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yul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了最优化地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过程,所采取的系统谋划及其相关的重要举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
  一、学案导学,实施有效的预习教学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为上课打好思维定向的基础。尽管预习的题目是教师设计的,但对学生来说,知识的新领域还是要自己率先闯入的,学生就有“让我先去试试,探个究竟”的欲望。
  (一)、预习设计
  预习设计是实施预习教学的前提,我们从三点入手:
  1、设计方式 积极推行“分块设计—集体研讨—个人修订—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案,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努力改变教师单兵作战的现状。
  2、设计思路 按照“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建构”的原则,把预习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改变预习任务仅仅是看教材或是阅读摘记的方式。
  3、实施学案导学 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坚持每节课都设计预习学案,让学生结合学案进行预习。预习学案的内容主要包括预习目标、预习重点、预习过程、预习诊断和预习质疑五个环节。其中,预习过程包括整体感知和局部揣摩两部分。在学案编写中,问题设计尽可能考虑大部分学生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多梯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二)、预习指导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学的手段,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而现行历史教材,具有篇幅多,阅读量大的特点,如何阅读并提高历史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中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前预习,我们结合历史学科实际,总结出三步预习读书法:1、初步阅读教材,标示疑点,整体感知教材。2、细读教材,局部揣摩,提出质疑。3、再读教材,回思内容、整体把握。
  三步预习读书法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三)、预习实施
  在实施程序上,采取“下发学案—自主预习—预习诊断”三个流程。教师在课前一至两天将预习学案发给学生,指定完成预习时间,安排预习学案的收交方式。让学生利用双体日、晚自习或其他课余时间,自主开展预习活动。教师收交后批阅部分预习学案,根据预习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措施,进行二次备课。
  (四)、预习检查
  一是学生检查。积极推行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实行预习学案组内互批、互评,小组长收集汇总预习信息;二是教师检查。教师课前及时收交、批阅部分预习学案,收集预习信息,推进预习教学的落实。
  (五)、预习成果的运用
  按照“以学定教”的原则,教师在课前及时检查预习学案,诊断学生的预习效果,收集学生所遇到的学习难点或学习疑惑,确定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所以,我在七年级教学之初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就能养成,但由于经过寒假或暑假的放纵,每逢学期初,我都要用一两个周的时间再进行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了,课堂的教与学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步步为营,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叶圣陶说:“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体验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情境。教师充分收集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心情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学内容,还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设置一些诸如图片、视频、角色表演、问题等情境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渗透学法,交流助学
  首先,渗透学法,在具体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读目录,构建知识体系;读诱发性导语,了解教材重点;读正文,把握主体知识;读平面地图和形象插图,掌握历史活动空间和强化学习的直观效果;读注释,拓宽历史知识;读大事年表,理清繁杂的历史头绪,形成完整的时空概念。其次,交流助学,引导学生结合预习情况小组内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兴趣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讓学生真正懂得了获取知识“听不如看,看不如动”。学生也会在自学的同时提出疑问,并小组内自行协商解决自学过程中疑惑。协商的过程就是学生动脑、动口的过程,仍不能解决的,再汇报给老师。因此,我们建立了小组长检查汇报制度。老师针对收集的信息,做好二次备课,及时做好调整。所以在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内交流,学生疏通了基础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互动交流,精讲点拨
  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后,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出示有针对共性的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或需要进一步强调的问题进行引导或讲解,给学生以明确的结论。这样,我们的课堂“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正在成为课堂的主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情景交融中被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在师生互动中正在产生。“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效果让学生自己去评价”。 「3」引入了小组学习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这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思想正在我们的课堂中被落实。
  (四)、拓展延伸、感悟升华
  一节课如何达到高潮,在于教师的适当拓展,在哪些地方拓展呢?又将如何引导学生呢?我认为:如在重点知识的理解应用、 难点知识的辨析与透析、同类知识的归纳与比较、重点知识中与时政相关联的点对现实的启迪作用、主体知识学习方法总结等角度去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讨论,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体育教学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他们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创设情境,它
会议
“作文作文,见了头疼。”这是不少同学的通病,写作时,面前堆着草稿纸,嘴咬笔杆,一支支笔被咬得“伤痕累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还是让叶老来分析吧!作文好比消费付出,而平时的积累就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存钱积蓄,平时不注意积累,临时花钱时才想去收集,再去借,不仅是本末倒置,而且无论如何是来不及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教学中,我能及时抓住學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训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激发学
会议
会议
本文在简述翻译与语用翻泽涵义的基础上,从语境、关联和文化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语用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接着提出在翻译教学中应重视对翻译理论的介绍,增加英汉对比和相关知
关键字:小学数学 生活化 消除恐惧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最骄傲的事情是看到自己的学生们成绩突飞猛进,最难过的事情是发现学生们对数学具有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可能会伴随一生。就像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如今已成家立业,有次在街上遇到,他还说他经常晚上做噩梦,梦到数学考试……相信我们身边又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  然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将数学“生活化”
会议
教学目标rn1.能以比较准确的音高、节奏,自信地演唱歌曲rn2.通过歌曲《种太阳》的学唱,知道自己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树立美好的理想.rn教学重点rn1、有感情地表演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