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1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所谓数感就是一种数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与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方法。良好的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生活感知,启蒙学生数感
  《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情,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形成数感。”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来得到培养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经历有关情境、实例、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构建数感。
  如在认识20以内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来认识这些数,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些数。如教师甚至可以带学生出教室、走出校园,数一数周围环境中有几幢房子、几株树、几个花台,让学生把20以内的数与他们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从而使数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老师随意给出的每一个数,使学生通过运用学具摆数字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诱发数感。又如,我们在教学生认识了常用的质量单位以后,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到食品超市、副食店、水果店等地方去提提、称称、掂掂各种糖果、袋装零食、水果等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的重量,感受10克、50克、100克、500克、1千克(1000克)物品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很熟悉也很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的情感,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二、通过探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渗透数感教育
  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这样不仅使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老师正在装修房子,25平方米的客厅地面要铺地砖,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一下,老师用什么颜色地砖美观?用多大尺寸地砖节省?共需要多少地砖?如果每平方米地砖45元,至少需要花去多少钱?几个问题,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有低头苦想的,也有几个人凑在一起讨论的,有画平面设计图的,也有用计算器计算的。不久好几种设计方案出来了。学生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了数感。
  三、在运用数学知识运算中,内化学生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理解数的概念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在比较中形成多、少、多一些、少一些、几倍等的认识,促进学生数感内化。估算不仅是促进学生数感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由其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计算前估算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验证自己的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如,计算5.96×8.2,可以要求学生从两方面进行估算:一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二看因数接近整数几,5.96接近6,8.2接近8,所以积一定在48左右。估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要运用各种有利时机,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如这样一些问题:估计500张纸大约有多厚?一本书中有多少个字?走300步大约有多少米?50克大米大约有多少粒等。学生在进行大数目估算时很少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地把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或估计出其中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大数。当学生把一份数与大数比较时,感受了数的大小关系,了解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种估算活动中不但亲身感受到有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和学习极大的乐趣,而且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内化。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和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必将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随着固定修复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修复医生逐渐认识到口腔修复与牙周健康的关系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分子生物、免疫等检测方法应用于牙周状况的监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
目的:探讨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运用于颌面部触觉及痛觉的大脑皮层定位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右利手正常志愿者1名,分别采用触觉、热痛刺激颌面部及组块设计方法,采集全
目的:通过对磨牙牙体破坏较大的牙体缺损,采用纤维桩与铸造镍铬合金桩核、金合金桩核修复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逆向工程技术法建立上
目的:研究非贵金属金瓷冠4种不同冠边缘形式的边缘适合性。方法:按照4种不同的冠边缘形式制作4组非贵金属金瓷冠,每组10个样本。应用XTB-B型体式显微镜镜下(40×)对各组样本
目的:观察钛支架式赝复体在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一侧上颌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分层印模法,设计制作钛支架式中空阻塞器赝复体进行修复,并随访1-3年观察其疗
目的:研究油画类赝复配色颜料加入硅橡胶后对皮肤的致敏性能。方法:豚鼠皮内注射试验试液,经诱发和加强及过敏激发后,观察局部组织的过敏现象。结果:20只豚鼠均未见有明显红斑或水
目的:研究白行研制的根管桩用复合材料及其环氧树脂基体的体外细胞毒性,以初步评价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法),分别用50%和100%的石英纤维复合材料以及50%和100%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为基本理念,加深了学生的学习深度,推动了师生关系的发展,也强调了教育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换句话说,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想学” “会学”,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学”,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有句老话说,学生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如果想要学生对于学习有积极主动性,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完成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观念转化,才能充分地把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这门乏味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呢?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做了深入的总结与探讨,下面我们把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分享给大家。  一、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普遍问题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传统方式因为很多原因
一、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是在课堂上,通过揭示课堂学习分层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通过细化分层任务条,为学生指引学习路径;通过交流、讨论,使各层次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分析答疑,帮助各层次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加深认识及将知识融会贯通;通过精选习题,检测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评价、反思,调整进一步教和学的策略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英语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