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流》刊如其名,潺潺流淌,活泼可爱,清波荡漾,源远流长。她20年如一日,贴近老区社会、贴近老区现实、贴近老区人民;她娓娓道来,用236期的份量,向世人讲述着自己的发源和径流;她图文并茂,精炼可读,诠释着革命老区的起源与经过,关注着老区的成长与发展;她与老区人民风雨同舟,感情深厚,堪称良师益友。
她根植南粤老区沃土,生气盎然,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从1994年春呱呱坠地,她牙牙学语,艰难学走,由小到大,一路磕磕绊绊,到如今茁壮成人。此刻,慈母缓缓的伸出双臂,轻轻地将孩子搂在怀里,深情地诉说着她的成长。
在这样幸福的时刻,所有的记忆和祝福,所有的关爱与牵挂,乃至所有的荣耀与向往,都洒落在每一个老区人心中,像一片片紫红色的花瓣铺满了20个年轮的空格里,承载了众多老同志的嘱托,记录着老区建设中的光荣与梦想。
笔者与《源流》亲密接触始于1996年。岁月荏苒,弹指一挥间。18年酸辣苦甜都尝过。可以说这是不断学习和探索,又是不断进步和快乐工作,同时也是初有成就感的18年。这期间,我设法克服了某些鲜为人知的困难,只身登上天光山、大东山等老区瑶寨,先后采写了《田北高产卫星——50年后再回首》、《连州有个“谭老县”》、《他们的名字叫知青》、《天光山我心中的山》、《东岳山麓致富曲》等60多篇文章,其中《连州有个“谭老县”》被《源流》评为2004年优秀作品二等奖。
《源流》正健康成长。步入成人的她懂得自己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正进入跨越发展的黄金时代。她也明白,母亲的最大心愿是希望她一路走好,更上一层楼。可不是吗,正如老区梯田里的水稻:昂首还幼稚,低头才成熟。作物如此,人也亦然。
愿与《源流》共勉。
她根植南粤老区沃土,生气盎然,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从1994年春呱呱坠地,她牙牙学语,艰难学走,由小到大,一路磕磕绊绊,到如今茁壮成人。此刻,慈母缓缓的伸出双臂,轻轻地将孩子搂在怀里,深情地诉说着她的成长。
在这样幸福的时刻,所有的记忆和祝福,所有的关爱与牵挂,乃至所有的荣耀与向往,都洒落在每一个老区人心中,像一片片紫红色的花瓣铺满了20个年轮的空格里,承载了众多老同志的嘱托,记录着老区建设中的光荣与梦想。
笔者与《源流》亲密接触始于1996年。岁月荏苒,弹指一挥间。18年酸辣苦甜都尝过。可以说这是不断学习和探索,又是不断进步和快乐工作,同时也是初有成就感的18年。这期间,我设法克服了某些鲜为人知的困难,只身登上天光山、大东山等老区瑶寨,先后采写了《田北高产卫星——50年后再回首》、《连州有个“谭老县”》、《他们的名字叫知青》、《天光山我心中的山》、《东岳山麓致富曲》等60多篇文章,其中《连州有个“谭老县”》被《源流》评为2004年优秀作品二等奖。
《源流》正健康成长。步入成人的她懂得自己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正进入跨越发展的黄金时代。她也明白,母亲的最大心愿是希望她一路走好,更上一层楼。可不是吗,正如老区梯田里的水稻:昂首还幼稚,低头才成熟。作物如此,人也亦然。
愿与《源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