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翻译水平提不高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作为一名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MTI),在做了很多翻译练习之后发觉翻译水平一直原地踏步,提高不明显。在和师友、同行交流后发现了部分问题,现在把这些问题写下来,并提出所获得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供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学习。
  问题一,做翻译重数量不重质量。很多翻译学习者做起翻译练习来是非常卖力的,一次性做800-1000字的翻译。比方说,笔译三级,每篇都是1000字左右,那么花多少时间来做呢?也就是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大约在2—3个小时或者多一点。其实,这样的速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对于翻译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翻译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短时间内就有明显的提升。翻译能力需要时间来磨,要在一个字一个短语一个句子的研磨中提高。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做一篇1000字左右的翻译,不适合初学者。正确的做法是,每次做200—300字,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每篇翻译要反反复复修改,每次修改都要有恍然大悟的透彻感。此外,还要有长期意识,翻译能力的提升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只有坚持质量意识和长期意识,才可能把翻译水平真正提高。翻译水平的提高就是在一字一句的研磨中,在长期的精雕细刻中发生的。
  问题二,翻译不扣原文。翻译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一条,那就是扣紧原文做翻译。现在部分译者不扣原文做翻译,自以为深得翻译精要,但实际上祸患无穷,害人不浅。虽然这一风气受到了翻译界权威人士的猛烈评判,但有的人依然我行我素。在这一理念的误导下,很多翻译学习者都做起了不紧扣原文的翻译。事实上,他们在思想深处已经没有尊重原文的理念。当初学者走入了不扣原文的误区后,会怎样做翻译呢?也就是把原文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解读杂糅,写出自认为地道的英语或汉语来。而这种不尊重很容易使初学者失去判断的标杆,也就是到底什么样的翻译才是好的翻译。一方面原文已经不被尊重,另一方面自己只是初学翻译的新手,语言水平差强人意,那么,怎么来判断自己的翻译是好还是不好呢?于是,混乱就发生了。一个不尊重原文的译者最容易发生混乱,而这使得很多翻译新手陷入困境。
  问题三,轻视技巧,缺少方法。很多同学做起翻译来就是查字典,好像不查字典就不是做翻译,当一个个汉字变成了英语单词,或者当一个个英语单词变成了汉字,那么翻译就完成了。但事实上,翻译远不是这么回事。真正的翻译是技巧,翻译水平的提高就是技巧的提高,而不只是增加词汇量。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句子时,我们一定要想清楚,要怎样才能够把这个句子从技巧的层面做出来,而不只是把单词进行转换。所以这就对大家有了一个理念上的要求:你是不是从技巧的层面来做翻译的呢?你的翻译体现了什么技巧呢?遗憾的是,我们很多同学都不是从技巧的层面来做翻译的,他们只是做简单的词汇转换,短语转换,句子转换,而忘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子这个表面之下的技巧。技巧是做翻译时的杀手锏,如果忘记技巧,或者不知道怎么使用技巧,那么可以想象,你的翻译是处在怎样一个水平。对此,大家都要扪心自问,做翻译时是不是讲究了技巧呢?
  问题四,轻视逻辑。翻译是把一种语言逻辑关系用另外一种语言逻辑关系表达出来。这两种语言可能差别很大,在逻辑上既有相似性,也有巨大的差别。那么在做翻译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他们的巨大差异吗?当然,相似性一般容易找到,但差异性就不容易找到了,因为你不能够识别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语言中是用什么不同逻辑方法来表达的,所以你就迷惑了。确实,这就是翻译初学者的现实。翻译就是找到两种语言的逻辑差别,之后用不同的逻辑方式表达出来,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地方。但很多同学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做字对字的转换,句对句的转换,不习惯做深层的逻辑分析,只是很表面地做翻译,于是就一直只是表面化,一直没有深入下去。现在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逻辑的层面上做翻译了呢?
  問题五,文学翻译做得少。自从翻硕出台以后,很多同学都开始做笔译三级或者二级了。但是,当他们把三级和二级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翻译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虽然专业词汇提高不少。确实,做应用文翻译就是这样。如果总是是盯着应用文做,那么在一段时间内你会觉得提升很快,尤其是词汇和表达法提升很快。但是,再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翻译的技巧原地踏步,鲜有提升。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做应用文翻译的问题。应用文翻译对技巧的要求较低,对翻译深度的要求也较低,即使做了很多,也不容易提高。那么,翻译技巧要怎样提升呢?多做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是翻译的最高境界,是翻译的巅峰。绝大部分翻译技巧都隐含在文学翻译中。如果你希望在技巧的层面提高,唯一的途径就是做文学翻译。只有把文学翻译做好了,做出深度了,你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翻译的妙处,那时候你就把握了翻译的秘籍,翻译的大门正式向你敞开。所以不管学校是重视文学翻译还是应用文翻译,你都要义无反顾地把文学翻译做好,这是提升翻译水平的必由之路。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诀窍的,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找到诀窍。所以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翻译也一样,有诀窍,有奥秘。每个正在做翻译的同学都要反思,我找到了诀窍和奥秘吗?
  参考文献:
  [1]董宪臣. 从网络词汇的衍生机制谈其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J].现代语文,2004年第4期.
  [2]秦宏锋. 专家认为:网络语言不是垃圾[N].劳动报,2002年第4期.
  [3]涂靖. 网络词汇丰富汉语言文化“很给力”[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第12期.
  [4]赵敏儿.浅析网络词汇变异对传统汉语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8年7期.
  [5]王冠中.网络词汇对当代汉语词汇的冲击和影响[J].学问,2003年12期.
  [6]陈秀娟.论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和规范[J].科教新报,2011年18期.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哪里来,怎样形成,在当代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又会将我们引向何方,这始终是探究文化需要涉及的命题。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内容,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承到至今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能带来怎样的启示和引导,尤其在当今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
期刊
流年如丝,悄无声息的划过,将印迹留在人们的脸庞与心间。当远处的钟声浅吟低唱,妈妈啊,您的额上是否又增添了几道新愁?爸爸啊,您的背脊是否又刻下了岁月的风霜?闲坐廊边,微风拂面,发丝随之轻舞,斟一盏香茶,茶香里弥漫着的,好似家的味道,好似双亲的温暖。  打电话  窗外突然很噪杂,孩子们的打闹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洪亮,畅游在书海里忘记了时间的我心底猛然一震,慌乱的看了看时间,不得了,已经二十一点一刻了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们对于医患关系处理不当而引发的一系列医疗纠纷,以及许多“医闹”等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感觉触目惊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不知什么时候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也迫切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而要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首先需要找出医患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有的放矢,促进医患和谐。  关键词:医患关系;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
期刊
【摘要】:速写训练是对学画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全面训练。速写训练中对观察力的训练,不仅要训练眼睛看得准,还要训练在作画时有正确的观察方法。速写训练是练眼、练脑同时又是练手的过程。绘画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艺术,下面就速写训练的一般顺序及一些学习方法和作画步骤进行阐述。  【关键词】:速写;训练;方法  什么是正确的观察方法?一般说来,以我们平时看东西的习惯来作画,往往是看到哪里画
期刊
时光罅隙里,更多的时候我选择的生活面貌是“嘻嘻哈哈”,我想呈现的风貌是快乐地过每一天。而夜深人静时,一个人会想很多,需要那么一个氛围,会回忆、思考、憧憬。  内心有那么一份深沉的净土,在“人生哲学漫谈”这门有厚度、宽度和广度的课程中,我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以一种更适合自己的姿态面对生活。  令我深思的一点是选择可以被还原成什么,即使过了几个月,我仍记得那个答案,desire或是intentio
期刊
【摘要】:我的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兵团历史为依托,融合了军旅性、多元交融性、时代性等主要特征,对新时期践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兵团精神,本文从兵团民间文学在屯垦戌边生活中的地位分析入手,对其影响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兵团民间文学;屯垦戌边;影响价值  一、引言  民间文学由于历来与各种民俗事象联系紧密,一直是民俗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中国疆域辽阔,文明开化历史悠久,
期刊
【摘要】: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与钱钟书的《围城》分别是日本和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经典著作,两者虽然写作的年代与背景不尽相同,但他们同样都刻画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譬如《我是猫》中天性率直的苦沙弥,玩世不恭的迷亭,沉溺于个人情趣的寒月等以及《围城》中聪明机智的方鸿渐,耿直爽朗的赵辛眉,博学多才的苏文纨等。两者同样都是通过描写知识分子在生活、事业、爱情上面临的种种困境来真实地反映当时两国社会的面貌以及知识
期刊
在空中画上你的影子  让记忆独自滞留  历经风风雨雨  而今  你会伴谁 倾诉何话  记得起我吧  呓语 含泪  是否还会轻吟我姓名  愉悦 忧伤  是否还会想念我笑声  我的欢颜 我的涕泪  我的曾经 我的当下  记得起吗  曾经的嬉笑怒骂 谈笑风生  拍着手唱歌 发着誓诅咒  羞涩的告白 心疼的慰问  随风而逝了吧  那些年少时一起做的梦  就像是被雨打落了的花  是谁变了  你吗?还是我  
期刊
总想看看你的笑脸  总想听听你的声音  总想住住你的毡房  总想举举你的酒樽  一直以来,这首关于草原的歌曲,总是在我的脑海里魂牵梦萦。莽莽苍苍的大草原,那漫山遍野的野花,那成群成群的如白絮般的牧羊,曾一度成为我梦的天堂。想着草原,念着草原,已经有很多年头了。这样的念想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欲望。当一个人的灵魂长时间的与某种自然环境相互浸染时,她的血液里是否也有了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某些特质?我
期刊
道不远人,道是离我们生活最近的、最朴素的、最简单的、自然规律,人生哲理。  大可不必整天超然物外,远离闹市,闲居桃园,参禅悟道。道存在宇宙万物,道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平凡工作里,在钢花飞溅的高炉旁,在农民的田间地头里,在辛勤园丁的黑板上,在科研人员笔夹下,道无时无刻不在,也无所不在,在举手投足之间,在接人待物之时,贯穿我们生活每一个细节,存在我们工作中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  道永远不是我们无法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