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语文教学的简约之美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695304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薛法根说:简约就是以减驭繁,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以《莫泊桑拜师》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构建简约的语文课堂?
  一、抓住文章线索,简化教学环节
  面对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我们在研读时往往分析的面面俱到,如: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人文内涵,情感升华等。因此,各个教学环节也变的花样百出,有多媒体、贴画、游戏、歌曲欣赏。当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准备工作做好,走上讲台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头脑里思考着下一个环节是什么,而忽略了学生的回答;或者不知下面该讲什么而尴尬地站在了学生面前。我认为面对一篇教材,应当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删繁就简,懂得取舍,整体架构,寻找到一条能联系学生和文本之间的线索,走一条既简洁又能达到目的路径。
  如在执教《莫泊桑拜师》一课时,我先以复习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了莫泊桑第一次求教的过程,然后再重点学习莫泊桑的第二、第三次求教的经历。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即莫泊桑的三次求教,在这条主线的牵引下,指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福楼拜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这样的设计使整个学习活动层次分明,整个教学流程浑然一体,简洁流畅。
  二、构建有效对话,简化教学内容
  品读语言,如见其人,莫泊桑是一个怎么的学生,福楼拜又是怎样的老师?这是文章的又一条线索,文章紧紧抓住人物之间的对话、动作、神情,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这两个人物形象,教者首先抛出话题,从老师第二次的话语中你发现了什么?想象老师说话时的心情怎样?脸上的神情如何?把学生再次带进文本,找句子、找重点词语,这时候,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思考问题有了深度,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中渐渐地领悟到人物的精神品质。比如:从一连串的这些问题能告诉我的?让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入微。文中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马车的?学生能抓住每一个句子,概括出从外形等方面描写马车的。从这里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又能感受到老师的、循循善诱,就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句子、抓词语,谈理解,说体会,就这样好学的莫泊桑、循循善诱的福楼拜逐一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三、自主学习,简化教学方法
  认认真真的读一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学,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乐意并很有兴趣地去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执教《莫泊桑拜师》一课的第9自然段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学,并在书上做批注,同时提出这样的要求:1.福楼拜对莫泊桑的作点是怎样评价的;2.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3.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抓住事物和人的特点来写作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4.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这一次的学习过程,老师给予了大家6-8分钟,在这充裕的时间,孩子们读读想想,想想划划,划划写写,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这种半扶半放的过程避免了学生的盲目学习。一提到自学大家都会照抄参考资料,资料中往往介绍了作者,词语理解,中心思想等,让学生一开始就在头脑中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而且还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惰性。采用的这种自学默读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与创造性。
  其实,简约并不是减法,而是来源于教者的独特匠心。简单是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深刻认识。只有在简约的课堂中才能释放自己,才能给孩子更多更大的空间。
其他文献
一、直观形象,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乐学。哪什么是兴趣?兴趣就是人们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内在的倾向性和内在性的选择,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因此,学习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内驱力,是学好一
期刊
写作在中考中占分比例很大,是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分数的高低。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写作的要求:“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三点要求在全国各省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中得到充分体现。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独领风骚,但就近几年的中考作文现状来看,学生作文写“话”存在各种问题:“话”不真实、不健康、不正确,有些偏激;“
期刊
自主合作学习是我校的一个研究课题,开展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但是收效却不是很明显。原因何在?我想还是我们的观念没有转变,我们的教学方法没有该变,我们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一些感慨。  一、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推陈促新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要求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以生为本”来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个观念。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对学生包办
期刊
(一)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要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以读书为乐事是阅读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勤读,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首先,激发兴趣,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多读教材,把握语文的思想蕴含和文化内涵,做到阅读认知教学、智能训练、人格教育的结合与统一。其次,理性升华,阅读是接受人类文明成果,继承精神领域的遗产。前人将他
期刊
面对一群思想活跃、独立意识较强、情绪不够稳定的初中生,作为班主任,无不感到压力沉重。所幸的是,我带的班级,期期纪律、卫生及综合考核均为我校年级第一,年年评为“先进集体”,届届会考,各科成绩都在全县前茅。要说个中原因,只是入学教育抓得扎实而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初一新生入学后,扎扎实实的入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尽快走上学校常规工作的轨道。这不仅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班
期刊
同学们写作文,经常会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看着作文题目发呆;抑或是有很多素材却不知如何选择。还有的作文立意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就是不能打动人。究其原因,都是在选择材料的环节出了问题。写作有了好的材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如同沙里淘金,只有在大量的材料中精挑细选,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佳作来。  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问渠
期刊
一、明确预习目的,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许多学生往往认为,预习就是无非将要学习的知识大略浏览一遍或两遍即可;或是将课前预习提示或课后思考题读一读,或想一想;或是从课文中找、查出不认识的生字或难理解的词语标一标,就达到了预习的目的。而不是深入去课文中阅读去读、去探索、去深思、去独立感悟和去发现问题;或运用学习工具书去解决自己在读中产生的问题,去解决学中的思考题,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接受新知识,为将要
期刊
当我第一次与《老人与海》见面的时候,我没有理解透文章的含义。独有的感觉,只是在语文的阅读能力、生字的书写能力方面满足孩子们一时的做课后训练的需求,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文章的主要内涵,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悔。  第二次接触这篇文章,有了第一次的基础,这一次我就用力的去挖掘文章的内涵,去感受那种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硬汉精神。我们就要学习老人的那种对庞然大物毫不畏惧、敢于拼搏的英武形象。这也是我们能把这篇文
期刊
一、朗读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朗读课文”是很多学生喜爱的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对于有着浓厚感情或是能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的文章,学生尤其喜欢。学生不但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主旨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和语言组织能力。比如课文《皇帝的新装》讲的是统治者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并且了两个骗子当的故事,课文的对话极多,这样,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征。再通过课本剧表演让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作文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一面镜子,它具有敏锐、迅速、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学生对教师、对家长、对社会、对学习的心理反映,最先在作文中露出蛛丝马迹。可是,我一次次翻开学生作文本,总会让人惊讶不已:文不对题的、三言两语的、胡编乱抄的、张冠李戴的、甚至还有求人代劳的,可以说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纵观学生的作文弊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症结就是厌倦作文。  有不少教师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