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化视角研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q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到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影响,体育课程逐渐演变为了高校教育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学科。为了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解决传统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问题。本文将基于人性化视角,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性化视角;体育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高校是综合性优质人才的培养基地,而体育学科作为高校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积极的将“人性化”教育理念应用于体育教学改革当中,有助于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弊端,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等学习兴趣,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改革。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问题最近几年越发突出,常见的问题有教师教学积极性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学生身体素质较弱、缺乏运动能力等。导致此类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内高校长久以来采用实用性和工具性的体育教育模式,在过去的教学中,体育教师是绝对的中心,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和主导,这种教学模式完全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地位,使体育教学质量逐渐下降,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逐渐变差,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传统填鸭式体育教学法枯燥乏味、毫无创新元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学生只能一味的被动接受知识,有违人性化教育理念。[1]
  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积极的响应新课改号召,重视人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及个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展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体育知识的热情,实现人性化体育教学与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教学目的。
  二、基于人性化视角研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基于人性化视角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尊重人性化理念具体内涵,坚持“以人为本”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核心。高校在体育改革中,应以“以生为本”为核心,为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结合教学大纲、学生个人特点等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环境适应力。高校体育教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体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兴趣、体育基础等合理结合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活动内容,然后为学生进行活动指导,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爱好的体育项目实施练习,利用学生对项目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锻炼意志。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活动,利用邀请学生参与课改内容设计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改操作及实施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体育潜能;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学习体育知识及技能,为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获得创新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教学质量。
  其次,要人性化选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健康第一”理念应该深入体育教学改革,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要人性化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高校开设体育课程,是为了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而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是教学主要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则是教学主要目的。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受到传统教学影响,竞技类项目的知识学习及训练是高校主要教学内容。但是,受课改影响,高校应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基础及能力的拓展,弱化竞技类项目教学,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打造合理的教学课程内容。另外,高校应结合教学大纲、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校内体育教学设施,有针对性选择教学项目、进行改革创新。同时,高校要根据体育项目特点,重新划分项目类别,集中项目让学生选择。比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传统项目的武术、太极、腰鼓以及潮流项目的街舞、现代舞、健美操等项目,然后在加入实用类野外求生、攀岩等项目,增加学生体育学习项目的可选性。[2]
  然后,优化体育场馆基础设施。受新课改影响,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资金金额投入不断提高,虽然部分体育场馆及设施得到了优化,不过依旧存在问题。当前,多数高校都实现了体育教学场馆、场地的扩建,基础设施也进行了一定的更新,虽然满足了基础课程的开展需求,不过没有达到人性化教学要求。同时,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独立的学生换衣间、独立浴室等。因此,很多学生在完成体育锻炼后,都是满身大汗,只能回到宿舍才能更换衣物或者洗澡,不利于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当代高校内部的学习竞争状况也比较激烈,学生无法拿出大量的时间参加体育运动,若在体育活动中浪费的时间过多,必然会降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所以,高校应集中投入资金及技术,打造集体育设施、洗浴、休息室为一体的小型体育场馆,满足学生体育运动及锻炼需求,避免学生因体育运动浪费时间,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再次,为学生创设人性化教学氛围。人性化体育教学理念的应用,要基于软硬环境创造两方面入手。所以,高校要为学生创设人性化教学氛围,为人性化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高校在实施体育人性化教学改革创新期间,必须合理、有效的对内部体育教育资源进行使用,同时要以教学计划为基础科学的对教学场地、设施进行划分,对高校体育内部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另外,教学中教师要提高生生、师生互动频率,并构建平等和谐的、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彼此的相互尊重。在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中,要积极融入人性化教学理念,打造充斥人性化教学理念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的发展、学习,营造良好的人性化学习氛围。比如,高校在人性化体育课程教学气氛创设中,可以针对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常见的体育项目诸如篮球和排球进行专业的课程讲解,加强与相关的篮球协会以及排球协会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比赛等,进而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校园运动气氛,实现校园氛围与体育运动观念的结合,为学生创造优异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3]
  第五点,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职业综合素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作用的发挥,且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人性化教学思想的实践者与操作者。所以,高校要为教师树立“终身服务意识”,提高教师对“人性化教育理念”的重视程度。从而改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与质量。另外,教师要主动的学习当前社会全新的体育知识及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及教学能力;高校方面也要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镀金”的机会,或者聘请体育教学专家入校对教师实时专业培训,从而提高高校内部体育教学的职业综合素质。
  最后,主动构建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人性化视角为基础开展体育课程创新改革受到课程考评体系的影响较大。在人性化课程评估体系建立中,要把教师教学观念、学生实际状况、教学方法、课堂效果、教学结果等纳入体系考虑范围当中。评估考核要求实施期间,必须以“人性化”教学思想为中心,结合学生的真实状况,通过系统性的全范围考察,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因此,科学、高效的课程评估体系对评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做好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开展体育教学,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目标。
  三、结束语
  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应用“人性化教育理念”,为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改善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学校园氛围、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提高体育学科人性化教学质量,实现基于人性化理念的体育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琳.浅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才智,2017(16):119.
  [2]任贵武.影響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4):395.
  [3]张江.关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思考[J].才智,2017(23):14.
  (作者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书,余事也。"说来奇怪,中国历史上的大书家,没有一个以书法为正业。周选松从部队转业到昆明卷烟厂,履行岗位职责,为企业服务是其正业。八小时外,他与书法为友,乐此不彼,长时
“恶女”多是在温柔和乖巧的掩护下,巧妙隐藏着自己的“雌威”。她们没有野蛮女友漂亮的面孔,不会随时随地发嗲耍脾气。她们是不引人注目的,平实的衣着,不饰的面孔,不声不响
钢琴集体课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我国钢琴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集体课教学的比较优势,并从完善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思考。
继郎咸平先生发表演讲指责格林柯尔、海尔曲线MBO、TCL分拆上市之后,围绕如何评价国企改革,如何评判民营企业等问题,学术界、思想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目前,这些争论已不再仅仅停
<正>2001年12月18日,中国的出口信用机构(ECA)——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国信保")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七天,经国务院批准挂牌运营。它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
在《藤校逐梦》中,辛洁对儿女寄予"藤校"期望的执拗是整个故事的缘起,她在小说中呈现的生活经验与思维方式同样也是许多中国家长的缩影。个人际遇不顺、生活重担与名校情结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成本管理主要被限制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而由于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我国成本控制难以在企业发展的其他环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影响
日本大和绘的代表《源氏物语绘卷》集中地反映了日本大和绘和日本文化的特质,对它的考察可以窥见日本文化的端倪,欲对它有所深刻的理解也需要对日本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本文通