受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建筑》启发,我重新进行了设计并把此案例放在九上《纸构成》之后,这样有助于把建筑艺术与纸造型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试图寻找一条真正让学生理解建筑为什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的途径,并尝试引导学生用具象的造型来表达抽象的音乐感受,探索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方式。将立体构成的一些基本理念融于具体操作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后,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寻找能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的论题。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2、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
一)欣赏导入(激趣引导 自学探究)
1 、组织教学:多媒体展示预先收集的中外建筑图片,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2 、导入:展示课题“凝固的音乐”,提出问题“建筑的不同风格”?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们的风格特点。 学生展示、讨论预先收集的建筑作品图片。学生回答建筑的风格,并且用最精炼的词来概括。
3、在欣赏西方建筑时可播放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
二)寻找、判断建筑与音乐的对应关系(解导拨 合作探究)
这一步主要讲解建筑的造型美。教师出示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图例进行展示分析。
1、造型与旋律: “埃及金字塔”与“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 2、旋律行进方向: ( 上行 ) 与 ( 下行 )上海体育场与天坛祈年殿 ( 级进 ) 与 ( 跳进 ) 3、材质与音色: 布达拉宫与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低沉浑厚的藏号与尖锐、明确的摇滚。4、装饰与和声: “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蒙特利尔住宅楼、国民大厦单调的旋律与配上和声的对比感觉。学生通过想象自己最钟爱的一段音乐,用薄纸通过分析、剪、切、贴进行练习,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完善自己的想法,做一个丰富的小样。
2、学生结合练习谈自的想法,师生共同探讨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1、造型是建筑物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而旋律则是听者所能感受的最为明显、直接的要素,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音乐与造型结合起来,把头脑中抽象的感觉具象化,让学生寻找其内在联系。
上行表现情绪的高涨和兴奋,下行则表现情绪的松弛,与建筑造型相统一。级进舒缓,跳进奔放,与造型所追求的优美及丰富的想像力相谐调。
除造型与旋律的关系之外,建筑物的其他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对应关系也存在着,帮助学生去感觉、体会非常重要。
3、让学生自觉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寻找与之对应的节奏,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窗、门、烟囱、阳台、色彩、图形等因素极大地丰富了建筑予人的感受,就像和声是音乐唤起审美情感反应的最有效的因素一样)。
三)作业品评(明理强化 实践探究)
1、展示、分析部分学生作业的形式美因素及制作方法。
2、组合造型赏析:
杭州大剧院、维特拉家具美术馆、涅格夫沙漠犹太教堂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个外形新颖、别致,整体协调美观的组合建筑外形,并命名。
(2)、每组选一人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互评。
1、分析组合方式,开阔思路。
2、培养分工、协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四)生活实践(激励评价 引深探究)
1、布置作业之前,讲述梁思成为保护北京古城所作的历史贡献。
2、分组调查身边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名胜建筑,(如南阳街道的赭山老街)将其与当地最时尚的建筑相比,(如萧山新区的一些新造建筑)寻找其异同之处,并试着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进小论文中。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关注周围事物、关注生活环境。
五、实施的成效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大多数同学已能参与社会调查,并能及时上交作业,在欣赏时,参于评价的学生也远远超过了实验前的人数,这说明学生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欣赏教学中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摆正、课堂教学生态得到有效改善,欣赏教学也开始显现出本应具有的独特魅力。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逐步培养起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表2我们会发现学生美术兴趣的提高,也带动了美术作业质量的提高。通过实践我认为只有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反思与建议
美术欣赏课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使我对以下几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良好的教学情境切入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
在欣赏教学中巧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移情体验,激活想像,启迪创作灵感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在良好的情境中展开。
(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欣赏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只有交流才能激起思维的火花、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学科之间的多维知识建构是美术欣赏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所在。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学应加强音乐、语文、科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使知识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四)、深入探究与实践是美术欣赏自主探究学习的最终落脚点。美术教学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加深对文化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课题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欣赏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亟须加强,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流,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深华和升华。
参考文献:
[1]腾守尧《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P4.
[2]全日制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P2 .
关键词:教学生态⑴;情感体验;解疑导拨;激励评价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通过调查研究我认识到当前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下误区:
1、“专业课”与“故事会”
教师在欣赏教学中渗透的专业性知识太强。如:一讲构图就必谈“三角形”、“S”形,一讲色彩就必分析“环境色,光源色”,这种专业课忽视学生实际接受水平的教法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与此相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而分析作品却三言两语,学生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更无从获得欣赏作品的能力
2、“标准答案”与“模糊区域”
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而教师在分析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等流派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以三言两语一笔带过。
3、“多媒体的误导”与“整堂课的灌输”。
要研究多媒体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一个不变的课件给不同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其实是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从而偏离了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症结在于: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注重课堂教学生态,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模式的界定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该模式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本课题建立在以下一些基本理念的基础上。1、加强欣赏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2、以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官参于为前提,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3、通过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研究的方法、步骤
采用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参照、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8年8月——2018年9月)
1、 制定研究计划。
2、 资料收集和学习分析。(国内外、外省市及兄弟学校关于美术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经验)
(二)、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9年1月)
1、选定实验、现状调查(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情况,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2、修改和完善方案。
3、 举行全校公开课,邀请教研员、学校领导和兄弟学校教师听课,并进行专题讨论接受反馈信息。
(三)、總结阶段(2019年2月——2019年4月)
1、整理实验材料。
2、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
3、在以上基础上,执笔撰写此论文。
美术欣赏课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激趣引导 自学探究
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形成良好的课堂切入口。
1、生活经验导入,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所,如在讲述《青春风采》时,可在课前准备的前提下作一次时装表演大赛,分设时装、生活装、职业装、民族装等几大类。这样学生的参于面较广,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竞争能力。
2、情感体验导入,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学中以情施教,主动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如在讲授《最后的晚餐》名画时,通过充满激情的声调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以一组学生排演的13个人物动态揭示了犹大的卑劣、丑陋,表达画家对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鲜明爱憎,让学生深刻体会此画的意境,体会达芬奇作画的技巧,以达到学习主体的情感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此外,还有游戏情境导入、音乐情境导入等。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问,教师不必过早解答,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
1、培养问题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如在上九年级上册《恢弘灿烂的唐代美术》这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段美术史称为宗教美术呢?”学生会根据所学的社会知识,多行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这个问题。其次,集中筛选和引导优化学生从问题情境中生发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前面的课题,教师也可以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名古诗中迁移联想、从当时的文化情境中思考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联系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以及生活经验, 自行提出问题,增强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在讲述中国画散点透视中的“高远法”时教师可让学生欣赏清代王晖的《秋山问道图》并配上古诗《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引发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2、 授之以“渔”,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
在欣赏教学中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学习品质,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师只有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
(三)、明理强化 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要让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学生用实践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如:在学习《头部的形体与结构特征》时,教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并通过为同桌画肖像这种形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四)、激励评价 引深探究
这一阶段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一阶段的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如:学生在学完九年级下册《现代建筑》这一课时,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利用综合材料制作各种房屋模型,组合成一个小区或村庄模型,并让学生参于评价作品的优劣,而这又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美术教学的目標也就达到了。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四步操作程序,只是提供基本程序,并非固定不变。运用探究式教学要控制教师的讲话时间,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个案举例
《凝固的音乐——建筑的不同风格》
本课例受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建筑》启发,我重新进行了设计并把此案例放在九上《纸构成》之后,这样有助于把建筑艺术与纸造型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试图寻找一条真正让学生理解建筑为什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的途径,并尝试引导学生用具象的造型来表达抽象的音乐感受,探索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方式。将立体构成的一些基本理念融于具体操作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后,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寻找能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的论题。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2、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
一)欣赏导入(激趣引导 自学探究)
1 、组织教学:多媒体展示预先收集的中外建筑图片,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2 、导入:展示课题“凝固的音乐”,提出问题“建筑的不同风格”?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它们的风格特点。 学生展示、讨论预先收集的建筑作品图片。学生回答建筑的风格,并且用最精炼的词来概括。
3、在欣赏西方建筑时可播放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六交响乐》。
二)寻找、判断建筑与音乐的对应关系(解导拨 合作探究)
这一步主要讲解建筑的造型美。教师出示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图例进行展示分析。
1、造型与旋律: “埃及金字塔”与“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 2、旋律行进方向: ( 上行 ) 与 ( 下行 )上海体育场与天坛祈年殿 ( 级进 ) 与 ( 跳进 ) 3、材质与音色: 布达拉宫与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低沉浑厚的藏号与尖锐、明确的摇滚。4、装饰与和声: “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蒙特利尔住宅楼、国民大厦单调的旋律与配上和声的对比感觉。学生通过想象自己最钟爱的一段音乐,用薄纸通过分析、剪、切、贴进行练习,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完善自己的想法,做一个丰富的小样。
2、学生结合练习谈自的想法,师生共同探讨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1、造型是建筑物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而旋律则是听者所能感受的最为明显、直接的要素,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音乐与造型结合起来,把头脑中抽象的感觉具象化,让学生寻找其内在联系。
上行表现情绪的高涨和兴奋,下行则表现情绪的松弛,与建筑造型相统一。级进舒缓,跳进奔放,与造型所追求的优美及丰富的想像力相谐调。
除造型与旋律的关系之外,建筑物的其他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对应关系也存在着,帮助学生去感觉、体会非常重要。
3、让学生自觉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寻找与之对应的节奏,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窗、门、烟囱、阳台、色彩、图形等因素极大地丰富了建筑予人的感受,就像和声是音乐唤起审美情感反应的最有效的因素一样)。
三)作业品评(明理强化 实践探究)
1、展示、分析部分学生作业的形式美因素及制作方法。
2、组合造型赏析:
杭州大剧院、维特拉家具美术馆、涅格夫沙漠犹太教堂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个外形新颖、别致,整体协调美观的组合建筑外形,并命名。
(2)、每组选一人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互评。
1、分析组合方式,开阔思路。
2、培养分工、协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
四)生活实践(激励评价 引深探究)
1、布置作业之前,讲述梁思成为保护北京古城所作的历史贡献。
2、分组调查身边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名胜建筑,(如南阳街道的赭山老街)将其与当地最时尚的建筑相比,(如萧山新区的一些新造建筑)寻找其异同之处,并试着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写进小论文中。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关注周围事物、关注生活环境。
五、实施的成效
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欣赏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大多数同学已能参与社会调查,并能及时上交作业,在欣赏时,参于评价的学生也远远超过了实验前的人数,这说明学生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欣赏教学中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摆正、课堂教学生态得到有效改善,欣赏教学也开始显现出本应具有的独特魅力。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逐步培养起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表2我们会发现学生美术兴趣的提高,也带动了美术作业质量的提高。通过实践我认为只有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反思与建议
美术欣赏课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使我对以下几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良好的教学情境切入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
在欣赏教学中巧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移情体验,激活想像,启迪创作灵感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在良好的情境中展开。
(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欣赏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只有交流才能激起思维的火花、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学科之间的多维知识建构是美术欣赏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所在。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学应加强音乐、语文、科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使知识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四)、深入探究与实践是美术欣赏自主探究学习的最终落脚点。美术教学要使学生通过学习美术,加深对文化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课题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欣赏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亟须加强,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流,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深华和升华。
参考文献:
[1]腾守尧《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P4.
[2]全日制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P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