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校报发展的特征分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宣传舆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育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的神圣使命。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校报如何基于自身的发展规律,体现自身办报特征,以适应时代发展,增强舆论影响,提升导向功能,巩固校报作为高校校园主导媒体的地位,从而更好地体现育人功能,为学校改革发展服务已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高校校报;瓶颈;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68-02
  高校校报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委的喉舌,是高校内重要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党在高等教育事业中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于其受众的特定性——校园内广大师生,注定了高校校报既具有办报理念的特殊性,又具有大众传媒的共性特征。一方面,它要始终围绕学校的办学宗旨,立足于校园,服务于师生,及时报道学校改革和发展动态,传播校园文化,树立学校形象的,发挥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网络对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既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当高校校报的发展瓶颈难以通过自身的完善而得以突破时,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取网络之长补校报所短,无疑将是高校校报新的发展方向和特征。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瓶颈与困境
  (一)时效性差,影响面小
  时效性历来被视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属性之一。由于校报易受编排、制版、印刷周期的限制,无法像学院网站那样可以及时更新校园新闻和讯息,新闻的时效性不强,传播速度较慢。国内高校校报以半月报为主,少数是月报或旬报,周报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出版周期长、时效性相对较差的问题相对突出,这也是高校校报的软肋。此外,在影响面上,高校校报也难以达到网络新闻跨界(时间、地点等)传播的影响效果。
  (二)发行面窄,信息含量少
  发行者面窄是高校校报发展的主要问题。高校校报的读者为高校师生,群体相对固定。校报虽然在校内的受众广泛,覆盖面大,但在校外却很难形成强大的影响力。虽然可以通过高校间校报交流、校友间寄送等方式加以弥补,但相对于校外报刊,它的发行量和读者面与后者都没有可比性。校报的信息量与其版面大小和多少有密切关系,以多数高校校报所采用的四开纸为例,采用小五号报宋字体,每版的文字容量在6000个字符左右。四个版面还包括一些新闻图片和其他图片标识,面对学校每天发生的各种新闻,即使是周报也只能保证学校重要新闻的空间,对于一般性新闻只能予以舍弃。
  (三)形式单一,手段缺乏
  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中最早出现的一种传播介质,报纸表现形式单一,表现手段缺乏,这是由其物理特征所决定的,固有的文字加图片的表现形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没发生过改变。而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融合了当前几乎所能采用的全部表现形式,创造出了声、光、电一体的综合展示模式,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读者获得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体验。
  (四)采编人员不足,信息发布落后
  当前多数高校为了控制非教学人员的数量,大多对校报采编队伍进行了压缩。人手少、任务重是多数校报存在的普遍情况,高校校报编辑往往是集采、写、编、校为一体,与广大师生沟通联系较少,难以及时了解师生对校报的具体看法,这使高校办报常常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中。
  二、高校校报要坚持创新发展以应对互联网挑战
  (一)不断强化版面创新,形成独特的版面风格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高校校报想要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任何事物要想吸引读者的目光,“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校报要在版面创新上下功夫。在版式设计环节上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标题要新颖,图文并茂,视觉形式感强,使读者爱看,易于接受。如采用大图片、多色彩、无框式分栏等设计手法,在保证风格一致的情况下,增强版面设计的跳动性和鲜活性。
  (二)大力开展深度报道,增强高校校报信息含量
  网络传播的高速度必然导致报道缺乏深度,信息的大容量必然导致主次不清、重点不明,使受众淹没在海量信息中难以选择。而资料性、公信力、权威性恰是校报独特的魅力,这就要求校报在内容上增强深度和前瞻性。校报的读者主要是师生,他们文化水平高,鉴赏能力强,简短的消息性新闻不能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他们更希望看到深度报道,以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实践证明,加强深度报道能够实现校报与新闻网的错位发展,是新形势下校报发展的必然选择。
  校报的深度报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类是组合报道,包括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等,就是围绕一个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立体式报道,及时地展示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报道新成果,其好处是可以向受众提供连续性、多角度、深层次的新闻视角,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事件的背景资料、进展情况和来龙去脉;二是单篇报道,包括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等,是通过调查得到的大量背景材料来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报道方法,其优势是可以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三)提高编辑水平,丰富信息采集途径
  校报编辑通常要经历内容策划、组织稿件、版面设计等环节。高校校报的创新发展归根结底是办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网络背景下,校报编辑除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外,还要着重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尤其是丰富的知识储备。高校校报报道的内容多与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密切相关,编辑提前储备相关知识不仅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还可以为相关学科的深度报道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校报编辑作为校园生活的审视者和记录者理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于纷繁复杂的信息要具备高超的识别处理能力,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和利用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校报不仅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平台,更能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高校由于校报的编辑岗位极其有限,因而教工通讯员队伍和大学生记者团成为了重要的补充力量。其中,学生记者队伍更是编辑们的得力助手,他们已经成为校园内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大学生记者的第一身份是学生,是学校各项政策和活动的直接体验者和参与者,他们知道大学生喜欢什么、关心什么,并且对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更加敏感。因此,加强大学生记者团建设是校报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高校校报与信息网络的互补与融合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既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高效宣传部门可以发挥校园媒体间的联动,整合校园传媒,实现高效校报与校园网站建设间的有机结合。如可以开辟报纸与网络的联动板块,依托校园网站发布高校校报的网络版,在校园网上刊登校报上具有鲜明时效性的校园信息,开辟评报平台,让学生可以发表意见,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丰富校报的信息来源,增强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
  高校校报在与信息网络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校报自身特色,体现高校校报的办刊方针、原则和理念,为此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校报作为高校新闻宣传的主阵地,在网络化进程中也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办报方针,努力掌握高校育人工作的主动权。要利用网络平台易为青年学生接受的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和带动青年学生,使校报网络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窗口。
  (二)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
  高校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光荣使命。高校校报应当主动打破校园围墙的束缚,把触角伸向社会,既要将社会上积极向上的文化信息反映到校园里来,也要把校园内的先进文化传递到社会中去;对校园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要注重时效性、贴近性,更要增强其思辨性、文化性。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辐射面广的特点,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引领者。
  (三)突出全面的服务意识
  校报作为学校党委的机关报和校园主流媒体,既要为学校整体中心工作服务,做学校方针政策的“广播台”,又要为广大读者服务,做师生员工意志的“传声筒”。这就要求校报牢固树立全面服务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交互性强的特点,在准确宣传好、解读好学校办学理念的同时将师生员工的愿望和诉求上传好,反馈好,努力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和广大读者的知心人。
  当前,高校校报与信息网络的互补与整合已经无可回避地成为高校校报创新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特征。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的时代,高校校报不仅立足自身不断改革创新,还要进一步加强整合的力度和层次,充分利用其他媒介的优势进一步增加自身竞争力。从长远来看,高校校报只有通过优势互补与整合才能突破影响自身发展的瓶颈,最终赢得新的发展空间,增强其在高校文化阵地中所发挥的喉舌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高校教育事业更好地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语用预设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广告语中,更是发挥了不少的作用。本文将基于语用预设的研究现状,分析语用预设的特征并结合女性广告的实例来分析语用预设在女性广告中的应用。  关键词:预设;广告语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0-02  一、引言  当前,广告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商
期刊
摘要:舞美技术中的灯光音响技术是艺术舞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成功展现舞台气氛又可沟通观众心灵,极大地丰富了舞台艺术的美感。本文简要介绍了灯光音响技术在艺术舞台上的作用。  关键词:灯光;音响;技术;艺术舞台;效果  中图分类号:J6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6-02  舞台美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包括灯光、装置(布景)、绘景、化妆、服装、
期刊
摘 要:大学生信仰工作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信仰工作,坚持育人为本、信仰为先的原则,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高校要赋予信仰新目标,优化信仰内容,重视道德行为的体验感悟内化 ,积极拓展信仰方法途径,探索信仰教育的考评机制,以增强信仰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信仰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期刊
摘要:合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谐和”。各种表演形式和训练方法最终要使合唱的声音有共性,相互融合,通过训练每一位成员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和集体适应性达到情感色调、咬字吐字协调的效果。  关键词:协;色调;咬字与吐字;表演形式;基本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3-02  人类自发现了集体歌唱的奥妙——“谐和”后,多声部的泛音共鸣就孕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广告载体不断涌现,移动终端——广告界的新宠,正在迅速分食广告媒体市场的市场份额,成为众多客户商家青睐的对象,移动终端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有其显著的优势以及先天不足,如何扬长避短,开拓出可观的市场前景,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移动终端;广告;新媒体;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63-01
期刊
摘要:托尼·莫尼森以深厚的非洲民族文化为基点,在她的多部小说中采用独特的“莫式写法”展现她独具匠心的构思和主题,其中最突出的叙述特点是打破了叙事的连贯性,采用倒叙、重复以及多角度的叙事手法叙述黑人遭受的痛苦经历,并加入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来淡化黑人在现实的非人遭遇。本文旨在以《最蓝的眼睛》、《柏油娃娃》和《爵士乐》为例对莫尼森小说中的叙述特点进行详尽的阐述,从而为了读者欣赏她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
期刊
摘要:在日常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感觉能力,想象能力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感觉能力,想象能力力、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培养和打造学生的能力素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年的实践与教学表明,我们不仅应当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炼意志力。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培养  
期刊
摘要:微博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同时成为记者新闻采写的重要工具。在微博平台上,人们可以轻易搜索到自己想要的标签信息,新闻记者和编辑可以利用这个功能衡量事件的受欢迎程度和受众的感兴趣程度,获得大量有用的新闻线索并进一步展开深度报道。此外,记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畅通无阻地进行采访和新闻发布。微博140个英文字符(大致相当于70个汉字)也足够准确而清晰地提问
期刊
摘要:百戏与散乐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戏剧、舞蹈等相关艺术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百戏和散乐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其优秀的表演形式与丰富的内容成为中国民间音乐、戏剧杂技、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汲取营养的丰厚土壤。  关键词:百戏;散乐;戏曲;杂技;俳优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5-02  一、百戏与散乐的起源  百戏散乐源
期刊
摘要:目前,在国内的广播电视工作中,安全播出问题尤为突出,直接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的保障,因此必须引起相关职能部门与管理单位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是广播电视播出工作稳定、安全及正常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技术管理;过程管理;应急管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60-01  一、广播电视播出工作中实施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