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透明的快乐中诗意地行走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bje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到梁力先生《欧行散记》(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年版)这本书的时候,着实为它外表的质朴和平实吃了一惊,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书的封面大都喧宾夺主。往往包装胜过内容。而梁力赠送的大著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其朴素的装裱和略带点抽象感的封面似乎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样的书是不带功利性的,我们应该摒弃浮躁,以快乐的心情享受阅读的过程。
  近年来热销的旅行书或者游记大抵有两种:一种是实用性强的,带操作指南性质的,也称为旅行攻略,是对于人们的出行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另一种就是心情类的散文杂记,以作者游走的所思所见所想为切入点。指东道西,喻古于今,具有较强的文化穿透力,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书其实是写给自己的游记,是作者个性化的心灵体验和真情告白。
  很显然,《欧行散记》是属于后者。正如梁力先生在书后的后记里所说的:他“更多的是想以率性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察”。正因为此,它不是一本旅游观光指南,告诉人们住在哪里,吃在哪里,如何经济方便,如何购物。如何选择景点,如何挑选路线……诸如此类,本末倒置地忽略了人心灵深处的真正体会。
  这也不是人文地理探索,非要背负一个沉重的历史或时代的主题,并时时想着对现实有所观照,厚重得让人无法呼吸。
  这本书甚至没有旅行游记中常常喜欢运用的大篇累犊的炫耀性的照片,简单省事的代替文字描述——在这个读图时代里,图片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真实感,却无可避免地扼杀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相伴而来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乐趣。
  这本书的名字也取得老实,老实得像热爱土地的农民,一提起生活,必然要讲水稻,要讲与自己天天打交道的皇天厚土。梁力先生忠诚于自己的内心,简单地取名为“散记”,只是一些闲散的,不成体系的沿途心情;只是一些性情所至的快乐情绪的自然流露。
  或者可以这样说,只是因为作者的兴趣。只是因为作者的喜好。甚至只是为了纯粹的记录下来旅途中所发生的一切,将自己最原始、最直率、也是最真实的感受与快乐表达出来,如此而已。既不带任何商业性、先导性的指标,也不带任何感叹式、自省式的观照,更不带载道式的负重性的精神追问。不是,别把那些太沉重的主题拿来说事,作者只是把一路上诗意地行走写出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种行走有着透明般的快乐,有着一触即发的惬意和舒坦,所写文字,信手拿来。直抒胸臆,见情见性。
  在一个有着暖暖冬阳的下午,搬张薄薄的小竹椅,坐在阳光泼晒的消瘦的阳台上,任俏皮的风用看不见的手指将书纸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我们慵懒地,如此这般地跟随着作者到遥远的欧洲闲逛了一圈,从字里行间里,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快乐像是飞了出来似的,那些不同寻常的风景,那些迴异于本土文明的生活习惯,那些阳光下单纯的善良的人,乡村,宫殿,咖啡厅,博物馆,广场,名人故居,名人墓地……
  作者像一位久违的好友,娓娓地告诉我们内心的喜悦和深思。他让我们的思绪也飘飞到郁金香遍地的阿姆斯特丹·洁净平和的卢森堡,古朴乡野与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奥地利,以及被称为浪漫巴黎的精神源泉的人文左岸,悠然如画的水城威尼斯。等等。在这里,欧洲古老画册中层层透明的生活底片被一一翻开,每翻开一页便翻开了一个国家或城市透明沉静又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明。在碧草蓝天郁金香开的秀美景致里。在咖啡飘香的宁静街道上,在或是阳光明媚或是阴暗沉郁的各大城市中,我们的思绪被紧紧攫取,沉淀在作者所描绘的细腻里,而真实的背景竟然淡淡地隐藏起来,浑然不觉我们其实还在岳麓山下的一处阁楼里。
  读这样的书,我们的心也跟随着作者快乐地行走,并想象自己跟作者一起,在欧洲的农场乡村玩耍嬉戏,在宽阔的牧场,凝视弹着各种不同乐器的艺人和疯狂跳舞的人们;想象自己也身处欧洲古老宫殿,感受几个世纪之前,这里穿着中世纪漂亮衣服的官员,公主,王子,国王,仿佛置身童话之中;想象自己去了博物馆,名人故居,名人墓地,与大师进行精神交流,感受大师的博学,遥想大师生前的风采,或生活宽裕,往来于名流之间,或贫困潦倒,用思想、艺术和不屈的精神充实自己,感受一种不问世事的隐居生活;还想象自己在某个广场,欣赏各种街头艺术,在狂欢节时与周围的人肆意舞跳,在啤酒节痛快淋漓地喝着刚出厂的新鲜啤酒,不用担心醉后失态;甚而竟然想象自己会有一场美丽、浪漫或风花雪月式的邂逅……
  作者游历欧洲各国高度发达文明的同时,亦同时会对比国内的情形做一番评论。相信每一个外出游历的中国人都会止不住有这样的“民族情节”,在仰视,赞叹,羡慕的同时对自己,感叹他们的从容的生活态度,赞叹他们的生活方式。原来生活可以这么过。
  大多数了无生趣、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中国人,需要读一读这样的书,需要这样的心灵陶冶,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生动有趣的话。为什么我们要让短短的人生,在彷徨、忍受、刻板中度过?就像作者在书中所说:“从容的生活当然有赖于富有的物质条件,更有赖于内心的自信也坚定,平和之气就是从这种从容的生活态度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这本书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只有旅行才让我们保持生活的新意,让我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让我们回来之后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而现在,大多数像我们一样暂时没有条件去感受这种文明和美却又热爱生活的人,都是可以来读一读这本书的。就如作者所说“观光,实则只是一种外表的印象,短暂的接触往往比细细观赏,长久接触所获得的美感更巨大,更迅猛,更强烈,它让你有一种不期而遇,悠忽而去的惊喜和怅惆,在这一息一愁的巨大落差中,你会获得一种更深厚的美感。美在很多时候,就是让你有一种期待,牵挂,失落,遥想。她隐隐绰绰,让你不明就里,有一种长久欲穷其趣的冲动”。让我们在这样的文字牵引下,一步步走近内心的渴望。一步步走向遥远的未来……
  整整一个下午时光,就这样轻松快乐地打发掉了。有些不舍地合上书页。是谁说过我们的离开正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的确,我们还会再次拜读这本书的。特别是心情阴郁的时候。细细一想,全书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主题,更谈不上宏大的、壮美的叙事,但是,脑海里意犹未尽的却是一系列挥之不去的色彩斑斓的画面。
  就这样自言自语,就这样举重若轻,坦诚的记录,真实的表达,这大概就是这本无主题散记的最大主题。观察细致,妙笔生花,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古堡还是弄堂里的石板小路,全都清晰明了且不乏趣味盎然。作者流露出的旅行情感,大多欢快明亮,充满诗意。透过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有人文气息的、流畅的、经典的欧洲。
  这本书适合安静的时候看,你可以从第一页翻起,跟着作者的脚步,沿着作者的足迹一路走下去,也可以翻开其中任何一页就开始读,收获突如其来的惊喜。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纪录片是电视纪实艺术的一种典型形式。它在西方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轰动一时的长篇纪录片《话说长江》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电视新技术的广泛运用,电视纪实艺术的创作理念和方法一直在探索和创新中向前发展。2008年3月以来,湖南经视金鹰纪实频道独树一帜,推出一档新型的剧情纪录片《故事湖南》,迄今已播出逾100期。一石激起千层浪,好评如潮,是这种探索和创新中的一个重要收获
期刊
无论是小说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还是讲述故事的风格,王安忆的《长恨歌》都是波澜不惊,甚至是不动声色的。王安忆以她一贯的耐心,用一个女人的一生经历,将看似风起云涌的历史抽丝剥茧,最后梳理出一套属于女人的生活和心灵的历史谱系,点点滴滴,却能轻易就走进每个读者的心扉,勾起读者心中绵密的惆怅和哀婉。王安忆并没有特别强调男人对于女人的压迫,相反,在一定的程度上,她对男人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理解和体谅。男人也好,
期刊
认识克邦的人都说,他是个很性情的人。他从事着与文学相距遥远的工作,却偏偏喜欢文学,而且不加掩饰。毛泽东文学院举办中青年作家研讨班,他既可以是坐在主席台的嘉宾,又可以是坐在底下的旁听者;湖南作家网一干不甘寂寞、自得其乐的网友中,他是颇为活跃的一个。在他那张质补的中年男人脸上,看不到领导干部的矜持,也看不到权势部门的傲慢,有的只是诚恳、率真甚至不无羞涩的表情。他不动声色地支持着文学,关心着文友,也正因
期刊
当物欲主义和消费文化演变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浸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时,诗歌是一支逆市而上的股票,前景难料。  菲律宾诗人月曲了显然对当代汉诗前景仍然满怀憧憬。尽管文坛对当代汉诗乃至整个诗坛充斥着种种悲观论调,但月曲了仍然执著地耕耘于汉诗田园,表现出一种少见的古道热肠,有着仙风道骨之神采。  月曲了装帧颇为精巧的新诗集《异梦同床》为我们烹饪出一席纯美汉字的筵宴。数年前读余光中、洛夫等诗人诗作时那种耳目一
期刊
一、市井意识:现代中国市民小说的灵魂    在展开正题前,首先必须弄清楚几个重要的问题。即我们为何要研究“市井”?它和“都市”有什么异同?“市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占何位置?我们认为,“市井”与“都市”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市井”,一般指下层市民生存居住的小街小巷小沛,在中国土地上星罗棋布的城市或城镇绝大部分是“市井”,“市井”是中国城市或城镇的重要构成。“
期刊
众所周知,依据“必备”学养的要求和现行专业训练机制的约规,文学批评在文学代际层面上是落后于文学创作一到两代的。环颐当下,事实的确如此,这一方面正如人们所指出的那样,文学创作正涌动着“低龄化”的趋势,“80后”的概念犹散发着腾腾热气,“90后”的新新人类已经个性十足地登场;相形之下,另一方面,“70代”的文学批评族群在完成本科、硕士、博士等阶段的训练与储备后,目前才陆陆续续地正式向文坛报到,并在开始
期刊
对深圳,我们基本都是从报纸新闻等媒体上了解的。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中国就再造了一个比许多国家都大得多的城市,而且是美丽富饶的城市,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国选择了深圳,深圳添彩了中国。深圳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深圳是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这种结晶和胜利,是一代又一代知识精英的奉献,更是千千万万外来打工者的牺牲和付出。有热泪和快乐,也有苦泪和悲伤,在热泪和苦泪浸
期刊
梁小斌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重要的诗人。他作为“朦胧诗人”成名,而后又走出“朦胧”,诗风发生了重大转变。在风格的转变之中,梁小斌始终从个人化的角度,对时代和自我做出记录和反思。梁小斌的诗歌已经成为当代具有标志性的文本,对其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诗歌在不同历史情境中的嬗变。    一、被“朦胧诗”遮蔽的梁小斌    虽然不是“朦胧诗”运动中最核心的成员,梁小斌也是“朦胧诗”代表性的诗人。他的《雪白的
期刊
在法国现代思想史上,如果我们把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西方社会“现代”与“后现代”的分水岭,那么尤奈斯库的荒诞戏剧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则可以看作是对上述两个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当人们舔着战争的伤口寻觅逝去的家园,尤奈斯库接过“存在主义”的传声简告诉全世界,人的存在只不过是一场荒诞而痛苦的噩梦,相对于所谓的“意义”,只有纷杂的物质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当人们逐步在战后经济复苏的大潮中开始纵情
期刊
语汇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发展和状态的风向标。一些重要语汇的流行和变化,鲜明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心理的变化。当然,语汇的变化常常是十分迅疾的,我们主要观察那些在一个时期中比较稳定的语汇,也就是“关键词”。而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极为深刻的影响,我们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不过,评估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妨“百家争鸣”。本文拟从这30年间文艺领域一些重要关键词汇的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