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自公开以来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并逐渐成为很多国家争相模仿的对象。该导弹性能优异,主要有如下特点: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双锥体头部的长度约为导弹总长度的一半;飞行高度较低(控制在50千米上下),弹道较为平直;射程200~500千米(外贸版限制在300千米内);具有规避反导拦截和高精度打击能力;蛇形飞行轨迹;采用尾舵控制,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发射准备时间短导弹发射车机动力强;导弹设计紧凑,适装性好,发射方式灵活多样等。与此类似的导弹还有乌克兰的“雷霆-2”,韩国的“玄武-2A/B”,以色列“劳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伊斯坎德尔粉丝团”,而且其成员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在众多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粉丝”中,与原版“血缘关系”最亲近的是乌克兰的“雷霆-2”(英文名Grom-2,音译为“格罗姆-2”)导弹。该导弹还处于研制阶段,计划将于2019年9月或10月进行首次发射试验。“雷霆-2”导弹由著名的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研制。2014年后,乌克兰正式宣布将开发和部署“雷霆”导弹,并加大了经费投入。“雷霆-2”导弹理论上的性能相当于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近程弹道导弹,预计最大射程可达500千米。从目前乌克兰展示的导弹模型来看,“雷霆”与“伊斯坎德尔”几乎如出一辙。这是因为南方设计局本身就承担部分“伊斯坎德尔”导弹部件生产任务,例如导弹的头锥之前就是由基辅附近的工厂生产的。据乌克兰媒体称,这种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核心是一套复合战术指挥控制网络,可独立运行,可以通过现有的信息系统联合工作,也可以使用新的侦察平台,例如无人机和侦察卫星数据,单个发射车可以攻击不同距离的多个目标。导弹可以精确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比如导弹阵地、部队和装备的集结地以及指挥所等。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弹道导弹可以替代空军执行精确打击任务。
“雷霆-2”导弹采用5轴底盘(10x10或8x8 2的越野底盘)发射车。其乘员为3人,车体长15米,宽3米,高3.5米,战斗全重约50吨,车体后部可搭载两个导弹发射箱。导弹发射车由600马力德国道依茨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其最大道路行驶速度7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800~1000千米,爬坡度45%,侧倾坡度30%,可攀越0.6米高垂直墙,越壕宽2米,涉水深为1.4米。导弹长约7.2米,直径约0.95米,重约3~4吨,最大飞行速度约6~7马赫,弹头重量480千克,一般情况下,导弹的圆概率误差为35~50米。出口版本的燃料箱更小,最大射程280千米,最小射程50千米,弹头重量仍为480千克,可携带54枚7.5千克重的子弹头。导弹具备一定的突破反导拦截系统的能力,导弹可以在11~50千米的高空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飞行,在飞行的最后阶段可进行规避机动以突破敌方导弹防御系统。按计划,“雷霆”导弹发射车还将能够携带和发射射程为280~700千米的“风筝”(Korshun)陆基巡航导弹。它的外形类似于前苏联的Kh-55空射巡航导弹。这点也是明显参考了“伊斯坎德尔-K”的设计。
“伊斯坎德尔-K”导弹系统携带的R500导弹是基于前苏联RK-55巡航导弹开发而来,该导弹本来计划在1987年进入苏军服役,后来由于《中导条约》的签订而被取消。据称,2007年5月29日R500导弹在卡普斯金亚尔靶场进行了飞行试验,监测数据显示,命中精度达到1米。2009年导弹开始量产,2011年,俄罗斯开始部署携带常规弹头的R500导弹。2016年,“伊斯坎德尔-K”导弹系统的升级型号曝光,它可以搭载4枚陆基型“口径”巡航导弹,发射车仍采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統的8x8底盘。为了容纳4枚导弹,发射车的高度有所增加,导弹的发射筒外观与之前的型号基本相同。美国散布舆论称其射程已经超过500千米,违反了《中导条约》,甚至可达1500千米(如果携带1~5万吨TNT当量的小型化核弹头,射程更远),圆概率误差约5米(更可能是10米内)。导弹可以攻击敌方的加固或非加固目标以及敌人后方的地下指挥所、机场、低速行进的装甲编队和集结中的部队、海军港口设备,海军基地及海洋监视设施等目标,是俄罗斯最新发展的“撒手锏”武器之一。
“玄武-2A/B”导弹在外观上一模一样,弹长约6~7米,直径约0.8~0.9米,采用头体不分离设计,导弹装于储运和发射一体的矩形发射箱内,垂直起竖后再点火发射,可全程制导,命中精度很高。导弹采用头体结合方式攻击,又尖又长的战斗部一方面可以为弹头在高速飞行中提供额外的升力,使其飞得更远;另一方面使导弹在高速旋转再入时减少空气阻力,避免意外的气动干扰,提高打击精度。韩国军方宣称,“玄武-2”配置的子母弹头,多枚集中打击时,可将几个足球场大的面积夷为平地。这类弹头对打击机场、防空阵地及兵力集结地等呈面状分布的轻装甲目标非常有效。去年,韩军发布的视频还展示配备钻地弹头后的“玄武-2”导弹精确打击地下目标的能力。
2017年6月23日,韩国还从海上平台试射了最大射程达800千米的“玄武-2C”弹道导弹。“玄武-2C”导弹的长度和重量比“玄武-2A/B”更大,搭载于车体加长的5轴重型越野卡车(类似美制LVSR)之上。导弹长约7~8米,直径加粗至1米左右,已经开始脱离“伊斯坎德尔”的外形特征,更像是单级版的“潘兴-2”。“玄武-2C-可携带1吨重的弹头打击500千米外的目标,威力比“玄武-2A/B”有了很大提升。
与“潘兴-2”导弹一样,“玄武-2C”导弹的机动弹头呈小钝头、细长双锥体,长约4米,底部直径约800~900毫米,前锥角分别为15度和3.5度,头部直径约20毫米。其裙部安装4个空气舵。尾段主要是过渡段,安装有头体分离装置和适配器等部件。由于机动弹头是可控的,因此其气动布局比“飞毛腿”导弹之类惯性弹头的设计难度更大。机动弹头的气动布局应满足弹头内部安装战斗部和其它系统的需要,并满足一定的静稳定度要求。在飞行中,弹头通过控制水平翼和垂直翼而获得俯仰和偏航力矩,利用差动翼进行滚转控制。不过,外露的活动翼面必须能够经受住高马赫飞行中产生的严重气动加热和烧蚀/侵蚀。为了使控制翼转动自如,控制翼和弹体之间还需有一定的缝隙,弹头高速飞行时,弹头表面边界层内的热气流会漏入缝隙内,因此这里也需要进行防热处理。因此,其设计难度比“玄武-2A/B”更上一层楼。导弹可能采用惯性制导 卫星导航 雷达区域相關制导末段修正等多种制导方式,大大提高了制导精度。此外,导弹的火控系统还能通过数据链直接获得卫星、无人机等侦察设备提供的信息,具备对低速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在飞行末段,导弹还能进行机动并释放诱饵,以提高对反导系统的突防概率。
“玄武-3”巡航导弹发射车与“玄武-2”系列相似,其射程达500~1500千米,误差在3米左右。两者可以一起作战,达成袭击的突然性。与“伊斯坎德尔-K”相似,“玄武-3”巡航导弹主要由弹体、动力装置、制导装置和战斗部等组成。其中,弹体包括弹身、弹翼、尾舵等。导弹的弹体中部有可绕中心轴转动的“一”字形弹翼,飞行时展开;导弹尾部有4片“X”字形配置的二次折叠的尾翼。导弹采用轴对称翼面,呈X型配置。导弹采用半埋式进气道,发动机进气口与导弹弹体齐平,没有突出物,可降低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导弹后面串联无固定翼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这是因为要从地面发射,需要固体助推器提供初始速度和高度。精密的制导系统赋予导弹对地面高价值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
“劳拉”(LORA,“远程攻击”的英文缩写)是以色列研制的一款短程弹道导弹系统,可以从各种平台发射。2003年,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宣布正在研制新型“劳拉”导弹。2005年3月3日,一枚从以色列海岸附近发射的“劳拉”导弹准确摧毁了200千米外的海上目标。2017年,携带2枚“劳拉”导弹的轮式发射车被安装在了商船甲板上,试验打击既定海上目标。2018年有消息称,以色列军队使用“劳拉”导弹攻击了叙利亚境内目标。据称阿塞拜疆购买了该导弹,并于2018年首次公开披露。他们将导弹置于白俄罗斯8x8军用卡车底盘上(似乎是MZKT-7301或其变型车)。导弹的指挥车辆则基于6×6配置的MAZ-6317系列军用卡车改造而来。“劳拉”导弹命中精度高、战场机动性好、生存力强,易于隐蔽,而且还能在普通货轮上发射,发射方式极为灵活。
“劳拉”导弹最大射程为250千米或300千米(取决于弹头重量),最小射程30千米。从发射到命中目标区的飞行时间少于10分钟。导弹能够携带重400、500和600千克的弹头,对应的射程分别是280千米、230千米和180千米。导弹发射车装备有先进的战场通信系统,能接收整个战场的通讯信息和上级命令,并直观地显示在车载电子地图上,而且这套系统抗干扰能力非常强,从而使导弹系统具备及时捕捉和打击快速移动目标的能力。导弹可以像常规弹道导弹那样飞抵目标区,但是为了避免遭到对方反导系统的跟踪和拦截,导弹在飞行中可执行随机的或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规避机动。导弹是从一个盒形的4单元发射器发射的,外形类似集装箱,该发射器可以安装在平板车或拖车上。导弹长4.7或5.2米,直径0.62米,弹体较短粗,头部为双锥形(长度约为导弹总长三分之一),弹体为圆柱体,尾部有4片四边形空气舵,尾翼前部的后掠角较大。导弹发射重量1600或1800千克,打击精度为10米。
2018年11月29日,以色列国防军对伊朗、真主党和叙利亚目标进行了75分钟的猛烈攻击,这是以色列国防军对叙利亚发动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面导弹袭击,目标是15个伊朗和真主党据点。据称在这次越境进攻中使用了两种地对地导弹“劳拉”和“塔穆兹”短程导弹。
IAI公司透露,一套“劳拉”导弹系统包括1个指挥及火控集装箱和4个发射器,每个发射器都有4枚导弹,另外还有4台再装载车辆。陆基型“劳拉”导弹配备了抗干扰能力很强的战场通信系统,能迅速接收战场信息和上级命令,并显示在车载电子地图上。海基型“劳拉”系统具备及时捕捉和打击快速移动目标的能力。新试验的货船版“劳拉”导弹采用集装箱控制中心和一些维护测试装备。弹道导弹需要发射系统定位准确,海上平台由于摇摆和飘移很难做到精确定位,因此必须通过平台加强措施和导弹中制导或末制导技术弥补。未来,以色列可能会效法俄罗斯把“伊斯坎德尔”导弹改成空射版“匕首”一样,开发空射版的“劳拉”导弹,进一步提高导弹射程和威慑力。
上述几个国家的新型短程导弹系统都具有战前准备时间短、易于隐藏、发射后可以迅速转移等特点。系统的独立作战能力和信息化程度高,突防能力强。随着导弹技术的不断扩散,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拥有类似的武器,在精确打击导彈日益“白菜化”的今天,这不得不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伊斯坎德尔”的“孪生兄弟”——乌克兰“雷霆-2”导弹
在众多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粉丝”中,与原版“血缘关系”最亲近的是乌克兰的“雷霆-2”(英文名Grom-2,音译为“格罗姆-2”)导弹。该导弹还处于研制阶段,计划将于2019年9月或10月进行首次发射试验。“雷霆-2”导弹由著名的乌克兰南方设计局研制。2014年后,乌克兰正式宣布将开发和部署“雷霆”导弹,并加大了经费投入。“雷霆-2”导弹理论上的性能相当于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近程弹道导弹,预计最大射程可达500千米。从目前乌克兰展示的导弹模型来看,“雷霆”与“伊斯坎德尔”几乎如出一辙。这是因为南方设计局本身就承担部分“伊斯坎德尔”导弹部件生产任务,例如导弹的头锥之前就是由基辅附近的工厂生产的。据乌克兰媒体称,这种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核心是一套复合战术指挥控制网络,可独立运行,可以通过现有的信息系统联合工作,也可以使用新的侦察平台,例如无人机和侦察卫星数据,单个发射车可以攻击不同距离的多个目标。导弹可以精确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比如导弹阵地、部队和装备的集结地以及指挥所等。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弹道导弹可以替代空军执行精确打击任务。
“雷霆-2”导弹采用5轴底盘(10x10或8x8 2的越野底盘)发射车。其乘员为3人,车体长15米,宽3米,高3.5米,战斗全重约50吨,车体后部可搭载两个导弹发射箱。导弹发射车由600马力德国道依茨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其最大道路行驶速度7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800~1000千米,爬坡度45%,侧倾坡度30%,可攀越0.6米高垂直墙,越壕宽2米,涉水深为1.4米。导弹长约7.2米,直径约0.95米,重约3~4吨,最大飞行速度约6~7马赫,弹头重量480千克,一般情况下,导弹的圆概率误差为35~50米。出口版本的燃料箱更小,最大射程280千米,最小射程50千米,弹头重量仍为480千克,可携带54枚7.5千克重的子弹头。导弹具备一定的突破反导拦截系统的能力,导弹可以在11~50千米的高空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路线飞行,在飞行的最后阶段可进行规避机动以突破敌方导弹防御系统。按计划,“雷霆”导弹发射车还将能够携带和发射射程为280~700千米的“风筝”(Korshun)陆基巡航导弹。它的外形类似于前苏联的Kh-55空射巡航导弹。这点也是明显参考了“伊斯坎德尔-K”的设计。
“伊斯坎德尔-K”导弹系统携带的R500导弹是基于前苏联RK-55巡航导弹开发而来,该导弹本来计划在1987年进入苏军服役,后来由于《中导条约》的签订而被取消。据称,2007年5月29日R500导弹在卡普斯金亚尔靶场进行了飞行试验,监测数据显示,命中精度达到1米。2009年导弹开始量产,2011年,俄罗斯开始部署携带常规弹头的R500导弹。2016年,“伊斯坎德尔-K”导弹系统的升级型号曝光,它可以搭载4枚陆基型“口径”巡航导弹,发射车仍采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統的8x8底盘。为了容纳4枚导弹,发射车的高度有所增加,导弹的发射筒外观与之前的型号基本相同。美国散布舆论称其射程已经超过500千米,违反了《中导条约》,甚至可达1500千米(如果携带1~5万吨TNT当量的小型化核弹头,射程更远),圆概率误差约5米(更可能是10米内)。导弹可以攻击敌方的加固或非加固目标以及敌人后方的地下指挥所、机场、低速行进的装甲编队和集结中的部队、海军港口设备,海军基地及海洋监视设施等目标,是俄罗斯最新发展的“撒手锏”武器之一。
超越“伊斯坎德尔”——韩国“玄武-2”系列导弹
虽然韩国官方宣称其“玄武-2”系列导弹是完全-独立研发的弹道导弹系统,但是有传言称,俄罗斯可能向韩国出口了“伊斯坎德尔”导弹的技术。“玄武-2A”导弹于2008年进入韩国军队服役,有效载荷可达500千克,技术性能与“伊斯坎德尔”雷同。2009年,射程增至500千米的“玄武-2B”也被研制出来,据称,当时已经有100枚“玄武-2”导弹在役。2015年6月3日,韩国宣布成功试射了射程达到500千米的“玄武2B”导弹,展示了其不容小觑的导弹开发能力。“玄武-2A/B”导弹在外观上一模一样,弹长约6~7米,直径约0.8~0.9米,采用头体不分离设计,导弹装于储运和发射一体的矩形发射箱内,垂直起竖后再点火发射,可全程制导,命中精度很高。导弹采用头体结合方式攻击,又尖又长的战斗部一方面可以为弹头在高速飞行中提供额外的升力,使其飞得更远;另一方面使导弹在高速旋转再入时减少空气阻力,避免意外的气动干扰,提高打击精度。韩国军方宣称,“玄武-2”配置的子母弹头,多枚集中打击时,可将几个足球场大的面积夷为平地。这类弹头对打击机场、防空阵地及兵力集结地等呈面状分布的轻装甲目标非常有效。去年,韩军发布的视频还展示配备钻地弹头后的“玄武-2”导弹精确打击地下目标的能力。
2017年6月23日,韩国还从海上平台试射了最大射程达800千米的“玄武-2C”弹道导弹。“玄武-2C”导弹的长度和重量比“玄武-2A/B”更大,搭载于车体加长的5轴重型越野卡车(类似美制LVSR)之上。导弹长约7~8米,直径加粗至1米左右,已经开始脱离“伊斯坎德尔”的外形特征,更像是单级版的“潘兴-2”。“玄武-2C-可携带1吨重的弹头打击500千米外的目标,威力比“玄武-2A/B”有了很大提升。
与“潘兴-2”导弹一样,“玄武-2C”导弹的机动弹头呈小钝头、细长双锥体,长约4米,底部直径约800~900毫米,前锥角分别为15度和3.5度,头部直径约20毫米。其裙部安装4个空气舵。尾段主要是过渡段,安装有头体分离装置和适配器等部件。由于机动弹头是可控的,因此其气动布局比“飞毛腿”导弹之类惯性弹头的设计难度更大。机动弹头的气动布局应满足弹头内部安装战斗部和其它系统的需要,并满足一定的静稳定度要求。在飞行中,弹头通过控制水平翼和垂直翼而获得俯仰和偏航力矩,利用差动翼进行滚转控制。不过,外露的活动翼面必须能够经受住高马赫飞行中产生的严重气动加热和烧蚀/侵蚀。为了使控制翼转动自如,控制翼和弹体之间还需有一定的缝隙,弹头高速飞行时,弹头表面边界层内的热气流会漏入缝隙内,因此这里也需要进行防热处理。因此,其设计难度比“玄武-2A/B”更上一层楼。导弹可能采用惯性制导 卫星导航 雷达区域相關制导末段修正等多种制导方式,大大提高了制导精度。此外,导弹的火控系统还能通过数据链直接获得卫星、无人机等侦察设备提供的信息,具备对低速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在飞行末段,导弹还能进行机动并释放诱饵,以提高对反导系统的突防概率。
“玄武-3”巡航导弹发射车与“玄武-2”系列相似,其射程达500~1500千米,误差在3米左右。两者可以一起作战,达成袭击的突然性。与“伊斯坎德尔-K”相似,“玄武-3”巡航导弹主要由弹体、动力装置、制导装置和战斗部等组成。其中,弹体包括弹身、弹翼、尾舵等。导弹的弹体中部有可绕中心轴转动的“一”字形弹翼,飞行时展开;导弹尾部有4片“X”字形配置的二次折叠的尾翼。导弹采用轴对称翼面,呈X型配置。导弹采用半埋式进气道,发动机进气口与导弹弹体齐平,没有突出物,可降低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导弹后面串联无固定翼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这是因为要从地面发射,需要固体助推器提供初始速度和高度。精密的制导系统赋予导弹对地面高价值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
以色列的新“战刀”——“劳拉”短程导弹
“劳拉”(LORA,“远程攻击”的英文缩写)是以色列研制的一款短程弹道导弹系统,可以从各种平台发射。2003年,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IAI)宣布正在研制新型“劳拉”导弹。2005年3月3日,一枚从以色列海岸附近发射的“劳拉”导弹准确摧毁了200千米外的海上目标。2017年,携带2枚“劳拉”导弹的轮式发射车被安装在了商船甲板上,试验打击既定海上目标。2018年有消息称,以色列军队使用“劳拉”导弹攻击了叙利亚境内目标。据称阿塞拜疆购买了该导弹,并于2018年首次公开披露。他们将导弹置于白俄罗斯8x8军用卡车底盘上(似乎是MZKT-7301或其变型车)。导弹的指挥车辆则基于6×6配置的MAZ-6317系列军用卡车改造而来。“劳拉”导弹命中精度高、战场机动性好、生存力强,易于隐蔽,而且还能在普通货轮上发射,发射方式极为灵活。
“劳拉”导弹最大射程为250千米或300千米(取决于弹头重量),最小射程30千米。从发射到命中目标区的飞行时间少于10分钟。导弹能够携带重400、500和600千克的弹头,对应的射程分别是280千米、230千米和180千米。导弹发射车装备有先进的战场通信系统,能接收整个战场的通讯信息和上级命令,并直观地显示在车载电子地图上,而且这套系统抗干扰能力非常强,从而使导弹系统具备及时捕捉和打击快速移动目标的能力。导弹可以像常规弹道导弹那样飞抵目标区,但是为了避免遭到对方反导系统的跟踪和拦截,导弹在飞行中可执行随机的或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规避机动。导弹是从一个盒形的4单元发射器发射的,外形类似集装箱,该发射器可以安装在平板车或拖车上。导弹长4.7或5.2米,直径0.62米,弹体较短粗,头部为双锥形(长度约为导弹总长三分之一),弹体为圆柱体,尾部有4片四边形空气舵,尾翼前部的后掠角较大。导弹发射重量1600或1800千克,打击精度为10米。
2018年11月29日,以色列国防军对伊朗、真主党和叙利亚目标进行了75分钟的猛烈攻击,这是以色列国防军对叙利亚发动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面导弹袭击,目标是15个伊朗和真主党据点。据称在这次越境进攻中使用了两种地对地导弹“劳拉”和“塔穆兹”短程导弹。
IAI公司透露,一套“劳拉”导弹系统包括1个指挥及火控集装箱和4个发射器,每个发射器都有4枚导弹,另外还有4台再装载车辆。陆基型“劳拉”导弹配备了抗干扰能力很强的战场通信系统,能迅速接收战场信息和上级命令,并显示在车载电子地图上。海基型“劳拉”系统具备及时捕捉和打击快速移动目标的能力。新试验的货船版“劳拉”导弹采用集装箱控制中心和一些维护测试装备。弹道导弹需要发射系统定位准确,海上平台由于摇摆和飘移很难做到精确定位,因此必须通过平台加强措施和导弹中制导或末制导技术弥补。未来,以色列可能会效法俄罗斯把“伊斯坎德尔”导弹改成空射版“匕首”一样,开发空射版的“劳拉”导弹,进一步提高导弹射程和威慑力。
结语
上述几个国家的新型短程导弹系统都具有战前准备时间短、易于隐藏、发射后可以迅速转移等特点。系统的独立作战能力和信息化程度高,突防能力强。随着导弹技术的不断扩散,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拥有类似的武器,在精确打击导彈日益“白菜化”的今天,这不得不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