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复合型”人才结构的必要性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o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现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从图书馆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应用、外语水平及职业素养多方面阐述了在图书馆文化事业发展中“复合型”人才结构的必要性。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复合型;人才
  时代造就图书馆。图书馆作为信息的获取者与传播者,一直都是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主体行业,它所服务于读者、传递于用户的文献资源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领域。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科技应用步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当今人类社会不断朝着国际性的信息现代化迈进,图书馆这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首当其冲面临着挑战。如何进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网络建设,融合大量文献信息,迎头跟进,在信息社会条件下将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进行到底的确是图书馆发展战略问题中的热点问题。
  图书馆事业在传统型向数字型一步步迈进中,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其主要职能是开发信息资源,传播科学信息。为此,读者服务也会随之发生着重大改变:一是从服务对象上看,已从“图书馆读者”向“社会读者”不断延伸;二是在服务内容上,也从“传统馆藏的直接提供”向“电子信息资源的任意存取”拓展;三是从服务手段上,已从“传统手工操作方法”向“综合文献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因此,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力量和关键因素,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从现代意义的角度着眼,数字图书馆是指图书馆将高价值的各种信息(文献、期刊、图书、报纸、论文、图片、音视频等等)数字化,即进行收集与规范性的加工,然后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以便用户对其进行有效的访问和检索的电子存取服务。
  因此,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不单单是简单意义上的传统与现代接轨,而是一项高度综合的事业。图书馆从传统型向数字型 转变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它所涉及的因素众多,领域庞杂,若将图书馆原有的善于知识积累,与现代化技术和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图书馆将永是读者信息获取的最佳来源,从而,数字化图书馆将发展成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最有效途径。
  二、“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我们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模式的图书馆与现代意识结合,加速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是对图书馆人员甚至整个社会的严峻考验。一个现代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当真正承担起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者的职责,思进取、求创新、成为既懂图书馆管理又擅于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最佳人选。为此,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力量和关键因素,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图书馆的“复合型”人才是“图书情报专业+N”模式的人才。这里的N是指计算机技术应用、外语水平及职业素养等专业以外的能力。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复合型人才即是图书馆人员培养的目标,也是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主导力量。
  (一)图书馆专业性知识的加强是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必须之道
  任何时候图书馆员都是图书馆的灵魂所在。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具备理论联系实际,扎实的专业基础,一才应万变的,才能体现出其专职爱岗的本色。图书馆、信息与档案管理是一级学科,立足于专业高度。掌握好这三个学科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从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逐渐了解并合理利用馆藏、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丰富而有特色的图书馆藏达到资源共享,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对于高度集成与更加个性化的多门类信息的需求,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之举
  要想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将直接可观的图书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整合为数字化信息,不但应具有较广博、扎实的学科知识,并要具有较强的检索能力和数据整合手段,这才是获取馆藏文献信息的良好途径和有效方法。将知识发现与数据整合技术并用,就等于掌握了创造新知识、新信息的基础,不仅可以对将要进行数字化加工的馆藏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加获取信息的针对性,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际上,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现代检索技术,图书馆员对馆藏文献进行挑选、加工、组织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将其快速传递给用户,用户在不受借阅时间、期限、数量以及区域的限制下任意地查询或者获取信息,以此充分享受图书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为广大社会读者提供全方位的、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三)具有一定程度的外语水平也是数字化建设的时代需求
  在延伸、拓展各类知识层面 ,不断提升计算机水平的同时,掌握一定水平的外语,能为传统向数字图书馆转化过程中熟练运用现代代技术不断添砖加瓦,打好基础。外语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图书馆网络资源开发利用层次的高低。随着科学技术及全球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国际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加之多种语言的现代化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利用,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外语知识,熟练掌握一门甚至多门外语,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需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完善数据,时建时新。
  (四)图书馆人职业素养的提升将大力推进数字化发展建设进程
  图书馆员的服务工作应随着读者的满意而满意,读者的快乐而快乐。图书馆员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图书的一借一还,或是凭借专业技能帮助读者查询,还应不断地储备、更新知识,创新理念,用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言谈举止为读者答疑解惑,这无疑也展示了图书馆人的精神风貌。“图书馆是最能为人类谋求幸福的职业”,因此,具有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与务实精神,才是图书馆人职业素养的最佳体现。
  三、结束语
  图书馆本身就是信息的集成者,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如何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序、开发、传递,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势,真正起到信息服务大众的作用,的确是我们目前首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任务。综上所述,在不断从实践中得到提高,加强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加大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力度、多方摄取其它知识、使信息与读者有机的结合,将继续作为图书馆生存的根本和发展动力。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稳步飞升,信息产业不断创新,作为其行业龙头,在经济建设中越来越显现出它们的重要作用。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要想最终得到长远发展,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拥有一大批专业性与技术性并重的双料复合型人才,是未来图书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洪流中的必然之举。只有不断培养由学科领域专家、业务骨干和现代化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才能保障图书馆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事业蒸蒸日上,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黄炜宇.数字时代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J].现代情报,2008(3).
  [2]陈晓梅.复合型人才与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1(5).
  [3]宋亦农,李冀生.试论现代图书馆青年人才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5).
  [4]华林,杨勇.论图书馆、档案学和信息学专业本科课程一体化建设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J].档案学通讯.2007.
  [5]陈必仪.浅议图书馆员工作中的快乐感受[J].正德学院学报,2011.
  (作者单位:天津图书馆)
其他文献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商务理论与实务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手段,从事商务运营和网络管理活动
石油化工是新疆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巴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巴州的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美克精细化工、新疆维美化工公司6万吨乙炔工程等项目正在建设中;中石化3
针对石家庄炼化分公司8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存在的一些问题,2007年又对其实施了节能改造,当年7月改造投用后节能效果明显。 For Shijiazhuang Refining & Chemical Com
从“东邻之女窥于墙”的年代开始,从林中猎人偷窥出浴的阿耳忒弥斯开始,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群体,似乎都带有人类的一种弱点——偷窥。在今天,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偷窥的眼
曾经在中国足坛一手缔造“实德王朝”的徐明在12月4日因病于狱中去世,终年44岁。徐明的离世迅速刷爆了朋友圈。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作为足球界当年的大佬,徐明的兴盛与退场
以在建的古田县新丰河城区过境河段综合整治为例,分析了城市河道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河道生态建设与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一、问题的提出客观处罚条件理论至其诞生之日起便一直饱受学者们的争议。近年来随着这一理论被介绍至我国,更是越来越受到刑法学者的关注,尤其关于其体系地位及性质争议甚多
心脏发育的转录调控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多个转录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先后表达和相互作用。大量研究表明GATA 4作为与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调
喇嘛们没有把老张当外人。这都是老张这几年每天几个来回巡出来的,一件件实事做出来的。大家小心!慢着点儿!注意脚下!“每当早上雍和宫的大门打开时,总有这样一个洪亮的声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之一,在所有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占47%,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欧美国家中非创伤性截肢者约35%~50%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