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生活与数学竟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例如,买衣服时有数学:大姑给我买了一套衣服,要45元。大姑给那位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商场中有数学:一双皮鞋原价100元,打八折出售是多少钱?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不会再觉得数学只在课堂里,而会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探究数学中的生活因素
  只有当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中学好数学。教师要提炼生活中的数学,努力拓展学习的空间,构建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通过课内外的活动在生活中感悟数学,领略数学的神奇和美妙。
  1.结合儿童特点,数学语言生活化。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学生的感受是不同的,这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需要教师有精妙的教学设计和高超的语言艺术。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蕴藏着生动有趣的知识,教师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在不影响知识本身的准确性的前提下,对表述数学概念和命题的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区分。
  2.创设情境,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给附近一幢大家熟悉的楼房拍了照,并且做成课件。在课堂导入中,我把楼房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发现这个平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多的数学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又如,在完成一些教学环节后,我会让学生课下实践:学习了长度单位后,我安排学生测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我安排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去购物;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后,我安排学生统计本校学生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我安排学生算一算自己家里住房的面积,所用瓷砖的块数等。
  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审视生活中的数学,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去实践,鼓励学生动口说、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进而掌握概念实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学完“直角”以后,我让学生在家里找找有哪些有直角的物品。学生在很多物品上找到了直角,电视机、床、书桌、窗户、门……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也是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在写作中深化数学知识的好方法。学生在写日记的同时,会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数学生活化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入生活内容。在关注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既能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数学知识,学习起来自然、亲切、真实有趣。
其他文献
真实。这里的真实包含两个方面.1.有效的活动必须是学生真实的活动,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确确实实参与了活动。例如,在小组讨论中经常出现少数学生侃侃而谈.其他人无所事事,甚至说闲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增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21世纪的普遍趋势.日本是世界上农业发展较现代化的地区之一,借鉴日本发
就民族职业学院图书馆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改革开放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激发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这一派繁荣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必将进行一场新的变革。
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较为落后的同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帮助后进生转化是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后进生的自我转化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后进生应如何实现自我转化呢?    一、增强自信法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自信能使人产生一种强大的、向上的精神动力。人只有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才能自信地完成学习任务。科学家爱迪生回答他成功的秘诀时说:
重庆市木洞中学校位于曾为川东四大名镇、现为重庆市百强镇之一的木洞镇。这里背靠东泉山,北临长江水,交通方便,曾是著名的水码头。建校于1950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学
王立华,1979年生,山东省临沂八中教师、班主任。首届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山东省2006年度教育创新人物,2006年《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出版著作《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发表教育    按照预期规划,最近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在结束集中讲解这一环节后,家长会进入了另一个环节——“和家长个别交流”。  “
巫山县实验小学,是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由城乡两所小学整合而成的一所城镇移民学校。学生主要是城乡移民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他们来自不同区乡,学习基础参差
幸福是什么?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因此,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如果个体需要不被满足,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感觉。  幸福是恒久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又是多元的,满足不同的需要就会有不同的幸福。然而最持久的幸福是工作的成功所带来的职业幸福。职业幸福与人的生命质量紧密相关,是人幸福的重要源泉。传统的教师观认为,在中小
众所周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脑与网络的运用,为教育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则有利于为学生语文学习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证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实际课堂中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兴趣等,而创新意识的激发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