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合作学习已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践中运用,但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时,往往只注重形式,忽略了参与的质量和效果,要么没有价值,要么空洞肤浅,要么走马观花,使小组合作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怎么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问题:择善而用
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中讨论。一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很多,以显示课堂气氛的热烈。显然,这是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只把它当成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提出问题不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不加思考,显得随意且难易无度。可想而知,难,学生不着边际,结论胡诌八扯,耽误学习时间,降低讨论兴趣;易,没有讨论价值,答案俯拾即是,学生没有探究欲望。这样无价值的提问、频繁的“合作”,致使学生要么讲闲话,要么无精打采保持沉默,难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而且教学重难点遗失、淡化,与教师意愿相违背,既费时多又收效微。而学生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排拆,对教学改革极为不利。这样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形式,是教师追求的一种花样,是典型的无效学习,长期下去,将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所以教师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更要精心寻找最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
二、形式:不拘一格
新课程倡导“混合编组”,小组成员是异质、互补的。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而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的课堂合作小组往往按座位就近搭配,并使用“混合编组”的方法,注意组员间的互补,进行好、中、差搭配结合。但这样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知识层次、参与积极程度有差距,存在着不平等的、依赖的、主从的关系,表现为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成了小组的主帅,自觉地包办、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即使发言,不是语无伦次就是不着边际。时间一长,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不仅有违合作学习的初衷,更不易发展小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些教师在组织小组时,试行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这种方法虽然迎合了多数学生的意愿,却忽视了一些“不合群体”,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和个别学生没人合作、到处“窜门”的现象,使合作处于一种无效状态。细想, 只会找好朋友的合作未必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耍。既然今天课堂上的分组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进行更大更广阔空间的交流与合作打基础,那么,在分组时就应该尽可能地使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量的输入和输出。这又需要使用新课程倡导的“混合编组”了。
三、时机:独思之基
个体的独立学习对于合作探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一个主题,学生们首先要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在小组中交流、启发、内化、共享。这种见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学生通过熟读精思、品味感悟形成的。当真正出现学生个体学习无法解决,有合作解疑必要的问题时,有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解疑。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悖于语文教育的规律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养成严谨诚实的治学态度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所以课堂中的这种合作探究始终是“浮于表面,高高在上”,学生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体的创见,解决不了疑难,反而掩盖了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教学过程显得浮光掠影,只有合作的形式,没有合作的过程,学生能力没有提高,思维没有发展;无意中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独立探究的机会。可见,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给下一步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和干扰。教师忘了在语文课堂上应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的知识,忘了在语文课堂上应培养的语文素养,忘了语文之根本,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太多,可谓得不偿失。因此,合作探究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四、能力:授之以渔
在全力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教师对讨论活动的组织必须有层次、有步骤,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合作学习活而不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时,教师应深入小组揣摩学生的认识心理,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不盲目地在组间巡视,不笼统提醒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而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小组将学习活动开展起来,尤其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培养尊重他人的素养: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尊重他人;会质疑,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深入探究、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尤其在听不懂时,能探究、质疑,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在合作中“活”而不乱,并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会思考,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能力需要逐步培养,在学习实践中,教师要“授之以渔”,做切实的指导,发挥“源头活水”之功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使这种能力变成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的“源头活水”。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具有多维性和交互性,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创造潜能,促进彼此之间互教互学、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为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才能保量又保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有成效。
一、问题:择善而用
有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注意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但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中讨论。一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很多,以显示课堂气氛的热烈。显然,这是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只把它当成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提出问题不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不加思考,显得随意且难易无度。可想而知,难,学生不着边际,结论胡诌八扯,耽误学习时间,降低讨论兴趣;易,没有讨论价值,答案俯拾即是,学生没有探究欲望。这样无价值的提问、频繁的“合作”,致使学生要么讲闲话,要么无精打采保持沉默,难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而且教学重难点遗失、淡化,与教师意愿相违背,既费时多又收效微。而学生对教学方式本身产生怀疑、排拆,对教学改革极为不利。这样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形式,是教师追求的一种花样,是典型的无效学习,长期下去,将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所以教师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更要精心寻找最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
二、形式:不拘一格
新课程倡导“混合编组”,小组成员是异质、互补的。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多样性,而不同成员间的信息互换可以激发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的课堂合作小组往往按座位就近搭配,并使用“混合编组”的方法,注意组员间的互补,进行好、中、差搭配结合。但这样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知识层次、参与积极程度有差距,存在着不平等的、依赖的、主从的关系,表现为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成了小组的主帅,自觉地包办、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甚至一言不发,即使发言,不是语无伦次就是不着边际。时间一长,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不仅有违合作学习的初衷,更不易发展小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些教师在组织小组时,试行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这种方法虽然迎合了多数学生的意愿,却忽视了一些“不合群体”,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和个别学生没人合作、到处“窜门”的现象,使合作处于一种无效状态。细想, 只会找好朋友的合作未必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耍。既然今天课堂上的分组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进行更大更广阔空间的交流与合作打基础,那么,在分组时就应该尽可能地使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量的输入和输出。这又需要使用新课程倡导的“混合编组”了。
三、时机:独思之基
个体的独立学习对于合作探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一个主题,学生们首先要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在小组中交流、启发、内化、共享。这种见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学生通过熟读精思、品味感悟形成的。当真正出现学生个体学习无法解决,有合作解疑必要的问题时,有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立即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解疑。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悖于语文教育的规律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利于养成严谨诚实的治学态度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所以课堂中的这种合作探究始终是“浮于表面,高高在上”,学生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体的创见,解决不了疑难,反而掩盖了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教学过程显得浮光掠影,只有合作的形式,没有合作的过程,学生能力没有提高,思维没有发展;无意中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感悟、独立探究的机会。可见,没有经过个体熟读精思而匆忙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给下一步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和干扰。教师忘了在语文课堂上应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的知识,忘了在语文课堂上应培养的语文素养,忘了语文之根本,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太多,可谓得不偿失。因此,合作探究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四、能力:授之以渔
在全力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教师对讨论活动的组织必须有层次、有步骤,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合作学习活而不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时,教师应深入小组揣摩学生的认识心理,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不盲目地在组间巡视,不笼统提醒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而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小组将学习活动开展起来,尤其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培养尊重他人的素养: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尊重他人;会质疑,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深入探究、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尤其在听不懂时,能探究、质疑,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在合作中“活”而不乱,并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会思考,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能力需要逐步培养,在学习实践中,教师要“授之以渔”,做切实的指导,发挥“源头活水”之功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使这种能力变成学生今后学习与生活的“源头活水”。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具有多维性和交互性,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创造潜能,促进彼此之间互教互学、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为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交际能力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才能保量又保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