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刊》1990年总目录(总第34—38期)

来源 :地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其他文献
一、常熟—太仓地震的基本情况 1990年2月10日01时57分,在我省常熟市与太仓县交界地区发生一次5.1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密布、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距震中80公里距离上分布着上海、苏州、无锡、南通等多座大中型对外开放城市和上海、南通两个对外开放港口。地震使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南通、无锡、嘉兴、宁波等城市受到波及。江苏省常熟市、太仓县、昆山市和吴
期刊
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5.1级地震后,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地震部门立即组织科技人员奔赴震区,迅速组建现场工作队,及时做好地震趋势判断,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安定民心工作,深入进行宏观烈度考察和震害快速评估,广泛调查震后社会反响和对策,全面收集和录制地震现场资料,取得了一系列科研和工作成果,为稳定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减轻地震灾害、促进地震科学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上述各项工作的回顾,
期刊
华东地震地下水井建网十周年学术交流会于今年9月11日至15日在浙江宁波市举行,该区各省、市从事地下水观测预报的专家和观测员代表参加了会议;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等兄弟井网的代表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出版社、《地震学刊》编辑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亦应邀莅临大会。会议人数达85人。大会始终洋溢着热烈浓厚的学术气氛,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会议。
期刊
地震是一种不分国界的全球性自然灾害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本世纪全世界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60万人,近50年粗略统计,经济损失已超1000亿美元,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目前世界上有三分之一大城市和人口高度集中的重要地点位于地震活动带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地震学家B.Bllham最近研究了本世纪末全世界100个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发现有40%的大城市位于板块边缘200km范围,或紧靠曾发
期刊
本文对常熟—太仓地震前丰富的地下水异常进行了描述,并对异常场的时空演变及其预报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最早形成且时空集中的突出异常区,当异常外迁后又向原地区回迁,意味着发震地点、时间的逐渐逼近,就此次震例与现有认识不同的一些特点,提出如下新认识: 1、当区域应力明显增强,观测网密度又高,而地区震级有一定“上限”时,异常规模与震级不一定相“匹配”。 2、区域应力的脉冲式变化,可使地下水产生类似临震异常
期刊
常熟—太仓5.1级地震.发生在地震水化井网密布地区,震中周围300km范围内(海域除外)的水化观测井泉共约30个,其中有8个测点先后出现了中短期异常。异常项目有R_n、T(水温)和Cl~-等。本文介绍了根据区域水氡平均年离散度变化所作的中期预测,研究了各项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期刊
作者于2月12日至28日间赴震区,对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反响、政府和社会组织功能、交通、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控制、社会心理等14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逐一调查。结果表明,与同等级的地震相比,其影响较为广泛且偏大。本文还对造成这次地震社会经济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本文通过对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太仓5.1级地震对策调查,以记实的方式反映了政府及地震、建设、民政、保险等部门根据震灾轻重和社会影响大小以及震后事态的发展,先后或平行交叉地采取震时应急、安定民心、救灾和修建等三方面对策的情况。文中还提出了有待改进的问题和尽快制订、完善我省重点监视防御地区各级政府和地震部门“地震应急反应预案”的建议。
期刊
本文通过对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太仓5.1级地震现场宣传工作的实践,强调了对有明显社会影响的地震开展震后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服务方向。文中着重就常熟—太仓地震现场宣传实践中提出的一些地震宣传对策性的有关技术问题,述及了笔者的个人见解。
期刊
盐城地震台地处苏北中原。台站位置是:N33°22′03″,E120°07′40.6″;地磁房建于第四系覆盖层上,磁房是用磁化率较低的石灰岩砌成;仪器房年温差<30℃,日温差<0.5℃;符合观测规范要求。地磁场Z分量观测始于1979年,工作一直正常。 1990年2月10日常熟5.1级地震前及1987年2月17日射阳5.1级地展前盐城台地磁Z分量极小值时间变化皆有异常变化。异常的主要表现是地磁Z分量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