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物用药趋势分析与合理性评价

来源 :中国医药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用药趋势并进行合理性评价,为癌痛规范化治疗、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从药品的消耗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药品排序比(B/A)等方面对我院2018—2020年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用于癌痛治疗的麻醉性镇痛药中,强阿片类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40 mg、羟考酮缓释片10 mg、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消耗量、销耗金额、DDDs、DDC方面排序始终位居前列,吗啡缓释片略后,芬太尼、瑞芬太尼针、舒芬太尼针、哌替啶针排序较为靠后.结论:通过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创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后续仍需加强癌痛规范化治疗和麻醉性镇痛药合理使用方面的培训和用药指导,促进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痰湿证患者卵泡液中miR-642a、miR-193、miR-3648、miR-5739的表达差异,探讨PCOS痰湿证对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不孕患者97例,其中PCOS痰湿证组32例、PCOS非痰湿证组30例、对照组3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卵泡液mi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及其与促排卵结局的相关性.结果:①PCOS痰湿证组获卵率、MⅡ卵率、优质胚胎率均显著低于PCOS非痰湿证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COS
目的:总结肺毛霉病的临床特征及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治疗肺毛霉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肺毛霉病并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住院治疗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1.83±11.57)岁.6例患者中2例合并2型糖尿病,2例近1月内有手术史,1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例合并恶性血液系统疾病,1例无基础疾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自发病至确诊平均时间为(19.33±12.18)d.6例患者平均中性粒细
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畜禽养殖业粪污处理重要的思路,文下概述畜禽规模养殖业粪污处理遵循的原则,介绍畜禽养殖业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现途径——加大宣传引导推广,全面普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大政策惠民引导,增强民众粪污资源化利用积极性;延伸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完善资源化利用市场交易体系;做好资源化利用数据测报,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镜下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21%)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与射线对患者的吞咽肌肉、关节损伤有关,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极大.尽早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患者进行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提前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
目的:优选扶正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期为扶正解毒颗粒医疗机构制剂申报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建立芍药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21:79),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利用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芍药苷的含量,并作为提取液考察指标.以干膏得率、芍药苷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加水倍数、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确定扶正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于大肠癌LoVo细胞粘附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将大肠癌LoVo细胞划分为如下4组:空白对照组、5-Fu组、华蟾素组、5-Fu+华蟾素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粘附能力,通过Tr-answell小室法对细胞侵袭能力加以检验.结果:通过测定各组在450 nm波长处的吸光值(OD450值)得到:5-Fu+华蟾素组的OD450值低于其余3组,5-Fu组的OD450值低于对照组和华蟾素组,华蟾素组的OD450值低于对照组(P<0.01);通过测定各组
患者女,18岁,阴道内出现数个肿物2月有余,肿物逐渐长大、增多,无自觉症状.1个月前于某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尖锐湿疣,并接受局部激光与红外治疗10 d,部分疣体消失后不久复发且增多,后于我院就诊.专科检查:患者阴道分泌物不多,阴道壁两侧可见数十个增生的黏膜同色疣体,表面湿润呈颗粒状,多数疣体融合黏连.宫颈口可见一增生性斑块,界限不清,微红润.诊断:尖锐湿疣.治疗:干扰素α-1b疣体基底部注射配合阴道内用,联合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达到临床治愈.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目的:从结直肠癌(CRC)患者尿液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寻找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卡培他滨相关不良反应(CRAE)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的方法,分析148例CRC患者和50例非肿瘤对照者的尿液代谢谱.对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建立CRC预测模型.结果:CRC潜在诊断标志物包括3-Hexenedio-ic acid、Salicylic acid、(R)-Athanagrandione、PC(15:0/20:4)和(9E,11E)-Octade
目的 探讨新型优化心脏康复模式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外膜脂肪(EAT)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优化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体脂参数以及心外膜脂肪(EAT)厚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